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学习是年轻干部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基础

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郑永强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说老不算老、说新也不算新的命题里,有这么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词语,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是“学习”一词,其意思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其次是“成长”一词,其意思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最后是“必由之路”一词,其意思是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方法。总体来讲,这个命题是要从本质上揭示学习与年轻干部成长之间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带有客观规律性的稳定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是想就学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理性的剖析。

20世纪初,列宁针对当时俄国党内思想混乱、政治动摇、组织涣散的不良状况,曾经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和“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的著名论断。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讲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党在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一文中,江泽民又指出:“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异彩纷呈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个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要想正确地指导革命运动的发展,要想顺利地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要想全面地获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要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理论武装的程度不是取决于人们的口号是否响亮,而是取决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否端正、目的是否明确、意义是否清楚、兴趣是否浓厚、方法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一个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这么一项艰巨任务和这么一个长期过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甚至有着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的干部,不可能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即不可能从不成熟逐步发展到比较成熟,再从比较成熟逐步发展到更加成熟。

学习是年轻干部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基础。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学习、研究、掌握和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的干部就会因为没有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坚强的精神支柱而改变信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必须始终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1957年,毛泽东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这么两段意味深长的话:“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有些人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自以为有学问了,但是并没有读进去,并没有在头脑里生根,不会应用”。这两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说明了我们要学习的研究的坚持的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说明了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就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不能不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如果我们一味地生搬硬套、生吞活剥,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那么,我们所学到的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就难以产生力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必须始终注意在学习中防止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年轻干部要担当起领导重任,必须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水平,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善于从政治上正确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展工作。”客观地讲,现在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年轻干部,都是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比较丰富,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这是他们的主要优点;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的熏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的锻炼,这是他们的主要不足。要想让年轻干部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就应当从学习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抓起,营造理论武装的浓厚氛围,培养自觉钻研的良好习惯。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