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簸钱

唐代诗人王建在他的《宫词一百首》中的第九十五首,曾经说到后宫女子中流行的“簸钱”游戏:

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

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簸钱”的赌博的性质是比较明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讨论过的钱卜形式中以钱币正反面测定吉凶的方法,竟然与民间流行的这种赌博形式有某些相近之处。这一情形在清代竹枝词中也有所反映。例如,崔旭作于嘉庆年间的《津门百咏》中写道:

寻常食品一篮盛,蹲地微闻记数声。

信手拈来钱六个,只将背面赌输赢。

作者有注文:

□博。《东皋杂录》:掷钱为博者,以钱文背面分胜负。

《东皋杂录》,宋人孙宗鉴撰。看来所谓“□博”的流行,可以追溯到很早。明人郝璧《广陵竹枝词》也曾经说到所谓“簸钱”:

演武宽场策马行,游人汗漫晚凉生。

羚符诸技跌博子,夜夜簸钱到二更。

作者自注:

说偈:任驴年缚驴橛儿鞴鹰臂,日弄猢狲夜簸钱。

“簸”与“颠”等,都是要经过摇动然后掷出,看钱币最终是正面向上还是背面向上,以决定输赢。有的地方称此作“颠幕儿”。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十二首》中有这样一首:

腰鼓声喧两点椎,朱衣画裤斗新奇。

月明归路嫌萧索,更看顽童颠幕儿。

又有自注作补充说明:

“幕”读“漫”。《西域传》:难睨国以银为钱,幕如人面。如淳曰:“幕”音“漫”。韦昭曰:“幕”,钱背也。京师儿童掷钱为戏,得面者负,得背者胜,名“颠幕儿”。“幕”字出此。

蒋仁锡所引《西域传》与原文有异。《汉书·西域传上》:

(□宾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

颜师古注:

张晏曰:“钱文面作骑马形,漫面作人面目也。”

如淳曰:“‘幕’音漫。”

师古曰:“‘幕’即‘漫’耳,无劳借音。今呼幕皮者,亦谓其平而无文也。”

《汉书·西域传上》还说到其他两国以人像作钱文的情形:

(乌弋山离国)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

(安息国)民俗与乌弋□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

总之,清代竹枝词作者所谓“京师儿童掷钱为戏,得面者负,得背者胜,名‘颠幕儿’”,其中“颠幕儿”的说法,竟然又是民间俗语继承古义的一例。

民国六年《双林镇志》也记述,民间“又有踢鞬子、抛球诸戏”。原注:“近多在街掷钱以角胜,此赌习之传染也。”这里所谓“掷钱以角胜”的形式,可能也属于“得面者负,得背者胜”一类。

“卜钱”与“□博”形式有相近之处的情形,颇可发人深思。卜问未来情状的神秘主义预测方式,从参与者的深层意识分析,其本质与赌博存在某种共性,似乎是文化学研究和民俗史研究应当注意到的现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