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家只知道永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喜欢步行,不爱坐车;只知道永强身体强壮,勤于锻炼,在延安时每天早晨都喜欢跑步,一有闲暇时间就去打乒乓球。但很少有人知道,永强自小就是一个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现任泾阳县农业局副局长的桑培礼与他同村,虽然永强比他早读了两年书,但因为他们都酷爱学习,性格内向,所以他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桑培礼告诉我:在当时所谓“火红的70年代”,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年轻人都觉得读书无用,小小的年纪,自己就忙活着为家里挣工分。我和永强经常在一起放羊割草。当永强刚一上初中,就第一批入了团。使我们这帮渴望进步的孩子非常羡慕他。记得我们在一起放羊割草的时候,永强经常拉着我们玩一种叫“狼吃娃”的游戏,所谓“狼吃娃”游戏,其实就是农村人发明的一种“土棋”,穷人家的孩子都爱玩它。我们一般只是闲了玩玩而已,但好动脑子的永强却把它很当一回事儿,如果偶尔谁赢了他,他就不服气,非要缠着你再下,直到把你赢了为止。
听到这里,我不禁会心地一笑。关于永强酷爱下棋的故事,我自己就能讲出许多来。记得在我刚认识永强的时候,就知道他在学校里酷爱下棋,尤其是下围棋。闲暇时,他总是坐在棋桌前,手捧《围棋天地》杂志在认真地打谱。或是坐在电视机前,看围棋比赛的现场直播。看到他那专注的神情,煞是可爱。
同事都夸我找到了一位勤奋好学、朴实可爱的“白面书生”做女婿,这辈子肯定享福了。
永强说,他还是在大学念书时学会下围棋的。当时,他刚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看到城里的学生下围棋,觉得十分神秘,就从别人那里借来一本《学围棋》的小册子认真地研读起来,没过多久,什么“常用定式”“布局通则”“中盘战术”“杀气”。
和“打劫”等等,他不仅都学会了,并且也能跟别人讲出个子丑寅卯,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说来也怪,自从他学会下围棋以后,他说,他的性格就变得更安静更文雅了,在学校里从不打牌,也不玩耍,电视也很少看。除了抓自己的学习外,他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什么“双飞燕”“倒脱靴”“梅花六”“乌龟不出头”“六死八活七看先”等棋坛术语。当时,他给我讲起这些来,连我这外行女人听起来都觉得既形象又有趣。
于是,永强便进一步动员我说:“闲了,我教你下围棋吧?”
我摇头道:“我一天到晚工作,家务忙得团团转,哪有闲工夫玩呀!”
永强连忙纠正说:“你以为下围棋仅仅是玩吗?错了!这可是一种十分高雅的智力活动呀,你如果学会了它,将来对你工作、学习、待人处事都大有益处的。”
永强也不管我有无兴趣,便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下围棋的种种好处来——其实,围棋原理不仅与领导管理艺术很接近,而且与经济学原理也十分相似。
因为永强在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读的都是理工科。所以他告诉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所有的经济理论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命题展开的。只要你具备一定的围棋知识就会知道,这种原则同时也是围棋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就是用最少的“子”取得更多的“实地”。用经济学语言来说,二者都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对于一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根据政府职能来研究决策如何发挥当地优势、有效利用资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都是一门必备的课程。在某项具体工作中,只要你将面对的主体和对象稍加变换一下,就完全可以用围棋的模式定义来应用于工作实践了。
永强见我将信将疑,就进一步耐心解释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却恰好相反。正是因为物质的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在管理者眼中最重要的学科。围棋中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可供占领地域的有限性,这里只有361个交叉点可供双方争夺,围棋讲求效率就是必须的。这种效率不仅体现在‘占地’的多少,也体现每个‘子’在不同地域或‘子群’中的效力分配。”
他还说,经济学的投入是指“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和劳务,它们用于消费或进一步生产”。围棋中投入和产出是不言而喻的,投入的不仅是子力,还包括了棋手的计算力和对围棋的理解,产出的是胜利、失败和传世的棋谱。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围棋中的“送地取势”“舍小就大”“弃子争先”“先与后取”等等,也存在着相同的机会成本。
最后,永强为了动员我跟他学围棋,就进一步鼓励我说:
“其实,下围棋要是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就极为简单了,要么是平棋,要么是某一方赢。但要下好围棋,每一步所支付价值的可能性都是十分复杂的,甚至用现在最先进的计算机都算不出来,更不要说靠人脑了。”
我故意问他:“既然下围棋还有这么多讲究,你平时工作那么忙,好不容易回趟家,不老老实实歇着,干吗还让我跟你一块费这脑子呀?”
永强的脑子反应极为机敏,立刻又对我卖起了他的“狗皮膏药”来:“老婆!你要知道,围棋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最好的娱乐活动呀!难道我以前说的话你忘了吗?下围棋还有许多好处呢,要知道,下围棋就是做健脑体操。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迫使对方设法应对,而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要求你设法打退他。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还有,下围棋运用数字的机会很多,可以让你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纳数学,使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下围棋可以陶冶性情。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对待生动活泼、战斗激烈、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常下围棋的人,大多有临危不乱的镇定功夫,谦虚、谨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风度。当然,对我来说,下围棋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围棋重思考,对弈中每下一子都有攻防作用,全过程斗智斗勇,紧张激烈,能有效地培养高度的注意力、快速的计算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分析力、灵活的应变力、全局的统筹力,使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总之,学围棋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提高素质。”
其实,作为与永强生活了这么多年,受过他无数思想文化熏陶的妻子,何尝不明白:琴、棋、书、画历来都作为中国文化人必备的艺术修养。这里的“棋”,说的就是围棋。它首先需要脑子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下棋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棋子怎么走,还要时刻看清对方的棋子怎样走。其次,它要求在走棋之前思考,迅速作出反应、决策。下棋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概括性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培养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事专注、有毅力等良好习惯。永强之所以能成为现在这样受人尊重、令人怀念,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他平时注意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永强在他短短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确实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断地开拓进取,不停地完善自我,从而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哎!每次他教我下围棋我都是敷衍了事,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下不过他的时候,我就偷偷地多下棋子,他看见了,也装着没看见,最后我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再也没有机会和他学下围棋了。
记得还在大学教书的时候,他们机械系举办围棋比赛,他还得了一等奖呢。永强不仅围棋下得好,而且他的象棋下得也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