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养畜业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大约一万年前,人类驯化了山羊,9000年前又驯化了绵羊、猪和黄牛。也就是说,羊是除狗外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我国驯化及养羊的历史在8000年前,那时正是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初期。在遍及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都发现有羊骨、羊骨架、羊下颌骨、臼齿、羊牙床及陶羊、羊头饰及陶羊圈等。如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羊牙齿及羊头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些陶羊;西安半坡村发现了羊残骨、牙齿,出土陶器上刻有羊的符号……这一切表明,我国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各流域、沿海各省区及西北、西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养羊业。
原始人也将他们的牧羊生活通过岩画表现了出来。一幅幅“牧羊图”好似一部形象、直观的牧羊史,从中既能看到牧人执鞭牧羊的“一条鞭”放牧方式,也能看到羊群自由散开吃草的“满天星”牧羊方式。有骑牧图,也有步牧图;有单人放牧,也有双人或多人放牧。从岩画中,我们能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也能感受到“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温馨;而不时窜进羊群的恶狼又使我们为牧羊的艰辛而感叹。
进入阶级社会后,畜牧业仍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方式,而牧羊业的发展更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衣食,因而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牧羊业。
夏朝的遗址、遗迹目前发现的很少。但在属于夏文化遗址的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了3具羊骨架,说明夏朝也是有养羊业的。
据殷墟发掘所得动物骨骼、青铜器和玉器上的动物雕刻,以及甲骨刻辞的记载可知,在殷代,六畜(马、牛、羊、猪、狗和鸡)已得到普遍饲养。殷商时期,祭祀占卜之风特甚,用于祭祀的大多是家畜,一次用牲之数,少则一两头,多者达500-1000。如“降枴牛千人”、“五百伋”(一宰为一对羊),可见当时羊等家畜饲养之盛。
周时设有专管畜牧六畜的官员“牧人”。《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藩其物。”周朝的畜牧业是很兴旺的,《诗·小雅·无羊》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古代人民的放牧图: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儿。尔羊来思,其角弔弔;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氾。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伕矣。大人占之,从维鱼矣,实难丰年;旐维伕矣,室家溱溱。
诗的第一章写牛羊的蕃盛。开头以“谁谓”连发两问而以“三百维群”、“九十其屘”来回答,显示出牛羊数之多。正如朱熹《诗集传》中所言:“羊以三百维群,其群不可数也;牛之屘者九十,非屘者尚多也。”接着描写了羊、牛的神态:这么多牛、羊在一起安息,却互不惊扰,个个都在反刍,咀嚼有力,双耳摇动。第二章写牛羊有的走下山坡,有的在池边饮水,有的正在睡觉,有的已起来活动。还出现了牧人的形象:披蓑戴笠,背着干粮,一副很辛苦的样子。但是有这么多牛羊,品目齐全,可满足各种需要,辛苦也值得。第三章写了牧人放牧技术的高超,如,选择有多种牧草的草场,并注意区别牛羊的性别,以便适时繁殖等。牛羊在牧人的管理、调驯下非常听话,牧人一挥手,牛羊都回到了圈牢中。全诗以梦兆作结,梦见鱼为丰年之兆,崁为家室繁盛之兆,这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从这首诗可知,当时放牧的羊群已很大,人们开始积累、总结一些好的放牧经验。至春秋战国时,饲养家畜家禽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家家都在养,人人都在养,所以《墨子·无志篇》说:“四海之内,粒食人民,莫不恥牛羊,豢犬彘……”在繁育禽畜方面也注意到要“无失其时”(《孟子·尽心上》)。《庄子·达生篇》引田开之见周威公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以牧羊喻养生,也说明牧羊业在当时是为一般人所熟知的行业。
秦汉时期畜牧业进一步发展,《西京杂记》中“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竟识其家”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时人畜兴旺、和平安宁的社会景象。这个时期民间的畜牧业相当发达,有的一户养马二三百匹,牛羊上千头。《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时出现了许多养羊能手,其中最突出的是卜式。他曾独自入山牧羊十余载,养羊达千余只,后来为天子牧羊。所养羊既肥且壮,繁殖率极高。他根据多年牧羊经验写成《卜式·养羊法》一书。此书已失传,但后世一些农学家在著作中有引述,可见影响很大。
由于连年战争,魏晋南北朝时畜牧业受到了很大损害。但在北魏,畜牧业却有较大发展。《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世祖平定统万(今陕西横山县西),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北朝的一首民歌《敕勒歌》描绘了当时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景象:“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东魏农学家贾思勰通过查阅资料、拜访老农,并根据自己的牧羊经验(他曾养过200多只羊),写成《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流传下来的第一部农牧业科技专著,其中有《养羊篇》,介绍养羊方面的内容。
“牛羊繁殖,沿路成群”,“邑落相望,牛羊被野”是史书对隋唐时期畜牧业情况的描述。这个时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不仅羊的数量大有增加,羊的品种也在增加。当时一些从外域引入的羊、作为贡品进献的羊和固有的羊杂交,形成许多优良品种。如河西羊、河东羊、沙苑羊、蛮羊(土番羊)、康居大尾羊等。
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宋代已转移到南方,形成了“南农北牧”的生产模式。北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占首要地位。苏颂在出使契丹时,描绘当时的情况是“羊以千万为群,生息极繁。”不仅羊倌会放羊,诗人也知如何牧羊、养羊。陆游曾作《牧羊歌》一首,其中写到牧羊的方法。诗云:“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完羊。日高露螨原草绿,羊散如云满山谷。牧童但螨竹一枝,岂必雪诗知草牧。”由于战争和人口的流动,使内地的羊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12世纪初,宋王朝南渡,黄河流域居民大量南迁,把原来生活在山东、河南、河北的羊带到江南。随着养羊业的发展,人们对肉、毛、羔皮、奶等不同畜产品需要的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培育羊种,提高羊的品质,又形成了一些地方的绵羊类群如吴羊(今湖羊)。
元、明、清时,不仅北方、中原地区养羊业很发达,西南地区养羊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滇海虞衡志》:“羊于滇中为盛,省城每日必到数百,四季无闻,时也有大尾羊,皆来自迤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