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4章 附录(1)

  汉中女人的情和义

  ——读陕西作家张虹的小说

  谭湘

  陕西女作家张虹从1980年开始文学写作,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张虹的小说在各大刊物上发表,亦在国内一些文学赛事中获奖,但始终未能大红大紫,可算一个奇迹。新近读了她的中篇小说《欢乐门》,我竟有些诧异了。

  作品写一个知识分子如何被恶劣环境吞没的故事。云城经贸委副主任叶如轩拒绝了本单位女同事吴晓辰的非分“性要求”,准确说,是方式简单生硬的断然拒绝了会计身份女同事吴晓辰的狂热“性骚扰”,从此,叶副主任曾经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环境上被孤立,工作中被暗算,经济上被诬陷,形象上被丑化,工作权利遭变相剥夺,个人声名和生存环境以及原本圆满的家庭生活质量当然也就一落千丈。而这一切的进行和发生却又披着冠冕堂皇、貌似正常的口实和外衣,“正常”到让听说者不以为然,让当事人难以启齿、微不足道,由无数的小事、琐事连缀而成,却足以让“享受”者毙命,其间的残忍,其振聋发聩,就不能不让人惊罕了。

  众所周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精彩地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是考验一个作家是否优秀的基本标准。陕西既有写出《人生》、《平凡世界》的路遥,有写出《商州系列》、《废都》的贾平凹,还有以一部《白鹿原》摘得茅盾文学奖桂冠的陈忠实,他们无一不以深刻的历史感、卓越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而登上文学的巅峰。我们可以在陕西众多的女性写作中看到这些文学大家或深或浅的身影,看到这些文学大家在一个地域深远的文学影响和文化浸润。出生汉中的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安康市作协主席张虹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我们在《欢乐门》中既可以看到“高加林式”的命运抗争,也可以看到“废都式”的人生百态,还可以在杨远和吴晓辰等人物形象上发现某种“白鹿原”式女性的救赎和破坏。有所区别的是,张虹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在发挥女性性别细腻、体贴等等优势的同时,也把女性在政治上的某种天真和稚拙暴露出来。张虹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创作主体与作品主体间愈加同质同构,无论他们是改行做了企业,还是变身机关干部,或者成为一介教书先生,读者都能通过他们骨子里的清高、性格上的敏感,对于文学近乎“迂”的笃信和痴情、待人接物的某种轻信和近乎苛刻地追求内心完美等等标识,而将他们一眼识别出来。活跃在《欢乐门》中的杨远、叶如轩、唐三可等几个人物,无一不是颇具业务才华,而生活技巧稍逊。他们个性味道十足,时有书生意气,尤其是面对现实中邪恶东西的侵袭,常常应对失措甚至手足无措,有时还稍显迂腐和不易通融。他们或者得意,或者失意,而美的东西总是那样的脆弱和无奈。如果放眼张虹的其他作品,我们从《小芹的郎河》中看到纯净的爱情不敌现实物质的尖锐,从《等待下雪》品味女主人公以寄情自然抵御现实生活的寒意,再到《欢乐门》领略男女主人公于激荡起伏命运抗争中不得已的妥协,“书生意气”在严酷现实的挤压下节节败退,都或多或少看到这种无奈的影子。

  张虹的小说文本并不把性别作符号化描写,以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既可以有事业成功、志趣高雅、生活上养尊处优的杨远、何书贤;也可以有身残心灵,至纯、至美,仿佛不染人间烟火的哑女小芹;既有相貌平平、心地善良、安然若素承受命运弄人的厚道女雷瓶儿;还可以有明似火、暗如刀,心机、手段堪比毒蛇的阴谋家吴晓辰。而《欢乐门》中吴晓辰的形象堪称典型,是作者对中国近年文学画廊的一个贡献。吴晓辰性别为女,但是文学作品中“这一个”的“妖女”,她深谙权术、醉心情色、手段毒辣,必置对手死地而后快,她把以往文学史中“妖女”的所有性征发挥到极致,让现实中的男人女人心惊胆寒;另一方面,她又心乖手巧,八面玲珑,善于察言观色攀缘权贵,善于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在现实中左右逢源。吴晓辰的形象颠覆了传统意义女性的角色和定义,集中了过往文学中政治流氓的无耻、无赖和阴谋,代表了当下生活中传统霸权文化的特点和走向,以“非女”的认知意义成为恶之花的现代版诠释。那位生硬“挫伤”了她的经贸委副主任,虽然身为男性,又居领导岗位,却被她这个小小的会计招招命中“软肋”,既不能“以恶制恶”还她以颜色,更不能招架、还手她的“损招”、“阴招”,因之只能任其宰割。——既无防人之心,更无害人之术,作者对于知识分子弱势特征的观察提炼让人击节。

  张虹敏感细腻,女性的感知力很强,自觉地于性别差异的捕捉中舒展两性平等和谐的理想。她倾心讴歌的女性,总是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乐于独立思考,能够分担男人工作和生活上的软弱和烦恼,能够与男人互托生死、彼此相知、身心交融,所谓“上得厅堂”的“大女人”;她精心刻画的女性又大都母性、妻性、女儿性十足,包容隐忍、柔情万种、厨艺高超,并在肉体上与男人完美契合,是时而小鸟依人的“小女人”。最为重要的,是作者把千娇百媚的“小女人”和卓尔不凡的“大女人”天衣无缝地黏合在一起;重要的是,这样的女人总是与粗枝大叶、心安理得、孩子般贪心的男人的对比中塑造和完成的。这些生活在张虹作品中的男性,彷徨于精神与物质的悖论之间,总是在鱼和熊掌之间做着选择:浴血打拼,事业出人头地了,偏偏是战友加兄弟的老同学与恩爱娇宠的妻子暗地私通给他戴上了“绿帽子”(《等待下雪》);爱情上如意了,偏偏是巨大的物质享乐以背叛的形式在命运的另一头蹲守诱惑(《小芹的郎河》);守身如玉、大义凛然地保住了道德上的节操,却因而失去了工作的乐趣和做人的尊严(《欢乐门》);得到了美貌妻子的欢心,却再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雷瓶儿》)……商业化进程的挑战,性别间的某种尴尬,人生难以两全的悖论,知识女人酸酸甜甜的忧伤,作者如花的妙笔得心应手地写来,但却绝不是现实形态的简单翻版。

  张虹的作品显现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精神轨迹,是对精神性的顶礼膜拜,是对已经融入社会主流话语知识分子人生形态的形象剖析。她笔下的知识分子,既恪守传统意义上关于“正人君子”的一整套行为准则,又不得不与现实中某些“小人”行为妥协,清醒违心地讨生活;既鄙视铜臭、厌恶官场上的种种陋习,又四处化缘、到处托请,在不知不觉间为名利奔波左右;既感知来自异性、来自新生活的呼唤和新的气息,心向往之,又绝不越过雷池半步,取“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庸教条。如此尴尬、拿捏,作者的矛盾与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她刻骨铭心的《海的女儿》,她倒背如流的《诗经》、《楚辞》,她无比珍重的诸如操守、修养、气质等等文化的精义,在缤纷炫目的现实世界中苍白乏力和日渐缩水贬值,经不起物质的阴谋和一袭风吹雨打。她时而把笔触伸向传统美德,如小芹,如雷瓶儿;时而把视线聚焦现实精英,如杨远,如何书贤;有时候她一厢情愿地给作品添上一抹亮色,如企业家卢玉麟,如官员侯俊;更多的时候她是把思考引向悠远,让躁动不安、失落失望、无可奈何的人物,一次次寄情自然,在大自然中放达,转危为安。作者真的由此找到颠扑不破的精神支撑了吗?不!这是无奈的逃避,这是对人世间终极大义的追问和寻觅。值得一提的是,张虹并没有给自己的作品牵强某种结论,而是有意无意地保留了生活的原来面目,其情节完全尊重事物发展逻辑,不做主观粉饰和人为拔高,其故事结构呈开放、非饱和状态,可信可感,因而韵味深长。

  古语有云:“铁肩担道义”,古诗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中女人张虹是以柔弱的肩膀承担了这许多的矛盾、思考和热爱,其视野虽有局限,其笔触亦有薄弱,但收斩扎实,情深义重,值得怜惜,值得珍重。中国当代文坛应当给这样的作家一席之声。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08年7月10日第2版及《小说评论》2008年第4期,作者系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会会长)

  精神家园的回归

  ——张虹小说研究

  孙鸿

  上世纪80年代初,张虹以富有乡野气息的“三野”(小说《野梅子》、《野豌豆》、《野菊花》)步入文坛,迄今在《中国作家》、《十月》、《清明》、《青年作家》、《延河》、《特区文学》、《上海小说》、《啄木鸟》、《热风》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部(篇),其中有三部中篇小说分别由《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选载(《小芹的郎河》、《等待下雪》、《都市洪荒》,《小芹的郎河》获首届柳青文学奖、《等待下雪》获第四届特区文学奖);《祝涛的事情》和《雷瓶儿》分别入选中国年度最佳中、短篇小说。先后结集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黑匣子风景》、《魂断青羊岭》和中篇小说集《等待下雪》,其中,《魂断青羊岭》2002年荣获陕西省首届吉元文学奖。张虹的小说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成为安康文坛一颗耀眼的星,并在陕西文坛占有一定的地位,进而走上全国文坛且获得好评。

  张虹生长在汉中盆地的南沙河畔,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有着近二十年的农村生活体验。这期间她既经历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又感受了乡村生活的美丽。南沙河的丰树肥草美水滋养着张虹,使她成为一个富有诗人气质和创作灵性的作家。正如她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我的大半生,最快乐的时光,不是头上罩满光环的今天,而是在南沙河打猪草挖野菜的时光——那光着脚丫在田埂上奔跑的欢乐,那在青草垛下唱着童谣的无忧无虑,那怀了隐隐的少年恋情,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赶电影场子的浪漫”(《在南沙河畔游走》)。这种欢乐和浪漫造就了张虹善于感受生活诗意的个性,给她的创作涂上一层向真向善求美的基调和底色,并沉淀为她创作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虹的小说视野较为开阔,其题材涉及农村、城市、学校、剧团、商海、官场,所描写的人物既有民工、村妇,又有教师、艺术家;既有工作人员、基层干部,又有部门领导、政府官员。张虹善于关注社会,透视生活中的普通人,多角度、多层次、深刻地表现人物的理想与抗争、欢乐与忧伤,在纷繁的背景下展示人物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中短篇小说集《黑匣子风景》是张虹早期创作的结晶,它收录了作者1980年-1993年发表的小说十八部(篇)。小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文革”至改革开放之初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图画,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探究和思考。《黑匣子风景》最大的特点是从爱情婚姻层面对女性命运的热情关注和冷静思考。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有灵有性的女性形象。作者将这些满怀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的女性置于严酷的现实面前,展示她们真实的生活处境,以深沉细致的笔触深入人物的心灵世界,描写她们内心理想与外在压力的交战,以及对未来命运、生活的思虑及向往。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