s 阅读页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评价

  一、人生价值评价及其意义

  人生价值反映了不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客观关系,是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生价值评价是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评价,是对人生实践活动及其是非功过所作的结论。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生的价值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把人生价值当作客体所进行的反思,是主体对人生意义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决断的综合反映,是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同一种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也会有真假对错之分。这是由于:第一,人们的价值观要受阶级立场的制约,不同的阶级因其利益和需要的不同,采取不同立场,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原则和标准也就不同;第二,人们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和文化水平不同,从而对人生意义的领略和评价的标准也不同,这就是说,人生价值的评价还要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

  比如:历代剥削阶级都以享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把拥有财富与金钱的多少看作人生价值的大小,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一切关系都商品化了,金钱成了资产阶级人生活动的惟一杠杆,有钱就有一切,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信条,因而享乐主义人生价值就被一切剥削阶级视为“真理”,获得肯定性评价。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不少进步入士对此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们看到拜金主义造成了人性扭曲,社会丑恶现象丛生,贫富两极分化带来了社会的动荡,因而呼吁社会公平、正义、良心、互爱等等。这对扼制享乐主义的侵染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没有触及产生这些丑恶现象的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享乐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之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劳动创造财富的真理被普遍接受,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多作贡献,才有真正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身的是非功过所作的评价,是以自我的价值目标为评价标准,审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自己的行为及创造成果、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从而确认自我人生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然而,要做到客观而正确地评价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我价值一方面受着人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境界、自我意识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受到人的自我情感、现实中的利害关系的困扰,自尊心、虚荣心往往使人过高估计自己,夸大价值事实。

  社会评价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所作的评价,它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与社会需要为标准,考察个人的行为及其创造成果对社会的作用,作出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的评价,确认某个人或某群体对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社会评价的主体是社会,不论评价者是以社会代表机构、公众还是个人的面貌出现,都必然站在一定的社会整体的立场上说话,以社会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以及该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价值评价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进行人生导向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中作出选择,如果人们的行为效果是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肯定和赞扬;如果人们的行为效果有害于他人或社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就会受到否定与谴责。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判别人生实践的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根据,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人们用来评价人生成败的标准,常常出自主观的直觉、愿望、兴趣、信念、理想等等。但是,决定这些主观倾向背后的原因,是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人生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因而决定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社会的利益和需要。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就根植于一定社会的利益与需要之中,因而人生价值评价就有了客观性依据。只有对那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进行肯定性评价,而对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进行否定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才具有真理性。

  一般说来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性要求就是在人生评价中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事实就是人生的实际活动及其效果,包括成绩与缺点、错误各个方面。坚持从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评价人生的是非功过,能够防止主观随意性,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得出公正结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就是对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和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作全面考察,对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全面考察,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防止以偏概全。

  3.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原则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目的、意志支配下达到一定社会效果的过程,包含着动机与效果两个方面。动机是人们追求预期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自觉意识,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对于评价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是指人们的实践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工作的实绩、实效等价值事实,是人生价值的客观体现。在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时,在总的原则上我们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论,既看动机,又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查动机。但当动机与效果的善恶不一致时,更注重对效果的考察,也决不简单地以效果推断动机。但真正负责的动机是一定要顾及效果的。

  4.历史分析的原则

  进行人生评价,要联系评价对象所处的时代、社会关系来考察,以事实为依据,以对社会发展有益或有害为标准,作出相应的评价。在这里,必须反对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贬低历史人物的功绩;也不能夸大历史人物的功绩,人为地拔高古人的人生价值。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来研究,是这一原则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统一的。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对人的价值评价必须考察有关人物所处的社会关系,考察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考察各个阶级的关系,以便判断有关人物的人生是否具有正面价值。

  当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时候,这既是指人生价值的本质,又是指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可是,人们往往以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地位和物质财富来评价他的价值。其实,这些只是社会对个人的贡献的承认,是对人的价值的外在反映,这种反映往往不能真实地体现人的价值。人们的贡献与所获的报酬不一致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6有的人贡献很大,却自奉甚薄;有的人做出了重大成绩却不被承认,不但没有荣誉和财富,反而受到非难和打击;有的人平平庸庸却身居高位;还有的人搞歪门邪道却名利双收。这些现象说明,评价人生价值不能以社会是否承认为标准,不能以权力、地位、金钱、荣誉为标准。当人们的劳动、贡献和他获取的报酬不一致时,他得到的名利地位并不能现他的真实价值,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一个人的德才与劳动、创造、贡献。一个人的品德越高,知识才能越强,创造越多,贡献越大,价值也就越大。生活中往往是成就最大的人,对物质生活和名利地位的计较最少,他们沉浸于创造的事业中,无暇也无兴趣争名夺利。而正是这样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受到的尊重与赞誉最多。因此说到底,评价人生价值要以人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与对人生的评价发生分离的现象,说明掌握这一评价标准的确不容易。生活是复杂的,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也是一个困难与复杂的问题。除了应当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者的认识水平以外,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与时间检验。大浪淘沙,实践和时间会使一切虚假的东西显露原形;实践和时间也会擦亮人们的眼睛,提高评价的水平;实践和时间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创造成功的机会。一句话,持续发展着的实践是检验人生价值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评价标准的标准。

  三、析“金钱万能论”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句顺口溜:“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许多人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把重点放在对金钱的强调上面。这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金钱对人生有双重作用。

  金钱的积极作用是: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是对封建社会中超经济特权的否定,它肯定了劳动价值的权威;金钱可以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使价值和财富增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金钱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使一部分人的梦想得以实现,获得发展的自由时间与条件;金钱是扩大社会交往、拓展生存空间的媒介,它打破了一切等级、门第、血统、地域、政治、宗教的界限,使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系更广泛、更普遍,从而大大拓展了个人生存的自由空间;金钱可以作为应付人生急需的物质手段,增强人生的安全感。总之,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标志。

  但是金钱也有很多消极作用:一些利欲熏心之徒,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惜伤天害理,制假售假,走私贩毒,偷税骗税,雇佣童工,买卖人口,权钱交易,嫖娼卖淫,甚至有了钱可以保住杀人犯的性命或缩短服刑期,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金钱高于一切,金钱万能,金钱能使恶行变成美德,卑贱变成尊贵,老年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如此一来,不择手段地谋取金钱,无休止地发财赚钱,就成为支配资产阶级全部活动的最高目的;为了金钱,不耻一切卑污行径,甚至人格、良心也可以出卖。金钱的魔力渗透到一切交换与非交换的领域,把一切价值变为商品的价值。在这种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支配下,一切罪恶和腐朽行为都可以产生,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价值观,它把金钱看得比人的价值与尊严更重要。

  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不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因为金钱多少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贡献的大小。社会中存在着贡献与报酬不匹配的现象,社会分工又造成人们的贡献大小与能力、态度不完全一致,总要有人从事赚钱少、但社会确实需要的工作。俗称“大款”的人并不都是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其中有些人靠非法致富。如果以“一切向钱看”作为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将会造成一系列严重恶果: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金钱,就把非商品当作商品贩卖,婚姻、爱情、身体、器官、良心、尊严都成了交换的商品;为了更多地赚钱,不惜铤而走险。人间的友爱、真诚、互助将被金钱驱散,信任危机的阴影笼罩在我们心头,法制与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面临严重的灾难。

  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不应该奉行拜金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金钱仅仅是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通过正当手段谋取金钱,就具有积极的正面的道德价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们取舍的原则。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在开放的环境中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冲击和侵蚀,这都容易滋生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官商”、“官倒”,是“权力拜物教”与“金钱拜物教”相结合的怪胎,它对人的价值进行无情的嘲弄和践踏,是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铲除这些丑恶现象,恢复人的价值的尊严,树立为社会主义劳动、奉献的崇高的价值目标,这需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斗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