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题解”
这是一篇访问记,选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集《内蒙风光》。
作者以“草原”为题,告诉我们他写的是草原情景。然而,我们祖国幅员广大,有草原的处所不在少数,他是写的哪一个草原?读后可知,老舍写的是广袤无垠、举世闻名的内蒙古大草原,写那里的景、人、事、情。
一般说来,亲眼见到草原的人为数不多,对草原往往有一种神奇向往之感。那么,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本文又涉及到哪些人和事?我们在接触“草原”这一标题,对“草原”心驰神往之余,自然急于阅读课文,想弄个明白了。
“结构分析”
这篇访问记叙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草原美丽景色以及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全文五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以作为一段。
第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这一段开头点明“我看到了草原”,看到了草原的什么?接着具体描写:
看到了草原的天,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愉快之情;
看到了天底下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看到了草原的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
看到了到处翠色欲流……使“我”既想久立四望,又想低吟小诗,心情无比愉悦。
第二段写蒙古族同胞来到这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先点访问目的地;
继写草原辽阔,牛羊渐多,马群出现;
接着突出蒙古族同胞骑着马儿前来迎客,他们欢呼、飞驰、引路,展现了一派热闹景象。
第三段写蒙古包外,主人热情欢迎客人的情景。
先点马多、车多、人多;
继写主客之间握手、欢笑、说话;
突出了主客情深,心里总是民族团结。
第四段写蒙古包内主客双方互相敬酒的热烈场面。
主人们倒奶茶、摆奶豆腐、端进羊肉,向客人敬酒,我们回敬,反复进行;
姑娘们唱民歌,我们的歌手也唱起来,主客双方沉浸在欢快之中……
第五段写蒙汉两族人民亲切联欢、话别的情景。
小伙子们套马、摔跤,姑娘们跳舞,客人们也唱也舞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时间晚了,大家都依依不舍,难以别离,表现了一腔深情。
这里的五个自然段组成了完整的文章。作者以空间转换为序,把事情与情感交织起来。我们可以从空间、事件、情感三个方面列出三条线索,进一步理清结构:
空间: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事件:赏美景被欢迎喜相见受款待共联欢难分别。
情感:愉快热情挚情盛情深情。
这三条线互相对应,交织一体,联系紧密。
“字词推敲”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句中的一些词语切合草原特点和“我”初入草原的心情,是精心提炼的,例如:“清新”,清爽而新鲜,草原的空气才能给人如此感受;“总”表达了草原太新奇太可爱,作者常常憋不住想唱歌,以此来表达愉快心情。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句中的“洒脱”,意思是自然,不拘束,指言谈、举止、风格,用在本文中,可以用“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来理解,其实是以自我感受来暗示草原辽阔无边,无所阻碍。
“河!”这里,在“河”字后边加了叹号,说明了在草原上河的重要。有了河,才能使草原具有旺盛的活力,才能有人家,才会有牛羊马匹。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蒙古族同胞迎客心切,驱马急驰,速度很快,像飞一样,这一“飞”字用得好。而蒙古族同胞迎客时穿着鲜艳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所以说像彩虹一样。这儿的“彩虹”用得多么准确、传神啊!
统读全文,还有一些难解或须解的词语需要我们仔细推敲,略举一例吧:
“羊群一会儿……一会儿……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句中的“一会儿”连用,表明羊群攀高走下的动作迅捷,带来人们的视觉美感,而用“白色的大花”比状羊群,固然是作者的想象,也未尝不使人更添美感,用得多么贴切生动!
“句子含义”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茫茫”是朦胧的样子。在作者的眼里,天底下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色,空气清新,天空明朗,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没有模糊的“茫茫”之感,原句的意思并不矛盾。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小丘不高,也不直上直下,和草原同色,才给人“柔美”之感,好像用绿色涂抹而成,没有墨线勾勒的痕迹,这景色又浓又润,就像画中的翠色要流下来似的,但放眼远望,这绿色一直流入云际,原因是无边草原在远处和天空相连,造成了翠色“流入云际”的直接感受了。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结句,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怎么能忍心分别呢?在夕阳里,大家望着无边的草原,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显然,这一结句是作者感情最集中、最丰富的流露,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语段理解”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理解这一语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我们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了要访问的目的地——陈巴尔虎旗,而这个旗过去后仍然是草原,表明草原的宽广辽阔。
第二层写我们看见了河、牛、羊、马,知道快要到访问的目的地了。
第三层写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的情景:先用比喻,蒙古族同胞骑着骏马,像一条彩虹一样飞过来,他们心急啊!接着点出这是主人到几十里外来迎接远客。再写主人欢呼、飞驰、引路;随后渲染一派热闹气氛——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打破了草原的静寂。最后点示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大概就要到地头了。——这一语段突出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读之令人感动。
“写作特色”
本文运用了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注意静态描写(第一段)和动态描写(第二段)的有机结合,在静与动的变化中,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对草原、对蒙古族人民的情感逐渐加深,表达了炽热的思想感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线交融为一体,随着空间的转移、事情的发展,思想感情也在逐步加深,“结构分析”部分对此三者对应关系已列出简图,我们可以联系课文进一步理解。
此外,文章还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儿就不一一列出了。(徐 敏)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逼真地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热情地歌颂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同胞的深情厚谊。语言流畅,琅琅上口。祖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之情跃然纸上。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书,通过多读,明白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悟出文中之理,感受语言之美。
在强调读文的同时,结合观看插图,也有助于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民族团结的主旨。
“思路提要”
初读课文,总体把握——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总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文章各段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理清脉络。
品词析句,理解内涵——深入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本领,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深情朗读,加深体验——进一步受到文章思想感情的熏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过程揭示”
一、以歌激情,以画引情,导入新课
1.教者演唱(或听录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2.导语:这是一首赞美草原的歌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提问:什么叫草原?你们见过草原吗?见到的(或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
(漫谈)
3.看到“草原”这个题目,你马上想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作家老舍写的是什么呢?请听老师把课文朗读(或听录音)一遍,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4.读后讨论。
(这篇文章写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情景,写了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写了蒙汉同胞情深谊长的热烈场面)
5.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各自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以空间的转换为序:初入草原——目的地——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2)各个自然段的大意。(美景——远迎——会见——款待——话别)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第一自然段)哪一部分写了蒙汉同胞情深谊长的热烈场面?(第二至五自然段)
三、品词析句,理解内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同座交流,全班交流(草原美,作者心情愉快,喜欢草原)
(2)哪些句子写草原美呢?请读读有关的句子。
(3)投影揭示: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
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 思考并讨论:这两组句子,哪种说法好?好在哪里?
(各组下一句的说法好,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羊群、小丘描写得很美,令人向往)
② 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流入云际”。
(4)哪些句子写作者心情愉快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①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③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为什么“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也写的是作者的愉快心情?(对景物的感觉跟人的心情有关)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象所描绘的情景。
① 漫谈想象的情景:草原实在大。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② 出示句子,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走了许久,望见了一条河。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下一句多了修饰语,把河比喻成“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最后用的是感叹号。具体、形象地写了河的形状,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忽然,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
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
我们飞过来。
(下一句两处用了比喻,写出了欢迎队伍来得快)
③ 读课文,看插图,说远迎。
(2)轻轻读第三至四自然段,复述蒙古包内外欢迎的情景,体会民族团结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是怎样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
① 理解:何忍别(何:哪里;忍:忍心,舍得;别:离别)、天涯(极远的地方)、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② 讨论后小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依依不舍地话别。
四、深情朗读,加深体验
1.各自轻轻读课文,复述“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的盛况,说说从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读你感兴趣的段落,重点指导朗读下列语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附板书:
“课时建议”
三课时。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草原》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默读课文后,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我看可以分成两段。
生:我认为应该分成三段。
生:我看分成五段也行。
师:(示意暂停)讨论分段的时候,大家不能只是说分几段,还要讲出这么分的理由。下面谁先说?
生:我认为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是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草原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第二段是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写的是蒙汉同胞的深厚友谊。
生:我为什么说可以分成三段呢?第一段是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作者初到草原时见到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心情;第二段是第二自然段,写的是蒙古族同胞远道欢迎的情景;第三段是第三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写作者跟蒙古族同胞联欢、畅谈和不忍离别。
师:你刚才说可以分五段?
生:是的。每个自然段是一段。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第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第二段写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第三段写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第四段写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第五段写话别。简单地说,就是“美景——远迎——会见——款待——话别”。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大家有什么意见?
生:我被搞糊涂了,照他们这样说,一篇文章可以随你怎么分嘛。
师:哦?是这样吗?
生:我不同意他这样说。不管你怎么分,要能讲出理由。也就是说,要合理。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那么,大家对刚才的分段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把五个自然段分成五段的做法不大好:分了等于没分,太碎了。
生:其他两种分法我认为是合理的。
生:我也同意。
师:我基本上赞同大家的意见。一般说,分段不要过于琐碎,但有时一个自然段分为一段也是可以的,只要分得合理,全文按照同一个标准分,想怎么分都行。
“评点” 划分段落的训练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它不可随心所欲,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把握作者思路,合理划分。但段落划分又不能过于强求一致,简单地肯定一种,否定另一种。不管你怎么分,都要讲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不致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这位老师这样做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吴迪康)
参考资料
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短篇小说集《月牙集》等;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多部。
老舍苦难的童年:
生于平民家庭,家境贫苦。父亲是一个满族护军,在老舍一岁时,牺牲于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下。母亲和姐姐靠给士兵缝洗衣服维持生活。母亲后来当了学校的勤杂工。全家人都是文盲,只有老舍在公费的学校里念到师范毕业,成了一家之中唯一识字的孩子。他念书的时候,中午回到家中,常常碰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情况,他问一句:有吃的吗?听说没有,就刚强地往回走,饿着肚子听下午的课。
2.旗: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3.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羊毛压成的像厚呢子或粗毯子似的东西)做成。
4.草原: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5.鄂温克族: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市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广,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族交错杂居。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区,地属大兴安岭西侧缓坡和草原。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使用鄂温克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牧区学校通用蒙古语、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语、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