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3章 一九三四年(14)

  迅上七月二十九日〔1〕大众语的问题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时代公论》周刊第一一○期发表《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读经。当时吴研因在南京、上海报纸同时发表《驳小学参教文言中学读孟子》一文,加以反驳。于是在文化界展开了关于文言与白话的论战。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报。自由谈》先后刊出了陈子展的《文言----白话----大众语》和陈望道的《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二文,提出了有关语文改革的大众语问题;随后各报刊陆续发表不少文章,展开了关于大众语问题的讨论。

  七月二十五日,当时《社会月报》编者曹聚仁发出一封征求关于大众语意见的信,信中提出五个问题:"一、大众语文的运动,当然继承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而来的;究竟在现在,有没有划分新阶段,提倡大众语的必要?二、白话文运动为什么会停滞下来?为什么新文人(五四运动以后的文人)隐隐都有复古的倾向?三、白话文成为特殊阶级(知识分子)的独占工具,和一般民众并不发生关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话文成为大众的工具?四、大众语文的建设,还是先定了标准的一元国语,逐渐推广,使方言渐渐消灭?还是先就各大区的方言,建设多元的大众语文,逐渐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国语?五、大众语文的作品,用什么方式去写成?民众所惯用的方式,我们如何弃取?"〔2〕在大众语问题讨论中,《申报。谈言》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三十日先后发表了垢佛的《文言与白话论战宣言》,家为的《历史固会重演的吗?》,白兮的《文言,白话,大众语》,又《大晚报。火炬》七月六日发表了霓璐的《大众语问题批判》。这些文章认为"'白话文'中正潜伏着封建意识的妖孽,和含蓄着帝国主义毒素";并说"目前提倡建设大众语,是必然的要把文言文跟白话文完全抛弃。"340730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七月十六日信,早已收到。现在信上笔迹,常常不同,大约俞小姐〔1〕她们不大来,所以只好随时托人了罢。上海在七八天前,因有大风,凉了几日,此刻又热起来了,但时亦有雨,比先前要算好的。男因在风中睡熟,生了两天小伤风,现已痊愈。害马海婴都好。但海婴因大起来,心思渐野,在外面玩的时候多,只在肚饥之时,才回家里,在家里亦从不静坐,连看看也吃力的。前天给他照了一张相,大约八月初头可晒好,那时当寄上。他又要写信给母亲,令广平照钞,今亦附上,内有几句上海话,已在旁边注明。女工又换了一个,是绍兴人,年纪很大,大约可以做得较为长久;领海婴的一个则照旧,人虽固执,但从不虐待小孩,所以我们是不去回复他的。

  专此,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七月三十日〔1〕指俞芳、俞藻姐妹,浙江绍兴人。当时俞芳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学生,经常去鲁迅母亲家,代她给鲁迅写信。

  340731①致李小峰小峰兄:印〔1〕花三千,顷已用密斯王名义,挂号寄出。

  关于半农,我可以写几句〔2〕,不过不见得是好话,但也未必是坏话。惟来信云"请于本月内见惠",而署的日子是"七月三十一日",那么,就是以今天为限,断断来不及的了。

  此颂时绥。

  迅上七月卅一晚。

  倘那限期是没有这么促的,即希通知。

  注释:

  〔1〕密斯王指王蕴如。参看340712①信注〔1〕。

  〔2〕后写成《忆刘半农君》,收入《且介亭杂文》。

  340731②致陶亢德亢德先生:来信谨悉。闲斋久无稿来,但我不知其住址,无从催起,只得待之而已。

  此复,即颂夏祉。迅顿首七月三十一日340803致徐懋庸懋庸先生:顷收到一日信。光华忽用算盘,忽用苦求,也就是忽讲买卖,忽讲友情,只要有利于己的,什么方法都肯用,这正是流氓行为的模范标本。我倒并不"动火",但劝你也不要"苦闷"了,打算一下,如果以发表为重,就明知吃亏,还是给他;否则,斩钉截铁的走开,无论如何苦求,都不理。单是苦闷,是自己更加吃亏的。

  我生胃病,没有好,近又加以肚泻,不知是怎么的。现在如果约定日子,临时说不定能出门与否,所以还是等我好一点,再约面谈罢。

  生活的条件,这么苛,那么,是办不来的。

  我给曹先生信里所说的"狗才",还不是傅红蓼〔1〕,傅红蓼还不过无聊而已。我所指的是"谈言"和《火炬》上的有几篇文章的作者,虽然好像很急进,其实是在替敌人缴械,这无须一年半载,就有事实可以证明。至于《动向》中人,主张大抵和我很接近(只有一篇说小说每篇开头的作法不同,就是新八股的,我以为颇可笑),我何至于如此骂他们呢?

  辩解,说明之类,我真是弄得疲乏了,我想给曹先生一封信,不要公开就算。

  此复,即颂时绥。迅上八月三日〔1〕傅红蓼当时《大晚报。火炬》的编辑。

  340805致郑振铎西谛先生:二日函收到;前一信也早收到了,因闻先生有来沪之说,故未复,而不料至今仍未行。不知究要来否?

  《北平笺谱》到时,当照办。

  《十竹斋》笺样花卉最好,这种画法,今之名人就无此手腕;山水刻得也好,但因为画稿本纤巧,所以有些出力不讨好了。原书既比前算多一倍,倘环境许可,只好硬着头皮干完。每刻一张即印,寄存我处,亦好,现在我尚有地方可藏,不过将来也难说,然而现在的事,也豫算不了这许多。先生说的第一二本,是否即前半本?我想,先卖是不错的,单面印,毛装,算是前一期。后半本为后期,那时再来一次预约。

  先生如南来,就印陈老莲画集何如?材料带来,周子兢君处亦待先生去接洽。倘上海无好印刷,可以自己买好纸张,托东京去印的。我这回印木刻,他们于原底子毫无损坏。

  静事〔1〕已闻,但未详。我想,总不外乎献功和抢饭碗,此风已南北如一。段执政时,我以为"学者文人"已露尽了丑态,现在看起来,这估计是错的。昔读宋明末野史,尝时时掷书愤叹,而不料竟亲身遇之也,呜呼!

  上海又大热,我们是好的。穆木天〔2〕被捕,不知何故,或谓与希图反日有关云。

  专此布复,即请道安。

  隼顿首八月五日〔1〕静事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台静农以"共党嫌疑"被北平国民党特别市党部委托宪兵第三团逮捕。不久即被解押南京警备司令部囚禁,次年获释。

  〔2〕穆木天(1900--1971)吉林伊通人,诗人、翻译家。曾参加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九三三年任国民御侮自救会秘书长。一九三四年七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340807致徐懋庸懋庸先生:还是没有力气,就胡诌了这一点〔1〕塞责罢。

  此布,即颂时绥。

  隼顿首八月七日〔1〕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340809致唐弢唐弢先生:内山书店的关于日文书籍的目录,今寄上。上用箭头的是书店老版所推举的;我以为可缓买或且不买的,就上面不加圈子。

  内山书店店员有中国人,无须用日语。

  学校我说不出好的来,但我想,放弃发音,却很不好。不如就近找一个学校(不管好坏)或个人,学字母正音及拼法,学完之后,才自修。无论怎样骗钱的学校,教拼音之类,也拖不到两个月的。

  此复,即颂时绥。

  名知顿首八月九夜。

  340812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六日的信,已收到。给海婴的信,也读给他听了,他非常高兴。他的照片,想必现在已经寄到,其实他平常是没有照片上那样的老实的。今年我们本想在夏初来看母亲,后来因为男走不开,广平又不愿男独自留在上海,牵牵扯扯,只好中止了。但将来我们总想找机会北上一次。

  老三是好的,但他公司里的办公时间太长,所以颇吃力。所得的薪水,好像每月也被八道湾逼去一大半,而上海物价,每月只是贵起来,因此生活也颇窘的。不过这些事他决不肯对别人说,只有他自己知道。男现只每星期六请他吃饭并代付两个孩子的学费,此外什么都不帮,因为横竖他去献给八道湾,何苦来呢?八道湾是永远填不满的。钦文出来了〔1〕,见过两回,他说以后大约没有事了。

  余容续禀,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八月十二日〔1〕指许钦文出狱事,参看320302信注〔4〕。

  340812②致李小峰小峰兄:关于半农的文章,写了这一点,今呈上。

  作者的署名,现在很有些人要求我用旧笔名,或者是没有什么大关系了。但我不明白底细,请兄酌定。改用唐俟亦可。

  此布即颂时绥迅上八月十二日340813致曹聚仁聚仁先生:十一日信,十三才收到。昨天我没有去,虽然并非"兄弟素不吃饭"〔1〕,但实在有些怕宴会。办小刊物〔2〕,我的意见是不要帖大广告,却不妨卖好货色;编辑要独裁,"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是中国人的老毛病,而这回却有了两种上述的病根,书坊老板代编辑打算盘,道不同,必无是处,将来大约不容易办。但是,我说过做文章,文章当然是做的。

  关于大众语问题,我因为素无研究,对个人不妨发表私见,公开则有一点踌躇,因为不豫备公开的,所以信笔乱写,没有顾到各方面,容易引出岔子。我这人又是容易引出岔子的人,后来有一些人会由些[此]改骂鲁迅而忘记了大众语。上海有些这样的"革命"的青年,由此显示其"革命",而一方面又可以取悦于某方。这并不是我的神经过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3〕,一箭之来,我是明白来意的。但如先生一定要发表,那么,两封〔4〕都发表也可以,但有一句"狗才"云云,我忘了原文了,请代改为"客观上替敌人缴械"的意思,以免无谓的纠葛。

  语堂是我的老朋友,我应以朋友待之,当《人间世》还未出世,《论语》已很无聊时,曾经竭了我的诚意,写一封信,劝他放弃这玩意儿,我并不主张他去革命,拚死;只劝他译些英国文学名作,以他的英文程度,不但译本于今有用,在将来恐怕也有用的。他回我的信是说,这些事等他老了再说。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但我至今还自信是良言,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他能更急进,那当然很好,但我看是决不会的,我决不出难题给别人做。不过另外也无话可说了。

  看近来的《论语》之类,语堂在牛角尖里,虽愤愤不平,却更钻得滋滋有味,以我的微力,是拉他不出来的。至于陶徐〔5〕,那是林门的颜曾,不及夫子远甚远甚,但也更无法可想了。

  专复即请道安。

  迅顿首八月十三日〔1〕"兄弟素不吃饭"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官僚屈映光的话。据《屈映光纪事》(未署作者、出版处):"映光前年赴京觐见,有友某招其晚餐,映光复书谢之曰弟向不吃饭,更不吃晚饭云云,京内外传为笑柄。"〔2〕这里指曹聚仁、徐懋庸筹办的《芒种》半月刊。

  〔3〕"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语出北宋僧人道言《传灯录。蒙山道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南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又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话。

  〔4〕指340729信及《答曹聚仁先生信》(后者收入《且介亭杂文》)。

  〔5〕陶徐指陶亢德和徐訏。颜曾,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和曾参。

  340814①致郑振铎西谛先生:七日函并取书〔1〕条一张,存根二张,早已收到,惟书尚未到,这是照例要迟一些的。

  先生此次南来,希将前回给我代刻的印章携来为祷。

  余容面罄,即请旅安。

  隼顿首八月十四夜。

  注释:

  〔1〕指《北平笺谱》再版本。

  340814②致黄源〔1〕河清先生:我想将《果戈理私观》〔2〕后面译人的名和《后记》里的署名,都改作邓当世。因为检查诸公,虽若"并无成见",其实是靠不住的,与其以一个署名,引起他们注意,(决定译文社中,必有我在内,)以致挑剔,使办事棘手,不如现在小心点的好。

  迅上八月十四夜〔1〕黄源字河清,浙江海盐人,翻译家,当时任《文学》、《译文》编辑。

  〔2〕《果戈理私观》文艺论文,日本立野信之著,鲁迅译,载《译文》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后记》,即《<果戈理私观>译后记》。

  340820致楼炜春炜春先生:适夷兄是那一年生的,今年几岁?因为有一个美国人〔1〕译了他一篇小说〔2〕,要附带讲起作者的事情,所以写信来问。先生如知道,希即示知,信寄"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转周豫才收"为荷。

  此布即请暑安。

  迅上八月二十日〔1〕美国人指伊罗生,曾任上海出版的中英文合印的刊物《中国论坛》编辑。当时拟编选中国短篇小说集。

  〔2〕指《盐场》。参看340921信注〔1〕。

  340821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十五日来信,前日收到。张恨水们的小说,已托人去买去了,大约不出一礼拜之内,当可由书局直接寄上。海婴的痢疾,长久不发,看来是断根了;不过容易伤风,但也是小毛病,数日即愈。今年大热,孩子大抵生病或生疮,他却只伤风了一回,此外都很好,所以,他是没有什么病的。

  但他大约总不会胖起来。他每天约七点钟起身,不肯睡午觉,直至夜八点钟,就没有静一静的时候。要吃东西,要买玩具,闹个不休。客来他要陪(其实是来吃东西的),小事也要管,怎么还会胖呢。他只怕男一个人,不过在楼下闹,也仍使男不能安心看书,真是没有法子想。

  上海近来又热起来,每天总在九十度以上,夜间较凉,可以安睡。男及广平均好,三弟亦好,大约每礼拜可以见一回,并希勿念为要。

  专此布复,敬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八月二十一日340831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八月廿三及廿八日两信,均已收到。

  海婴这人,其实平常总是很顽皮的,这回照相,却显得很老实。现在已去添晒,下星期内可寄出,到时请转交。

  小说已于前日买好,即托书店寄出,计程瞻庐〔1〕作的二种,张恨水作的三种,想现在当已早到了。

  何小姐〔2〕确是男的学生,与害马同班,男在家时,她曾来过两三回,所以母亲觉得面熟。如果到上海来,我们是可以看见的,当向她道谢。近几天,上海时常下雨,所以颇为凉爽了,不过于旱灾已经无可补救,江浙乡下,确有抢米的事情。上海平安,惟米价已贵至每石十二元六角。男及害马海婴均安好,请勿念。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八月三十一日〔1〕程瞻庐(?--1943)字观钦,别署望云居主,江苏吴县人,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著有《茶寮小史》《快活神仙传》及《藕丝缘弹词》等。

  〔2〕何小姐指何昭容,广东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学生。

  340831②致姚克Y先生:二十二日的信,前天收到了。法文批评〔1〕等件,却至今没有收到,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一两天内,我想写信去问令弟去。

  还有前一回的信,也收到的。。夫人要我找找这里的绘画,毫无结果。因为清醒一点的青年画家,已经被人弄得七零八落,有的是在做苦工,有的是走开了,所以抓不着一点线索。

  我在印一本《木刻纪程》,共二十四幅,是中国青年的新作品,大约九月底可以印出,那时当寄上一本。不过这是以能够通行为目的的,所以选入者都是平稳之作,恐怕不能做什么材料。

  北平原是帝都,只要有权者一提倡"惰气",一切就很容易趋于"无聊"的,盖不独报纸为然也。这里也一样。但出版界也真难,别国的检查是删去,这里却是给作者改文章。那些人物,原是做不成作家,这才改行做官的,现在他却来改文章了,你想被改者冤枉不冤枉。所以我现在的办法是倘被改动,就索性不发表。

  前一些时,是女游泳家"美人鱼"〔2〕很给中国热闹了一通;近来热闹完了,代之而兴的是祭孔〔3〕,但恐怕也不久的。衮衮诸公的脑子,我看实在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玩艺来,不过中小学生,跟着他们兜圈子,却令人觉得可怜得很。

  张天师作法〔4〕无效,西湖之水已干,这几天却下雨了,对于田禾,已经太迟,不过天气倒因此凉爽了不少。我们都好的,只是我这几天不在家里〔5〕,大约须看看情形再回去。

  先生所认识的贵同宗〔6〕,听说做了小官了,在南京助编一种杂志,特此报喜。

  专此布达,并请暑安。

  L上八月卅一日S君及其夫人前乞代致候。

  注释:

  〔1〕法文批评等件未详。

  〔2〕"美人鱼"女游泳运动员杨秀琼的绰号。当时她从广东到沪宁表演,报纸上连日刊登关于她的消息,其中并有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在南京为她拉缰和挥扇等记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