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汉家天子图麟阁,身是当今第一人。

【望春辞二首】令狐楚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云霞五采浮天阙,梅柳千般夹御沟。不上黄山南北望,岂知春色满神州。

【思君恩三首】张仲素王涯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

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昭阳。

鸡鸣天汉曙,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汉苑行三首】张仲素二月风光变柳条,九天清乐奏云韶。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

回雁高翻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不知。

春风淡淡影悠悠,莺转高枝燕入楼。千步回廊闻凤吹,珠帘处处上银钩。

【烧香曲】唐·李商隐细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漳宫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蕖。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玉珮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袖当君意。蜀殿琼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房中曲】唐·李商隐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忆得前年春,未语悲含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於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蘖。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河内诗三首】

【楼上曲】唐·李商隐鼍鼓沈沈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碧城冷落空濛烟,帘轻幕重金钩栏。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湖中曲】唐·李商隐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轻身奉君畏身轻,双桡两桨樽酒清。莫因风雨罢团扇,此曲断肠唯此声。低楼小径城南道,犹自金鞍对芳草。

【同前】唐·李贺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燕钗玉股照青蕖,越王娇郎小字书。蜀纸封中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

【春怀引】唐·李贺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香带重。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拨装金打仙凤。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

【静女春曙曲】唐·李贺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只商鸾逐烟起。

【白虎行】唐·李贺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唯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烧丹未得不恐药,挐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肠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硃旗卓地白蛇死,汉皇卻是真天子。

【月漉漉篇】唐·李贺月漉漉,波咽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裌罗寒,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黄头郎】唐·李贺《汉书·佞幸传》曰:“邓通以棹船为黄头郎。文帝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觉而之渐台,以梦阴求推者郎,得邓通,梦中所见也。”颜师古曰:“棹船,能持棹行船也。土胜水,其色黄,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黄帽,盖染绡帛为之也。”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水弄湘娥珮,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倚瑟行】唐·鲍溶《汉书》曰:“文帝至霸陵,慎夫人从。帝指视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帝自倚瑟而歌,意凄怆悲怀。”李奇曰:“声气依倚瑟也。”颜师古曰:“慎夫人,邯郸人。倚瑟即今之以歌合曲也。”

金舆传警灞水涯,龙旗参天行殿巍。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高歌倚瑟扬清悲,乐馀哀生知为谁。臣惊谣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於野由斯葬。生死茫茫不可知,是不一姓君莫悲。始皇有训二世誓,君独何人至於斯。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自张廷尉。

【江南别】唐·罗隐去年今夜江南别,鸳鸯翅冷飞蓬热。今年今夜江北边,鲤鱼肠断音书绝。男兒心事无了时,出门上马不自知。

【雉将雏】唐·王建雉咿喔,雏出 。毛斑斑,嘴啄啄。学飞未得一尺高,还逐母行旋母脚。麦垄浅浅虽蔽身,远去恋雏低怕人。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拾虫不相离。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