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佩饰钱

中国古代作为佩饰的钱形铸品,称作“佩钱”或“佩饰钱”。

有的学者认为这种佩饰钱的出现始于汉代,原为钱形带扣,后来在上面逐渐增添各种图案或吉语,如“日入千金”、“长毋相忘”、“予天毋极,宜子保孙”等,或者将名号铸在钱上,如“太常半两”、“戚偃半两”等。“早期的铜扣及佩钱穿孔常呈菱形,使系带后仍可保持文字的上下位置。后世各种圆形花钱,往往亦可作佩钱使用。有人认为镂空钱亦是一种佩钱。还有一些佩钱,除钱形外,上部还有环扣等附加物。”

唐人和凝的《宫词百首》之九十一说到后宫女子以钱作妆饰的情形:

碧罗冠子簇香莲,结胜双衔利市钱。

花下贪忙寻百草,不知遗却蹙金蝉。

所谓“结胜双衔利市钱”,应当就是佩饰钱的形式。

前引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六:“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这种所谓“男钱”的“带”的形式,看来和“鬓”有关。

元人吾丘衍《闲居录》记载元武宗至大年间民俗,“妇女首饰皆以金银作小钱戴之,谓之‘春钱’。”这一情形,也可以反映中国古代妇女曾经以“钱”作“首饰”的例证。

在中国古代民俗观念中,五月是“恶月”、“毒月”,有种种厌胜方式。特别是五月五日,有集中的表现。其中尤以妆饰为重。也有以“钱”作为妆饰内容的情形。如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五关于“端午”节民俗说道:

雄黄荷包褭绒铜钱

制绣囊绝小,类荷包之形,中盛雄黄,谓之“雄黄荷包”。彩绒褭铜钱,为五色符,谓之“褭绒铜钱”,皆系襟带间以辟邪。

老虎头老虎兜肚

编钱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谓之“老虎头”。又小儿系赤色裙),亦彩绣为虎形,谓之“老虎兜肚”。

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也写道:“是日,小儿衣以黄衫(曰‘雄黄衫’),服以肚兜(曰‘老虎肚兜’),佩以钱文(编钱为虎头形,谓之‘老虎头’),系以五色长命缕,俗传以为服猛。”

《钱神志》卷三引《夷坚志》:“宋庆元三年,袁州锻铁人黄念四有女年十六,入市买盐。逢一道人乞钱,女解衣带上两钱与之。”所谓“衣带上两钱”,是钱作为随身佩饰的例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