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5章 一九三五年(14)

  〔3〕左勤克的创作法左琴科在《我怎样写作》(曹靖华译,载《译文》第一卷第三期)一文中曾说:"我有两种工作方法。一种方法是什么时候有了灵感,什么时候我便以创作的冲动去写。。。。。。第二种方法是当没有灵感的时候。。。。。。我便以技术的训练去写。"〔4〕指德国奥托。布克编译的《果戈理全集》中的《死魂灵》,一九二○年柏林普罗皮勒出版社出版。

  〔5〕上田进译本参看350517信注〔11〕。

  〔6〕《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苏联萧洛霍夫著,共四卷,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四○年陆续出版。该书当时第一卷有外村史郎的日译本,一九三五年三月东京三笠书房出版;又有上田进的日译本,一九三五年七月日本科学社出版。外村,即外村史郎(1891--1951),日本翻译家。

  〔7〕易嘉即瞿秋白。

  〔8〕《四十年》高尔基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副题。瞿秋白翻译的是该书第一部第一章的开端。

  〔9〕一九三五年三月,胡风在《文学》第四卷第三号发表《蔼理斯的时代及其他》,该文第二节附带谈及文学遗产问题。随即"左联"东京分盟编辑的《杂文》从第一卷第一号(一九三五年五月)起,开辟"杂论"专栏,讨论文学遗产问题。该刊编者魏猛克函请鲁迅撰文表示意见。

  〔10〕叶君指叶紫。

  〔11〕元帅指周扬,当时任"左联"党团书记。

  350629①致赖少麒少麒先生:五月二八日的信早收到。文稿,并木刻七幅,后来也收到了。

  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另碎事,就是为此。

  "连环图画"确能于大众有益,但首先要看是怎样的图画。也就是先要看定这画是给那一种人看的,而构图,刻法,因而不同。现在的木刻,还是对于智识者而作的居多,所以倘用这刻法于"连环图画",一般的民众还是看不懂。

  看画也要训练。十九世纪末的那些画派,不必说了。就是极平常的动植物图,我曾经给向来没有见过图画的村人看,他们也不懂。立体的东西变成平面,他们就万想不到会有这等事。所以我主张刻连环图画,要多采用旧画法。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那篇《刨烟工人》〔1〕,写得也并不坏,只是太悲哀点,然而这是实际所有,也没法子。这几天我想转寄给良友公司的《新小说》,看能否登出,因为近来上海的官府检查,真是严厉之极。还有《失恋》及《阿Q正传》〔2〕各一幅,是寄给《文学》去了,倘检查官不认识墨水瓶上的是我的脸,那该是可以登出的。

  专此布复,并颂时绥。

  迅上六月二十九日。

  再:附上给唐英伟先生的信,因为把他的通信地址遗失了,乞转寄为感。又及〔1〕《刨烟工人》短篇小说,后因《新小说》停刊,未发表。

  〔2〕《失恋》及《阿Q正传》木刻画,均载《文学》第五卷第一号(一九三五年七月)。《阿Q正传》画面中的墨水瓶上刻有鲁迅头像。

  350629②致唐英伟〔1〕英伟先生:六月一日信早收到,《青空集》〔2〕也收到了。"先生"是现在的通称,和古代的"师"字不同,我看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只要有人做一点事,总就另有人拿了大道理来非难的,例如问"木刻的最后的目的与价值"就。。是。这问题之不能答复,和不能答复"人的最后目的。。和价值"一样。但我想:人是进化的长索子上的一个环,木刻和其他的艺术也一样,它在这长路上尽着环子的任务,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至于木刻,人生,宇宙的最后究竟怎样呢,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答复。也许永久,也许灭亡。但我们不能因为"也许灭亡"就不做,正如我们知道人的本身一定要。。。。死,却还要吃饭也。

  但我看《青空集》的刻法,是需要懂一点木刻的人,看起来才有意思的,对于美术没有训练的人,他不会懂。先生既习中国画,不知中国旧木刻,为大众所看惯的刻法中,有可以采取的没有?

  P。Ettinger那里,我近已给他一封信,送纸的事,可以不必提了。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迅上六月廿九日〔1〕唐英伟广东潮安人。当时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生,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员。

  〔2〕《青空集》木刻作品集,唐英伟作,手印出版,为《现代版画丛刊》之十三。

  350703致曹靖华汝珍兄:廿八日信顷已收到。给y的信已经寄出了,上面既有邮支局号数,大约是不至于失落的。他在信头,好像把地名改译了一点,novo当是novaya,10--92即10kB。92〔1〕。

  今天托书店寄上了杂志数本,直寄寓中。又有《小说二集》两本,请便中分交霁(他大约就要来平了罢)、农二兄,那里面选有他们的作品。

  我们都好,勿念。不过我自己忙一点,也一天一天的瘦下去,有朋友劝我玩一年,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专此布达,即请夏安。

  豫上七月三日〔1〕即新十号九十二室。

  350704致孟十还十还先生:三日信收到。李长之做的《批判》,早收到了。他好像并不专登《益世报》〔1〕,近来在《国闻周报》里,也看到了一段。〔2〕《果戈理怎样工作》〔3〕我看过日译本,倘能译到中国来,对于文学研究者及作者,是大有益处的,不过从日文翻译,大约未必译得好。现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给他们彻底的修改一下,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读者也许不觉得,但上帝一定加以保佑。孟、张两位的译稿,可以不必寄给我看了,因为我始终是主张彻底修改的。

  日本文很累坠,和中国文差远,大约和俄文也差远,所以从日本重译欧洲著作,其实是不大相宜的,至多,在怀疑时,可以参考一下。

  《译文》登《马车》〔4〕,极好。萧某的译本〔5〕,我也有一本,他的根据是英文,但看《死魂灵》第二章,即很有许多地方和德译本不同,而他所译的好像都比较的不好,大约他于英文也并不十分通达的。

  专此布复,并颂时绥。

  迅上七月四日〔1〕《益世报》日报,比利时教士雷鸣远(后入中国籍)编,为中国天主教的机关报。一九一五年十月在天津创刊,一九四九年一月天津解放前夕停刊。

  〔2〕《国闻周报》参看340111信注〔9〕。该刊第十二卷第二十四期(一九三五年六月)曾载有李长之作《鲁迅创作中表现之人生观》。

  〔3〕《果戈理怎样工作》即《果戈理怎样写作的》。苏联魏垒赛耶夫著,孟十还译,后连载《作家》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六年四月至十一月),一九三七年三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列为文化生活丛刊之十八。

  〔4〕《马车》短篇小说,果戈理作,孟十还译,载一九三五年八月《译文》第二卷第六期(一九三五年八月)。

  〔5〕萧某的译本即萧华清所译《郭果尔短篇小说集》。

  350711致楼炜春炜春先生:六月二十四日信早到,因病未能即复为歉。

  《自选集》〔1〕出普及本事,我是可以同意的。附上印证壹千,希察收为荷。

  专此布复,即请暑安。

  鲁迅上七月十一日〔1〕《自选集》指《鲁迅自选集》。一九三三年天马书店出版,一九三五年出版普及版。

  350712致赵家璧家璧先生:前蒙允兑换《小说一集》〔1〕之顶上未加颜色者,今特送上,希察收换给为感。

  专布,即请撰安。

  鲁迅上七月十二夜。

  注释:

  〔1〕《小说一集》当为《小说二集》。

  350713致赵家璧家璧先生:晚得惠函,并《小说二集》一本,甚感。

  我并没有《弥洒》,选小说时所用的几本,还是先生替我借来的。我想,也许是那里的图书馆的藏本。我用后,便即送还了,但我记得一二两卷也并不全。

  专此布复,即请撰安。

  迅上七月十三夜。

  350716①致赖少麒少麒先生:来函并稿都收到。稿当去探听一下,但出版怕不易,因为现在上海的书店,只在消沈下去。

  前回将木刻两幅,绍介给文学社,已在七月份《文学》上登出(他们误印作少麟,真是可气),送来发表费八元,今托友从商务印书馆汇上,请在汇单背后签名盖印,向分馆一取。倘他们问汇钱人,可答以"上海本馆编辑部周建人",但我想是未必问的。

  通信用原名在此地尚无妨,或改"何干"亦可。

  专此布达,即颂时绥。

  迅上七月十六日附汇单一张350716②致黄源河清先生:天热,坐不住,草草的做了两篇〔1〕,今寄上,聊以塞责而已。

  但如此无聊的东西,大约不至于被抽去。

  另有木刻四幅,放在书店,当交由生活店员送上,其中的一本其藻木刻集〔2〕,用后即送先生,不必寄还了。

  此布,即颂著安。迅顿首十六日〔1〕指《几乎无事的悲剧》和《三论"文人相轻"》,后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

  〔2〕其藻胡其藻,广东台山人,广州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员。他的木刻集,即《其藻版画集》,手印出版,为《现代版画丛刊》之二。

  350716③致萧军刘军兄:十二日信并以前的一信,书,都收到的。关于出纪念册〔1〕的事,先前已有几个人提议过了,我不同意,也不愿意说明理由;不过如有一团[?]要出,那自然是另一回事,只是我个〔人〕不加入。

  对于书〔2〕,并无什么意见。

  月初因为见了几回一个老朋友〔3〕,又出席于他女儿的结婚,把译作搁起起[来]了,后来须赶译,所以弄得没有工夫。今年也热,我们也都生痱子。我的房里不能装电扇,即能装也无用,因为会把纸张吹动,弄得不能写字,所以我译书的时候,如果有风,还得关起窗户来这怎能不生痱子。对于痱子的药水,有Watson'sLotionforPricklyHeat〔4〕,颇灵,大马路屈臣氏大药〔房〕出售,我们近地是二元四角钱一瓶,我们三人大约一年用两瓶就够,你身体大,我怕搽一次就要1/4瓶,那可不得了了。

  那书的装饰还不算坏,不过几条黑条乱一点。寖写作团,难识,但再版时也无须改,看下去会知道的。

  近来真太没闲空了,《死魂灵》还只翻译了一章,今天放下,在做《文学》上的"论坛",刚做完。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也是自讨苦吃。《文坛三户》也是我做的,似乎很有些作家看了不高兴,但我觉得我说的是真话。这回做的是比较的无聊了,不会种下祸根。

  贺贺你们的同居三年纪念。我们是相识十多年,同居七八年了,但何年何月何日是开始同居的呢,我可已经忘记了,只记得确是已经同居了而已。

  许谢谢你送给她的小说,她正在看,说是好的。切光的都送了人,省得他们裁,我们自己是在裁着看。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

  此布,即请俪安。

  豫上七月十六日附笺乞便中交芷〔5〕,不急。又及〔1〕指瞿秋白纪念册,后未出版。

  〔2〕指《八月的乡村》。

  〔3〕指许寿裳。

  〔4〕Watson'sLotionforPricklyHeat即屈臣氏痱子药水。

  〔5〕芷指叶紫。

  350716④致徐懋庸乞转徐先生:星期五(十九)上午十时,当在店相候。

  豫顿首七月十六夜350716⑤致曹靖华汝珍兄:八日信早到,近因略忙,故迟复。

  《文学百科全书》第八本已寄来,日内当寄上。

  暨大〔1〕情形复杂,新校长究竟是否到校,尚未可知,倘到校,那么,西谛是也去的。我曾劝他勿往,他不取用此言。今日已托人将农事托他,倘能出力,我看他是一定出力的。此次之请教员,其办法异乎寻常,系当由教育部认可,但既由校长推荐,部中大约总是认可的,倘得复信,当续闻。

  上海连日大热,室内亦九十四五度,我们都好,不过大家满身痱子而已。并希勿念。

  专此布达,即请暑安。

  弟豫顿首七月十六夜。

  注释:

  〔1〕暨大指上海暨南大学。当时何炳松继沈鹏飞任该校校长。

  350717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七月六日及十日(紫佩代写)两信,均已收到。北平匪警〔1〕,阅上海报,知有一弹落京畿道,此地离我家不远,幸未爆炸,否则虽决不至于波及,然必闻其声矣。次日即平,大人亦未受惊,闻之甚慰。

  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街上当在百度以上,寓中均安,但大家都生痱子而已,请勿念。

  男仍安好,但因颇忙,故亦难得工夫休息,此乃靠笔墨为生者必然之情形,亦无法可想。害马则自从到上海以来,未曾生过病,可谓能干也。

  海婴亦健,他每到夏天,大抵壮健的,虽然终日遍身流汗,仍然嬉戏不停。现每日上午,令裸体晒太阳约一点钟,余则任其自由玩耍。近来想买脚踏车,未曾买给;不肯认字,今秋或当令入学校,亦未可知,至九月底即满六岁,在家颇吵闹也。

  老三亦好,并希勿念。十日信也已给他看过了。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七月十七日〔1〕北平匪警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原直系军阀白坚武声言组织"华北国",自封正义自治军总司令,在北京丰台率部暴动。次日上海《申报》报导北平的情况说:"城内所闻炮声共有七发,一落东京畿道红文公寓,一在二龙坑土堆上,一在前京畿道艺术学院,一落报子街二十五号,均未爆炸,其余二响未得着落。"350717②致李霁野霁野兄:十四日信收到;其中并无履历〔1〕,信又未经检查,我想大约是没有封入罢。许先生〔2〕曾于十日以前见过,而且正在请英文教员,因不相干,未曾打听。现在却不知道他是回乡,抑已北上了。倘是回乡,那么,他出来时大约十之九会来访我的,那时当为介绍。不过我不知道他所请的英文教员,已经定局与否。

  教育界正如文学界,漆黑一团,无赖当路,但上海怕比平津更甚。到英国去看看〔3〕,也是好的,不过回来的时候,中国情形,必不比现在好。

  此复,即颂时绥。

  豫顿首七月十七日〔1〕指李霁野同事杨善荃的履历。当时李请鲁迅介绍杨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2〕许先生指许寿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