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题解”
这是一篇阐明事理的课文。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将“学问”作为一个词来使用,翻翻词典,它的意思是:一是泛指知识,一是指系统的科学知识。本文却将“学”与“问”拆开来,作为标题,如何理解?
其实,“学问”正好是和“学”与“问”紧相关联的,“学”与“问”密切依存,缺一不可——
人不学无以知。知识,只有在长期的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形成,才能长进,离开了学习,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人不问无以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增长知识,但在这一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明白的地方,这就需要提问,在问的过程中化不知为知。
因此,“学”和“问”相辅相成。比较起来,“问”尤其重要,要喜问、敢问、善问,这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提出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观点,举出了中外著名科学家勤学好问、问思结合的事例来加以证明,指出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我们以深刻启发。
全文五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提出观点。
先从“有学问”落笔,带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一观点。
接着运用两个比喻句,将“问”比作“金钥匙”和“铺路石”,突出“问”的重要。
这一自然段有如高屋建瓴,树起了全文的中心,领起下面的具体证明阐述。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论证观点。
这一段论述证明观点从几个角度进行,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奥秘不懈探求,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的“问”成了他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和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必须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请教别人,能者为师。
——这儿强调必须问,指出了向谁问,遵循“能者为师”的原则。
第三层(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善于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这里举出了我国古代大科学家沈括既喜欢发问,又善于思考,终于有了成就。
——这是由“问”及“思”,以沈括为例,证明了问思结合的重要。
这一段论证观点是全文主体:举例证明成功是从问开始的世界千变万化必须“问”,而且要以“能者为师”举例证明必须实行问思结合。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铺路石的观点。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作出结论。
先呼应开头,由“学问”二字落笔,突出既要学又要问。
接着指出学与问相辅相成,带出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末了强调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尾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应开头观点、中间论证的结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提观点作论证下结论,结构上符合一般阐明事理文章的特点,同时例证充分,说理有力,更添服人力量。
“字词推敲”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句中的“他”是承上而来指哥白尼,“缠着”一词用得很好,它表明哥白尼在“问”上的韧性精神,不是吗?大概哥白尼“问”得太多太勤,弄得爸爸妈妈或者不耐烦,或者穷于应付,不免借故推托吧,可是哥白尼硬是“缠着”,也就是钉住不放,如果不是坚持不懈的韧性,他能“缠着”吗?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句子里引用了“能者为师”这一词语,容量很大,恰到好处。“能者为师”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韩愈认为无论年龄大小、出生先后,也无论地位尊卑,只要他懂得的道理高于自己,就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试看此前所写,正是阐明作为新一代小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随时随地请教别人,请教的对象多种多样,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只要能给予启发、帮助都行,无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成为自己的老师,岂不正好与韩愈所写的“能者为师”十分贴合吗?这一词语真是言简意明,用得太好了。
“句子含义”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这一句强调了“问”的重要性。“金钥匙”和“铺路石”是两个比喻,所取的角度与知识相关,与成功相连,正好紧扣上面所写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知识离不开“问”,成功也离不开“问”。这一句强调了“问”的重要,又不是架空的,它与下面的哥白尼从小喜欢问、沈括喜欢问还结合思,是紧密相应的,他们拿起了这把“金钥匙”,利用了这一“铺路石”,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通向了成功之路。同时,运用比喻形式,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要求得真知就必须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所引两句用上“勤学好问”一词将学与问连在一起了,而且将它们比作两个强健的翅膀,相应而来的是“知识的天空”、“宇宙的奥秘”,有了这强健的两只翅膀才能去翱翔,去探求,两个“任”字不只是表明可以自由支配,更主要的是无所阻碍,归结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二字的内涵是“勤学好问”导向自主求得真知、自主探索奥秘,不再是被动应付、表面文章了。
“语段理解”
本文的重要语段除了结尾的归纳总结这一段,第四自然段有观点、有材料、有结果,是相当典型的,我们不妨推敲、理解一下,对于我们今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先拎出小观点——在求知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光学习,不去思考,则会导致迷惑。作者补上一个“思”,把“学和问”的总观点引入一个更深的境界,结合“思”才是真正的“学”、真正的“问”,并非是另一个问题,而是更为完善罢了。
接着是举例印证——沈括这位北宋大科学家从小就喜欢学中有疑、疑而发问,暗含了一个“思”字,例子是《大林寺桃花》诗歌的描写: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山上山下为什么相差这么远?于是“问”,妈妈的回答不能使他真正释疑。这是“思”带来的,他没有放弃,“仍然”将这一问题放在心上,表明沈括锲而不舍。
最后是点示结果——沈括到深山寺庙里去,发现山上和山下温差很大,导致了同是桃花开放时间相差甚远,他能明白这一道理,发于“疑”,导致“问”,成于“思”,可见“学与思”的结合在求得真知的过程中多么重要啊!
学思问疑思,这就是这一语段的意脉,走向十分清晰,确实将学与思有机结合起来了,举例典型,阐释明晰,结构完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特色”
观点鲜明,例证充分,这是本文的一个显著写作特色。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亦即“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同时突出了“问”的重要性,这就将“学与问”紧密联系起来,既点明题意,又显豁分明,为下文论证作了准备。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出了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所以获得成功,得力于遇事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在不断“问”的过程中不懈探求的;中国北宋的科学家沈括所以获得成功,也得力于“学和问”,尤其难得的是他还融进了“思”,将学和问与思有机结合起来,这就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生动,耐人寻味,这是本文的又一个显著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容易论述枯燥,缺乏感染力,好在本文作者注意运用生动的比喻,例如将“问”说成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就具体可感。而将“学和问”比喻为“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这才能够借助两只有力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在宇宙里探求奥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此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马明娟)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整体感知,明确中心。
课文的中心是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在文章结尾又强调:“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作者把自己的观点说得十分清楚。
从“整体入手”,是阅读的一般规律。在揭题时,就要让学生阅读全文,抓住中心,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说明的道理。然后,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感悟”的能力。中心找到后,可追问:作者是怎么说明我们要善于“问”的?以此理清作者的思路。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作者在文章中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和我国北宋伟大的科学家沈括。一中一外,非常典型,而且含义深刻。这两个例子,是讲“学”,还是讲“问”?学什么?问什么?需要细细揣摩。在精读细讲时,老师不能一讲了之,或一读而过。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从而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
3.自读质疑,学会学习。
这篇课文中的“学习”是广义的,凡是想了解、熟悉、掌握自己不知道的事物的过程,都是学习。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问”是学习的一种方法,问自己,问别人。孔夫子提倡“每事问”。阅读是学习,在阅读中,要边阅读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问同学、老师。课文教育学生要“问”,教学中我们可安排“自读质疑”这个教学环节。
“思路提要”
可遵循“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下结论”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
“过程揭示”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与问)
2.思考: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学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理解下列词语:
钥匙、无影无踪、奥秘、不懈、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默读课文,思考: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第二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因而他才会对科学不懈地追求。
第三自然段:小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随时请教别人。
第四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五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
(2)再写了什么?
(3)然后写了什么?
(4)最后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
再写向谁“问”;
然后写怎样“问”;
最后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深入悟解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
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要点: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
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了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
(2)理解“不懈探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日心说”。
要点: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动。根据今天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看,哥白尼的“中心说”中也有错误:第一,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沿用了行星在轨道上作匀速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运行也不是匀速的。但“日心说”的问世对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进步,发展很快。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2)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要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板书:好问)
(3)向谁问?
要点:能者为师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要点:只要他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板书:勤学)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点拨: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要点: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要点: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要点: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善于思考。
4.精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1)学与问是什么关系?
要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板书:学与问结合)
(2)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点: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板书:养成习惯)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复述课文。
2.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附板书:
“课时建议”
两课时。
精彩片段
(一)
……
师:我知道大家预习过了这篇课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生:五个自然段。
师:我想请五位同学分别来读这五个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
(五个学生分别读)
师:刚才五位同学读得都非常流利。
每多一次阅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想一想,你又读懂了哪些?
生: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
生: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生: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
生:学和问不能分开。
……
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下面的文字都是用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作者引用的第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
生:哥白尼。
师: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
生:天文学家。
生:他是波兰人。
师:看来同学们对哥白尼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了使大家对哥白尼有个全面的了解,老师找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一看。
(出示投影)
看了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
生:勤学好问。
生:爱提问题。
生:留心观察。
生:充满好奇。
……
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
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他从小爱问问题。
生:他什么都爱问。
生: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学、好问的?
生: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生: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
……
师:下面请一个同学将这一自然段读一下。
(学生读)
师:××同学读得非常流利,但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
(生沉默)
师:如果我们思考一个非常吸引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读?
生:(恍然大悟)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
师:非常正确。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带着好奇的语气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问是成功的开始。
生: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
……
“评点” 尊重主体,张扬个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考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在这个精彩片段中,教者以“你们了解哥白尼吗”“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等等看似平常的问题,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谈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今后的学习可能发生的变化,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沉思、交流)
生:老师,我想可能是作者担心我们看了他的文章不相信他说的道理,加上两个名人的小故事让我们更加相信。(大笑)
生:我同意××同学的意见,如果没这两个小故事,光讲道理的话,别人会不太相信。
生:这两个故事是作者有意写的,是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作者说的话是正确的。
……
师: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写作特色,大家今后讲道理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给他以指点,使他茅塞顿开。如果你们就是这位智者,我就是这家的老二,你该如何帮助我呢?
(学生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又读又议又写,五分钟后,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不仅能用书上的原文、原故事给我这个“老二”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有的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故事来说服我。不知不觉中,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还绘声绘色地交流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小故事……)
“评点” 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角色体验。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掌握了文体结构,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融合,把已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了。角色体验在德育课中经常使用,已被证明是一种好方法,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能大胆地使用呢?(蒋长兰)
参考资料
1.哥白尼与“日心说”。
现在,如果有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定会被人笑话。可是,“地心说”曾经被奉为真理长达一千多年,是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
杰出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波兰人。他10岁时父亲去世,在舅舅家长大。在舅舅的影响下,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着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506年回国。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为“神医”。他大部分时间在大教堂当教士,但始终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他的著名天文学说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哥白尼为了取得天文观测数据,在他任职的教堂箭楼上,建立了一座小型天文台。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他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的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是四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这是很了不起的。
“日心说”认为,天体运动应当是简单的、和谐的,用所有星体环绕地球运动来解释地球上看到的日升月落等现象,就如同我们坐在船上认为两岸在运动,而不是船在运动一样。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明确宣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和别的行星一样,是一颗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哥白尼的结论和《圣经》上的说法完全相反,如果承认“日心说”,就等于宣布《圣经》传播的是谎言。
哥白尼确立“日心说”后,由于顾忌教会的迫害,不敢公之于世。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被搁置了30多年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才得以出版。直到1543年5月24日去世那一天,他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书。——摘自《中国少年百科全书》
2.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的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这要归功于我国古代的一位读书人,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弄清了这种东西的性质和用途,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这位读书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石油”,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位读书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1031~1095)。
沈括是北宋年间钱塘(今杭州市)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33岁到京城开封研究天文历法。王安石变法期间,被任命为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司天监长官。他用自己制订的《奉元历》代替旧历,提出《十二气历》代替农历,《十二气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还要合理,可惜未被采纳。
沈括在物理学方面建树很多。他通过实验找到了使用指南针的办法,指针总是精确地指向南方。这是世界上关于如何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此后,他在用指南针定向时,发现磁针常向东偏,不指正南,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这比欧洲人要早400年。他对凹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说明,对声音振动的实验,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到浙江东部地区考察,提出雁荡山群峰是经过千万年流水的冲刷而成。他经过太行山麓,见山壁中间有一条由卵石螺壳组成的堆积层时,断定这里是古时的海边,并推论出“大陆都是混浊泥沙冲积形成”的。这些独到的见解,与现代科学结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沈括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26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像活字印刷、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炼钢等重要成果,就是由这本书记录留传下来的。这部书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意义。——摘自《中国少年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