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8章 一九三五年(17)

  350901②致赵家璧家璧先生:今日下午,知《新小说》已决停刊,且闻郑君平先生亦既[?]离开公司。我曾代寄萧军作《军中》一篇,且已听得编入"革新"后一期中,今既停止,当然无用,可否请先生代为一查,抽出寄下,使我对于作者,可以有一交代,不胜感幸。

  专此布达,并请撰安。

  鲁迅上九月一夜。

  350906①致姚克莘农先生:王先生〔1〕明天一定能走吗?

  昨天忽然想到,曾经有人〔2〕送过我一部画集,虽然缩得太小,选择未精,牛屎式的山水太多,看起来不很令人愉快,但带到外国去随便给人看看,或者尚无不可,因为他们横竖不很了然者居多。现在从书箱中挖出,决计送给王先生,乞转交为荷。

  专此布达,即请文安名心印九月六日〔1〕王先生指王钧初,参看340510信注〔3〕。当时准备去苏联留学。

  〔2〕指日本高良富子,参看320602(日)信注〔1〕。一九三二年五月,她寄赠鲁迅《唐宋元明名画大观》一函两本。读书系东京美术学校文库内唐宋元明名画展览会编纂,汪荣宝序,一九二九年大塚稔印刷兼发行。

  350906②致黄源河清先生:《译文》稿〔1〕刚写好,因为适有便人,即带上,后记俟一两天内函寄。

  《浪漫古典》里有陀斯。。。。。。像,〔2〕系木刻,这回或可用,亦一并送上。刻者V。A。Favorsky,《引玉集》有他的作品,译作V。法复尔斯基。

  萧军稿一篇,是从良友收回来的,已付排,因倒灶而止。做得不坏,《文学》要否,亦并寄备考。

  匆上,即请撰安。

  迅启九月六日〔1〕指保加利亚伐佐夫的短篇小说《村妇》。下文的"后记",指《<村妇>译后附记》。译文载《译文》终刊号(一九三五年九月)。

  〔2〕《浪漫古典》文艺期刊,日本根岸秀次郎编。一九三四年四月创刊,东京昭和书房出版。该刊第一卷第一号(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特辑)扉页刊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木刻像,后转刊《译文》终刊号。

  350908①致徐懋庸徐先生:八月卅一,九月五日信,都先后收到。别一本当于日内寄去,但我以为托他校订的话,是可以不说的,横竖是空话。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我无从对比,但就译文看来,是好的,总能使读者有所得。即有错误也不要紧,我看一切翻译,错误是百分之九十九总在所不免的,可以不管。

  Montaigne〔1〕的随笔好像还只出了两本,书店里到过一回,第二批尚未到,今天当去嘱照来信办理。译者所用的日本文也颇难懂。

  《时事新报》一向未看。但无论如何,投稿,恐怕来不及了,而且吞吞吐吐的文章,真也不容易做。

  此复,即请秋安。

  豫上九月八日〔1〕Montaigne即蒙田。

  350908②致黄源河清先生:后记及订正〔1〕,今寄上。

  陈节〔2〕译的各种,如页数已够,我看不必排进去了,因为已经并不急于要钱。乞即使书店跑路的带下为托。

  专此布达,即请撰安。

  迅上九月八日〔1〕指《<村妇>译后附记》和《给<译文》编者订正的信》,现均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2〕陈节即瞿秋白。

  350908③致孟十还十还先生:一日的来信,早收到,因为较忙,亦即并不"健康和快乐",所以竟把回信拖到现在。

  李某的所缺的几段文章,没有在别处见过,先生也不必找它了,因为已经见过不少,可以推想得到,而且看那"严禁转载"的告白〔1〕,是一定就要出单行本的。

  我想,先生最好先把《密尔格拉特》赶紧译完,即出版。假如定果戈理的选集〔2〕为六本,则明年一年内应出完,因为每个外国大作家,在中国只能走运两三年,一久,就又被厌弃了,所以必须在还未走气时出版。第一本《Dekanka》,第三四本"小说,剧曲";第五六本《死魂灵》,此两本明年春天可出。《死魂灵》第二部很少,所以我想最好是把《果戈理研究》〔3〕合在一起,作为一厚本,即选集的结束。×××〔4〕的译稿,如错,我以为只好彻底的修改,本人高兴与否,可以不管,因为译书是为了读者,其次是作者,只要于读者有益,于作者还对得起,此外是都可以不管的。

  这回译《死魂灵》,将两种日译,和德译对比了一下,发见日译本错误很多,虽是自诩为"决定版"的,也多错误。大约日本的译者也因为经济关系,所以只得草率,无暇仔细的推敲。倘无原文可对,只得罢了,现既有,自然必须对比,改正的。

  专此布复,即请秋安。

  豫上九月八日〔1〕"严禁转载"的告白李长之的《鲁迅批判》部分章节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连载时,每期标题下都有"严禁转载"的字样。

  〔2〕果戈理选集参看341204信及其有关注。据《作家》第一卷第三号所刊广告,该书定为六种,即《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德》、《鼻子及其他》、《巡按使及其他》、《死魂灵》(第一部)和《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作为《译文丛书》,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按鲁迅生前只出版了第二种和第五种。

  〔3〕《果戈理研究》即《果戈理怎样写作的》。

  〔4〕原件此处三字被收信人涂去。按即耿济之(1899--1947),上海人,翻译工作者。曾为文学研究会成员,当时在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馆任职。他的译稿,指《巡按使及其他》。

  350908④致徐懋庸徐先生:午后寄出一信后,往书店定书,他们查账,则已早有一部〔1〕(二本?)送交新生活书店的陈先生收了,只名字不同,疑是名和字之分,而其实却是一人。所以当时并未定实,希查复后,再定。

  附上稿费收据三张,为印刷之用,〔2〕乞便中往店一取为感。

  此布即颂时绥。

  豫上九月八日〔1〕指《蒙田随想录》。

  〔2〕此系鲁迅给"左联"机关刊物《文艺群众》的捐款。

  350909致李桦李桦先生:一日信并大作木刻集〔1〕一本,又《现代版画》第十一集一本,已先后收到,谢谢。

  在这休夏的两个月以后,统观作品,似乎与以前并无大异,而反有应该顾虑之现象,一是倾向小品,而不及日本作家所作之沈着与安定,这只要与谷中氏〔2〕一枚一比较,便知,而在《白卜黑》〔3〕上,尤显而易见;二,是Grotesque〔4〕也忽然发展了。

  先生之作,一面未脱十九世纪末德国桥梁派〔5〕影响,一面则欲发扬东方技巧,这两者尚未能调和,如《老渔夫》〔6〕中坐在船头的,其实仍不是东方人物。但以全局而论,则是东方的,不过又是明人色采甚重;我以为明木刻大有发扬,但大抵趋于超世间的,否则即有纤巧之憾。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沈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上海刊物上,时时有木刻插图,其实刻者甚少,不过数人,而且亦不见进步,仍然与社会离开,现虽流行,前途是未可乐观的。目前应用之外,书斋装饰无望,只有书籍插图,但插图必是人物,而人物又是许多木刻家较不擅长者,故终不能侵入出版物中。

  专此布复,顺请秋安。

  弟干顿首九月九日〔1〕指《李桦版画集》。一九三五年五月手印出版,为《现代版画丛刊》之一。

  〔2〕谷中即谷中安规(1897--1946),日本木刻家。作有《少年画集》等。

  〔3〕《白卜黑》即《白与黑》。

  〔4〕Grotesque英语:古怪、离奇。这里指美术上的奇异风格。

  〔5〕德国桥梁派参看350404②信注〔3〕。

  〔6〕《老渔夫》后刊《文学》第六卷第三号(一九三六年三月)。

  350910致萧军刘兄:有一个书店,名文化生活社〔1〕,是几个写文章的人经营的,他们要出创作集一串〔2〕,计十二本。愿意其中有你的一本〔3〕,约五万字,可否编好给他们出版,自然是已经发表过的短篇。倘可,希于十五日以前,先将书名定好,通知我。他们可以去登广告。

  这十二本中,闻系何谷天,沈从文,巴金等之作,编辑大约就是巴金〔4〕。我是译文社的黄先生来托我的。我以为这出版〔社〕并不坏。此布并请俪安。

  豫上九月十夜。

  注释:

  〔1〕文化生活社一九三五年五月创办于上海,同年九月改名为文化生活出版社,吴朗西任经理,巴金负责编辑事务。

  〔2〕指《文学丛刊》第一集,内收何谷天的《分》、沈从文的《八骏图》和巴金的《神。鬼。人》等十六种。

  〔3〕后编为短篇小说集《羊》,收作品六篇。一九三六年一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4〕巴金参看360204信注〔1〕。

  350911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前嘱徐君〔1〕持稿自行接洽,原以避从中的纠纷,不料仍有信来要求,今姑转上。

  关于集印遗文〔2〕事,前曾与沈先生〔3〕商定,先印译文。现集稿大旨就绪,约已有六十至六十五万字,拟分二册,上册论文,除一二短篇外,均未发表过;下册则为诗,剧,小说之类,大多数已曾发表。草目附呈。

  关于付印,最好是由我直接接洽,因为如此,则指挥格式及校对往返,便利得多。看原稿一遍,大约尚须时日,俟编定后,当约先生同去付稿,并商定校对办法,好否?又书系横行,恐怕排字费也得重行商定。

  密斯杨〔4〕之意,又与我们有些不同。她以为写作要紧,翻译倒在其次。但他的写作,编集较难,而且单是翻译,字数已有这许多,再加一本,既拖时日,又加经费,实不易办。我想仍不如先将翻译出版,一面渐渐收集作品,俟译集售去若干,经济可以周转,再图其它可耳。

  专此布达,即请著安。

  迅上九月十一日〔1〕徐君指徐诗荃。参看350817信注〔1〕。

  〔2〕指瞿秋白遗文。

  〔3〕沈先生指沈雁冰。

  〔4〕密斯杨指杨之华。

  350912①致黄源河清先生:十一日信收到。十五我没有事,可以到的〔1〕;还有两个,临时再看。

  锌版已经送来了。

  专此布复,即请撰安。

  迅上〔九月〕十二日〔1〕指去上海南京饭店赴宴,商谈《译文丛书》出版事。《译文丛书》原拟由生活书店出版,后因书店毁约,鲁迅委托黄源另与文化生活出版社接洽,并于九月十五日晚宴请各有关人士,商定改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350912②致胡风〔1〕十一日信收到。三郎的事情〔2〕,我几乎可以无须思索,说出我的意见来,是:现在不必进去。最初的事,说起来话长了,不论它;就是近几年,我觉得还是在外围的人们里,出几个新作家,有一些新鲜的成绩,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有一个工头在背后用鞭子打我,无论我怎样起劲的做,也是打,而我回头去问自己的错处时,他却拱手客气的说,我做得好极了,他和我感情好极了,今天天气哈哈哈。。。。。。。真常常令我手足无措,我不敢对别人说关于我们的话,对于外国人,我避而不谈,不得已时,就撒谎。你看这是怎样的苦境?

  我的这意见,从元帅看来,一定是罪状(但他和我的感情一定仍旧很好的),但我确信我是对的。将来通盘筹算起来,一定还是我的计画成绩好。现在元帅和"忏悔者"们的联络加紧(所以他们的话,在我们里面有大作用),进攻的阵线正在展开,真不知何时才见晴朗。倘使削弱外围的力量,那是真可以什么也没有的。

  龟井的文章,〔3〕立意的大部分是在给他们国内的人看的,当然不免有"借酒浇愁"的气味。其实,我的有些主张,是由许多青年的血换来的,他一看就看出来了,在我们里面却似乎无人注意,这真不能不"感慨系之"。李"天才"〔4〕正在和我通信,说他并非"那一伙"〔5〕,投稿是被拉,我也回答过他几句,但归根结蒂,我们恐怕总是弄不好的,目前也不过"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我到过前清的皇宫,却未见过现任的皇宫〔6〕,现在又没有了拜见之荣,残念残念〔7〕。但其カウリノ〔8〕河清要请客了,那时谈罢。我们大约一定要做第二,第三。。。。。。试试也好。《木屑》〔9〕已算账,得钱十六元余,当于那时面交,残本只有三本了,望带二三十本来,我可以再交去发售。

  今天要给《文学》做"论坛"〔10〕,明知不配做第二,第三,却仍得替状元捧场,一面又要顾及第三种人,不能示弱,此所谓"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专此布达,即请"皇"安。

  豫上九月十二日〔1〕此信称呼被收信人裁去。

  〔2〕三郎的事情指萧军参加"左联"事。

  〔3〕龟井即龟井胜一郎(1907--1966),日本文艺评论家。他的文章,指《鲁迅断想》,载日本《作品》杂志一九三五年九月号。

  〔4〕李"天才"指李长之。他曾在《大自然的礼赞》(载《星火》杂志一卷二期)中说"大自然是爱护天才的"。

  〔5〕"那一伙"指"第三种人"。当时李长之常在杜衡、杨弢人、韩侍桁编的《星火》杂志上发表文章。

  〔6〕现任的皇宫据收信人回忆,当时有人说他的住宅布置得如皇宫。这里并信末的"'皇'安",即由此而来。

  〔7〕残念日语:遗憾。

  〔8〕カウリノ日语:幸而。

  〔9〕《木屑》即《木屑文丛》,文艺刊物,胡风编辑。一九三五年四月在上海创刊,木屑文丛社编辑发行,仅出一期。内山书店代售。

  〔10〕指《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和《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后均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

  350912③致李长之长之先生:来信收到。我所印的画集计四种:一、《士敏土之图》德国梅斐尔德(CarlMef-fert)木刻一九三○二、《引玉集》苏联作家木刻一九三四三、《木刻纪程》中国新作家的作品同上四、《珂勒惠支(KatheKollwitz)版画选集》一九三五末一种尚未装订好。

  所译的书,译后了事,不去管它了,所以也知不大清楚。现在只能就知道的答复:一、《蕗谷虹儿画选》〔1〕是柔石他们印的,他后来把存书和版都交给了光华书局,现在这书局也盘给了别人,书更无可究诘。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