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4 大自然的文字

  教材分析

  “题解”

  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

  “大自然的文字”这一标题,会促使我们作如下思考:

  一是所谓“文字”。指的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这是从通常意义上来诠解的,而课文里所说的“文字”显然与以上理解并不相同。

  二是“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何来“文字”?既然标题明确了这是本文的说明对象,那么,这一对象可能是从比喻意义上讲的,并非我们平常所指的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

  其实,“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大自然的一些事物现象所显露出来的某种意义,让我们可以从中领悟意义,作出解读。作者希望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读懂大自然。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指出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说明了天空中和土地上种种事物现象就是可以解读的大自然的文字,强调了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一些事物现象不能理解的,应该到书本里面寻求答案,否则永远读不懂大自然的文字。

  全文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指出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先从一般意义上说明,识了字可以看书,了解世上之事;

  接着从特殊意义上说明,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一颗星、地上的一粒石子也是字,有待我们去解读。

  ——指出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明确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从而领起下文。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列举大自然的种种事物现象,指出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说明了如何去读它。

  这一段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至三自然段):说明天空中的文字。

  星星:从星星中找到小熊星座,从小熊星座中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表示北方。

  云:砧状云是雷雨预兆,飞行时应该避开。

  第二层(第四至六自然段):说明土地上的文字。

  先总提,土地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继分写——

  一块灰色的石头:它是石灰石碎贝壳造成这里曾是一片汪洋。

  一块大花岗石:它披着青苔(时间久远),如此巨大(怎么搬来),处身森林(如何穿过),解读:它是冰搬来的,很久以前由“爬”来的冰块带来的,当时没有森林,森林后来才有的。

  ——这一段实际上写了天空和地上的一些物体,善于解读的人便会明白它们带给我们的信息,从某种意义说,它们是大自然的文字。

  第三段(第七自然段):说明怎样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先强调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必须从小就到树林里或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

  接着指出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要去读书,求解释,还要请教有学问的人。

  末了从反面指出老是坐在家里就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这一段给我们指明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重在到大自然去观察、向书本或有学问的人求解,否则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有自己的文字举例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指出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字词推敲”

  “古代,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句中的“天书”一词,本来的意思是天上神仙写的书或信,自然属于迷信一类,后人又用来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作者引用这一词语意在指代大自然的文字,没有阅历、缺少经验的人,对于星星写出的“天书”是无法解读的,以此突出常年航行海上的水手们在必要时可以读懂这一“天书”,并且借以帮助自己辨明方向,正常航行。因此,这一“天书”用得很有特色,很有内涵。

  “句子含义”

  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这里的两句,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它揭示了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推理过程,给我们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指示了方向:建筑工地上偶尔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的眼中为什么不普通?因为它是石灰石,石灰石是由贝类造成的,这是第一层。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可见这里原来是海洋,这是第二层。最后作出判断,这座城市所在的地方,原来曾经是一片汪洋。因此,建筑工地偶尔挖出的一块灰色的石头,也成了大自然的文字,如何去解读它?这两句作了明晰的揭示。

  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这一句是全文的结句,采用了反面表达的方式,指出了总是坐在家里,不与大自然接触,就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实质上包含了正面强调的意思,强调我们如果要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去观察大自然的种种物象,并且进行探究。联系上文,就是到书里去寻求答案,或者向有学问的人去请教,否则“永远”无法解读大自然的文字。

  “语段理解”

  本文主体部分列举了大自然天空中和土地上的四种物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四样文字,怎样读懂这些文字?作者一一作了指点。其中第六自然段的指点尤其清晰明白:

  先展现大自然的物象。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遇上一块大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

  接着列出三个疑问。这块大花岗石怎么来的?是谁将它搬到森林里的?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

  随后突出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人,解答以上三个问题。不是人搬来,而是冰搬来。怎么理解?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带来这些石块。再从时间上说明时间久远,冰块带来石块时这儿还没有森林,森林是后来生长形成的,所以这一块很大的花岗石无须穿过茂密的森林了。

  森林里的一块大花岗石,可以说是大自然的文字,怎么解读?我们一般人不懂,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合理推测,就解开了谜团了。这就给我们接触大自然,观察物象,解读它们作为大自然文字的含义,指示了方向。

  “写作特色”

  本文脉络清晰,说明透彻,是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

  例如开头提出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然后列举四种物象具体说明,最后指出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接触大自然,去观察,去探求,否则永远不会懂得。综观全文,脉络清晰,条分缕析,说明透彻,值得学习。

  本文的另一个特色是举例说明,贴合实际,绝无架空之弊。

  “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乍看十分深奥,但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就化深奥为简明,使读者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如果搬弄深奥的学术名词,架空阐释大自然文字,读者就会感到悬虚难解,懒得研读了。

  另外,语言通俗明白,符合说明文的语言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马明娟)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语言通俗,脉络清晰,内容有趣。教学时应主要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搜集整理信息等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思路提要”

  首先,由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入手,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自读课文,进行问题探讨,促进整体感知。第三,琢磨主要段落,练习概括,体味大自然的奥秘。第四,结合文字阅读,掌握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方法,总结学习收获,培养实地考察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最后,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制作小报,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整理资料、文字表达、版面制作等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过程揭示”

  一、认识“文字”,引出课题

  1.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文字有什么作用?

  2.揭示课题:大自然有文字的话,它的文字会是什么呢?

  ——点拨:我们以前曾经学过一篇《石头书》,大家还记得它的内容吗?

  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

  3.怎样理解“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这句话?

  ——文字是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其中的“厚”,表面上是说书的厚度,实际上含有丰富的知识、精深的道理的意思。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2.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琢磨体味,练习概括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从这句话“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概括主要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对每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尝试进行分类概括。

  (1)天空中的文字。

  ① 星星——指示方向。

  ② 云——辨识天气。

  (2)土地上的文字。

  ① 一块灰色的石头——碎贝壳造成——曾是一片汪洋。

  ② 一块大花岗岩——冰块带来的。

  四、掌握方法,总结收获

  1.介绍故事,激发兴趣。

  作者伊林小时候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时到乡间去,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了迷,他把家里的厨房当成实验工厂,居然成功了;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作鞋油,用其把皮鞋擦得锃亮,并高兴地欢呼“科学胜利了”。当然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但这让他懂得了科学试验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的道理。

  2.由伊林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如何认识大自然的启示。让我们再看作者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看课文第七自然段,请大家回答。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

  (2)介绍交流。

  ①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② 向书本或有学问的人求解。

  3.总结课文,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课后实践

  1.分工合作,搜集资料。

  大自然还有哪些文字呢?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

  2.整理资料,制作小报。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课时建议”

  两课时。

  精彩片段

  师:大自然的文字还真奇妙,一些普普通通,一点也不起眼的事物却能提供那么丰富的信息。可是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文字,从中了解到这些信息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段关于本文作者伊林的故事——

  (参见“过程揭示”第四部分,略)

  听了这段故事,你对伊林之所以能成为一名科普作家有什么想法?

  生:他热爱科学。

  生:他很执着。观察蚂蚁,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

  生:他勇于探索,他不仅观察怎么做肥皂的,还自己去探索,动手去做。这种精神对他搞清楚科学真相一定很有帮助。

  师: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启示呢?

  生: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伊林是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但是可以看出伊林对科学、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了这种热爱,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生:要想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离不开仔细的观察。我们要勤于观察大自然。

  生:我们还要大胆探索,大胆地做实验,发现其中的奥秘。

  师:让我们再看作者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结尾。

  (生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到大自然中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因为离开了大自然,离开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就谈不上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了。

  生:还要学会到书本中去学习,因为书本里记载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到许多前人已经认识和发现了的大自然的奥秘。我就喜欢读大自然方面的书籍。

  生: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还要勇于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我觉得还可以向一些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请教,比如到大沙漠去探险、旅游,就要找一个向导,他不一定有多少学问,但一定要有丰富的沙漠生活的经验,这样才能读懂沙漠中的文字,知道什么时候有风沙,哪里有水等等。

  师:这是一些在某一方面有学问的人,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生:我觉得“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句话很有道理。不管你是从书上读来的,还是从有学问的人那里打听来的,条件许可的话,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就像没有沙漠生活经验的人,懂得再多,如果不去沙漠里真正体验一下沙漠,把他一个人抛到沙漠里,他不一定能生存下来。

  师:不能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还要能落实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算是真知。

  “评点” 一个简单的阅读问题的解答,却被老师转化成了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首先是故事的引入,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课文信息,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第二,在学习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时,教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多加了一则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有效地促进学生把信息的获取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树立了科学的态度,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

  (李建军)

  参考资料

  1.伊林(1895~1953):苏联科普作家,生于乌克兰,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以诗一般的意境、用文艺的手法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从1942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2.有关大自然的文字列举:

  (1)冬季干冷春季寒。

  (2)冷得早,暖得早。

  (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5)若雨中能听到蝉叫,便可知晴天将至。

  (6)燕子低飞要落雨。

  (7)龟背潮,下雨兆。

  (8)蚯蚓上路爬,雨水乱如麻。

  (9)麻雀囤食要落雪。

  (10)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11)四九南风六月旱。

  (12)猪衔草,寒潮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