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王玙传》:“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清嘉录》卷三“纸锭”条则引作“后里俗稍以翦纸为鬼事”。使用纸钱最为普遍的,是寒食、清明以纸钱致祭。
唐人张籍《北邙行》诗写道: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垄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诗人本意是述说人生哲理的,“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窠衔上树”等句,却可以作为珍贵的民俗史料来读。关于“寒食”“送纸钱”的风习,又有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有所反映: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又如徐凝的《嘉兴寒食》诗: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这些都是“寒食”时节“送纸钱”民俗的见证。然而,又有“清明”使用纸钱的资料。
例如,薛逢的《君不见》诗写道: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胜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篙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仕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诗人在说人生一梦,盛衰无常的规律,劝告人们不必汲汲于权位的争夺。所谓“带砺”,典出汉高祖刘邦故事。刘邦初定天下,论功定封,“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按照应劭的解释,“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绝耳。”说黄河干涸瘦如衣带,泰山颓圯小如砺石,功臣的权益才可能受到损害。《史记·萧相国世家》司马贞《索隐述赞》于是也有“继绝宠勤,式旌砺带”的说法。然而薛逢诗却指出,“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又说假使帝王偶然关怀,“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皇恩轻如纸钱,随风漫卷,飞挂树梢,只是虚伪的纪念。
王建有《寒食行》诗,形容“寒食”时的民俗传统,也涉及“纸钱”: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诗句说“寒食”扫墓情形,“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句,说明“烧纸钱”的意义,在于使财富象征和生人致意能够送达死者。
然而事实上,许多地方直至相当晚近的阶段,寒食清明以纸钱致祭的仪式依然“无火”,而称作“挂钱”、“挂山”。如宋人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说,“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擘钱’。”宋人陈著《本堂集》卷一有《到白水有感》诗:“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近行云易雨,积水路如溪。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颓墙独立久,百感付鹃啼。”其中“寒食纸钱树”,正是说“纸钱挂于茔树”的风俗。
明万历三十三年《嘉定县志》:“三月寒食,祀先,祭新葬者之墓,悬纸钱于树。”又如雍正八年《沁源县志》:
三月清明节,拜扫墓。挂纸钱于冢上不焚,禁火故也。前后禁火三日,禁甚严。俗传介之推焚身忌辰,不则有雹灾。
雍正十年《玉环志》:
三月清明节,子孙至墓陈奠拜扫,封土插足,悬纸钱。
乾隆二十一年《崞县志》也写道:“三月清明,祭扫先茔,墓上添土,或挂纸钱于其上,遵禁火也。”又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说:“(三月清明)挂纸钱于墓树。”又如乾隆五十九年《直隶遵化州志》:三月清明日,“上坟致祭,丘垄挂纸钱,增土覆墓。”嘉庆十九年《汉南续修府志》:“清明,祭祖于墓,芟除荆棘,挂纸钱。”光绪十六年《定兴县志》:“(清明节)前一二日或本日,家家拜墓,增封土,挂纸钱。”光绪十五年《普安直隶厅志》也记载:“三月清明,扫墓,以白纸作钱挂之,子孙多者白如积雪。”光绪二十五年《靖边志稿》:“三月清明,家家香楮祭坟,并挂纸钱。”宣统二年《临安县志》:“清明……出扫墓,以纸钱挂墓树,名‘标墓钱’。”
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三“纸锭”条说,“土俗,家祭墓祭,皆焚化纸锭,纸以白阡切而为陌,俗呼‘白纸锭’。有‘满金’、‘直□’之分,以金银纸箔糊成,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剪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钱唐姚春猗诗注:‘□,音环,去声,杭州土音也。’吴人亦谓背负物曰‘□’。”又引顾日新《纸钱》诗:“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寒云满天风括地,片片纸钱吹忽至。纸钱虽多人不拾,寒难易衣饥换食,劝君莫把纸钱嗔,不比铸铜为钱能杀人。朝为达官暮入狱,只为铜山一片绿。”
又有将“挂钱”和“扫墓”合称,将这一礼俗称为“挂扫”的。如康熙三十一年《永州府志》说,“(清明节)以楮钱挂树,谓之‘挂扫’。”又同治九年《江华县志》:“(清明节)前后数日,易次祭奠坟墓,刻楮钱挂树上,谓之‘挂扫’。”又有称此为“挂山”的。同治十三年《益阳县志》:“挂纸钱于墓上,谓之‘挂山’。”
同治八年《江夏县志》所说“挂钱”形式比较具体:“三月清明,墓祭,以竹木枝束五色钱挂楮钱、彩球,植于坟巅,子孙罗拜。”
“挂钱”,又称作“挑钱”。如民国二十四年《首都志》:“扫墓。《白下琐言》:清明扫墓,必以紫纸长条挂树枝,插于冢上,谓之‘挑钱’,亦古人‘挂钱’之遗意。”
光绪十一年《丹阳县志》说:“清明日,家家上坟,纸钱满野。”当有有意抛撒纸钱的情形。民国三十三年《宜川县志》写道:“三月清明节,是日忌雨。男女踏青扫墓,撒彩纸钱,名曰‘百纸’。”是为“撒”钱。
乾隆十二年《荥阳县志》记载,三月清明节,“祭毕,以纸钱表墓。”这里所谓“表”,又写作“标”。同样的礼俗形式,嘉庆十五年《滦州志》则称之为“标楮钱”。光绪元年《涿州志》又写道:三月清明,“添坟土,标纸钱于松柏上。”也有直接称这种礼俗为“标墓”的。如乾隆十七年《金山县志》:“清明日,祭墓,挂纸钱,名‘标墓’。”嘉庆二十一年《松江府志》:“三月清明节,拜扫先茔,县纸钱,谓之‘标墓’。”又如光绪五年《川沙县志》:“三月清明节扫墓”,“或插竹悬纸钱于墓,曰‘插标’,又曰‘挂墓’。”
也有写作“压纸钱”的。如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清明上坟,前此以土添坟,压纸钱。”
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家族地位不同,以纸钱致祭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在有的情况下,以“纸钱”致祭的行为,自始至终都有礼仪表演和礼教宣传的意义。如乾隆四年《祥符县志》说,清明节扫墓,“车后挂纸钱,粲粲然满道也。”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也说,“三月清明节,男妇扫墓,提壶挈榼,车后挂纸钱,新娶妇尤盛妆行拜坟礼。”
道光八年《清涧县志》:“清明祭于墓,焚黄阡或用错穿眼如钱状。”说明了最简易的“纸钱”的制作方式。
顾禄《清嘉录》卷三“上坟”条说到“烧楮钱”是“向来之旧俗”。又引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衣冠稽首祖茔前,盘供山神化楮钱。欲觅断魂何处去,棠梨花落雨余天。”又蔡云《吴歈》:“柁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荒原落叶何曾扫,胜地名花别有缘。”其中所谓“柁尾飘飘挂纸钱”,一似我们前面说到的“车后挂纸钱,粲粲然满道也”。
清明“纸钱”,有时似乎也用于生人居处。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引《同州志》:“清明拜扫,回则折柳枝插门,以纸钱缚树,且以围其釜,曰能避虫蚁。”咸丰元年《澄城县志》也有大略相同的内容,只是“折柳枝”作“折柏叶柳枝”,“以纸钱缚树”作“以钱纸缚树”。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写道:“旧《志》载,寒食增墓土,明日祭,携垄侧土少许归置阈内,云‘增富’。今则添土依旧,而携土‘增富’之俗久废矣。”这种古老的“增富”民俗,“携垄侧土少许归置阈内”的做法,看来与“回则折柳枝插门”等方式或许有一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