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瘗钱”镇墓的意义

《汉书·张汤传》“盗发孝文园瘗钱”事,王先谦《汉书补注》又有这样的解释:“盖此瘗钱埋墓四隅,《传》称‘盗发’者即是四隅所瘗,不在冢藏中也。”

所谓“盖此瘗钱埋墓四隅,《传》称‘盗发’者即是四隅所瘗,不在冢藏中也”,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应当在于镇墓。

“四隅所瘗”情形,在“贝”作为“钱”的时代,考古资料中已经有所体现。例如,陕西长安张家坡发掘的西周墓葬中,M307出土铜器2件,陶器4件,墓主口内含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椁室的四隅各有一堆蛤壳”。这些“蛤壳”,也有镇墓的作用。

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有“冢藏之传说”条,其中有一段引录《三冈识略》的内容:

陕西庆阳府东山有不窋坟,相去数丈,一古墓忽崩裂,中有石室石床,堆古钱数处,散布四角,总计九百九十九枚。形方长几二寸,狭上阔下,上有眼,下有方空。列古篆二,曰“货布”。其式甚古。考太公九府钱有刀布诸名,制象立名,俱相脗合,岂即此钱耶?土人云以之辟邪最效。

所说“其式甚古”的“货布”,其实是王莽钱。而“堆古钱数处,散布四角,总计九百九十九枚”的情形,有明显的镇墓动机。所谓“以之辟邪最效”,看来首先是说钱型,然而理解为“堆古钱数处,散布四角”的形式“以之辟邪最效”,同样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瘗钱埋墓四隅”的形式,在后世民俗中也有反映。如《异苑》卷四有这样的记载:

徐羡之年少时,尝有一人来,谓曰:“我是汝祖。”羡之拜,此人曰:“汝有贵相,而有大厄,宜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可以免灾。过此,位极人臣。”后羡之随亲之县,住在县内,尝暂出,而贼自后破县,县内人无免者,鸡犬亦尽,惟羡之在外获全。

所谓“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与所谓“瘗钱埋墓四隅”,很可能是出于同样的动机,即“可以免灾”。只不过前者在于镇宅,后者在于镇墓。而在中国古代传统意识中,“墓”,实际上也是地下的“宅”,死界的“宅”。民俗生活中往往称坟墓为“冢宅”、“幽宅”、“阴宅”、“灵宅”等说法,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