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8章 一九三三年(11)

  〔13〕《文学》指《国际文学》,原名《外国文学消息》,一九三○年十一月改称《世界革命文学》,一九三三年改名为《国际文学》。双月刊,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以俄、英、法、德等国文字出版,也出过几期中文版。

  〔14〕它兄们指瞿秋白一家。

  331125②致曹靖华亚丹兄:昨方寄一信,想已收到了。

  前回所说的五个木刻作家〔1〕中,其一是Pavli-nov〔2〕,而非PavSov,恐收集材料时致误,故特寄信更正。

  兄未回时,我曾寄杂志等两包,至今未见寄回,想必兄已发信,由那边的友人收阅了罢。如此,则最好。昨我又寄两包与小三,是接续前一回的。

  此致即颂近好。

  弟豫上十一月廿五日令夫人及孩子们均此致候。

  注释:

  〔1〕五个木刻作家指苏联木刻家毕斯凯莱夫、克拉甫兼珂、法沃尔斯基、保夫理诺夫、冈察罗夫,《引玉集》收有他们的作品。

  〔2〕Pavlinov即保夫理诺夫。

  331202致郑振铎西谛先生:顷得惠书,谨悉一切。序文〔1〕甚好,内函掌故不少,今惟将觉得可以商榷者数处,记出寄还,希酌夺。叶先生〔2〕处样张终无消息,写信去问,亦无回音,不知何故也,因亦不再写信。

  "毛样"请不必寄来,因为内容已经看熟,成书后之状况,可以闭目揣摩而见之,不如加上序目,成为一部完书。否则,"毛样"放在寓中,将永远是"毛样",又糟蹋了一部书也。

  海上"文摊"之状极奇,我生五十余年矣,如此怪像,实是第一次看见,倘使自己不是中国人,倒也有趣,这真是所谓Grotesque〔3〕,眼福不浅也,但现在则颇不舒服,如身穿一件未曾晒干之小衫,说是苦痛,并不然,然[不]说是没有什么,又并不然也。

  此复,即请著安。

  迅上十二月二日〔1〕序文指郑振铎所作的《"北平笺谱"序》,收入一九三三年十二月版画丛刊会版《北平笺谱》。

  〔2〕叶先生指叶圣陶。

  〔3〕Grotesque英语:古怪的、荒诞的。

  331204致陈铁耕〔1〕铁耕先生:有一位外国女士〔2〕,她要收集中国左翼作家的绘画,先往巴黎展览〔3〕,次至苏联,要我通知上海的作者。但我于绘画界不熟悉,所以转托先生设法,最好将各作家的作品于十五日以前,送内山书店转交我,再由我转交她。

  除绘画外,还须选各种木刻二份。

  同样的信,我还写了一封给李雾城先生〔4〕,请你们接洽办理。但如不便,则分头进行亦可。

  此上即颂时绥。迅上十二月四日〔1〕陈铁耕(1906--1970)原名陈耀唐,又名陈克白,广东兴宁人,木刻家。木刻艺术团体"一八艺社"主要成员之一,野穗社发起人。

  〔2〕外国女士指绮达。谭丽德(LdaTreat),当时为法国综合性杂志《Vu》(《观察》)的记者。

  〔3〕巴黎展览指一九三四年三月在巴黎毕埃利画廊展出的"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会",主持人为皮尔。沃姆斯。

  〔4〕李雾城又名陈烟桥,参看340211①信注〔1〕。

  331205①致罗清桢清桢先生:顷收到木刻一卷〔1〕并来信,感谢之至。各种木刻,我以为是可以印行的,虽然一般读者,对于木刻还不十分注意,但总能供多少人的阅览。至于小引,我是肯做的,但近来对于我的各种迫压,非常厉害,也许因为我的一篇序文,反于木刻本身有害,这是应该小心的。

  此后印画,我以为应该用中国纸,因为洋纸太滑,能使线条模胡。

  我的照相,如未著手,希暂停。这一张照得太拘束,我可以另寄一二张,选相宜者为底本也。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五日〔1〕木刻一卷指《清桢木刻画》第二辑稿。

  331205②致陶亢德亢德先生:惠示谨悉。纪念或新年之类的撰稿,其实即等于赋得"冬至阳生春又来,得阳字五言六韵",〔1〕这类试帖,我想从此不做了。自然,假如大有"烟士披离纯"〔2〕,本可以藉此发挥,而我又没有,况且话要说得吞吞吐吐,很不快活,还是沉默着罢。

  此复,即颂著安。

  鲁迅上十二月五日〔1〕赋得"冬至阳生春又来,得阳字五言六韵"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大抵都用古人诗句或成语,冠以"赋得"二字,以作诗题。清朝又规定每首为五言六韵,即五字一句,十二句一首,两句一韵。

  〔2〕"烟士披离纯"英语Lnspiration的音译,意为"灵感"。

  331205③致郑振铎西谛先生:昨日收到圣陶先生寄来之笺样,因即将其中之三幅,于夜间挂号寄上了。

  前在上海面谈时,记得先生曾说大村西崖〔1〕复刻之中国插画书籍,现已易得,后函东京搜求,则不得要领。未知其书之总名为何,北平能购到否?统希便中见示。倘在北平可得,则希代买一部见寄也。此上即请著安。

  迅顿首十二月五日〔1〕大村西崖东京美术学院教授。一九二五年曾来我国讲演,著有《中国美术史》等。

  331205④致姚克Y先生:十一月廿九日信收到。谭女士〔1〕我曾见过一回,上海我们的画家不多,我也极少往来,但已通知了两个相识者〔2〕,请他们并约别人趁早准备,想来作品未必能多。她不知何时南来,倘能先行告知,使我可以豫先收集,届时一总交给她,就更好。

  闽变〔3〕而粤似变非变〔4〕,恐背后各有强国在,其实即以土酋为傀儡之瓜分。倘此论出,必无碍;然而非闽非粤之处,又岂不如此乎,故不如沈默之为愈也。

  上海还很和暖,无需火炉。出版界极沈闷,动弹不得。《自由谈》则被迫得恹恹无生气了。

  此复即颂时绥。

  L上十二月五夜。

  二,三两日,借日本基督教青年会开了木刻展览会〔5〕,一半是那边寄来的,观者中国青年有二百余。

  注释:

  〔1〕谭女士指绮达。谭丽德。

  〔2〕两个相识者指陈铁耕和陈烟桥。

  〔3〕闽变指福建发生的政变。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抗击进犯日军的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进行反共内战。该军广大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反对蒋介石投降日本的政策,不愿和红军作战。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九路军将领联合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在福建省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但不久即在蒋介石优势兵力压迫下失败。

  〔4〕粤似变非变指当时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和蒋介石间的矛盾有所加剧。

  〔5〕木刻展览会指俄法书籍插图展览会。

  331206①致陈铁耕铁耕先生:前日寄上一函,想已到。今有复吴先生〔1〕一信,乞即转寄为感。此颂文祺。

  迅上十二月六日〔1〕吴先生指吴渤,参看331109信注〔1〕。

  331206②致吴渤吴渤先生:来信收到。现在开一个展览会颇不容易,第一是地址,须设法商借,又要认为安全的地方;第二是内容,苏联的难以单独展览,就须请人作陪,这回的法国插画就是陪客。因为这些的牵掣,就发生种种缺点了。我所收集的苏联木刻,一共有八十多张,很想选取五十张,用玻璃版印成小本(大者不多,只能缩小),则于学者可以较展览会更加有益。现已写信到日本去探听印费(因为他们的制版术很好),倘使那价目为我力所能及,大约明年便当去印,于春末可以出版了。

  《窗外》和《风景》,我是见过的。

  关于稿子〔1〕,我不能设法。一者我与书店没有直接交涉,二则我先前经手过此等事情不少,结果与先生所遇到的一样,不但不得要领,甚至于还失去稿子,夹在中间,非常为难,所以久不介绍了。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六日再:K。Fedin〔2〕的《城市与年》(CityandYear),大约英文有译本。

  注释:

  〔1〕稿子指《木刻创作法》。

  〔2〕K。Fedin即康士坦丁。斐定,苏联作家。《城市与年》,通译《城与年》,长篇小说,原版插图本内有苏联版画家亚历克舍夫(H。B。ΑЛeeкСeeВ,1894--1934)所作插图二十八幅。

  331207致罗清桢清桢先生:前收到木刻七幅后,即复一函;顷又得惠函并肖像两幅〔1〕,甚感。这一幅木刻,我看是好的,前函谓当另觅照相寄上,可以作罢了。我的照相原已公开,况且成为木刻,则主权至少有一大半已在作者,所以贵校〔2〕同事与学生欲得此画,只要作者肯印,在我个人是可以的。但我的朋友,亦有数人欲得,故附奉宣纸少许,倘能用此纸印四五幅见寄,则幸甚。

  其余的纸,拟请先生印《扫叶工人》,《哭儿》,《赌徒》,[《哭儿》],《上海黄浦滩头》五幅见赐。因为我所有的,都是洋纸,滑而返光,不及中国纸印之美观也。

  此复即颂学安。

  迅启上十二月七日〔1〕肖像两幅指罗清桢刻的鲁迅像。

  〔2〕贵校指罗清桢当时任教的广东梅县松口中学。

  331209致李小峰小峰兄:自上海不卖《伪自由书》后,向我来索取者不少,但我已无此书,故乞即托店友送五十本给我,其价即在版税中扣除可也。此上即颂时绥。

  迅启十二月九夜331213致吴渤吴渤先生:十一日信顷收到。没有油画水彩,木刻也好。自然,现在的作品,是幼稚的,但他们决不会笑,因为他们不是中国"大师"一流人。我还想要求他们批评,则于此地的作者,非常有益。

  学木刻的几位,最好不要到那边〔1〕去,我看他们的办法,和七八年前的广东〔2〕一样,他们会忽然变脸,倒拿青年的血来洗自己的手的。

  《城市与年》是长篇,但我没有看过。有德译,无日译。作于十月革命后不久,大约是讲那时情形的罢。

  《子夜》诚然如来信所说,但现在也无更好的长篇作品,这只是作用于智识阶级的作品而已。能够更永久的东西,我也举不出。

  总之,绘画即使没有别的,希望集一点木刻,给我交去为要。

  此致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十三日〔1〕那边指福建。

  〔2〕"七八年前的广东"指一九二七年在广州发生的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

  331219①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十二月二日的来信,早已收到。心梅叔有信寄老三,云修坟已经动工,细账等完工后再寄。此项经费,已由男预先寄去五十元,大约已所差无几,请大人不必再向八道湾提起,免得因为一点小事,或至于淘气也。海婴仍不读书,专在家里捣乱,拆破玩具,但比上半年懂事得多,且较为听话了。男及害马均安好,并请勿念。上海天气渐冷,可穿棉袍,夜间更冷,寓中已于今日装置火炉矣。余容续禀,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十二月十九日331219②致吴渤吴渤先生:木刻一卷并信,已收到。

  某女士〔1〕系法国期刊《Vu》的记者,听说她已在上海,但我未见,大约她找我不到,我也无法找她。倘使终于遇不到,我可以将木刻直接寄到那边去的。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十九。

  注释:

  〔1〕某女士指绮达。谭丽德。

  331219③致何白涛〔1〕白涛先生:十六日信并木刻三幅,今天收到了,谢谢。另外的一卷,亦已于前天收到,其中的几幅,我想抽掉,即克白〔2〕兄的《暖》,《工作》及先生的《望》。

  《望》的特色,专在表现一个人,只是曲着的一只袖子的刻法稍乱,此外是妥当的;但内容却不过是"等待"而无动作,所以显出沈静之感。我以为无须公开。

  《牧羊女》和《午息》同类,那脸面却比较的非写实了,我以为这是受了几个德国木刻家的影响的,不知道是不是?但这样的表现法,只可偶一为之,不可〔3〕常用。

  《私斗》只有几个人略见夸张,大体是好的。

  《雪景》的雪点太小了,不写明,则观者想不到在下雪,这一幅我也许不送去。但在原版上,大约还可以修改。

  《小艇》的构图最好,但艇子的阴影,好像太多一点了。波纹的刻法,也可惜稍杂乱。各种关于波纹的刻法,外国是很多的,我们看得不多,所以只好摸暗路,这是在中国的不幸之处。

  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一面并竭力使人物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使观者一看便知道这是中国人和中国事,在现在,艺术上是要地方色彩的。从这一种观点上,所以我以为克白兄的作品中,以《等着爹爹》一幅为最好。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十九日〔1〕何白涛(1911--1939)广东海丰人。当时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生,木刻艺术团体野穗社主要成员之一。

  〔2〕克白即陈铁耕。参看331204信注〔1〕。

  〔3〕此字原件残阙。

  331219④致姚克Y先生:十二夜的信早收到。谭女士〔1〕至今没有见,大约她不知道我的住址,而能领她找我的人,现又不在上海,或者终于不能遇见也难说。我在这里,已集得木刻数十幅,虽幼稚,却总也是一点成绩,如果竟不相遇,我当直接寄到那边〔2〕去。

  《不是没有笑的》〔3〕译文,已在《文艺》上登完,是两个人合译的,译者们的英文程度如何,我以为很难说。《生活周刊》已停刊,这就是自缢以免被杀;《文学》遂更加战战兢兢,什么也不敢登,如人之抽去了骨干,怎么站得住。《自由》〔4〕更被压迫,闻常得恐吓信,萧〔5〕的作品,我看是不会要的;编者也还偶来索稿,但如做八股然,不得"犯上",又不可"连下",教人如何动笔,所以久不投稿了。

  台君〔6〕为人极好,且熟于北平文坛掌故,先生去和他谈谈,是极好的。但是,罗兰〔7〕的评语,我想将永远找不到。据译者敬隐渔说,那是一封信,他便寄给创造社----他久在法国,不知道这社是很讨厌我的----请他们发表,而从此就永无下落。这事已经太久,无可查考,我以为索性不必搜寻了。

  那一次开展览会〔8〕,因借地不易,所以会场不大好,绘画也只有百余幅,中国之观者有二百余人。历来所集木刻,颇有不易得者,开年拟选印五十种〔9〕,当较开会展览为有益。闻此地青年,又颇有往闽者,其实我看他们的办法,与北伐前之粤不异,将来变脸时,当又是杀掉青年,用其血以洗自己的手而已。惜我不能公开作文,加以阻止。

  所作小说,极以先睹为快。我自己是无事忙,并不怎样闲游,而一无成绩,盖"打杂"之害也,此种情境,倘在上海,恐不易改,但又无别处可去。幸寓中均平善;天气虽渐冷,已装起火炉矣。

  中国寄挂号信件,收受者须盖印,倘寄先生信件,挂号时用英文名,不知备有印章否?便中乞示及。

  此上,即颂时绥。

  L启上十二月十九夜。

  注释:

  〔1〕谭女士指绮达。谭丽德。

  〔2〕那边指巴黎。

  〔3〕《不是没有笑的》小说,美国黑人作家休士(J。L。Hughes1902--1967)作,秀侠、征农合译,载《文艺》月刊第一卷第一至第三期(一九三三年十月至十二月)。

  〔4〕《自由》指《申报。自由谈》。

  〔5〕萧指萧伯纳。

  〔6〕台君指台静农。

  〔7〕罗兰即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剧本《爱与死的搏斗》、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等。敬隐渔的《阿Q正传》注文译本在法国《欧罗巴》杂志发表前,该刊主编罗曼。罗兰曾阅读译稿,并赞叹:"这是一篇明确的富于讽刺的现实主义艺术杰作,。。。。。。阿Q的可怜的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见一九二六年三月二日《晨报副刊》载柏生作《罗曼罗兰评鲁迅》一文)。

  〔8〕那一次开展览会指俄法书籍插画展览会。

  〔9〕开年拟选印五十种指《引玉集》。

  331220①致曹靖华亚丹兄:十五日信收到,半月前的信,也收到的。编通俗文学的何君〔1〕,是我们的熟人,人是好的,但幼稚一点,他能写小说,而这两本书〔2〕,却编得不算好,因为为字数所限。至于吴,本是姓胡〔3〕,他和我全不相识,忽然来信,说要重编《毁灭》,问我可以不可以。我非作者,不能禁第二人又编,回说可以的,不料他得此信后,便大施活动,好像和我是老朋友似的,与上海书坊去交涉,似乎他是正宗。我看此人的脾气,实在不大好,现已不和他通信了。

  《安得伦》〔4〕销去还不多,因为代售处不肯陈列,一者自然为了压迫,二者则因为定价廉,他们利益有限,所以不热心了。《出版消息》〔5〕不知何人所办,其登此种消息,也许别有用意:请当局留心此书。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