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郑还古《博异志》中有一则《岑文本》故事:
贞观中,文本下朝,多于山亭避暑。日午时寐,初忽觉有叩山亭院门者,药竖报云:上清童子元宝特此参奉。文本性慕高道。束带命入。乃年二十已下道士。仪质爽迈。衣服纤异,冠浅青圆角冠,衣浅清圆帔,履衣服轻细如雾,非齐纨鲁缟之比。文本与语,乃曰:仆上清童子,自汉朝而果成。本生于吴,已不得凝滞之道,遂为吴王进。入见汉帝,有事拥遏教化不得者无不相问。仆常与方圆行下,皆得美畅。由是自文武二帝,迄至哀帝,皆相眷。王莽作乱,方出外方,所在皆沐人怜爱。自汉成帝,遂厌人间,乃尸解,或秦或楚,不常厥居。闻公好道,故此相晓耳。文本诘以汉魏宋齐梁间君王社稷之事,了了如目睹。因言史传间屈者虚者亦甚多。文本曰:吾人冠帔,何制度之异?对曰:夫道在于方圆之中,仆外服圆而心方,正相时仪也。又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铢服。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对曰:尤细者则五铢也。谈论不觉日晚,文本乃别,出门而忽不见。文本知是异人,乃每下朝,即令伺之,到则谈论移时,后令人偕送,诣其所止。出山亭门,东行数步,于院墙下,瞥然不见。文本命工力掘之,三尺至一古墓。墓中了无余物,唯得古钱一枚。文本悟“上清童子”是铜名,“元宝”钱之文也,外圆心方,钱之状也。青衣,铜衣也。五铢服,亦钱之文也。汉时生于吴,是汉朝铸五铢钱于吴王也。文本虽知之,而钱帛日盛,至中书令。十余年,忽失古钱所在,文本遂薨。
“上清童子”故事,已经成为情节完整的神话。正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一·古文钱》所说:“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明人胡应麟《章纳言宗理有事诸陵拉余同谒归赋七言四章》之三“旧识上清童子在,应门犹著五铢衣”句,依然在怀念这一神话形象。
后来,“上清童子”也成为“钱”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