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12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随着社会实践形成、发展与变化的,各人的具体生活道路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性格。

  性格的种类有多种划分。按心理倾向分:有外向型、内向型及兼有内外向特征的混合型。按结构优势分:有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按独立程度分:有独立型、顺从型。国际惯用的是按人际关系划分:A型(注意人物型,即其行为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议论),B型(平均型,表现一般),C型(安定的消极型),D型(管理者型,会做人),E型(反常型,即不安定的消极型)。

  性格的初步形成期为0~11、12岁,初步定型期为11、12~17、18岁,成熟、稳定期为17、18~65岁。

  由上述可见,培养孩子的性格,家长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承认差异

  在认识上,要明确性格是属于人的个性,不能要求人人一样。

  二、让环境说话

  孩子的性格与家庭环境关系极大。父母寡言少语,孩子可能养成内向性格。大人喜怒无常,孩子可能养成情绪型性格。家庭生活民主空气浓、和睦、欢乐,孩子敢说话,可能形成外向性格。同样,家长的态度理智、意志坚定、办事有主见,都对孩子会产生积极影响。顺从型的家长,很可能教出顺从型的子女。因此,要想孩子有良好的性格,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

  三、注意早期培养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一旦定型,改之不易。所以,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毕业这一段非常重要。

  四、对独生子女不能过于娇惯

  生活条件太优越,未必就是好事。对孩子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十分必要。给孩子设置一点困难,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对锻炼孩子的性格是有好处的。

  五、防患于未然

  在家庭中要防止孩子不良性格的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早矫正。此类不良性格主要有:自卑、自我中心倾向、胆小怯懦、暴躁冲动、执意任性、过于内向、不合群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