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4章 一九三四年(15)

  〔3〕祭孔一九三四年七月,国民党政府根据蒋介石提议,明令公布以八月二十七日孔丘生日为国定纪念日,当时南京、上海等地曾举行规模盛大的"孔诞纪念会"。

  〔4〕张天师作法一九三四年七月,第六十三代张天师(瑞龄)在上海大世界诵经作法求雨。

  〔5〕当时内山书店两个中国职员以"共党嫌疑"被捕,鲁迅自八月二十三日起避居千爱里内山完造家,九月中旬返寓。

  〔6〕贵同宗指姚蓬子(1905--1969),浙江诸暨人,作家。曾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左联"。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在天津被捕,次年四月在南京叛变,五月十四日在《中央日报》发表《脱离共产党宣言》。出狱后曾担任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并为国民党特务曾养甫的《扶轮日报》编辑副刊。

  340901致赵家璧家璧先生:顷收到来信,并版税单一纸;又承送我《文学丛书》〔1〕两本,谢谢。以前的九本〔2〕,我都有的。近一年来,所发表的杂文,也还不少,但不宜于给良友公司印,因为文字都很简短,一被删节,就会使读者不知道说什么,所以只好自己出版。能够公开发行的东西,却还没有,也许在检阅制度之下,是不见得有的了。

  来信所说的木刻集,当是《引玉集》,出版之后,因为有一个人要走过公司前面,我便将送先生的一本托他带去交出,直到今天,才知道竟被他没收了,有些人真是靠不住。现当于下星期一托书店挂号寄上,以免错误。

  《记丁玲》中,中间既有删节,后面又被截去这许多,原作简直是遭毁了。以后的新书,有几部恐怕也不免如此罢。

  专此布复,即请暑安。

  迅上九月一日〔1〕《文学丛书》即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良友文学丛书》。"两本",指《记丁玲》(沈从文著)、《赶集》(老舍著)。

  〔2〕九本指《竖琴》(鲁迅译)、《暧昧》(何家槐著)、《雨》(巴金著)、《一天的工作》(鲁迅译)、《一年》(张天翼著)、《剪影集》(蓬子著)、《母亲》(丁玲著)、《离婚》(老舍著)、《善女人行品》(施蛰存著)。

  340904致王志之思远兄:一日信收到,但稿尚未来。前两函也收到的,并小说〔1〕两本,惟金君〔2〕终未见访也。丁君〔3〕确健在,但此后大约未必再有文章,或再有先前那样的文章,因为这是健在的代价。

  我因向不交际,与出版界很隔膜,绍介译作,总是碰钉子居多,现在是不敢尝试了。郑君〔4〕已南来,日内当可见面,那时当与之一谈。

  我一切如前,但因小病,正在医治,再有十来天,大约可以全愈,回到家里去了〔5〕。

  此布,即颂时绥。

  豫顿首九月四日〔1〕小说两本中篇小说指《风平浪静》,一九三四年北京人文书店出版。

  〔2〕金君指金湛然。一九三四年下半年他绕道上海回朝鲜时,王志之曾介绍他去见鲁迅。

  〔3〕丁君指丁玲,湖南临澧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中篇小说《水》等。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在上海被捕,后转至南京。

  〔4〕郑君指郑振铎。

  〔5〕隐指避难。参看340831②信注〔5〕。

  340910致郁达夫达夫先生:生活书店要出一种半月刊,大抵刊载小品,曾请客数次,当时定名《太白》〔1〕,并推定编辑委员十一人,先生亦其一。时先生适在青岛,无法寄信,大家即托我见面时转达。今已秋凉,未能觌面,想必已径返杭州,故特驰书奉闻,诸希照察为幸。专此布达,即请道安。

  迅顿首九月十日密斯王阁下均此请安不另。

  注释:

  〔1〕《太白》文艺半月刊,陈望道主编,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编辑委员十一人",即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徐调孚、徐懋庸、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

  340916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来信已收到。给老三的信,亦于前日收到,当即转寄了。长连〔1〕所要的照相,因要寄紫佩书籍,便附在里面,托其转交大人,想不久即可收到矣。

  张恨水的小说,定价虽贵,但托熟人去买,可打对折,其实是不贵的。即如此次所寄五种,一看好像要二十元,实则连邮费不过十元而已。

  何小姐已到上海来,曾当面谢其送母亲东西,但那照相,却因光线不好,所以没有照好,男是原想向她讨一张的,现在竟讨不到。

  上海久旱,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但于秋收恐怕没什么益处了。合寓都平安如常,请勿念。

  海婴也好的,他要他母亲写了一张信,今附上。他是喜欢夏天的孩子,今年如此之热,别的孩子大抵瘦落,或者生疮了,他却一点也没有什么。

  天气一冷,却容易伤风。现在每天很忙,专门吵闹,以及管闲事。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随叩。九月十六日〔1〕长连即阮善先。参看360215②信注〔1〕。

  340916②致徐懋庸〔1マンドレ。"ヅイ〕ド作竹内道之助译《ドストイエフスキイ研究》〔2〕一円八十钱东京淀桥区户冢町一,四四九,三笠书房出版マンドレヅイド作秋田滋译《ドストエフスキ一论》〔3〕一円八十钱东京市品川区上大崎二丁目五四三,芝书店出版以上两种,竹内氏译本〔4〕内另有ヅイド关于ド氏的小文数篇,便于参阅,但译文是谁的的确,则无从知道。此上懋庸先生迅顿首九月十六日〔1〕マンド。ヅイド即安德列。纪德。

  〔2〕《ドストイエフスキイ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一九三三年东京三笠书房出版。

  〔3〕《ドストエフスキ一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一九三三年东京芝书店出版。

  〔4〕ド氏陀氏,即陀思妥耶夫斯基。

  340920致徐懋庸懋庸先生:来信收到。《译文》因为恐怕销路未必好,所以开首的三四期,算是试办,大家白做的,如果看得店里有钱赚了,然后再和他们订定稿费之类,现在还说不上收稿。

  如果这杂志能立定了,那么,如Gide的《D。论》〔1〕恐怕还太长,因为现在的主意,是想每本不登,或少登"未完"的东西,全篇至多以万余字为度。每一本,一共也只有五万字。

  Gide的作家评论,我看短的也不少,有的是评文,有的则只说他的生活状态(如Wilde〔2〕),看起来也颇有趣,先生何妨先挑短的来试试呢?

  先生去编《新语林》,我原是不赞成的,上海的文场,正如商场,也是你枪我刀的世界,倘不是有流氓手段,除受伤以外,并不会落得什么。但这事情已经过去了,可以不提。不过伤感是不必的,孩子生疮,也是暂时的事。由我想来,一做过编辑,交际是一定多起来的,而无聊的人,也就乘虚而入,此后可以仍旧只与几个老朋友往还,而有些不可靠的新交,便断绝往来,以省无谓的口舌,也可以节省时间,自己看书。至于投稿,则可以做得隐藏一点,或讲中国文学,或讲外国文学,均可。这是专为卖钱而作,算是别一回事,自己的真意,留待他日发表就是了。

  专此布复,即请秋安。

  迅上九月廿日〔1〕Gide的《D。论》即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亲法西斯分子,著有小说《窄门》、《地粮》、《田园交响乐》等。

  〔2〕Wilde王尔德(1854--1900),英国唯美派作家,著有童话《快乐王子集》、剧本《莎乐美》等。

  340921致楼炜春炜春先生:蒙惠函并适兄笺,得知近状,甚慰。

  适兄译成英文之小说,即《盐场》〔1〕,并非登在杂志上,乃在一本中国小说选集,名《草鞋脚》〔2〕者之中,其书选现代作品,由我起至新作家止,共为一书,现稿已寄美国,尚未出书,待印出后,当寄阅也,希便中转告。

  所要之书九种〔3〕,现在收得六种。此外一种不久可有,惟卢氏《艺术论》与《艺术社会学》〔4〕则上海已无有,今日托书店向东京去买,至多三礼拜后可得回音,惟有无殊不可必。现有之六种,是否先生先行至书店来取,抑待余书消息确定后再说,希示及。倘先来取此六种,当交与书店后,再行通知也。

  此复,即请秋安。

  迅顿首九月二十一夜〔1〕《盐场》短篇小说,建南(楼适夷)作,载《拓荒者》月刊第二期(一九三○年二月)。

  〔2〕《草鞋脚》英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鲁迅、茅盾选编,伊罗生等译,内收作品二十六篇,当时未出版,后经伊罗生重编,一九七四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按"草鞋脚"系鲁迅讲演《再论第三种人》中的用语(见《中国论坛》第二卷第一期所载《鲁迅在北平的讲演》)。

  〔3〕指楼适夷在狱中托鲁迅买的有关文艺理论方面的日文书。

  〔4〕《艺术社会学》文艺论著,苏联弗里契著。

  340924①致何白涛白涛先生:十九日信收到。中国木刻选集因木版不易用机器印,故进行甚慢,大约须十月初可以订成,除每一幅入选画即赠一本共二十四本外,可以发卖的只有八十本。

  我任北大教授,绝无此事,他们是不会要我去教书的。

  《引玉集》款,可俟卖完后再寄。先生所刻之《风景》一幅,曾寄与太白社,他们在第一本上印出,得发表费四元,此款希即在书款中扣除为幸。

  用过之木版,当于日内作小包寄还。木刻集一出版,亦当从速寄上。此布,即颂时绥。

  迅上九月廿四夜。

  340924②致曹靖华亚兄:九月廿一日信收到,甚慰,前一信也收到的。

  《文学报》已有十余份在此,日内当挂号寄校。又前日得克氏〔1〕一信并木刻画十五张信已拆开,缺少与否不可知,其信亦当与《文学报》一同寄上也。

  我们如常,请勿念。兄寓是否仍旧,此后信可直接寄寓否,便中希示及。

  专此布达,即请秋安。

  弟豫顿首九月廿四日令夫人均此致候不另。

  注释:

  〔1〕克氏指苏联木刻家克拉甫兼珂。

  340925致黎烈文烈文先生:廿二信并稿两篇,顷已收到。

  佛朗士小说及护肚带均已购得,今持上。带之大小,不知合式否?倘太大,希示知,当另买较小者,此二枚可留为明年之用。如太小,则上面之带,可以自行放长,尚不合,则可退换,这是与店铺先已说好的。

  徐君来译稿〔1〕一,并原文,今附上,希一阅,最好是一改,以登《译文》。将来看来稿大约要比自译还要苦。

  此复,即请道安。

  迅顿首九月廿五日插画法文书有二三本,存他处,日内当去取回奉览。

  又及。

  注释:

  〔1〕译稿指《论心理描写》,苏联库希诺夫作,徐懋庸译,后载《文学丛报》第二期(一九三六年五月)。

  340927①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廿四日信并纸样及笺样,顷已收到;惟书未到,例必稍迟。开明买纸事,因久无消息,曾托丐尊〔1〕去问,后得来信,谓雪村赴粤,此外无人知其事云云,落得一个莫名其妙。日前,又托梓生去问其熟人之纸铺,迨寄纸样来,则所谓"罗甸纸"者,乃类乎连史之物,又落得一个莫名其妙。今得实物,大佳,日内当自去探门路一访,倘不得要领,当再托开明,因我颇疑开明亦善于渺无消息者也。

  《十竹斋》首册已刻好,我以为可以先卖,不待老莲。但豫约之法颇难,当令卖[买]者付钱四元,取书一册,至半年后乃有第二册,而尚止半部。较直截之法,则不如于书印出后,每本卖特价二三月,两块钱一本也。但如此办法,每本销数,必有不同,于善后有碍。如何是好,请先生决之。

  后之三本,还是催促刻工,赶至每五个月刻成一本,如是,则明年年底,可以了结一事了。太久不好。

  《水浒牌子》〔2〕恐不易得,但当留心。《凌烟阁图》〔3〕曾一见,亦颇佳,且看纸价如何,如能全附在后,不如全印,而于序中志其疑。因上官周〔4〕之作,亦应绍介,《竹庄画传》尚流行,我辈自不重印,趁机会带出一种,亦大佳也。

  专此布复,即请著安。迅顿首九月廿七日《译文》只印二千五百,销路未详,但恐怕未必好。又及。

  注释:

  〔1〕丐尊夏丐尊(1885--1946),浙江上虞人,留学日本,开明书店创办人之一,曾任《中学生》杂志编辑。

  〔2〕《水浒牌子》即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3〕《凌烟阁图》即《凌烟阁功臣图像》。清初刘源绘,朱圭刻。内唐代功臣二十四幅,附大士、关帝各三幅。康熙七年(1668)印行,一九三○年涉园影印。

  〔4〕上官周(1665--约1745)字文佐,号竹庄,福建长汀人,清代画家。著有《晚笑堂诗集》及《晚笑堂画传》(即《竹庄画传》)等。

  340927②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来信收到。秉中不肯说明地址,即因恐怕送礼之故,他日相见,当面谢之。海婴照相,系便中寄与紫佩,托其转交,并有一信。今紫佩并无信来言不收到,想必不至于遗失。近见《申报》,往郑州开国语统一会〔1〕之北平代表,有紫佩名,然则他近日盖不在北平也。海婴近来较为听话,今日为他出世五周年之生日,但作少许小菜,大家吃了一餐,算是庆祝,并不请客也。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九月廿七日〔1〕国语统一会即国语罗马字促进会。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郑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二十六日《申报》载《国语罗马字促进会在郑举行代表大会》消息中有"北平代表宋琳"之语。

  340928致郑振铎西谛先生:昨得惠函,即奉复,想已达。今午得书三本,纸二百二十枚,共一包无误。《凌烟功臣图》曾在上海见过一部,版较大,与寄来者不同,盖小者又系摹本。翻阅一过,觉其技尚在上官竹庄下远甚,疑系取《竹庄画传》中人物,改头换面,以欺日本人者,并沈南苹〔1〕跋亦属伪造,盖南苹在日本颇有名也。南苹虽专长花卉,但对于人物,当亦不至不能辨别至此。我看连一二幅亦不必附,或仅于总序中一提,但即不提亦可。

  午前持"罗甸纸"问纸铺,多不识,谓恐系外国品,然则此物在南方之不多见,亦可知矣。看纸样,帘纹甚密,或者高丽产亦说不定。现已一面以样张之半寄夏丐尊,托其择内行人再向纸铺一访,一面托内山去问日本纸店,有无此物,并取日本纸样张,看可有宜于使用者否。

  《九歌图》〔2〕每页须照两次,制版费必贵。如每页纸价二分,则百页之书,本钱已在三元左右,非卖五元不可了。

  现在的问题,是倘有罗甸,自然即用罗甸。倘没有,则用毛太纸,抑用日本纸乎(如果每页不逾二分的话),希给与意见为幸。

  专此布达,即请道安。迅上九月廿八日〔1〕沈南苹(1682--约1760)名铨,今浙江德清(一作吴兴)人,清代画家,以画花鸟走兽著名。曾受聘往日本,三年后回国。

  〔2〕《九歌图》明代陈洪绶画,收关于《九歌》的画十一幅及《屈子行吟》一幅。

  340930致黎烈文烈文先生:日译法朗士小说一本及肚围二枚,已于一星期前送往申报馆,托梓生转交。昨晚始知道先生并不常到馆去,然则函件不知梓生已为设法转致否?殊念。如未收到,希往馆一问为幸。

  专此布达,即请道安。

  迅顿首九月卅夜。

  341001致罗清桢清桢先生:来示敬悉。《木刻纪程》已在装订,大约再有十来天,便可成功,内有先生之作四幅,应得四本,一成当即寄奉。因为经济关系,只印了一百二十本,发售的大约不多了。

  学生要印木刻〔1〕,倘作为一种"校刊",自无不可,但如算是正式的作品,恐怕太早一点,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至于题字,只要将格式及大小见示,自当写寄。

  日本的两个画家,也许有回信,但恐怕只是普通的应酬信,他们的作家,和批评家分工,不是极熟的朋友,是不会轻发意见的。

  此复,即请秋安。

  迅上十月一日〔1〕学生要印木刻指广东梅县松口中学学生手印的《松中木刻》。鲁迅曾为之题字。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