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89章 一九三五年(8)

  迅上三月十六夜〔1〕《表》中篇童话,苏联班台莱耶夫著。鲁迅译文载《译文》第二卷第一期(一九三五年三月)。同年七月由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

  〔2〕文人画像参看341031②信。下句的书店指生活书店。

  〔3〕指《非有复译不可》和《论讽刺》,均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

  350317①致萧红悄吟太太:来信并稿两篇,已收到。

  前天,孩子的脚给沸水烫伤了,因为虽有人,而不去照管他。伤了半只脚,看来要有半个月才会好。等他能走路,我们再来看您罢。

  专此布复,并请双安。

  豫上三月十七日350317②致黄源河清先生:上午寄上一函,想已达。今寄上"论坛"两篇,译稿一〔1〕篇,希察收。

  其《死魂灵》译稿,原拟同寄,但下午又闻《世界文库》是否照原定计画印行,尚在不可知之数,故暂且不寄,也乐得省去一点邮票也。

  专此布达,并颂春祺。

  迅上三月十七夜〔1〕指金人所译《少年维特之烦恼》。

  350317③致孟十还十还先生:我在给《世界文库》译果戈理的《死魂灵》,不知先生有这书的插画本否?倘有,乞借给我一用,照出后即奉还,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尤感。

  此书如有,希直交文学社黄先生。

  专此布达,即颂时绥。

  迅上三月十七日350319致萧军萧军兄:十八日信收到。那一篇译稿〔1〕,是很流畅的,不过这故事先就是流畅的故事,不及上一回的那篇〔2〕沈闷。那一篇我已经寄给《译文》了。

  这回孩子给沸水烫伤,其实倒是太阔气了的缘故,并非没有人管,是有人而不管他。寓里原有一个管领他的老妈子,她这几天因为要去求神拜佛,访友探亲,便找了一个替工。那天是她们俩都在的,不过她以为有替工在,替工以为有她在,就两个都不管,任凭孩子奔进厨房去捣乱,弄伤了脚。孩子也太淘气,一不留意,他就乱钻,跑得很快,人家有时也实在追不上。痛一下了也好,我实在看得麻烦极了,痛的经验是应该有一点的,但我立刻给敷了药,恐怕也不怎么痛,现在肿已退,再有十天总可以走得路,只要好后没有疤痕,我的责任算是尽了。

  这孩子也不受委屈,虽然还没有发明"P股温冰法"(上海也无冰可温),但不肯吃饭之类的消极抵抗法,却已经有了的。这时我也往往只好对他说几句好话,以息事宁人。我对别人就从来没有这样屈服过。如果我对父母能够这样,那就是一个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准风月谈》已经卖完了,再版三四天内可以印好;《集外集》我还没有见过,大约还未出版罢,等我都有了,当通知你,并《南腔北调集》一并交付。先前还有一本《伪自由书》,您可有吗?

  这几天在给《译文》译东西,不久,我的母亲大约要来了,会令我连静静的写字的地方也没有。中国的家族制度,真是麻烦,就是一个人关系太多,许多时间都不是自己的。

  因为静不下,就更不能写东西,至多,只好译一点什么,我的今年,大约也要成为"翻译年"的了。

  专此布复,即请俪安。

  豫上三月十九夜〔1〕指金人所译《滑稽故事》。

  〔2〕指金人所译《少年维特之烦恼》。

  350320致孟十还十还先生:十九日信收到,费神谢谢。当我寄出了信之后,就听到《世界文库》又有什么改变,不过信已寄出了,不知会不会白忙一通。郑君已有回信,今附上,这两个人〔1〕的原文,恐怕在东方未必容易找,而且现在又不知《文库》怎样,且待下回分解罢。郑寄信时,好像并没有知道生活书店的新花样。

  卢卡且〔2〕的德文著作不少,他大约是德国人。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三月廿日〔1〕指俄国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据郑振铎的回信说:"现在最需要的是俄国的散文,特别是批评,不知他能够先着手译Bylinsky和Dublolubov的论文否?"〔2〕卢卡且(A。Bukács,1885--1971)通译卢卡契,匈牙利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著有《帝国主义时代的德国文学》和《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者》等。

  350322①致徐懋庸懋庸先生:二十日信收到。《表》的原本,的确做得好的,但那肾脏病的警察的最初的举动,我究竟莫名其妙,真想他逃呢?还是不?还有,是误把盆塞子当表,放在嘴里这一点,也有些不自然。此外都不差。

  至于那些流浪儿,实在都不坏----连毕塔珂夫。我觉得外国孩子,实在比中国的纯朴,简单,中国的总有些破落户子弟气味。

  "不够格"我记得是北方的通行话,但南方人不懂,"弗入调"则北边人不懂的,在南边,恐怕也只有绍兴人深知其意,否则,是可以用的。

  序文〔1〕我可以做,不过倘是公开发卖的书,只能做得死样活气,阴阳搭戤,而仍要被抽去也说不定。做起来,还是给我看一看稿子,较为切实,只要便中放在书店里就好了。

  此复,即颂春绥。

  迅上三月二十二日〔1〕指徐懋庸杂文集《打杂集》的序。

  350322②致罗清桢清桢先生:日前得来信后,即寄一信,想已到。

  张慧先生要我回信,而我忘了他的详细地址,只好托先生转寄,今附上,请开了信面,并且付邮为感。

  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迅上三月二十二日350322③致张慧张慧先生:委写书面〔1〕,已写好,请择用其一,如果署名,恐怕反而不好,所以不署了。如先生一定要用,则附上一印,可以剪下,贴在相宜的地方。

  因为忘却了通信地址,所以只能托罗先生转寄。

  专达,即颂时绥。

  迅上三月二十二日〔1〕指为张慧自费手印木刻集题写"张慧木刻画"的书签。

  350323①致曹靖华汝珍兄:十九日来信收到。我们都好的,但想起来,的确久不寄信了,惟一的原因是忙。从一月起,给一个书坊选一本小说,连序于二月十五交卷,接着是译《死灵》,到上月底,译了两章,这书很难译,弄得一身大汗,恐怕还是出力不讨好。这是为生计,然而钱却至今一个也不到手,不过我还有准备,不要紧的,请勿念。其次,是孩子大了起来,会闹了;别的琐事又多,会客,看稿子,绍介稿子,还得做些短文,真弄得一点闲工夫也没有,要到半夜里,才可以叹一口气,睡觉。但同人里,仍然有些婆婆妈妈,有些青年则写信骂我,说我毫不肯费神帮别人的忙。其实是照。。。现在的情形,大约体力也就不能持久的了,况且还要用鞭子抽我不止,惟一的结果,只有倒毙。很想离开上海,但无处可去。

  寄y的信,还来不及起稿子,过几天罢。茀的信我没有收到,当直接通知他。插画本《死灵》〔1〕,如不费事,望借我看一看。

  今天托书店寄出杂志一包,是寄学校的。还有几本,日后再寄。

  专此布复,并颂春绥。

  弟豫上三月二十三日〔1〕插画本《死灵》这里指俄国画家梭可罗夫所作的《死魂灵》插图,共十二幅。后作为附录,印入《死魂灵百图》。

  350323②致许寿裳季帀兄:从曹君来信,知兄患肺膜炎入院,后已痊愈,顷又知兄曾于二星期前赐函,但此函竟未收到,必已失落矣。

  弟等均如常,但敷衍孩子,译作,看稿,忙而无聊,在自己这方面,几于毫无生趣耳。

  蔡先生又在忙笔会〔1〕;语堂为提倡语录体,在此几成众矢之的,然此公亦诚太浅陋也。

  专此布达,并颂春绥。

  弟飞顿首三月二十三日〔1〕笔会英国女作家道生。司各特发起组织的国际性著作家团体,一九二一年在英国伦敦成立。该会中国支会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成立于上海,蔡元培为发起人之一,并任会长。一二八战争后会务停顿,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恢复活动。

  350325致萧军刘军兄:二十三日信收到。漫画上面,我看是可以不必再添什么,因为单看计划,就已经够复杂,够吃力了,如果再加别的,也许会担不动。〔1〕孩子的烫伤已好,可以走了,不过痂皮还没有脱,所以不许他多走。我的母亲本说下月初要来,但近得来信又说生病,医生云倘如旅行,因为年纪大了,他不保险。这其〔实〕是医生的官话,即使年纪青,谁能保险呢?但因此不立刻来也难说。我只能束手等待着。

  平林タイ子〔2〕作品的译本,我不知道有别的。《二心集》很少了,自己还有一两本,当于将来和别的书一同交上,但也许又会寄失的罢?

  《八月》在下月五日以前,准可看完,只能随手改几个误字,大段的删改,却不能了,因为要下手,必须看两遍,而我实在没有了这工夫。序文当于看完后写一点。

  专复,即问俪祉。

  豫上三月二十五日吟太太怎么样,仍然要困早觉么?

  这一张信刚要寄出,就收到搬房子的通知,只好搁下。现在《八月》已看完,序也做好,且放在这里,待得来信后再说。今晚又看了一看《涓涓》〔3〕,虽然不知道结末怎样,但我以为是可以做他完的,不过仍不能公开发卖。那第三章《父亲》,有些地方写得太露骨,头绪也太纷繁,要修改一下才好。

  此后的笔名,须用两个,一个用于《八月》之类的,一个用于卖稿换钱的,否则,《八月》印出后,倘为叭儿狗所知,则别的稿子即使并没有什么,也会被他们抽去,不能发表。

  还有,现用的"三郎"的笔名,我以为也得换一个才好,虽然您是那么的爱用他。因为上海原有一个李三郎,别人会以为是他所做,而且他也来打麻烦,要文学社登他的信,说明那一篇小说非他所作。声明不要紧,令人以为是他所作却不上算,所以必得将这姓李的撇清,要撇清,除了改一个笔名之外无好办法。

  良友收了一篇《搭客》,编辑说要改一个题目,我想这无大关系,代为答应了。《樱花》寄给了文学社(良友退回后),结果未知。

  三月三十一夜。

  金人的稿子已看过,译笔是好的,至于有无误译,我不知道,但看来不至于。这种滑稽短篇,只可以偶然投稿一两回,倘接续的投,却不大相宜。我看不如索性选译他四五十篇,十万字左右,出一本单行本。这种作品,大约审查时不会有问题,书店也乐于出版的,译文社恐怕就肯接受。

  至于他说我的小说有些近于左〔4〕,那是不确的,我的作品比较的严肃,不及他的快活。

  《退伍》的作者Novikov-Priboi〔5〕是现在极有名的作家,他原是水兵,参加日俄之战,曾做了俘虏,关在日本多时----这时我正在东京留学。新近做了两大本小说,叫作《对马》(TsuWsima,岛名),就是以那时战争为材料的,也因此得名。日本早译出了名《日本海海战》,但因为删节之处太多(大约是说日本吃败仗之处罢),所以我没有买来看。他的作品,绍介到中国来的还很少,《退伍》也并不坏,我想送到《译文》去。

  这一包里,除稿,序,信(吟太太的朋友的)之外,还有你所要的书,但《集外集》还没有,好像仍未出版。

  四月四日这几天很懒,不想作文,也不想译,不知是怎么的?又及。

  注释:

  〔1〕据收信人回忆,当时他设想了一幅漫画的构图,意在表现鲁迅为家累所苦的处境。

  〔2〕平林タイ子平林太子(1905--1972),日本女小说家。她的作品,当时有沈端先的中译本《平林太子集》、《在施疗室》。

  〔3〕《涓涓》长篇小说(未完),萧军著。一九三七年上海燎原书局出版,仅一、二两章。

  〔4〕左指左琴科。

  〔5〕Novikov-Priboi诺维柯夫--普里波依(A。J。HОВИкОВПpИбОИ,1877--1944),苏联作家。《退伍》,短篇小说,金人译,载《译文》月刊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五年六月)。

  350326①致黄源河清先生:小说译稿〔1〕已取回,希便中莅寓一取,但亦不必特别苦心孤诣,设法回避吃饭也。

  专此布达,即颂时绥。

  迅上三月廿六日〔1〕指鲁迅所译西班牙巴罗哈的短篇小说《促狭鬼莱哥羌台奇》,载《新小说》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后收入《山民牧唱》。

  350326②致黄源河清先生:下午方上一函,即得郑伯奇君来函,谓巴罗哈小说,已经排好,且曾在第二期《新小说》上豫告,乞《译文》勿登云云。排好未必确,豫告想是真的,《译文》只好停止发表,便中希携还原稿为荷。

  本星期五(弍十九日)下午不在寓,傍晚始归,并闻。

  专此布达,即颂春祺。

  迅上三月二十六晚350328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得北归消息后,即奉一函,寄海甸〔1〕,想已达。兹寄上印画等款项百五十元,请便中一取,并转付。画〔2〕印成后,乞每种各寄下一幅,当排定次序,并序文纸板,寄上,仍乞费神付装订也。

  《世界文库》新办法,书店方面仍无消息来。

  专此布达,并颂著安。

  迅顿首三月二十八日〔1〕海甸北京西郊的地名,当时燕京大学所在地。

  〔2〕指《博古页子》。

  350329①致曹聚仁聚仁先生:廿七信奉到。《丰收》序〔1〕肯与转载,甚感,因作者正苦于无人知道,因而没有消路也。

  《芒种》文极愿做,但现在正无事忙,所以临时能否交卷,殊不可必。在此刻,却正想能干下月五日以前寄出一篇。

  胡考〔2〕先生的画,除这回的《西厢》外,我还见过两种,即《尤三姐》,及《芒种》之所载。神情生动,线条也很精炼,但因用器械,所以往往也显着不自由,就是线有时不听意的指使。《西厢》画得很好,可以发表,因为这和《尤三姐》,是正合于他的笔法的题材。不过我想他如用这画法于攻打偶像,使之漫画化,就更有意义而且路也更开阔。不知先生以为何如?

  原稿〔3〕〔当于还徐先生文稿4〕时,一并奉还。

  专此布复,即请道安。

  迅上三月廿九夜致徐先生一笺,乞转交。

  注释:

  〔1〕《丰收》序指鲁迅的《叶紫作<丰收>序》。《芒种》原拟转载,后未成。

  〔2〕胡考浙江余姚人,作家、画家。当时在上海从事美术创作。所作《西厢记》,一九三五年八月上海千秋出版社出版;《尤三姐》,连载一九三五年二月至四月《大晚报。火炬》;《芒种》所载,指《三国志。甄皇后》,连载该刊第一、二、四期(一九三五年三、四月)。

  〔3〕指连环图画《西厢记》。

  〔4〕指徐懋庸《打杂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