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9章 一九三四年(20)

  弟因感冒,害及肠胃,又不能悠游,遂至颓惫多日,幸近已向愈,胃口亦渐开,不日当可复原,希勿念为幸。

  专此布复,并颂曼福。

  弟飞顿首十二月九日〔1〕此信据许寿裳亲属录寄副本编入。

  〔2〕陶女士指陶振能,浙江嘉兴人,许寿裳的内侄女。

  341209②致杨霁云霁云先生:蒙惠书,谨悉。集名还是《集外集》好,稿已看了一遍,改了几处,明日当托书店先行挂号寄还,因为托其面交和寄出,在我是一样的,而可省却先生奔波。惟虑先生旅中未带印章,故稿系寄曹先生〔1〕收,希先向曹先生接洽为幸。

  那一篇〔2〕四不像的骈文,是序《淑姿的信》,报章虽云淑姿是我的小姨,实则和他们夫妇皆素昧平生,无话可说,故以骈文含胡之。此书曾有一本,但忘却了放在何处,俟稍休息,当觅出录奉。我为别人译作所做的序,似尚有数篇,如韦丛芜译的《穷人》〔3〕之类(集中好像未收),倘亦可用,当于觅《淑姿》时一同留心,搜得录奉也。

  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后辄忘却,今写出能记忆者数章。《集外集》签已写,与诗一样不佳,姑先寄上,太大或太小,制版时可伸缩也。序文我想能于二十日前缴卷。此复,即颂时绥。迅顿首十二月九日聚仁先生处乞代致候。

  无题〔4〕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赠人(这与"越女。。。。。。"那一首是一起的)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二十三年元旦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注释:

  〔1〕曹先生指曹聚仁。

  〔2〕那一篇指《<淑姿的信>序》,后收入《集外集》。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大晚报。读书界》的"文坛新讯"栏曾载《鲁迅为小姨作序》一文,其中说:"最近北新书局出版金淑姿女士创作《信》一种,前有鲁迅氏序文一篇,乃以四六句作成,词藻极为富丽,闻金女士乃鲁迅之小姨云"。

  〔3〕《穷人》这里指《<穷人>小引》,后收入《集外集》。

  〔4〕此诗及以下各诗均收入《集外集》。

  341210①致郑振铎西谛先生:七日信收到,印《笺谱》纸,八开虽较省,而看起来颇逼仄,究竟觉得寒蠢,所以我以为不如用六开之大方,刻、印等等,所费已多,最后之纸张费,省俭不得也。或者初版售罄,或全书印成,续行再版时,再用八开,以示区别,亦可。

  先出《博古页子》,极好。我想,这回一种已足,索性连《九歌图》都不加入,独立可也。先生似应做一跋,说明底本来源,并于罗遗老印行之伪本〔1〕,加以指摘,庶几读者知此本之可贵耳。

  我想特别用染黄之罗纹纸印五部,内加毛太纸衬,订以成书,页数不多,染色或不大难,不知先生能代为费神布置否?但倘麻烦,便可作罢。

  此复,即请撰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日〔1〕指上海蟫隐庐一九三○年影印的《博古叶子》,底本系清代袁辛夫摹本,由罗振玉题署书名。

  341210②致萧军、萧红刘先生吟:八夜信收到。我的病倒是好起来了,胃口已略开,大约可以渐渐恢复。童话两本,已托书店寄上,内附译文两本〔1〕,大约你们两位也没有看过,顺便带上。《竖琴》上的序文〔2〕,后来被检查官删掉了,这是初版,所以还有着。你看,他们连这几句话也不准我们说。

  如果那边还有官力以外的报,那么,关于"脑膜炎"的话,用"文艺通信"的形式去说明,也是好的。为了这谣言,我记得我曾写过几十封正误信,化掉邮费两块多。

  中华书局译世界文学的事,早已过去了,没有实行。其实,他们是本不想实行的,即使开首会译几部,也早已暗中定着某人包办,没有陌生人的份儿。现在蒋〔3〕死了,说本想托蒋译,假如活着,也不会托他译的,因为一托他,真的译出来,岂不大糟?那时他们到我这里来打听靖华的通信地址,说要托他,我知道他们不过玩把戏,拒绝了。现在呢,所谓"世界文学名著",简直不提了。

  名人,阔人,商人。。。。。。常常玩这一种把戏,开出一个大题目来,热闹热闹,以见他们之热心。未经世故的青年,不知底细,就常常上他们的当;碰顶子还是小事,有时简直连性命也会送掉,我就知道不少这种卖血的名人的姓名。我自己现在虽然说得好像深通世故,但近年就上了神州国光社的当,他们与我订立合同,托我找十二个人,各译苏联名作一种,出了几本,不要了,有合同也无用,我只好又磕头礼拜,各去回断,靖华住得远,不及回复,已经译成,只好我自己付版税,又设法付印,这就是《铁流》,但这书的印本一大半和纸版,后来又被别一书局〔4〕骗去了。

  那时的会〔5〕,是在陆上开的,不是船里,出席的大约二三十人,会开完,人是不缺一个的都走出的,但似乎也有人后来给他们弄去了,因为近来的捕,杀,秘密的居多,别人无从知道。爱罗先珂却没有死,听说是在做翻译,但有人寄信去,却又没有回信来。

  义军〔6〕的记载看过了,这样的才可以称为战士,真叫我似的弄笔的人惭愧。我觉得文人的性质,是颇不好的,因为他智识思想,都较为复杂,而且处在可以东倒西歪的地位,所以坚定的人是不多的。现在文坛的无政府情形,当然很不好,而且坏于此的恐怕也还有,但我看这情形是不至于长久的。分裂,高谈,故作激烈等等,四五年前也曾有过这现象,左联起来,将这压下去了,但病根未除,又添了新分子,于是现在老病就复发。但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终必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倘用文章来斗争,当然更好,但这种刊物不能出版,所以只好慢慢的用事实来克服。

  其实,左联开始的基础就不大好,因为那时没有现在似的压迫,所以有些人以为一经加入,就可以称为前进,而又并无大危险的,不料压迫来了,就逃走了一批。这还不算坏,有的竟至于反而卖消息去了。人少倒不要紧,只要质地好,而现在连这也做不到。好的也常有,但不是经验少,就是身体不强健(因为生活大抵是苦的),这于战斗是有妨碍的。但是,被压迫的时候,大抵有这现象,我看是不足悲观的。

  卖性的事,我无所闻,但想起来是能有的;对付女性,南方官大约也比北方残酷,血债多得很。

  此复,即请俪安。迅上十二月十夜。

  注释:

  〔1〕译文两本指《竖琴》和《一天的工作》。

  〔2〕序文指《<竖琴>前记》,后收入《南腔北调集》。一九三三年《竖琴》印行第三版时,《前记》被删。

  〔3〕指蒋光慈。

  〔4〕别一书局指光华书局。

  〔5〕指远东反战会议。

  〔6〕义军指东北抗日义勇军。

  341211①致金性尧维[性]尧先生:来信收到。先生所责的各点,都不错的。不过从我这面说,却不能不希望原谅。因为我本来不善于给人改文章,而且我也有我的事情,桌上积着的未看的稿子,未复的信件还多得很。对于先生,我自以为总算尽了我可能的微力。先生只要一想,我一天要复许多信,虽是寥寥几句,积起来,所化的时间和力气,也就可观了。

  我现在确切的知道了对于先生的函件往还,是彼此都无益处的,所以此后也不想再说什么了。

  来稿奉还。我近日尚无什么"杂感"出版。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鲁迅十二月十一日341211②致曹聚仁聚仁先生:八日信收到;早先收到信,本拟即奉复,但门牌号数记不真切了,遂停止。记得前信说心情有些改变,这是一个人常有的事情,长吉〔1〕诗云,"心事如波涛",说得很真切。其实有时候虽像改变,却非改变的,起伏而已。

  天马书店要送检查〔2〕,随他去送罢,其中似乎也未必有犯忌的地方,虽然检查官的心眼,不能以常理测之。

  一月前起每天发热,或云西班牙流行感冒,观其固执不已,颇有西班牙气,或不诬也。但一星期前似终于退去,胃口亦渐开,盖非云已愈不可矣。

  专此布复,即请撰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一日致杨先生笺乞转交。

  注释:

  〔1〕长吉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著有《昌谷集》。"心事如波涛",语见《申胡子觱篥歌》。

  〔2〕送检查指送检《门外文谈》书稿,内收鲁迅《门外文谈》等有关语文改革的文章五篇,一九三五年九月出版。

  341211③致杨霁云霁云先生:《集外集》稿,昨已寄出,不知已收到否?十日来信,顷收到。

  钟敬文编的书里的三篇演说〔1〕,请不要收进去,记的太失真,我自己并未改正,他们乱编进去的,这事我当于自序中说明。《现代新文学。。。。。。》序〔2〕,不如不收,书已禁止,序必被删。

  《南腔北调》失收的有两篇,一即《选本》,议论平常,或不犯忌,可收入;一为《上海杂感》〔3〕,先登日本的《朝日新闻》,后译载在《文学新地》〔4〕上,必被检掉,不如不收;在暨南的讲演〔5〕,即使检得,恐怕也通不过的。

  一九三一年〔6〕到北平时,讲演了五回,报上所登的讲词,只有一篇〔7〕是我自己改正过的,今寄上,或者可用;但记录人名须删去,因为这是会连累他们的,中国的事情难料得很。录出后,原报仍希掷还。

  匆复,并请旅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一日〔1〕三篇演说指收入《鲁迅在广东》一书中的《鲁迅先生的演说》、《老调子已经唱完》、《读书与革命》。

  〔2〕即《<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后收入《译文序跋集》。《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日本片上伸著,鲁迅译,一九二九年四月上海大江书铺出版,一九三四年二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3〕《上海杂感》即《上海所感》,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4〕《文学新地》"左联"有关刊物,上海文学新地社编辑,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仅出一期。

  〔5〕在暨南的讲演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后收入《集外集》。

  〔6〕应为一九三二年。

  〔7〕指《今春的两种感想》,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341212致赵家璧家璧先生:那一本《尼采自传》〔1〕,今送上。约计字数,不到六万,用中等大的本子,四号字印起来,也不过二百面左右。

  假如要印的话,则----一、译者以为书中紧要字句,每字间当距离较远,但此在欧文则可,施之汉文,是不好看的(也不清楚,难以醒目)。所以我给他改为字旁加黑点。但如用黑体字或宋体字,似亦佳。

  二、圈点不如改在字旁,因为四号字而标点各占一格,即令人看去觉得散漫。

  三、前面可以插一作者像,此像我有,可以借照。

  四、译者说是愿意自己校对,不过我觉得这不大妥,因为他不明白印刷情形,有些意见是未必能照办的。所以不如由我校对,比较的便当。但如先生愿意结识天下各种古怪之英雄,那我也可以由他自己出马。

  专此布达,即请撰安。

  迅上十二月十二日前些时送上的一套图表〔2〕,看来《良友》〔3〕是不能用的了,倘能检出,乞于便中令人放在书店,为感。又及。

  注释:

  〔1〕《尼采自传》梵澄(徐诗荃)译,一九三五年四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2〕图表指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图表。当时鲁迅交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3〕《良友》即《良友图画杂志》,月刊,一九二六年二月创刊,一九四五年十月停刊,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341213①致曹聚仁聚仁先生:十一日函奉到。《集外集》那里出版,我毫无成见,群众〔1〕当然可以;版税也不能要,这本子,我自己是全没有费过力的。惟一的条件,是形式最好和《热风》之类一样。

  这本东西,印起来大约不至于犯忌,但内容不佳,卖起来大约也不至于出色。

  专此布复,即请文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三日附二纸,希转交杨先生。又及。

  注释:

  〔1〕群众指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341213②致杨霁云哭范爱农〔1〕(一九一三年)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沈沦。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霁云先生:《信》序〔2〕已觅得,今抄奉,并旧诗一首。前回说过的《穷人》序,找不到了,倘将别人的译作的序跋都抄进去,似乎太麻烦,而且我本也不善于作序,还是拉倒罢。此请旅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三日前次寄上旧诗数首,不知已收到否?

  注释:

  〔1〕哭范爱农此诗为《哀范君三章》之三,后收入《集外集》。

  〔2〕《信》序指《<淑姿的信>序》。

  341214致杨霁云霁云先生:十三日函收到。来函所开各篇,我并无异议。那么,还记得了两篇:一、《<爱罗先珂童话集>序》〔1〕(商务版)二、《红笑》跋〔2〕(《红笑》是商务版,梅川〔3〕译,但我的文章,也许曾登《语丝》。)各种讲演,除《老调子已经唱完》之外,我想,还是都不登罢,因为有许多实在记得太不行了,有时候简直我并没有说或是相反的,改起来非重写一遍不可,当时就因为没有这勇气,只好放下,现在更没有这勇气了。

  《监狱,火。。。。。。》〔4〕是今年做的,还不能算集外文。

  关于检查的事,先生的话是不错的,不过我有时也为出版者打算,即如《南腔北调》,也自己抽去了三篇,然结果也还是似禁非禁。这回曹先生来信,谓群众公司想出版,我回信说我是无所不可的。现在怎么办好呢,我是毫无成见,请你们二位商量一下就好。

  那抽下的三篇和《选本》原稿,今都寄上,以备参考,用后仍希掷还。

  乾雍禁书,现在每部数十元,但偶然入手,看起来,却并没有什么,可笑甚矣。现正在看《闲渔闲闲录》〔5〕,是作者因此杀头的,内容却恭顺者居多,大约那时的事情,也如现在一样,因于私仇为多也。

  专此布复,即请旅安。

  迅顿首十二月十四日〔1〕《<爱罗先珂童话集>序》后收入《译文序跋集》。

  〔2〕《红笑》跋即《关于<关于红笑>》,后收入《集外集》。

  〔3〕梅川王方仁,笔名梅川,浙江镇海人。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朝花社成员。

  〔4〕《监狱,火。。。。。。》即《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5〕《闲渔闲闲录》杂录朝典、时事、诗句的杂记,清代蔡显著,共九卷,乾隆时禁书,一九一五年吴兴刘氏嘉业堂翻印。据《清代文字狱档》第二辑"蔡显《闲渔闲闲录》案"记载:蔡显,号闲渔,清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雍正时举人,乾隆三十二年(1767)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告发蔡显所著《闲渔闲闲录》一书"语含诽谤,意多悖逆",结果蔡显被"斩决",其子"斩监候秋后处决",门人等分别"杖流"及"发伊犁等处充当苦差"。

  341215致何白涛白涛先生:十二月八日信已收到。这几月来,因为琐事多,又生了一个月病,一面又得支持生活,而生活因此又更加杂乱,所以两月前的信,就忘了答复了,但信是收到的,因为我还依稀的记得先生已不在广州。

  这回的两张木刻,《收获》较好,我看还是绍介到《文学》去罢,《太白》的读者,恐怕是比较的不大留心艺术的。《相逢》的设想和表现法极有趣,但可惜其中最紧要的两匹主角,并不出色。

  先生的作品,我希望再寄一份来,最好是用白色的中国纸印。

  关于《引玉集》的账目等事,请直接与内山书店交涉,书款也可直接寄给他们,只要说明系《引玉集》款就好,他们有人懂得汉文的。因为这些卖书的事情,全在归书店办理。《引玉集》已卖得只剩了两本,但我想去添印二百本,这书大约暂时还有人要的。

  此复,即颂时绥。迅上。十二月十五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