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3 杜陵价值评估

4.3.1 定性评价

1.历史价值

杜陵遗址在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西汉中期皇帝陵寝制度的代表。已有的考古工作已基本明确了杜陵的形制布局,完整的考古资料显示证明杜陵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是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艺术、建筑、科技史等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汉中兴皇帝的陵墓,反映了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杜陵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西汉王朝“中兴”时期的丧葬礼仪的代表,对研究西汉中期典章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西汉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社会的中央统一帝国始于秦代,但是秦帝国仅仅存在十五年,封建社会的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实际上是完成于继秦而立的西汉王朝。汉宣帝是西汉一代的中兴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汉代的各种制度趋于定型。因此,汉宣帝在西汉王朝历史上是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我国古代统治者认为:“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熳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礼仪被他们认为能“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丧葬制度是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皇帝的陵墓,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丧葬礼仪。从这点而言,宣帝杜陵反映了西汉王朝“中兴”时期的丧葬礼仪。汉代丧葬“事死如生”,因而保护杜陵,对于研究西汉中期社会状况、典章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艺术价值

杜陵现已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铁器和铜器,这些出土文物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杜陵出土的陶器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及其他器物,其中建筑材料最多。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和瓦当等。其中,砖的种类有方砖、长方砖和长条砖,不同类型的砖其纹饰种类是相同的。砖及瓦的纹饰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建筑艺术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

出土的画像石及画像砖,艺术表现力丰富,是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作品。画像石及画像砖不是一种单纯的、专门的艺术,更不是一件孤立的绘画、雕刻艺术品,而是当时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文化现象,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艺术作品。画像石及画像砖艺术的功能,表现在它密切联系着寝宫、便殿等墓葬建筑,其题材内容的选择和位置的安排等,都是从为建立与汉宣帝死后和冥世间的联系的角度而考虑的。

同时,画像石及画像砖也是集绘画和雕刻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其成型技术虽为雕刻,但依其整体艺术形态而言又似绘画,具有绘画的构图表现方式,因而,研究杜陵的画像石及画像砖,对认识和研究我国汉代绘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画像石及画像砖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射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境况,而画像中那些神灵、仙人、怪异的图案,则充分地表现了画像石及画像砖艺术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见,汉画像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于一体,其艺术形象使物体的生命得到升华,使之更加传神,充满着力量、动感和气势。

杜陵出土有大量陶俑包括人物俑和动物俑,这些陶俑亦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汉代陶俑个体的形象极为逼真,细部塑造细腻,艺术成就举世无双。陶俑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制陶工艺水平、军阵和服饰,此外陶俑题材广泛,能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

杜陵出土的铁器、铜器种类较多。按其用途性质可分为生产工具,兵器,生活器具。铁制或铜制生产器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冶炼水平,是工匠智慧的集中体现,并且生产器具同样地反映了生产力的水平,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情况提供了重要根据。兵器器具一方面再现了汉代雄风,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古代铸造的水平。生活器具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生活、社会时尚。

3.科学价值

汉杜陵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为研究汉代帝陵制度和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杜陵的陪葬墓和陪葬坑众多,而且排列方式有其独特的规律,是研究汉陵陪葬制度的依据,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杜陵寝园和杜陵庙对研究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建筑风格及汉代祭祀等都具有重大科研价值;杜陵邑是目前西汉帝陵中发现规模宏大的中等城市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代陵邑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研究中国古代中小城镇历史提供了依据。而对于市民,杜陵遗址具有特殊的直接和间接的历史与科学的教育作用。

4.社会价值

杜陵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杜陵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开展以陵园格局、帝陵制度、文物遗址等为内容的考古研究、学术交流和市民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增长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可以有助于恢复昔日繁荣和美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杜陵不仅景观宏伟,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和遗迹的埋藏。我国的馆藏文物多出自古遗址、古墓葬。因而,杜陵遗址的社会价值是许多其他文物无法替代的,它构成西汉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展示的基础,做好杜陵遗址保护工作,可以带动杜陵区域遗址文化产业的全面振兴和其他有关事业的全面进步。杜陵遗址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是必须严加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资源。作为遗产,就是对社会今后均有作用,今人的首要责任是承传后代。杜陵遗址及有关生态环境是历史发展、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忠实记录,不仅是考古学研究对象,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间接和直接的研究对象,因而是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生态恢复的重要借鉴。

杜陵定量评价总分值为71分,属于中档等级。从评价项目来看,杜陵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五个评价项目中分值最高,从而反映了对其利用具有良好的基础,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场所,丰富而精湛的文物遗址对于大众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评价因子来看,科技水平、规格度和文化传承三项分值最高,可以看出汉杜陵在中国文化遗产体系中地位较高,是西安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杜陵也体现了汉代中期的综合科技水平,是研究汉代中期科技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当然,杜陵在证史、考证方面,不如阿房宫发掘“证明项羽未烧阿房宫”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精神价值方面,不如发现兵马俑具有强悍的震撼力,但随着进一步的深入考古发掘,可能会有重大发现,杜陵的综合价值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