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张岱(1597-167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石匮书》、《琅嬛文集》、《陶庵梦忆》等。《琅嬛文集》是他的诗文杂集,六卷,这里所指的"特印本"是《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之一,由刘大杰校点,后面有乙亥(1935)十月卢前的跋文,其中说:"世方好公安竟陵之文,得宗子翩跹其间,化峭僻之途为康庄,知文章升降,故有其自也。"卢前,字冀野(1905-1951),江苏南京人,戏曲研究者,曾任光华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
(12)《景清刺》是一首关于景清谋刺永乐帝(朱棣)的乐府诗。参看本卷第175页注(18)。
(13)"本色"林语堂在《文饭小品》第六期(一九三五年七月)发表的《说本色之美》一文中说:"吾深信此本色之美。盖做作之美,最高不过工品,妙品,而本色之美,佳者便是神品,化品,与天地争衡,绝无斧凿痕迹。"(14)《琴操》古琴曲,又指与古琴曲相配合的乐歌。张岱《琅嬛文集》中有《琴操》十章,《脊令操》是其中之一。脊令,一作鹡鸰,一种鸣禽类的小鸟。《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常喻作兄弟友爱。
(15)关于唐太宗射杀建成元吉的事,据《新唐书太宗皇帝本纪》载:"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按即李世民,时封秦王),未发。(武德)九年(626)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同书《隐太子建成传》载:"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尉迟)敬德追杀之。"又同书《魏征传》载:"魏征(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巨鹿)人。。。。。。隐太子(建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贞观)十七年,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16)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韩昌黎集》。"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是他模拟周文王(西伯)的口气写的诗《拘幽操--文王羑里作》中的句子。
(17)《述酒》陶潜的这首诗,据南宋汤汉《陶靖节诗注》卷三的注语,认为是为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事变--晋宋易代而作:"晋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明年,以毒酒一甖授张伟使鸩王,伟自饮而卒;继又令兵人逾垣进药,王不肯饮,遂掩杀之。此诗所为作,故以《述酒》名篇也。"(18)《中学生》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综合性月刊。夏丐尊、叶圣陶等编辑,一九三○年在上海创刊,开明书店出版。
(19)朱光潜安徽桐城人,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这里所说的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杂志第六十号(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20)《江赋》晋代郭璞作;《海赋》,晋代木华作。《小园》和《枯树》,二赋是北周庾信作。
(21)"只在此山中"二句,见唐代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笙歌归院落"二句,见唐代诗人白居易《宴散》一诗。
(22)"至心归命礼"二句,是道教经典中常见的话,意思是诚心皈依道教,礼拜玉皇大帝。
(23)沙孚(Sappho)通译萨福,约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古希腊女诗人。她流传至今的作品只有两三篇完整的短诗和一些断片,内容主要是歌颂爱情和友谊。
(24)亚波罗希腊神话中光明、艺术与健康之神。
(25)钱起(722-约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唐天宝间进士,曾任考功郎中,唐代诗人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钱考功集》。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766-779)。
(26)"省试"唐代各州县贡士到京城参加考试,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故称省试或礼部试。
(27)椒兰指楚大夫子椒和楚怀王少子子兰。屈原在《离骚》中说:"余既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椒专佞以慢剥兮,"又欲充夫佩帏。"后汉王逸注"兰,怀王少弟(按应为少子)司马子兰也,内无诚信之实,但有长大之貌,浮华而已。。。。。。椒,楚大夫子椒也,行淫慢佞谀之志,又欲援引面从不贤之类使居亲近。"(28)《大历诗略》清代乔亿评选的唐诗选集,共六卷。
(29)丈六佛家语,指佛的身量。晋代袁宏《后汉纪明帝纪》载:"佛身长一丈六尺。"(30)嵇康的著作今存《嵇中散集》十卷,有鲁迅校本。集中附录嵇喜、郭遐周等人的赠答诗共十四首,向子期、张辽叔等人的论难文共四篇。
(31)阮籍的著作今存《阮籍集》十卷。集中有《答伏义书》,并录有伏义的《与阮嗣宗书》。伏义,字公表,生平不详。
(32)《谢宣城集》南朝齐诗人谢朓的诗文集,今存五卷,书后有宋代娄拜跋:"小谢自有全集十卷,但世所罕传。。。。。。考其上五卷,赋与乐章以外,诗乃百有二首,而唱和联句,他人所见者不与焉。。。。。。其下五卷则皆当时应用之文;衰世之事,其可采者已载于本传、《文选》,余视诗劣焉,无传可也。"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官宣城太守。
(33)《独秀文存》陈独秀的文集,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内分论文、随感录、通信三类;其中附录别人的论文、通信十四篇。
(34)"传之其人"语见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35)"榛楛弗剪"语出晋代陆机《文赋》:"彼榛楛之勿剪,亦蒙荣于集翠。"榛楛,丛生的荆棘。
(36)杨邨人曾在《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二月)发表《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一文,声称:"无产阶级已经树起无产阶级文学之旗,而且已经有了巩固的营垒,我们为了这广大的小市民和农民群众的启发工作,我们也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号召同志,整齐阵伍,也来扎住我们的阵营。"(37)"假想敌"杜衡在《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发表的《文坛的骂风》一文中说:"杂文是战斗的。。。。。。但有时没有战斗的对象,而这’战斗的’杂文依然为人所需要,于是乎不得不去找’假想敌’。。。。。。至于写这些文章的动机,三分是为了除了杂文无文可写,除了骂人无杂文可写,除了胡乱找’假想敌’无人可骂之故。"(38)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左传》宣公三年载周大夫王孙满的话:"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网两莫能逢之。"据晋代杜预注:"螭(同魑),山神,兽形;魅,怪物;网两,水神。"(39)钟谭指明代文学家钟惺(1574-1624)和谭元春(1586-1637)。二人都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他们在文学上主张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与袁中郎等的公安派基本相同;但为矫公安派的"浮浅",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以致流于冷涩,被称为竟陵派。
(40)几社明末陈子龙、夏允彝等在江苏松江组织的文学社团。明亡后社中主要成员多参加抗清。王李,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1526-1590)和李攀龙(1514-1570)。他们是提倡拟古的"后七子"的代表人物。
(41)东林指明末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等,他们聚集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时政,批评人物,对舆论影响很大。一部分比较正直的官吏也和他们互通声气,形成了以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明天启五年(1625)他们遭到宦官魏忠贤的残酷迫害和镇压,被杀害的达数百人。
(42)元祐党碑宋徽宗时,蔡京当权,奏请把宋哲宗(年号元祐)朝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三○九人镌名立碑于太学端礼门前,指为奸党,称为党人碑,或元祐党碑。党人子孙却引以为荣,当党人碑被毁之后,还重新摹刻。
(43)王图陕西耀州人,明万历时任吏部侍郎。李三才,陕西临潼人,明万历时任凤阳巡抚。项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崇祯时官至詹事,李自成克北京,项归降。周钟,南直(今属江苏)金坛人,明崇祯癸未庶吉士,李自成克北京,周归降。
(44)时敏常熟(今属江苏)人。明崇祯时官兵科给事中、江西督漕。李自成克北京,时归降。
(45)科道明清官制,都察院所属礼、户、吏、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及十五道监察御史,统称为科道。任孔当在南明鲁王小朝廷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46)谢国桢号刚主,河南安阳人,史学家。著有《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等。《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九三四年八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47)魏忠贤(1568-1627)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明代天启年间最跋扈的太监。曾利用特务机关东厂大杀较为正直有气节的人。当时一些趋炎附势的无耻之徒对他竞相谄媚,丑态百出。据《明史魏忠贤传》所载:"群小益求媚","相率归忠贤称义儿","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
(48)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天启中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后被魏忠贤陷害,死于狱中。《明史周顺昌传》载:"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蜂拥大呼,势如山崩。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49)《大美晚报》一九二九年四月美国人撒克里(TOThac-krey)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一九三三年一月另出汉文版。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后停刊。这里所说的学生游行,是指"一二九"学生运动。
(50)关于不要再请愿的主张,参看《华盖集续编"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