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1.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感恩。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恩惠的海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关爱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等等。感恩,是一个人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表现,不仅是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不知感恩,只会叫人变得自私、狭隘、不顾廉耻,历来受到人们唾弃。

  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父母只顾一味地爱孩子,却不知道教育孩子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父母。于是,一些父母开始抱怨孩子经常说让自己寒心的话,做让自己痛心的事。岂不知,正是在父母心甘情愿地付出,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的过程中,缺乏感恩已成为习惯,成为应该,成为自然。因为我们家长不懂得感恩,因为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这一课。作为父母,我们该考虑怎样为孩子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了。孩子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西方的感恩节,正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

  一、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要让子女去体会感情,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用情感去表达,让他知道,他人每天带给你快乐,不是义务,也不是责任,要懂得关心他人。其次,对于子女感恩的习惯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少一些责备。当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了就行了”,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

  二、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让子女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家长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孝顺长辈、关心亲朋、邻里关系和睦,孩子就会充满爱心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就会充满了感恩之情,为以后的感恩行动埋下种子。

  三、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首先要学会感动

  只有生活中常常感动的人,才会有感恩的行动。家长要抓住身边一切让人感动的场景来引导孩子体会感动:毕业典礼上,孩子和老师依依惜别是感动;自己生病了,父母的悉心照顾应该感动;亲人的灵堂里,人们的怀念是感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的老师让人感动,奋不顾身抢救生命的解放军让人感动,在废墟中创造了一次次生命奇迹的生还者更让人感动。这些人间真情,都可以让孩子一次次感动。

  四、感恩教育应循序渐进

  让孩子从孝敬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给自己快乐的理由,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的感谢之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