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1章 一九三四年(12)

  专此布复,即请道安。隼上六月廿一日寄茅兄函,顷已送去了。又及〔1〕《美术别集》指《世界美术全集(别卷)》。

  〔2〕《水浒图》指明代杜堇作的《水浒图赞》。

  〔3〕周子兢原名周仁,江苏江宁人,蔡元培的内弟。曾留学美国,当时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

  〔4〕顾凯之《女史箴②图》参看340403信注〔4〕。

  〔5〕《圣谕像解》清代梁延年编,共二十卷。康熙九年(1670)曾颁布"敦孝弟、笃宗族、和乡党、重农桑。。。。。。"等"上谕"十六条,"以为化民成俗之本"。《圣谕像解》即根据这些"上谕"配图和解说的书。编者在序文中说:"摹绘古人事迹于上谕之下,并将原文附载其后。。。。。。且粗为解说,使易通晓。"按此处明朝应为清朝。

  〔6〕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政治家和军事家。

  〔7〕圣叹即金圣叹(1608--1661),原姓张,名采,号圣叹,明亡后更名人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人。当时林语堂认为金圣叹等的文章属于语录体,"此后编书,文言文必先录此种文字,取中郎、宗子、圣叹、板桥冠之"。(见《论语录体之用》,载《论语》第二十六期)340624①致许寿裳〔1〕季芾兄:廿二日信奉到。师曾画照片〔2〕,虽未取来,却已照成,约一尺余,不复能改矣。

  有周子竞[兢]先生名仁,兄识其人否?因我们拟印陈老莲插画集,而《博古叶子》无佳本,蟫隐庐〔3〕有石印本,然其底本甚劣。郑君振铎言曾见周先生藏有此画原刻,极想设法借照,郑重处理,负责归还。兄如识周先生,能为一商洽否?

  此布,即颂曼福不尽。

  弟索士顿首六月二十四日〔1〕此信据许寿裳亲属录寄副本编入。

  〔2〕当时许寿裳将陈师曾生前所赠的几幅国画摄成照片,供印行《陈师曾画集》之用。

  〔3〕蟫隐庐罗振常在上海开设的书庄名。

  340624②致王志之思远兄:廿日信已到;《文史》未到,书是照例比信迟的。《春光》已经迫得停刊了,那一本只可在我这里暂存。〔1〕《北平笺谱》尚未印成,大约当在七月内。郑君处早有信去,他便来问住在何处,我回说由他自己直接通知,因为我不喜欢不得本人同意,而随便告诉。现在你既有信去,倘已写明通信处,则书一订好,我想是必来通知的了。但此后通信时,我还当叮嘱他一下。

  吴先生处通信,本也甚愿,但须从缓,因为我太"无事忙"〔2〕,----但并非为了黛玉之类。一者,通信之事已多,每天总须费去若干时间;二者,也时有须做短评之处,而立言甚难,所以做起来颇慢,也很不自在,不再如先前之能一挥而就了。因此,看文章也不能精细,所以你的小说,也只能大略一看,难以静心校读,有所批评了。如此情形,是不大好的,很想改正一点,但目下还没有法。

  此复,即颂时绥。

  豫上六月二十四日〔1〕指王志之请鲁迅转送《春光》编者的《文史》第一卷第二号。

  〔2〕"无事忙"《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绰号。见于该书第三十七回。

  340624③致楼炜春〔1〕炜春先生:昨收到惠函,并适夷兄笺。先前时闻谣言,多为恶耗,几欲令人相信,今见其亲笔,心始释然。来日方长,无期〔2〕与否实不关宏恉,但目前则未必能有法想耳。原笺奉还,因恐遗失,故以挂号寄上,希察收为幸。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迅顿首六月廿四夜。

  注释:

  〔1〕楼炜春浙江余姚人,楼适夷堂弟,曾任天马书店副经理。

  〔2〕无期指无期徒刑。一九三四年五月楼适夷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南京军人监狱。

  340625致徐懋庸懋庸先生:某君〔1〕寄来二稿,其《古诗新改》,似不能用,恐《自由谈》亦不能用,因曾登此种译诗也。今姑扣留,寄上一阅,取半或全收均可。

  专此即颂时绥。

  迅上六月廿五夜。

  注释:

  〔1〕某君指徐诗荃。

  340626①致何白涛白涛先生:十五日信,在前天收到,木版六块,是今天下午收到的。新作的木板二块中,《马夫》一看虽然生动,但有一个缺点,画面上之马夫,所拉之马在画外,而画中之马,则为别一个看不见之马夫所拉,严酷的批评起来,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构图,所以没有用。

  《上市》〔1〕却好,挑担者尤能表现他苦于生活的神情,所以用了这一幅了。

  耀唐兄的那一幅〔2〕,正是我所要的。我还在向他要一幅新刻的《岭南之春》,但尚未寄来。

  《引玉集》早已寄上十六本,不知已到否?此书尚只卖去一半,稍迟当再寄上八本。

  木刻集大约七月中便可付印,共二十四幅。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迅上六月廿六夜〔1〕《上市》后收入《木刻纪程》。

  〔2〕指《等爸爸回来》(《母与子》)。

  340626②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前几天寄上一函,想已到。

  今由开明书店汇上洋叁百元,为刻《十竹斋笺谱》之用,附上收条,乞便中一取为荷。

  再版之《北平笺谱》,前曾预定二部,后又发信,代人定二部。其中之一部,则曾请就近交与王君〔1〕,并嘱他自己直接接洽,现不知已有信来否?

  已刻成之《十竹斋笺》,暂借纸店印少许,固无大碍,但若太多,则于木刻锋棱有损,至成书时,其中之有一部分便不是"初印"了。所以我想:如制笺,似以书成以后为是。

  此版刻成后,至少可印五六百部;别种用珂罗版印者,则只有百部,多少之数,似太悬殊。先前上海之老同文石印,亦极精细,北京不知亦有略能臻此者否?倘有之,则改用石印,似亦无不可,而书之贵贱,只要以纸质分,特制者用宣纸,此外以廉纸印若干,定价极便宜,使学生亦有力购读,颇为一举两得,但若无好石印,则自然只能仍如前议。

  上海昨今大热,室内亦九十度以上了。

  专此布达,并请著安。

  隼顿首六月廿六夜〔1〕王君指王志之。

  340628①致台静农静兄:有寄许先生〔1〕一函,因不知其住址,乞兄探明,封好转寄。倘兄能自去一趟,尤好,因其中之事,可以面商了。

  〔六月二十八日〕〔1〕许先生指许寿裳。

  340628②致李霁野转霁兄:廿四日信收到。许先生函已写,托静兄转交。兄事亦提及,但北平学界,似乎是"是非蜂起"之乡,倘去津而至平,得乎失乎,我不知其中详情,不能可否,尚希细思为望。

  注释:

  〔1〕关于素兄文,当于七月十五左右写成寄上。

  廿八日〔1〕指《忆韦素园君》,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340629①致曹靖华汝珍兄:二十四日信已收到。前日得霁兄函,言及兄事,我以为季茀已赴校,因作一函,托静兄转交,于今晨寄出。不料他并未走,于午前来寓,云须一星期之后,才能北上,故即将兄事面托,托静兄转交之一函,可以不必交去了,见时乞告知为荷。

  我和他极熟,是幼年同窗,他人是极好的,但欠坚硬,倘为人所包围,往往无法摆脱。我看北平学界,是非蜂起,难办之至,所以最先是劝他不要去;后来盖又受另一些人所劝,终于答应了。对于兄之增加钟点,他是满口答应的,我看这没有问题。

  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不能再制玻璃版。以后如要求看插画者之人增多,我想可以用锌版复制,作一廉价本,以应需要,只要是线画,则非木刻亦不妨,但中国倘未有译本,则须每种作一该书之概略,俾读者增加兴趣。此事现拟暂不办,所以兄之书〔1〕可以且勿寄下。《一周间》之画并不佳,且太大,是不能用的。(插画本《水门汀》〔2〕,我也有。)《肥料》之插画本,不知兄有否?极想一看。那一篇是从日文重译的,但看别一文中有引用者,多少及语句颇不同,不知那一边错。这样看来,重译真是一种不大稳当的事情。

  《粮食》本已编入《文学》七月号中,被检查员抽掉了。

  向现代索稿后,仍无回信,真是可恶之至,日内当再去一信,看如何。他们只要无求于人的时候,是一理也不理的,连对于稿费也如此。

  我的英文通信地址,如下,但无打字机,只好请兄照抄送去,他们该是能写的罢----Mr。Y。Chow,UchiyamaBook-store,11ScottRoad,Shanghai,China〔3〕。

  这里近来热极了,我寓的室内九十二度。听说屋外的空中百另二度,地面百三十余度云。但我们都好的。此布,即请刻安。

  弟豫上六月二十九日下午合府均好!

  注释:

  〔1〕指曹靖华收集的附插图的苏联文学作品。

  〔2〕插画本《水门汀》即《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

  〔3〕即中国、上海、施高塔路11号、内山书店、周先生。

  340629②致郑振铎西谛先生:二十七日寄奉一函并汇款三百元,不知已收到否?

  周子兢先生这人,以问许季茀,说是认识的,他是蔡先生的亲戚,但会不见,今天已面托蔡先生,相见时向其转借了。我想,那么,迟迟早早,总该有回信。

  假如肯借的话,挂号寄至北平呢,还是由我在此照相呢?如用后一法,则照片应大多少?凡此均希示及。

  前二三星期,在二酉书店见一本《笔花楼新声》,顾仲芳〔1〕画,陈继儒〔2〕序,万历丙申刊,颇破烂,已修好,价六十元。过了几天又去,则已卖去了。其图是山水,但我看也并不好。

  此布,即请道安。隼顿首六月二十九日又《北平笺谱》再版本,前由我豫约者共四部,现又有一人要买,所以再添一部,共五部,其中除一部直接交与北平王君外,余四部乞于内山书箱中附下为荷。又及〔1〕顾仲芳顾正谊,字仲芳,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明代山水画家。

  〔2〕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著有《陈眉公全集》。

  340703致陈铁耕铁耕先生:六月廿一日信及木版〔1〕一块,都已收到。《引玉集》已有两礼拜多,而尚未到,颇可诧异,但此书是挂号的,想不至于失落也。

  《北平笺谱》一部六本,已于昨日托书店作小包寄出,此书共印一百部,店头早已售罄了。今在北平再版,亦一百部,但尚未印成。

  连环图画〔2〕在兴宁竟豫约至七百部之多,实为意想不到之事。这可见木刻的有用,亦可见大家对于图画的需要也。印成后,倘能给我五部,则甚感。此致即颂时绥。

  迅上七月三日〔1〕木版指《岭南之春》。

  〔2〕连环图画指《廖坤玉的故事》。

  340706致郑振铎西谛先生:二日函收到,致保宗〔1〕兄笺已交去。

  《十竹斋笺谱》我想豫约只能定为八元,非豫约则十二元,盖一者中国人之购买力,恐不大;二则孤本为世所重,新翻即为人所轻,定价太贵,深恐购者裹足不至。其实豫约本即最初印,价值原可增大,但中国读者恐未必想到这一著也。

  有正书局之《芥子园画谱》三集,定价实也太贵;广告虽云木刻,而有许多却是玻璃板,以木版著色,日本人有此印法,盖有正即托彼国印之,而自谓已研究木刻十余年,真是欺妄。

  三根〔2〕是必显神通的,但至今始显,已算缓慢。此公遍身谋略,凡与接触者,定必麻烦,倘与周旋,本亦不足惧,然别人那有如许闲工夫。嘴亦本来不吃,其呐呐者,即因虽谈话时,亦在运用阴谋之故。在厦大时,即逢迎校长以驱除异己,异己既尽,而此公亦为校长所鄙,遂至广州,我连忙逃走,不知其何以又不安于粤也。现在所发之狗性,盖与在厦大时相同。最好是不与相涉,否则钩心斗角之事,层出不穷,真使人不胜其扰。其实,他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将古史"辨"成没有,自己也不再有路可走,只好又用老手段了。

  石印既多弊病而价又并不廉,还是作罢的好。但北平的珂罗版价,却也太贵。我前印《士敏土》二百五十本,图版十页,连纸张装订二百二十余元。今商务印书馆虽不再作此生意,但他处当尚有承印者,如书能南运,似不妨在上海印,而且买纸之类,亦较便利。不知暑假中,先生将南来否?

  周子竞果系蔡孑民先生之亲戚,前曾托许季茀打听,昨得蔡先生信,谓他可以将书借出,并将其住宅之电话号数开来,谓可自去接洽。我想,倘非立刻照相,借来放着是不好的,还是临用时去取的好。先生以为何如?还是就先买一批黄色罗纹纸,先将它印成存下,以待合订呢?

  许季茀做了北平什么女校长〔3〕了,在找教员。该校气魄远不如燕大之大,是非恐亦多。但不知先生肯去教否?希示及。

  上海近十日室内九十余度,真不可耐,什么也不能做,满身痱子,算是成绩而已。

  专此布达,并请著安。

  隼顿首七月六夜〔1〕保宗即沈雁冰。

  〔2〕三根指顾颉刚。

  〔3〕指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340707致王志之思远兄:三日信已收到。"通信从缓"和"地址不随便告诉"〔1〕,是两件事,不知兄何以混为一谈而至于"难受",我是毫不含有什么言外之意的。

  郑君已有信来,言《笺谱》印成后,一部当交王矇矇〔2〕旧名,然则他是已经知道的了。

  《国闻周报》已收到。此地书店,必有矇阀〔3〕占据,我辈出版颇难,稍凉当一打听,倘有法想,当再奉告。

  此复即颂时绥。

  豫上七月七日〔1〕参看340624②信。

  〔2〕王矇矇即王志之,当时他已改名王思远。

  〔3〕矇阀可能为文阀。

  340708致徐懋庸懋庸先生:此系闲斋寄来,不知可作《新语林》补白之用否?今姑寄上。〔1〕此颂时绥。

  迅顿首七月八夜〔1〕指徐诗荃的诗《读小品文(将苏东坡读孟郊诗二章改窜作)》,作者署名"无名氏",后载《新语林》第二期(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

  340709致徐懋庸懋庸先生:八日信收到。我没有做过《非政治化的高尔基》〔1〕,也许是一直先前,我绍介给什么地方的别人的作品。

  《新语林》实在和别的东西太像。商人是总非像别人不可的,试观中华书局必开在商务印书馆左近,即可见。光华老版,决不能独树一帜也。

  闲斋仅有歪诗两首,昨已寄上,此外没有。我也没有什么,遍身痱子,无暇想到中国文学也。

  胃病无大苦,故患者易于疏忽,但这是极不好的。

  此复,即颂时绥。

  隼上九日〔1〕《"非政治化"的高尔基》杂文,商廷发(瞿秋白)作,载《新语林》第二期(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

  340712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久不得来信了,今日上午,始收到一函,甚慰。但大人牙痛,不知已否全愈,至以为念。牙既作痛,恐怕就要摇动,一摇动,即易于拔去,故男以为俟稍凉似可与一向看惯之牙医生一商量,倘他说可保无痛,则不如拔去,另装全口假牙,不便也不过一二十天,用惯之后,即与真牙无异矣。

  说到上海今年之热,真是利害,晴而无雨,已有半月以上,每日虽房内也总有九十一二至九十五六度,半夜以后,亦不过八十七八度,大人睡不着,邻近的小孩,也整夜的叫。但海婴却好的,夜里虽然多醒一两次,而胃口仍开,活泼亦不减,白天仍然满身流汗的忙着玩耍。现于他的饮食衣服,皆加意小心,请释念为要。

  害马亦还好;男亦如常,惟生了许多痱子,搽痱子药亦无大效,盖旋好旋生,非秋凉无法可想也。为销夏起见,在喝啤酒;王贤桢〔1〕小姐的家里又送男杨梅烧一坛,够吃一夏天了。

  上海报上,亦说北平大热,今得来函,始知不如报章所传之甚。而此地之炎热,则真是少见,大家都在希望下雨,然直至此刻,天上仍无片云也。

  专此布复,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七月十二日〔1〕王贤桢即王蕴如,浙江上虞人,周建人夫人。

  340712②致陈铁耕铁耕先生:七月四日信并木刻三幅,已收到。我看《讲,听》最好,《神父。。。。。。》这一幅,一般怕不容易懂,为大众起见,是不宜用这样的画法的。书二本尚未到。《北平笺谱》已于一星期前用小包寄出了,但从上海到你的故乡,挂号信件似乎真慢得可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