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84章 一九三五年(3)

  据来信所说的他们的话,只是诧异,还不是了解或接收。假如使他们挑选要那一张,我恐怕挑出来的大概并不是刻着他们的图画。中国现在的工农们,其实是像孩子一样,喜新好异的,他们之所以见得顽固者,是在疑心,或实在感到"新的"有害于他们的时候。当他们在过年时所选取的花纸种类,是很可以供参考的。各种新鲜花样,如飞机潜艇,奇花异草,也是被欢迎的东西,木刻的题材,我看还该取得广大。但自然,这只是目前的话。

  《木刻集》看过了,据我个人的意见,《喜峰口》,《田间归来》,《送饭》,《手》,《两头牛》这五幅,是好的;《豢养》和《手工业的典型》,比较的好。而当刻群像的时候,却失败的居多。现在的青年艺术家,不愿意刻风景,但结果大概还是风景刻得较好。什么缘故呢?我看还是因为和风景熟习的缘故。至于人物,则一者因为基本练习不够(如素描及人体解剖之类),因此往往不像真或不生动,二者还是为了和他们的生活离开,不明底细。试看凡有木刻的人物,即使是群像,也都是极简单的,就为此。要救这缺点,我看一是要练习素描,二是要随时观察一切。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迅上一月十八夜。

  注释:

  〔1〕段干青山西永济人,木刻家。平津木刻研究会成员。

  〔2〕《木刻集》指《干青木刻初集》,系自费手印出版。

  350118④致赖少麒〔1〕少其先生:寄给我的《诗与版画》〔2〕,早收到了,感谢之至,但因为病与忙,没有即写回信,这是很抱歉的。

  那一本里的诗的情调,和版画是一致的,但版画又较倾于印象方面。我在那里面看见了各种的技法:《病与债》是一种,《债权》是一种,《大白诗》是一种。但我以为这些方法,也只能随时随地,偶一为之,难以多作。例如《债权》者,是奔放,生动的,但到《光明来临了》那一幅,便到绝顶(也就是绝境),不能发展了。所以据我看起来,大约还是《送行》,《自我写照》(我以为这比《病与债》更紧凑),《开公路》,《苦旱与兵灾》这一种技法,有着发展的前途。

  小品,如《比美》之类,虽然不过是小品,但我觉得幅幅都刻得好,很可爱的。用版画装饰书籍,将来也一定成为必要,我希望仍旧不要放弃。

  有寄张影先生的一封信,但不知道他的地址,今附上,先生一定是认识他的,请转交为荷。

  专此布达,即颂时绥。

  鲁迅一月十八夜〔1〕赖少麒广东普宁人,美术家。当时是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生,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员。

  〔2〕《诗与版画》配诗木刻集,赖少麒作,系自费手印出版。

  350118⑤致张影〔1〕张影先生:早已收到寄给我的版画集〔2〕,但为了病与忙,未能即复,歉甚。其中的作品,我以为《收获》,《农村一角》,《归》,《夕阳》,这四幅,是好的。人物失败的多,但《饥饿》,《运石》二种,却比较的好。人物不及风景,是近来一切青年艺术学徒的普遍情状,还有一层,是刻动的往往不及静的,先生亦复如此。所以虽是以"奔波"为题目,而人物还是不见奔忙之状。但在学习的途中,这些是并不要紧的,只要不放手,我知道一定进步起来。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鲁迅一月十八夜〔1〕张影广东开平人。当时是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生,现代版画研究会成员。

  〔2〕版画集即《张影木刻集》,系自费手印出版。

  350119致赵家璧家璧先生:奉还《新潮》五本。其中有小说四篇,即----一、汪敬熙:《一个勤学的学生》〔1〕(二号)二、杨振声:《渔家》〔2〕(三号)三、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3〕(三号)四、俞平伯:《花匠》〔4〕(四号)乞托公司中人一抄,并仍将抄本寄下为盼。

  又《新潮》后五本及《新青年》,如在手头,希派人送下。一九二〔十〕六年为止之《现代评论》,并希设法借来一阅为感。

  此布,即请撰安。

  迅上一月十九日〔1〕汪敬熙(1897--1968)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小说家。新潮社成员。《一个勤学的学生》,短篇小说,载《新潮》第一卷第二号(一九一九年二月)。

  〔2〕《渔家》短篇小说,载《新潮》第一卷第三号(一九一九年三月)。

  〔3〕《是爱情还是苦痛》短篇小说,载《新潮》第一卷第三号(一九一九年三月)。

  〔4〕俞平伯浙江德清人,文学家。新潮社成员。《花匠》,短篇小说,载《新潮》第一卷第四号(一九一九年四月)。

  350121①致赵家璧家璧先生:《尼采自传》的译者,昨天已经看见过,他说,他的译本,是可以放在丛书〔1〕里面的。

  特此奉告,并请撰安。

  迅上一月二十一日〔1〕指《良友文库》。

  350121②致萧军、萧红刘先生:吟自己吃东西不小心,又生了几天病,现在又好了。两篇稿子〔1〕早收到,写得很好,白字错字也很少,我今天开始出外走走,想绍介到《文学》去,还有一篇〔2〕,就拿到良友公司去试试罢。

  前几天的病,也许是赶译童话的缘故,十天里译了四万多字,以现在的体力,好像不能支持了。但童话却已译成,这是流浪儿出身的Panterejev〔3〕做的,很有趣,假如能够通过,就用在《译文》第二卷第壹号(三月出版)上,否则,我自己印行。

  现在搬了房子,又认识了几个人(叶〔4〕这人是很好的),生活比较的可以不无聊了罢。

  专此布达,即颂时绥迅上广也说问问您们俩的好。〔一月廿一日〕"小伙计"比先前胖一点了,但也闹得真可以。

  注释:

  〔1〕指萧军的《职业》和《樱花》,分别载《文学》第四卷第三、第五期(一九三五年三、五月)。

  〔2〕指萧军的《搭客》,后改名《货船》,载《新小说》第一卷第四期(一九三五年五月)。

  〔3〕Panterejev班台莱耶夫(Л。ПаНТeЛeeВ),苏联儿童文学作家。著有《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命名的劳教共和国》(一译《流浪儿共和国》,与别雷赫合著)和《表》等。

  〔4〕叶指叶紫。参看341021②信注〔1〕。

  350123致黄源河清先生:《译文》第六期稿,不知现已如何?沈先生送来论文《莱蒙托夫》〔1〕一篇,约二千字,但不知能通过否?倘能用,则可加莱氏画像一幅,莱氏作线画一幅(决斗之状),此二幅皆在德文本《俄国文学画苑》〔2〕中,此书我处不见,大约还在书店里。

  《奇闻二则》〔3〕亦已译讫,稿并原本(制图用)都放在内山店,派人来取,如何?俟回信照办。

  专此,即请撰安。

  迅顿首一月廿三日〔1〕《莱蒙托夫》苏联勃拉果夷作,谢芬(沈雁冰)译,载《译文》第一卷第六期(一九三五年二月)。同期刊有俄国沙波尔洛斯基作的油画《莱蒙托夫像》。

  〔2〕《俄国文学画苑》未详。

  〔3〕《奇闻二则》即《坏孩子》和《暴躁人》,短篇小说,俄国契诃夫作,译文载《译文》第一卷第六期(一九三五年二月),并附苏联玛修丁作木刻插图两幅。后收入《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350124致金肇野肇野先生:廿日信收到,报〔1〕未到。个人作品,不加选择,即出专集,我是没有来信所说那么乐观的。南方也有几种,前信不过随便说说,并非要替他们寻代售处。

  《朝花》〔2〕的书价,可以不必寄来,因为我的朋友也没有向我要,我看是不要的了,所以我也不要。但那五本收集已颇麻烦,因为已经绝版,所以此后的两部,大约不见得会有的了。

  此复,即颂时绥。

  豫上一月廿四日〔1〕指天津的《大公报》、《庸报》、《益世报》等。当时第一次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在天津巡回展出,这些报纸均辟有专栏介绍。

  〔2〕《朝花》指《艺苑朝华》,参看290708信注〔2〕。

  350126致曹靖华汝珍兄:二十二日信,顷已收到。红枣早取来,煮粥,做糕,已经吃得不少了,还分给舍弟。南边也有红枣买,不知是从那里运来的,但肉很薄,没有兄寄给我的好。

  这里的朋友的行为,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过一种刊物〔1〕,将去年为止的我们的事情,听说批评得不值一钱,但又秘密起来,不寄给我看,而且不给看的还不止我一个,我恐怕三兄〔2〕那里也未必会寄去。所以我现在避开一点,且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说。

  检查也糟到极顶,我自去年底以来,被删削,被不准登,甚至于被扣住原稿,接连的遇到。听说,检查的人,有些是高跟鞋,电烫发的小姐,则我辈之倒运可想矣。兄原稿〔3〕未取来,但可以取来,因为杂志是用排印了的稿子送检的。我的原稿〔4〕之被扣,系在一种画报上,故和一般之杂志稍不同。译本抄成后,仍希寄来,当随时设法。我的那一本〔5〕,是几个书店小伙计私印的,现一千本已将卖完,不会折本。这样的还有一本〔6〕,并杂文(稍长的)一本〔7〕,想在今年内印它出来。至于新作,现在可是难了,较好的简直无处发表,但若做得吞吞吐吐,自己又觉无聊。这样下去,著作界是可以被摧残到什么也没有的。

  木刻除了冈氏、克氏两个人的之外,什么也没有。寄《引玉集》是去年秋天,此后并不得一封回信;去年正月,我曾寄中国古书三包,内多图画,并一信(它兄写的)与V〔8〕,请他公之那边的木刻家,也至今并无一句回信,我疑心V是有点官派的。

  捷克的一种德文报上,有《引玉集》绍介,里面说,去世的是Aleksejev〔9〕。他还有《城与年》二十余幅在我这里未印,今年想并克氏、冈氏的都印它出来。但如有那小说的一篇大略,约二千字,就更好,兄不知能为一作否?冈氏的是伊凡诺夫〔10〕短篇的插图,我只知道有二幅是《孩子》,兄译过的,此外如将题目描上,兄也许有的曾经读过。

  《木刻纪程》如果找不到,那只好拉倒了。

  这里天气并不算冷,只有时结一点薄冰。我们都好的,但我总觉得力气不如从前了,记性也坏起来,很想玩他一年半载,不过大抵是不能够的,现除为《译文》寄稿外,又给一个书局在选一本别人的短篇小说,〔11〕以三月半交卷,这只是为了吃饭问题而已。因为查作品,看了《豫报副刊》〔12〕,在里面发见了兄的著作,兄自己恐怕倒已忘记了罢。

  农已回平甚可喜,但不知他饭碗尚存否?这也是紧要的。

  专此布达,即请冬安。

  弟豫顿首一月廿六日嫂夫人前均此问候不另。

  注释:

  〔1〕指《文学生活》半月刊,"左联"秘书处编印的内部油印刊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创刊,现仅见一期。

  〔2〕三兄指萧三,当时在苏联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工作。

  〔3〕指《粮食》译稿,参看321212信注〔3〕。

  〔4〕指《阿金》,投寄《漫画生活》时曾被禁,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5〕指《准风月谈》。

  〔6〕指《花边文学》。

  〔7〕指《且介亭杂文》。

  〔8〕V即VOKS,苏联对外文化协会。

  〔9〕Aleksejev亚历克舍夫(1894--1934),苏联版画家。

  〔10〕伊凡诺夫(B。ИВаНОВ,1895--1963)苏联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孩子》,曹靖华译为《幼儿》,后收入《烟袋》。

  〔11〕指给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2〕《豫报副刊》日报,一九二五年五月四日创刊,同年八月三十日停刊。开封像报社编辑出版。

  350127①致孟十还十还先生:来函奉到。三十日定当趋前领教。致黎茅二位柬,已分别转寄了。

  专此奉复,即颂时绥。

  迅上一月二十七日350127②致黎烈文烈文先生:廿五日信奉到。FGhrer即指导者,领导者,引伸而为头领及长官。加于希公〔1〕之上者,似以译领导者为较合适也。

  《译文》中之译稿,实是一个问题,不经校阅,往往出毛病,但去索取原文,却又有不信译者之嫌,真是难办。插图如与文字不妨无关,目前还容易办,倘必相关,就成问题。但《译文》中插图的模胡,是书店和印局应负责任的,我看这是印得急促和胡乱的缘故,要是认真的印,即使更精细的图画,也决不至于如此。

  孟十还请客,我看这是因为他本月收入较多,谷非〔2〕诸公敲竹杠的。对于先生之请柬,他托我代转并坚邀,今附上。大约坐中都是熟人,我只得去一下,并望先生亦惠临也。

  专布,即请撰安。

  迅顿首一月二十七日〔1〕希公指希特勒。

  〔2〕谷非即胡风。

  350129①致杨霁云霁云先生:顷收到二十七日惠函;承寄《发掘》〔1〕一本,亦早收到,在忙懒中,致未早复,甚歉,见著者时,尚希转达谢忱为幸。

  《集外集》既送审查,被删本意中事,〔2〕但开封事〔3〕亦犯忌却不可解,大约他们决计要包庇中外古今一切黑暗了。而古诗竟没有一首删去,却亦不可解,其实有几首是颇为"不妥"的。至于引言〔4〕被删,则易了然,盖他们不许有人为我作序或我为人作序而已。颠倒书名〔5〕,则以显其权威,此亦叭儿脾气,并不足异。

  尤奇的是今年我有两篇小文,一论脸谱并非象征,一记娘姨吵架,与国政世变,毫不相关,但皆不准登载。又为《文学》作一文,计七千字,谈明末事,竟被删去五分之四(此文当在二月号刊出);我乃续作一文〔6〕,谈清朝之禁汉人著作,这回他们自己不删了,只令生活书局中人动手删削,但所存较多(大约三月号可刊出)。这一点责任,也不肯负,可谓全无骨气,实不及叭儿之尚能露脸狂吠也。三月以后,拟编去年一年中杂文,自行付印,而将《集外集》之被删者附之,并作后记,略开玩笑,点缀昇平耳。

  上海天气已冷,我亦时有小病,此年纪关系,亦无奈何,但小病而已,无大害也,医言心肺脑俱强,此差足以慰锦注者也。

  专此布复,即请文安迅顿首一月廿九夜〔1〕《发掘》参看341013②信注〔2〕。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