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你无法想像如何生活。而表达并传递信息、新闻的文字形式便是消息或通讯。没有消息、通讯这样的特别文体,那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就失去生命。生活在现代,现代的生活就逼着你学会写消息和通讯,让世界及时准确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写作导引
我们每天在报纸和网络上接受的信息,其中相当大的数量来自消息和通讯。
消息和通讯同属于新闻。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准确地、及时地、便捷地传播信息。
消息,是以简明的文字,在“第一时间”里报道在“第一现场”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一些重要新闻的传播,都是首选消息这种体裁。
消息,篇幅可长可短,可以短到一句话,如电视或网页上的滚动新闻、报纸上的简讯,也可以长到几百字、一千来字。
消息写作,在采访掌握新闻事实的前提之下,要注意材料的提炼、概括,把握住要点,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将事件叙述得具体、清楚。
消息写作相当灵活,内容要看需要而定。短的消息可以只写中心事实的最新情况,不必交代背景。较长的消息,就要求完整地报道事实的基本情况;要提供典型材料,但不必加以描述。背景交代务求简明,如果不言自明,也可以省略。不发议论,依靠事实本身来说明问题(解释因果、意义等)。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很能体现上面所说的这些特点,它的中心事件突出,材料典型:下跪赎罪;背景交代清楚,未作渲染;事件的意义,是通过新闻人物自己的话和别人的评价表现出来的。
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按材料的重要程度挨次往下写,将最为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较次的、再次的,一点点顺下来。仍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例,我们不妨从最后一段开始删削,我们可以看出,在任何一段停下来,所剩下来的部分仍然是完整的,直到最后仅剩下开头的导语。
有时人们不能满足于消息提供的简明的报道,希望了解得更为仔细、具体,于是就由通讯来满足读者的要求。
将通讯和消息作个比较,就可以看出两者不同之处:消息是传递简明的信息,让人感知;而通讯是把信息写成一个新闻故事,让人身同感受,有进一步的理解。
通讯重要的特点是故事性。这就要求:第一,注意揭示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以报道1945年日本投降这个新闻事实为例,最短的消息“日本投降了”,只有五个字。而通讯《落日》从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前人们汇聚到密苏里号写起,描述了会场布置状况、签字仪式的过程,一直写到仪式结束,将各方面人物的活动和精神状态都表现出来了。第二,要注意“再现”形象。材料在通讯之中,要再现或还原为各种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情景形象,而不能用简略的叙述一带而过。第三,注意写人。不管通讯的内容是什么,都要把聚焦点放在表现人上,因为一切事情都是人的行为构成的。通讯中的人物,有的虽然是一闪而过,由于着力表现人物的个性,留给读者的印象可能仍然是深刻的。比如《落日》中写重光葵签字的情景,写了一些细节——“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来表现。这样,一个法西斯军人和政客老奸巨猾、不甘心失败、强作镇静、面临失败不得不屈服的心态,一下子透露出来了。第四,可以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来写。
题目一: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回声
本题要求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题目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要你结合自己周围的历史资源,把自己面对这些历史资源时的独特的遐想和感悟表达出来。
在我们的周围,确实有着许许多多丰富的历史资源。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中山陵“天下为公”的豪放,秦淮河“桨声灯影”的婉约自不必说,镇江的北固山上,留下了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诗句;扬州的瘦西湖畔,姜白石吟出了“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无奈;苏州的虎丘剑池,更流传着“干将”、“莫邪”的神奇传说……
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慨呢?罗丹曾经说过,在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套用他的话来说,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值得思考、遐想、感悟的东西呢?
深秋,站在姑苏城外天平山下,万张鲜红的枫叶掩映下的范仲淹祠堂前、高义园牌坊旁,相信你会油然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朽名句,你会对范仲淹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忧国忧民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格外景仰。那么,就把这份感悟,这份体会真真切切地表达出来。
表达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你可以由眼前的景和物,自然联想到历史上范仲淹心系百姓,心忧天下的品行,从而写出一篇咏史的美文;你也可以调动自己的积累和对范仲淹斯人斯事的崇敬,追忆范公的历史功绩,表达对范公不尽的思念之情;甚至可以借讴歌范公“先忧后乐”的思想来鞭挞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贪图享乐,玩物丧志。
同样一段历史,一处遗迹,当你驻足在前,俯身倾听的时候,你的思绪一定会是多元的,发散的,这时,你应该冷静下来,细细整理,把自己最有感触和感悟的梳理一下,然后诉诸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候,你的文章就有了一种思想的厚重感,有了一种深度,表现力也就增强了。
亲爱的同学,你的周围有这样的历史资源吗?当你驻足这些历史遗迹,倾听历史回声的时候,会有些怎样的遐想和感悟呢?赶快拿起笔来,把你的遐想和感悟表达出来吧!
下面提供一篇随堂作文作参考:
金陵余韵
是一片高大得隐天蔽日的城墙。
还是一条冗长未尽的羊肠小道。
或是一条蜿蜒流淌几个世纪也未曾停下的河流。
这些都是拼图缺失了的成分与碎片。
背后是一座被时光冲刷得愈发垂老苍劲的城市。
从古代起。牢不可破。
墙角的缝隙。撒下的星零的细碎的光。婆娑的被风摇曳着的树影。卡在石头和泥土之间的墨绿暗黑的青苔和野草。那一大块湿漉漉的墙壁和泛着湿漉漉的苔藓味道的雾样回忆,和从城市立起来的那天起不曾中断过的历史画面。
一幅幅。就这样掠过去。不曾遗漏。
——是谁也不能够遗忘的喜、怒、哀、伤。
过往烟云中那么多零碎的事情:孙权经过拼杀最终在这里建起吴国,三国总是弥漫着浓稠的硝烟,直到几千年后也不曾淡薄;还有盛世繁荣的明太祖统治的大明朝,即便少不了明争和暗斗,仍然成为不可一世的光辉往事;再经过几百年间兴衰叵测的历史轮回,最终指引着孙中山来到这里建立起“中华民国”。还有它作为六朝古都难以避免的血腥、安乐、战争和太平。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应天……南京,就这样在古老的年代传承中,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地,深深地扎下根去。
头顶是蓝得深不可测的天空,收容了几千年来所发生过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每一次枪声,每一场殊死的搏斗,每一声痛苦的呻吟,辗转在城市的上空,凝华成为不可散去的浓重烟云,成为谁也不敢、不想去挖掘的属于这座城市的巨大伤口,在滑过了那么多岁月后,结出了生硬的血痂。紧接着的是汩汩流淌的新鲜血液,是横贯在巨龙体内气管中不可拔除的阻塞,每一次呼吸,每一声怒吼,都浸透看这种气味——来自,并且只来自南京。
谁知道这些法国梧桐已经生长了多少个朝夕;谁注意过那些低矮的平房几时建起又何时坍塌;谁发现在那里如何又平添了一座高挺的大厦。这些属于时代脚步不断前进所出现的移步换景的景色,随着时光在地平线下淡去,也逐时隐退……
这是一座城市。
没有细节。
只有那些无法被淡忘的染上血色的历史,才足以蒙上那一层神秘却带有酸涩痛楚的面纱。
硝烟啊,战火啊,无数次点亮了金陵黑幕般深邃的夜空;
明争啊,暗斗啊,持续了几千年后最终被宁静和平取代;
古木啊,城墙啊,阅尽了人间沧桑,依然傲然挺立在城市中,面向曙光;
还有那一丝弥漫的烟尘,风沙,灰土,砾石。周转着盘旋着,汇成一条指向未来的巨大标识,站立在时光的十字路口,永远而又绝望地看着自己的伤疤。
题目二:个性思考,独到见解
诚如题目所言,历史是不能说“假如”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历史事件作个性化的思考。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其《文章轨范》中说,“凡学文,初要放胆,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由此,他主张初学写作者要写“放胆文”。这里的“放胆”,就是要鼓励自己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思考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它必须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经过对史料较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那么,怎样才能透过繁杂的历史资料和前人的论述,提出自己不同于前人而又十分独到的见解呢?我想,最主要的是,我们在研究一段史料时,或在读一本前人的论著时,不但要看它的结论是什么,而且要检查它立论的依据是什么。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曾经说过:“人们在使用他的著作之前,必须先问问,他的材料是不是原始的;如果是抄来的,那就要问是用什么方式抄的,收集这些材料时用的是什么调查方法。”经过这样的追问和思考,你的见解一定会是比较新颖和独到的。
在经过认真阅读,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后,要写好读史札记,还必须注意紧扣历史事件(不拘泥于题目所述的那些历史事件),因为这是你的立论所依,分析所据。文章开头一般要引述历史事件的有关内容,作必要的交代,行文要紧扣历史事件进行阐发,还要注意与现实的联系。联系现实既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事来印证读史所得的观点,也是以读史所得的观点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题目三:小组漫谈,相互启发
这是一个小组交流式的作文题。题目的重点是“选择有报道价值的”。这里,首先有一个洞察力的问题。要在周围诸事中选择出有报道价值的事来,你必须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迅速找准突破口进行及时的采访,并完成消息或通讯的写作。
消息或通讯都属新闻文体。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说,“新闻的本源是真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这句话点明了新闻的特点。
当然,“新闻的本源是真实”并不是说只要是真实的,什么都要记录下来,所谓“有闻必录”。在报道周围发生的事实的时候,要对事实加以选择,选择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鲜的、重要的事实。
下面提供一篇学生作文作参考:
奋力拼搏 精彩纷呈
我校高一年级排球比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 5月11日下午,历时5天的高一年级排球比赛落下了帷幕。冠军、亚军、季军分别花落高一(6)班、高一(1)班、高一(12)班。
此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共有高一年级15支参赛队伍。首轮经过抽签,有一个班级轮空可以直接进入第二轮。剩余队伍则与抽到的队伍进行淘汰赛。淘汰赛赛制为三局两胜,先胜15球取得当局比赛胜利。5月8日,14进7比赛全部结束。加上首轮轮空的14班,8强诞生。5月9日,比赛更加激烈,经过4场激烈的角逐,12班、1班、10班、6班脱颖而出。
5月10日,进入半决赛,12班对阵6班,10班对阵1班,精彩纷呈,6班最终以15∶13、 15∶14、 15∶10战胜12班,1班以15∶14、 15∶13、 15∶14险胜10班,进入总决赛。
5月11日,6班依靠顽强的斗志以15∶14、 15∶10、 15∶11战胜了1班,获得此次比赛的冠军。12班也以15∶12、 15∶9、 15∶11战胜10班,获得季军。
本次排球比赛,进一步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增进了班级之间的友谊。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生命的瞬间
逆境中的心灵选择那是生命的瞬间。
点评栏
历史的长河流淌着无数的生命瞬间,卧薪尝胆的勾践、自刎乌江的项羽、风波亭上的岳飞……生命的瞬间会照亮历史长河。
从历史切入,引出对中国古代史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重要人物。
当西施到达吴国的时候,勾践也回到了越国,面对着败国被侮的深仇,他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那一刻选择了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的雄愿。正是这心灵的选择成就了生命瞬间的变化,几年后他灭了吴国,使曾经让他受侮的吴宫变成了沼泽。勾践的选择是明智的,是催人奋进的,成功也成了必然。而在囚车上的夫差,神情黯然,眼光呆滞木然地望着故国,没有怨恨,更没有闪烁灵动的仇火,而只有深深的疲惫。他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退出竞争,失败并被淘汰也是必然。
简析勾践与夫差选择的差异和结果。
“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的军营中,项羽没有忘记他曾经的破釜沉舟,没有忘记他的荥阳大捷,没有忘记他是亡秦的霸王。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也香销剑锋,那一刻西楚霸王选择的是“我要赢”,随后仗剑指挥二十八骑,突围垓下,来到乌江岸边,岸边正有船只等着他,他完全可以马上将追兵抛得远远的。但,在那一刻,他停了下来,狂澜奔腾的乌江浪涛引出了他的疲惫,使他成就了万世的传说:“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英雄的绝唱!也许要是有垓下的霸气和胆略,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但项羽选择了疲惫,选择了抛弃所有烦恼,所以他丢掉了历史上更高的地位。
假设同一个人不同的选择及其结果,体现作者的观点。
风波亭上,岳飞心中悲愤至极,他多想一脚踹开侍卫,只要他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就可直取临安,但他没有,他想起了母亲的刺字,“精忠报国”凝聚了他多少的期望和抱负!仰天长啸,轰然倒下,心中仍是直捣黄龙。岳飞选择了无奈,选择了历史的宿命,选择了精忠报国,使他的生命的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那是一种凄美,更是一种壮丽。
展示英雄被害前的心理活动,衬出人物的悲剧。
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选择东山再起,还是彻底放弃;选择奋进,还是选择气馁,生命的瞬间都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让心灵的天平永远倾向执著奋斗,让生命的瞬间永远呈现美丽与壮观。
点出自己对史实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总评” 本文从历史史实入手,选择了三个对中国历史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勾践、项羽、岳飞进行评说,展现了作者极富见地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很好地占有了材料,对三个历史人物及其所经历的历史史实谙熟于心,运用自如,同时又紧扣自己的观点,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高度统一。分析起来精辟到位,深入浅出,体现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思辨能力。结尾的简短议论,是水到渠成,十分具有震撼力。
由此可见,在撰写读史(书)札记时,充分搜集和占有资料,确保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显得多么重要。
荆轲的悲剧
公元前224年某月某日,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道路。数日后,秦王大殿上演绎了千古流传的一幕:荆轲刺秦王。
点评栏
点出史实。
此事的结局令后世的许多人心有不甘,他们常常说,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王又该如何如何。如他们所想,荆轲掷出的匕首刺中了秦王,秦王当场毙命,荆轲全身而退,完成了一个英雄神话,秦国从此一蹶不振,以后一切的历史,都将因此而改变。
然而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荆轲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刺秦行动不管成功与否,都会使他成为秦国的公敌,人人得而诛之。而秦的强大,不可能因为秦王的死而即刻改变。自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历经六代帝王辛苦经营,正所谓厚积薄发,即使没有始皇,也能够完成统一大业,这只是时间问题。
分析有失偏颇。
更何况刺秦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燕太子丹好不容易从赵国跑回来,不好好操练士卒,以待强秦,却想着走歪门邪道,指望能靠刺杀秦王来保全自己。试问荆轲有几许能耐,能挡得住秦国的良弓劲弩,只好徒作历史的牺牲品。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不是荆轲的失败,而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自公元前770年起至荆轲时代,已经过了五百多年的战乱,诸侯割据一方,兼有游侠四处游荡,以维护“正义”,然而这种混乱的局面已经为天下人所厌恶,天下一统就成了民心所向。韩非子曾指出:“游侠以武乱政。”故而荆轲之类虽为英雄,却终被淘汰,以换得天下的太平。
把荆轲刺秦的举动归结为“个人英雄主义”不尽合理。
荆轲与秦王的战斗,是英雄与枭雄的战斗。英雄不过是一种精神,所以只能作为历史的点缀,而枭雄更看重一些实际的东西,胸怀大志,且懂得舍弃,所以才能驾驭历史。
只有枭雄才能成就历史,而英雄,只能成就悲剧——荆轲的悲剧。
结论更是显得较为武断。难道英雄不能成就历史吗?
“总评” 文章由荆轲刺秦的历史传说得出自己论述的观点——“只有枭雄才能成就历史,而英雄,只能成就悲剧”,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观点,整篇文章的分析论证过于偏激,显得相当武断,尽管作者拥有了较多的材料,对材料的分析也较为全面。
所以说观点的正确是第一位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分析论证才会合理。否则就会使自己的分析论述过于绝对化,从而失去了客观公正。
二、点评尝试
在历史中叹息的臣
幽幽余香
我就这样,坐在他身旁,听他叹息。
点评栏
叹息那一个多世纪前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战役中,20年的惨淡经营灰飞烟灭;叹息那被铁蹄践踏得破碎的事实中无助的妥协与后退;叹息他百年归老后,仍止不住的唾骂,洗不净的千古恶名。
他叹息,一遍又一遍,似乎有道不清的幽怨,说不明的悔恨。
他就在我身旁,带着一身吓人的哀怨,不住地摇头,摇头,摇头……双眸阴晦,仿佛千年幽雾笼罩下的寒湖。
就是这铺天盖地的“寒气”,让他在历史的轮回中永世不得安息……
罪恶渊薮
在长长的历史画卷中,印着他红褐色的名字,醒目到无法让人不去注意。然而这醒目却从未为他赢来尊敬,赢来光华,甚至无法为他赢来安宁。这名字,醒目地意味着耻辱,醒目地将他领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曾经掌握清朝军事、经济和外交大权,达到几乎左右朝局的地步;他曾经多次镇压起义,被时人及后人批判为镇压人民的残暴的刽子手;他曾经得到曾国藩的支持而编成地方武装淮军;他曾经耗尽心血组编北洋水师;他曾经多次在战败后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他,叫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
还有,他曾经确实给千疮百孔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楚和灾难。
沉石无声
但如何能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如此轻易地全面否定?
清政府对外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时,是他大声疾呼:“事穷则变,变则通。”面对封建顽固势力对“洋务”的非议,他非但没有退缩,而是讥讽这些浑浑噩噩、守旧的顽固分子:“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疾,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一个封建大员敢如此痛斥守旧而不避人君,精神可谓难得。
但,我要问,我要狠狠地问他。
1900年,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慈禧惦记早日回京,过太平日子,什么条件都可答应。她让你去出面谈判而后签下了《马关条约》。难道你不知道因此而遗臭万年的是你吗?
甲午开战前5年,慈禧每年挪用海军经费30万两,共挪用150万两干什么去了?去修颐和园!你可知道,这将导致船速慢、弹药紧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你难道不在乎那20年的辛酸和艰苦吗?
甲午之战,恰逢西太后六旬庆典,这个抱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廷主宰者即主张从速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你依了!你竟依了!你难道不明白这将激起北洋将士的愤慨吗?看着心爱的致远号、经远号鼓轮撞击日舰,两只船上570名将士同时壮烈牺牲,你难道不心痛吗?
哎,活该你叹息!
《马关条约》也罢,《辛丑条约》也罢,赔款也好,割地也好,哪一样是你李鸿章敢擅自作主的?哪一回不是老太后遥控?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吗?最终人们将把账统统算到你头上!难道你不知道,人们骂奴才义愤填膺,可要骂主子,却不能不三思而后骂啊?!
这些,你都明白,都知道,都有数。但为何……
你不语,历史也不语,连带着关于你的光华,一并不语。
历史啊,千万年的幽幽深深的历史啊,沉寂如一潭死湖,投石无声。没有人给出答案,没有人力图辩白,没有人能够改变。
历史啊,你这威严肃穆的国王,凛然地凌驾于一切之上,你是不可测的,你说:“我,需要这么一个人。”于是,一切都寂静了……
孤臣老泪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尽,请君莫作等闲看。
他走了,留下这首奄奄一息的诗,等待着,被世人,被历史遗忘;他留给了我一个被孤独吞噬了大半的苍老的背影;他留下了冗长的泪;他留下了那个永远迷惘、单薄的眼神……
“哐当,哐当……”历史仍在继续,碾过去。
“总评”
千古风流话赤壁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千古风流之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点评栏
苏轼在赤壁感怀,想到的是大江东去,多少英雄豪杰;想到的是周郎赤壁,公瑾英姿;想到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枭雄曹操败走华容道。读来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赤壁一战,千古奇谈,不知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是什么为它蒙上了千古风流的面纱?
一番思索之后,我觉得是那些英雄与狗熊们共同为其书写千古风流之名的。
周瑜的伟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他的从容不迫与睿智自是不可抹杀,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情不自禁拜倒在周瑜的无穷魅力之下。从某种程度上,周瑜造就了赤壁的神话,赤壁造就了周瑜的雄姿。正所谓,赤壁离不开周瑜,周瑜离不开赤壁。
自然的,提到周瑜必少不了诸葛亮。连忠厚的鲁肃也忘不了说一句:“我,子瑜友也。”若非诸葛亮谓刘备的“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又怎会有后来的赤壁之战?若非诸葛亮的谋略与口才,孙权又如何看得到“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若非诸葛亮,又怎会让孙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一切都是那样不可思议,一切又都是那么合乎情理。
若把赤壁比做天下,那么周瑜为其撑起了天,诸葛亮为其踏平了地。东为鲁肃,西为孙权,南为刘备,北为曹操。
难以否认,赤壁之战少不了鲁肃。他虽非主角,却是不可缺少的线索。是鲁肃让孙权明白“今不速往,恐为曹操先”;是鲁肃说服刘备共济世业,推动了赤壁之战;是鲁肃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言有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试问,若非鲁肃,赤壁之战怎会演绎得如此精彩?他不愧为撑起赤壁一角的英雄。
孙权、刘备、曹操更是不用说了,三者都为一代英豪,各成鼎足之势,即使孙权刘备软弱,曹操不仁不义,他们的出现也为赤壁增色不少。
当然,英雄有,狗熊自也不少。群下的“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的“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便是真实写照。不过,转念一想,也正是这些狗熊才更衬出了英雄们的本色。试想,若整篇全是铮铮铁骨的英雄好汉,那么赤壁之战或许会给后人留下些许遗憾吧?
“总评”
个性展示
一、个性立意
立意示范:
根据下面二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自1938年1月始,日寇飞机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狂轰滥炸,成千上万无辜的生命在炸弹的呼啸声中被毁灭。1941年6月5日,由于日机长时间的轰炸而发生的较场口大隧道惨案,死亡992人,伤数百人。1998年6月5日上午10时至10时30分,重庆市上空警报齐鸣,以祭奠57年前的这一天近千名惨死的同胞。
[材料2]据《中国青年报》1998年5月27日报道,某城市伪皇宫陈列馆勤民楼(溥仪昔日办公的场所)二楼的一个房间已改作照相部,有一个青年身穿日本“皇军”军服,腰间挎着一把大军刀,笑嘻嘻地搂着身着日本和服的女孩照相。
示例一:
我静静地聆听,也静静地沉思,在这百年之后的争论之中,我惊异于自己的平静。那些寂寞鸣动于风沙鸿洞中的沉钟,那些流血、粗暴、隐痛的灵魂,那些挣扎、奋斗、困扰、死亡的威胁,早已淹没在现代化的歌舞升平之中;正如滔滔的洪水退去,人们会忘记那些无辜的生命、被毁弃的自然,人们会得意于自己片刻的胜利,陶醉于自己的“常识”。倘若你决心表达你的批评和不满,有先生会说:回到旧时代去吧!不懂常识!“嗟夫,惟是亦谩,其他独幽暗耳。劫波与无穷之空虚,欠申于斯,而不诚在此,诚无所在也。”夜间的植物园和樱桃沟格外地沉寂,星光满天,树影坠地,夜气飘荡,不觉梦醒,我的耳边怎么会有这样的鬼语?
——选自《读书》1998年10月
示例二:
作家赵丽宏在一篇题为《历史》的散文中说,“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忘却它曾经汹涌过,呼啸过,然而海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没有什么力量能将这足迹擦去。”是的,历史是不容忘却也不可能忘却的。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正视历史,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时刻倾听历史的回声,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学生作文
评价:
示例一用充满情感的形象批评人们常常忘记历史,用自己的常识去诠释历史,从而告诉人们:历史让人思考,给人启迪,让人吸取历史教训。示例二则引用赵丽宏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史是不容忘却也不可能忘却的。两段立意都紧扣材料,立意深远。
我来立意:
1.
2.
自我评价:
二、个性写作
写作示范: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过去年代的回忆与想像。比如古树、老街、旧房子、城墙、旧日楼台等等,你生活的地方能接触到这些吗?
如果有,请你聆听它,感受它存在的历史,以“静听回声”为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拨:
“静听回声”这一话题,应当依托特定的“物”作为叙事、抒情、议论和思考的载体。因此,写作时重点应从两方面突破。首先是选材与构思。所选材料或写作对象,要能够通过“物”而回顾历史,显示出丰富厚实的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流淌出作者眼里的人性美、人情美。构思上要注意三点:一是“听”的缘由要自然巧妙;二是“听”就是“物”的诉说,“物”的昭示,“听”就是“思”与“想”,是把自己的“思”与“想”的内容通过“物”昭示出来;三是要展开想像,让历史或事件的一些镜头再现。其次是立意上突破。一是“静听”不是一般的回忆,而是“物”所载历史或事件对自己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感应或幻觉,是那些最能体现文化精神或人性美的片断的再现,作文能激起读者心潮的,也应是那种文化精神或人性美;二是作文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或人性美,是生活中读者能感受到的,却是读者很少去思考的,是具有个性色彩的。当然,写作中也应注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表现手法,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拟题可以“静听”为题,也可以“告诉我”或“深情的倾诉”为题。
例文一:
静听二泉
王杰斐 月色中,二胡声响起来了。忧伤的曲调在空气中弥漫,在秋风中飘动。
氤氲的水汽,可是这凄美的音符幻化而成?性灵的水汽,拂过二泉边冰冷的石碑,化作水珠跌落在迷蒙的空气中,跌落进我的心间。
我站在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边,恍若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凄迷的月光中,依稀见到一位脸色凝重的盲人,他低眉拉着二胡。手指滑过琴弦,滑出昨日久远的回声。
眼前那枚圆月,就是当年阿炳所面对的二泉中的那轮明月吗?月色曾经是那样的遥远,阿炳感受到了月辉的清冷。于是他问,你冷吗,你同我一样孤寂吗?月,沉默着,只有二泉的泉水叮咚。他分明感受到月是湿的,但那不是泪。
琴声响起来了,是一种尘封的辛酸与泪水,涌起一片惆怅和苍凉。一生的寂寞、渺然轻轻在指间流淌,化作一匝匝音符,萦绕上石碑,融入泉水。于是,《二泉映月》便和着潺潺的泉声,千古流传。
西风乍起的秋夜,大地冰冷的月华,世界已失去了温存,而阿炳却拉起二胡,诉说着人间的冷暖。
他穿行在黑夜中,没有风,只有无边的寒冷。在深夜里在孤独中煎熬的灵魂,守望着心中最后的光亮。孤单到深处的悲凉,融入二胡的音符。
“拉紧生命的琴弦,别在乎无字的白纸。”阿炳看不见光明,却用二胡作一生的寻找。他用二胡去触摸世上寒暑冬夏,用心灵去感受人间温热冷暖。他的内心同样驻着光明,一如泉月皎洁的清辉。
我恍然明白了:也许,这就是我站在二泉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原因吧。阿炳的《二泉映月》,那凄美的旋律,已伴着他一生的遭遇与坚强,深深融入这里的每一寸石级,每一滴水,每一缕月光,挥之不去。
而我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诠释这样一位琴师的心灵!
四周无语,只有流水潺潺。这里惟留下阿炳坐过的台阶,诉说着沉淀下来的历史。
沉浸于二泉的月光,你没法不觉得昨日长风里的旋律,正慢慢把一生的沧桑与坎坷一点点释放出来,从孤独的灵魂中掀起几缕光亮。像梦,更像飘飞的神话,弥漫进你的灵魂……
总评:
站在天下第二泉边,自然会想起著名的《二泉映月》,自然会感觉到耳边响起的震撼心灵的凄美旋律。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历史与现实交汇,情与景交融,形象与音乐交错,借助想像思维,将凄凉的故事和凄美的旋律错杂相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其构思与立意的确有新意。
例文二:
静听回音
黄亿亿 天空似水般透明,雨丝轻轻地飘拂在脸颊。我坐在窗前,静思。
外婆今天照例又去了那条街,照例带着那只玻璃瓶,她捧着,好像捧着价值千金的珠宝,沿着街边的高楼,一步一停静静地挪动碎小的脚步。走过一遍,再走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雨雪天她也没间断过。
从小我就知道外婆有这样的“必修课”,但从未追问她原因,只是好奇:她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究竟有何意义?还有那只奇特的玻璃瓶。妈妈说那是外公的遗物,我仔细瞧过,不过是只极普通的瓶子,再贵也超不过10块钱,外婆却当做稀世奇珍。最奇怪的是瓶子里什么也没装,空空的。
我猜测:一只空瓶有什么稀奇,要买能买一大堆,为何惟独那只是宝贝?也许外公在里面放水养过花,因此花谢后,瓶子仍有回忆价值;或者养过蝌蚪,再不然就是装过外公送给外婆的他亲手叠的100只千纸鹤,所以外婆满怀思念地保存着,每天带着它徘徊于老街,那么千纸鹤如今飞去了哪里。
终于,我决定解开这个存在了近20年的谜。
我收回思绪,穿过雨帘,来到外婆家,向她提出不解。她的睫毛微微一颤,微笑着答应告诉我谜底。
她佝偻着身子,我扶着她,我们带着那瓶子一同来到老街。她缓缓沿墙根走着,一只手紧紧握着瓶子,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墙面:“你一定以为这瓶子是空的吧!每个人都这样想,但除了我。这里面装着最亲切的东西,不, 是宝贝,是你外公在临终前,对我说的话。”“说的话?”我惊愕。“是呀,当时没有录音机,他就托医生把他挂水的瓶子取下,倒掉里面的药水,然后叫我拿着,他对着瓶口,用最后虚若游丝般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老伴,好好活着,我会带着对你永恒的爱在天堂等你。’”说着外婆竟然热泪盈眶,她把瓶子紧紧贴在耳朵上,爬满皱纹的脸上竟露出美丽的笑容:“我听到了,他又在对我说话了,回声一次次飘过来。你听!”我接过瓶子,用耳朵听不见,什么也没有。哦,是应当用心去听吧。
人离开后,只留下看不见的东西,也许只有靠回忆和感动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连在一起。外婆从老街搬走后,老房子没有了,但街道仍是充满回忆的老街,带着“回声瓶”走在老街上便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旧屋,可以变成废墟;过去,可以变成褪色的记忆;而爱,会在我们的心里默默地延续。”深夜,我在日记本上写下如是话语,瓶子里装的是最美的声音,是外公把他坚如磐石的心卷成树叶的形状,为外婆轻轻吹奏的一曲天籁!
总评:
生活中最震撼人心灵的往往是特定情景下一个极普通的生活细节,一句极普通的话。作者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细节和话语展开故事,赞人间最美的情感。作者跳出一般思路,让读者读至“谜”的解开,才知“静听回音”一语双关,才将前面长长的回忆全部收进瓶中,化成一句话,让你用心去听。其构思立意很巧妙。
我来写作:
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人说:历史是汉武帝、唐太宗、乾隆帝;有人说:历史是秦砖汉瓦、魏晋风骨;有人说:历史是颜筋柳骨、兰亭集序;有人说:历史是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辛弃疾;有人说:历史是扁鹊、沈括、诸葛亮;有人说:历史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桃园结义的兄弟;有人说:历史是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七国争霸……
相信你对“历史”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请你以“历史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文体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800字。
点拨:
历史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是它涵盖了所有流逝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像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是要淹没你,哪怕你变成一条飞鱼,展翅在天空滑翔,最后免不了仍会落进海里。没有人能够超越历史。
所以,对历史的审视,对历史回声的倾听,实际上就是要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情况再次出现。只有这样,文章才有思想的深度,才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自我评价:
美文橱窗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拉您去西洋楼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晏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的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盖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选自《时文选粹》第五辑,南方出版社2004年版)
八面来风
1.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黄昏,一杯清茶,翻开手中的书卷。细看历史的真相,倾听历史的回声,在悄无声息中感悟历史的每一个角落,直至我们潸然泪下。在不经意中,让这份历史的沉重和思索,如岁月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流过,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记。这就是历史的震撼。
2.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陈寅恪
3.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的文明。这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的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刘上洋《废墟的辉煌》
4.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惊叹号。让泱泱中国从这样一面镜子上重新审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我们已经为这面镜子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应该提早预防。
——《镜中日本》(高考作文)
5. 乾坤之中,该有多少人能够在如此的漫长历程中静穆而平和地等待,安然而坚定地守望自己的坚持?
在狂风暴雨中,我们摇曳了,动摇了;
在金钱名利前,我们迷失了,狂妄了;
在静默等待里,我们灰心了,绝望了;
在漫长守望中,我们哭泣了,放手了。
——《我的跨越了千年的镜子》(高考作文)
6. 历史的长河,浪奔,浪流。
当时间之水冲刷走泥沙之后,留下的便是耀眼的金子。屈原、苏武、李白、杜甫、岳飞、戚继光、史可法、毛泽东、周恩来……一串闪光的名字。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时候,我们便会感到自豪和崇高。伟大的国家诞生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光耀了伟大的国家。伟人们的修为和情怀,使我们为自己的“小我”而无地自容。火热的年代、青春的年华、“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都鞭策着我们必须用满腔的热情和满腹的才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用知识武装自己,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挺身而出,担当大任。
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我们在明天是沙子还是金子,取决于我们对今天是荒废还是珍惜。
——《感悟窗外的世界》(学生习作)
高考T台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优秀作文一:
风雨任平生
福建一考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会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关东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愤愤不平,而是“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苏轼在外想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总评:
这是一篇才华横溢的考场佳作。作者思路清晰,文采飞扬,以敏捷有致的文笔,讲述了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在遭贬时,心胸豁达,仍然兢兢业业为民办实事;在受排挤时,依然坦然大度,写下许多优秀诗篇……善用修辞是本文一大特色,开篇就用一串“造就了”的“顶真”句,气势非凡。文中对比、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等,比比皆是,使文章生动形象,增强了气势和感染力。
优秀作文二:
照海倚天
福建一考生 历史被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封尘的记忆时,却总有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中突兀,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一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
数峰无语立斜阳,也许曾国藩本人留给后人的,也是一块默默的无字碑。一个年少时就才学出众的天才,一个二十多岁就考取进士的少儒,一个当清政府在太平天国打击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挺身救驾的勇者。他曾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官至极品,也曾饱受倾轧,郁居乡里;他曾在战场上带甲百万,挥斥方遒,也曾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尽。这截然不同的经历,也许正是他一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吧。
内圣外王,不错,这正是曾国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翻开《曾国藩家书》,翻开《冰鉴》,翻开属于曾国藩内心的那一页,我为之而震惊,这难道就是扬名政坛,决战沙场,坚韧果断的清廷柱石?不!不像啊!湿润隽永的文辞,语重心长的告诫,诚挚由衷的认错,一派慈和,一派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惊叹,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大雕。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样,为官则清正无私,举贤若渴;为将则机智沉稳,步步为营,奇正相佐;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的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亲,不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曾国藩是一个永远无法读明白的人,是一个文人,是一位儒将,是一个好官。也许只有毛泽东主席的评价最中肯:“曾国藩是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投靠外国……这些是事实,不知是有意,还是不得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般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平生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总评:
这篇作文成功之处就在于“创新”:
思维新——考生大胆提出曾国藩是一位“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文人、儒将、好官,并用具体的事实加以论证,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启迪。
笔法新——文章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材料生动精彩,角度奇特独到,笔端饱蘸悲怆的历史沧桑,并融进自己的情感。在一层层的剖析说理中,让人对历史人物曾国藩有个较全面的立体的认识。
语言新——全文洋溢着深沉的文化底蕴,多处的描述充满了诗情画意。语言清新简洁,文笔优美,整句与散句交错有致,给人语言艺术上美的享受!
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的北京城里,一个叫华新民的法籍华裔女作家分外引人注目。据说在每一幢四合院即将被拆除时,第一个拦在推土机前面拍照的人肯定是她。她举办了一个“留住四合院——北京之魂摄影展”,让很多人看到了身边正在消失的历史。
四川阆中皮影艺人王文坤曾受邀参加维也纳艺术节,他“双手舞动百万兵”的绝技在欧洲引起轰动。老人上世纪末在寂寞中死去,其独自一人吹拉弹唱并表演皮影戏的绝活从此失传。
陕西西安郊区的“东仓古乐”,是自唐流传下来的音乐,其采用的乐器多用唐朝的古乐器,在中国乐器中独一无二。前几年,尚有一批70多岁的老人能演奏,如今,这一切永远告别了历史舞台……
中国正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瓦解、消失、涣散、泯灭。
阅读上面材料,请你就这种现象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题目要求我们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可以从四个角度去立意。一是从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的角度谈: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不能丢弃传统文化。二是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展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三是从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的角度去思考:这种局面是经济杠杆作用下漠视文化构建,盲目趋时的浮躁心理的反映。四是从有些文化艺术失传的角度分析:不要等失去后才感叹,才补救,才懂得珍惜。
思维魔方
材料:
《新安晚报》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时的住所,因为他的这首《陋室铭》一举成名。最近,和县计划在陋室园里新增“金经台”、“鸿儒阁”、“山水楼台”、“草色亭”等多处人造景观楼阁。届时陋室园将扩建到100亩,这项工程整个投资将达数千万元。
分析:
安徽和县将投入数千万元,将已显得陈旧的刘禹锡陋室整体扩容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陋室园”,这一做法,可以引起我们许多思考。首先,从陋室特点的角度或陋室三次变迁史思考,“陋室”的特点就是简陋,原本的“陋室”经过豪华包装必然失去它的原有风格。“陋室”历经千年保留至今的确需要修缮,但无论怎样修补,都应当保留其原有的格局才名符其实。面积增大了,外表气派了,那还是原来的“陋室”吗?保持陋室的朴实简陋本色最好,将原本的“陋室”改建后成为“不陋之室”,将会失去它本来的警示意义,所以,改造后影响陋室历史原貌特色是不可取的。其次,从道德角度想想,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投放到民生领域或教育上,将产生更大作用;而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花大钱狂热地大造文物,打造文化赝品,是违背“民生”“民意”的。其三,从科学利民或从经济角度想想,改造是对文化的合理性开发,是可行的。一个地方能找到有自己特色的东西、稀缺的资源进行规划包装、谋求发展,应该是十分可取的。文化遗产既是供观赏的景观,还应该是改善人们生活的手段。不难想象,和县要是规划得好、借题发挥得好,把陋室项目建设得好,和县与陋室的知名度会大幅提高,游客也会络绎不绝,那么,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刘禹锡依然不愧是为当地后人造福的一条“龙”。其四,从改造本身看,只要是能带动当地文化与经济发展,能带动百姓生存环境提升的,只要在保持文化内涵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把陋室的整体品牌做大、做强,甚至组建一个“陋室”文化股份公司,借壳上市,融来更多的资金把陋室文化与整个和县城融为一体,又有何妨呢?其五,从人们对和县陋室改造一事的过敏反应,甚至是十分偏激的质疑来看,说明了现在的人们对政府部门提出的一些花纳税人的钱进行的建设项目,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和警觉性。他们关注这些项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百姓听证,是否能给民众以福祉,是否会搞成夸大其词的政绩项目、花瓶工程,等等。
鲁迅做广告
鲁迅曾经做过广告,都是关于图书出版的。这些广告词写得都很实在,譬如1936年为三闲书屋(这是鲁迅自费印书的一个名义)出版《死魂灵百图》写的广告,先介绍原作的特色和印本的“纸墨皆良”,接下来写道:
读者于读(《死魂灵》)译本时,并翻此册,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流社会情状,历历如在目前,介绍名作及如此多数的插图,在中国实为空前之举。但只印一千本,且难再版,主意非在牟利,定价竭力从廉。精装本所用纸张极佳,故贵至一倍,且有一百五十本发售,是特供图书馆和佳本爱好者庋藏的,订购似乎尤应从速也。
文中没有一句夸大其词的话,实实在在,谦虚之至,完全是鲁迅的作风。当然,他的广告词也有写得比较噱头的,如三十年代初题作《三闲书屋印行文艺书籍》的一份广告,开头写道:
敝书屋因为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堕落和滑头,有些不满足,所以仗了三个有闲,一千资本,来认真介绍诚实的译作,有益的画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买主拿出钱来,拿了书去,没有意外的奖品,没有特别的花头,然而也不至于归根结蒂的上当。编辑并无名人挂名,不讲耍玩意儿的。
这里对于买东西有奖、名人挂空名等现象作了绝妙的讽刺。可笑的是这些“玩意儿”现在正方兴未艾、极其时髦呢!
§§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