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民俗现象中,“烧纸钱”的礼俗,不仅见于本书“以钱为道具的岁时民俗”中所说到的“寒食”、“清明”时节,还有资料可以说明,又曾经有发生于其他节令的情形。例如:
新年
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说,“元日早起,男女肃衣冠,焚香楮钱,拜天地、家神,卑幼拜尊长,名曰‘拜年’。”以“烧纸钱”为“拜年”的礼仪之一。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念亲戚老夫卧病》:“新年初一日,叫他到坟上烧纸钱去。”咸丰九年《固安县志》:“(正月)初二日,每家于祖茔焚纸钱,行四拜礼。”这两例则是到坟上“烧纸钱”。
光绪十年《高陵县志》:“正旦前夕,士民皆祭其先,先期悬纸钱于□旁,夜半祭毕,焚钱酹酒。□旁者亦焚之,酹汤酒,或即古人祭□之义也。”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引《皋兰县续志》:“(正月)初旬,谒墓焚楮币。”又引《安定县志》:“正月初三日夕,门前焚冥钱举哀,谓之‘送家先’。”抄本《洮州厅志》:“(正月)初三日,各备纸钱拜墓。”宣统二年《诸暨县志》:“正月具酒肴荐墓,挂纸钱于墓门,谓之‘标佰’。”
乾隆六十年《石首县志》又说,“三日乃焚挂门钱。”正月初三门前“烧纸钱”的礼俗,有的地方称之为“烧门神纸”。如同治九年《长乐县志》:“俗于除夕缚纸钱一束,上书门神财钱等语,设座供奉,至新正初三日焚之,谓‘烧门神钱’。”又民国十一年《天门县志》:“至初三日子夜,燃烛于大门内,将‘除夕’所贴各处纸钱收焚,复各理职业。谚云:‘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
上元节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元宵)焚门纸钱于门外,谓之‘送年’。”
二月初二日
二月二日,也有挂纸钱于坟的风俗。同治十三年《黔阳县志》记载:“二月二日,俗传土地生辰。”“社前,以纸钱挂新坟,行拜扫礼,过社则止。”光绪八年《平遥县志》:“(二月二日)夜哭焚纸钱于门外。”
三月二十七日
光绪七年《荣河县志》:“(三月)二十八日,俗名‘鬼节’。今人家先一日焚冥镪于墓钱,为先父母赴会之资。”
三月二十八日
光绪十五年《罗店镇志》:“(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齐天圣地诞辰,士女焚香,阗塞道路。”“届期各庙界土地司神赛会,以纸箱藏楮帛纳诸宫前,堆积如山,名曰‘解天饷’。焚时迎诸神团走,又谓‘验楮’。”
小满
康熙二十九年《汝阳县志》:“小满,挂陌上楮钱。”民国二十七年《汝阳县志》也有同样的内容。这里所说的“挂”钱,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与“烧”钱其实有非常接近的意义。
端午
前引张宪《端午词》所谓“五色灵钱傍午烧”是其证。此外,还有另一种端午“烧纸钱”的特殊形式。据道光二十年《云梦县志略》记载,当地五月端午“作龙舟迎赛”,有所谓“迎船”仪式。这种仪式,实际上是一次水上的文化游行。“设层楼飞阁,于其脊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及瘟神、水神各像,旁列水手十余,妆束整齐,金鼓箫板,旗帜导龙而游。好事者取传奇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不久又有“送船”仪式。“数日后,以茶米、楮币实舱中,如前仪,导送河干焚之。曰‘送船’。”
六月六日
康熙四十九年《宁远县志》:“六月六日,焚纸,献绿豆汤于冢上。”乾隆十二年《重修灵宝县志》:“六月初六日,士民各赴先茔,奠茶汤,化纸钱。盖因盛暑苦渴,亦仁孝之俗,可喜也。”乾隆五十二年《洛南县志》:“六月六日……间有上坟烧纸泼汤者。”道光十六年《咸阳县志》:“六月六日……具果品,焚纸钱于祖先,取夏祭之义也。”
然而,道光十一年《博平县志》也说到“泼汤”风俗,但是时在四月,且并非“因盛暑苦渴”,也不是“夏祭”,而意在“荐新”:“四月,麦秋日,家取新面作羹,备楮钱、酒浆以荐新于先垄然后尝新。谓之‘泼汤’。”
中元节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〇引《岁时杂记》:“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莲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
清人姜渭《七月十四日作》诗,说到为中元节“烧纸钱”进行准备的情形:“栖苴漂泊叹无根,五载羁魂绕墓门。麦饭纸钱忙料理,家家明日作中元。”乾隆二十一年《平利县志》:“七月十五日,各祭祖先,烧纸钱,名曰‘鬼节’。”同治四年《郏县志》:“(七月)望日,以灰画地,焚纸钱,为祖考冥资。”光绪二十七年《乐清县志》说,“中元……人家祀先毕,束纸镪赴寺投入坎中焚烧”,此外,“别焚纸钱于幽静处,曰‘散纸’。”光绪三十一年《绥德州志》:“至中元节,家家皆诣先茔烧纸钱。秋露既零,故祭祖焉。”
也有在中元节前一天或两天“烧纸钱”的。同治七年《通山县志》:“(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前一日祭祖先,焚纸钱。”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先一夕,焚楮钱送之。新亡者则先二夕。”民国二十年《乐昌县志》:七月中元节,“是夕,自高曾以下皆奉钱包,正书某祖某考笑纳,惟恐有遗忘者。”
这里所谓“钱包”,也有称作“包袱”的,其意不通。“包袱”的“袱”,在有的地方写作“赙”,则合于古义。嘉庆二十一年《华阳县志》写道:“十五日,俗谓之‘七月半’,人家荐时物祀先毕,以纸封寓钱焚于庭,谓之‘烧袱子’。”民国二十一年《八寨县志稿》说“中元烧包”礼俗,又说,“其焚赙,多先于十三、十四夜行之。”
七月三十日
乾隆五十三年《娄县志》:“(七月)是月晦,寺塔燃灯,缁流作白莲船,乡人竞投寓钱于中,祈往生西方,夕作梵事而焚之。”嘉庆二十二年《松江府志》:“(七月)若月晦值大尽日(俗谓‘地藏开眼’),僧人以纸造为白莲船,乡人或以钱、米、絮、楮少许寄纸船中,祈生西方,夕作梵事而焚之。”光绪五年《青浦县志》:“(七月)晦,为地藏诞辰,值大尽,俗为‘地藏开眼’,僧以纸造白莲船,乡人或以钱、米、絮、楮少许寄纸船中焚之。”光绪十七年《枫泾小志》又记载:“七月三十日,地藏诞,往定慧寺进香,或以冥镪焚库中,曰‘纳锭’。”光绪三十四年《嘉兴县志》:“(七月)晦日为地藏王诞辰,妇女各以纸镪往寺观焚之。”
十月初一
嘉庆十九年《汉南续修府志》:“十月朔,各祀祖,但焚纸钱于门外。”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十月初一日,曰‘寒衣节’,里晚皆用纸卷、纸钱焚于门外,以送祖先、亡者。”光绪二年《兴平县志》:“十月朔,祭先祖,焚纸家门。”光绪九年《孝义厅志》:“十月初一日,土著人具酒醴、纸钱于先祖墓前祭扫。”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引《洮州厅志》:“孟冬朔,焚寒衣、纸钱于门外,云‘招魂’。”又引《成县新志》:“十月朔,焚楮币象金于墓,谓之‘送寒衣’。”又引《敦煌县志》:“十月朔,舁城隍神像出城至厉坛,多焚楮钱。家有客死他乡者,焚楮钱,祭奠于门外。”
冬至
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十一月冬至节……至晚,于门外焚纸锞。”
腊月二十四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〇《十二月》写道:“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借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纸钱。”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九引《岁时杂记》:“旧俗以七祀及百神,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而为禳祈云。”范成大诗《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中的《祭灶词》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酬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其中“酬酒烧钱灶君喜”句特别值得注意。似乎腊月二十四烧纸钱的意义,是送灶君朝天。
除夕
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除夕之前,皆出外,以纸钱祭墓。”光绪三十一年《蒲城县新志》:“除夕……焚纸币。”抄本《洮州厅志》:“(除夕)备纸钱,迎神于村外,俗谓之‘接家亲’。”民国四年《汉口小志》说,“(十二月)三十日为除日,自二十四至今日皆可祀先祖,俗名‘过年’,家家焚纸钱。”
“烧纸钱”礼俗,在地方民俗形式中,以年度计,可能演用的密度相当之大。前引《太平广记》卷三八四引《河东记下》“许琛”故事,有“常于月晦岁暮焚纸钱以报之”的说法。又如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三“过节”条写道:“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鬼节’”,“烧纸焚锭,亦‘鬼节’为盛。”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说:“民间于新节元旦、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冬至、除岁各祭祖先”,“焚烧楮钱。”乾隆十九年《广灵县志》也写道:“正月初五、十六,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冬至等日,定更后,合邑妇女皆出大门外烧楮,哭声震天,更余乃止,名曰‘哭节’。”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写道:
正月二十日,夜设祭……二十五日,夜设祭。
二月初二日,午祭天地,夜哭焚纸钱于门外。
三月寒食日,不举火,祭祖先于墓。
五月端阳……夜哭于门。
六月初六日,夜哭于门外。二十四日,夜哭于门外。
七月十五日……夜哭于门外。
九月重阳……夜哭于门外。
十月初一日,夜焚纸钱、寒衣,哭于门外。
十一月冬至……夜焚纸钱,哭于门外。
十二月除日……夜哭于门外。
凡哭者皆系妇人,名曰“鬼节”。谓是日亡人来,故哭耳。
平遥的所谓“鬼节”和广灵的所谓“哭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这种情形,各地或有不同。光绪二十四年《滦州志》说,“(正月)初二、三日必诣墓焚纸钱,谓之‘上坟’。”民国二十六年《滦县志》中《岁时民俗·正月》条下则说:“除日,家家诣墓行礼,焚纸钱,谓之‘上坟’。”似乎同一地方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礼俗也会有所变化。
在丧葬活动中以“烧纸钱”作为文化象征的情形,还有所谓“领魂纸”等。如民国二十年《天津志略》关于丧礼,就有“焚纸锞,曰‘领魂纸’”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