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兔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随着家兔的增多,人们对兔的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多了起来,对兔的观察和了解更为深入细致,于是文学艺术中的兔的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对兔不再有那样多的羡慕和崇拜。由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多子女欲已经大为减弱,兔子的多产多育不再为人们所羡慕。科学知识的增长,使现实生活中的兔失去了古时的神秘性,不再为人们所崇拜。
第三个变化是,对兔的美学价值的重新认识。过去传统文化中关于兔的美好想象、神话传说保留下来,而人们对于兔的美好,有更深更细的观察和体会。比如,兔子的眼睛早已被古人所留意,古人认为龙的眼似兔,龙眼又几乎可以看成是龙的灵魂。“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是讲画中的龙一旦被点上眼睛,就会破壁飞去。龙眼睛像兔眼睛,可见兔子眼睛是颇有神气的。但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缺乏对兔子眼睛的专门、细致的描绘。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了突出兔的局部特征的实例,将兔的灵、兔的善、兔的美集中于一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四个变化是,在感情方面,多了对兔的怜爱、同情和呵护的意愿,文学作品中也把兔作为童稚的象征,其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还有些是成年人也喜欢的作品。这个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兔的习性、外观都有了新的考虑,赋予了兔新的象征意义。比如,兔子是一种清洁的动物。这本来是因为家兔消化器官脆弱,吃了不洁净的食物会引起肠胃炎症,如不及时治疗,便可能病死。所以家兔只有清洁(人为家兔创造清洁的条件)才能很好地生存繁衍。爱清洁是现代人重视的一种优点,所以有这个优点的兔更为人喜爱。又因为兔的个体生存能力虽差,但种群恢复与生存能力都强,使人们联想到团结的力量,有着教育意义,这一点也是现代人喜爱的。至于个体生存能力差、弱小等特点更容易令人怜惜。另一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外的兔的文学、艺术形象也同样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童稚的象征”得到了更多的人们的认同。
关于第三、四个变化中对兔的喜爱、同情、深入的观察、新鲜的感受,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兔子》中有集中的体现: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占据了我的整个的心的,却还是有着宝石似的眼睛的故乡里的兔子。
――战栗似的颤动着的嘴,透亮的长长的耳朵,红亮的宝石似的眼睛……这不正是我梦寐渴望的兔子么?
每当我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的旁边读书的时候,兔子便偷偷地从床下面踱出来,没有一点声音……――先是大的一探头,又缩回去;再一探头,走出来了,一溜黑烟似地。紧随着的是两只小的,都白得像一团雪,眼睛红亮,像――我简直说不出像什么。像玛瑙么?比玛瑙还光莹。就用这小小的红亮的眼睛四面看着,走到从花盆里垂出的拂着地的草叶下面,嘴战栗似地颤动几下,停一停,走到书架旁边,嘴战栗似地颤动几下,停一停,走到小凳下面……忽然我觉得有软茸茸的东西靠上了我的脚了。我知道是小兔正伏在我的脚下。我忍耐着不敢动。不知怎地,腿忽然一抽。我再看时,一溜黑烟,两溜白烟,兔子都藏到床下面去。伏下身子去看,在床下面暗黑的角隅里,便只看见莹透的宝石似的一对对的眼睛了。
大的黑兔子跑丢了,作者写道:
……屋里屋外,都找到了,没有影,回头又看到两个小兔子偎在我的脚下,一种莫名其妙的凄凉袭进了我的心。我哭了,我是很早就离开母亲的。我时常想到她。我感到凄凉和寂寞。看来这两个小兔子也同我一样地感到凄凉和寂寞吧。我没地方倾诉,除非在梦里,小兔子又向哪里,而且又怎样倾诉呢?――我又哭了。
以前我爱它们,因为它们红亮的眼睛,雪絮似的软毛。这以后的爱里,却掺入了同情。有时我还想拿我的爱抚来弥补它们失掉母亲的悲哀。
作者喜欢兔子,先前是因为兔子形象的美,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后来,作者对兔的喜爱含有更多的人情,并将自己的感情移于外物。在对兔的观赏中,作者特别欣赏兔子那红亮的宝石似的眼睛,在文章中多次描述,使读者也似乎看到了这集中了兔的美、灵与善的“比玛瑙还光莹”的闪光点。
尽管今天的人们对兔不再像昔日那样羡慕,多了一些功利方面的考虑,但传统文化中兔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仍然有不少内容为现代文化所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关于兔子的美好想象,仍然亲切动人,富于魅力。兔的神话传说,仍然显示着风姿异彩。现在,各国各民族的兔的艺术形象,还在相互影响,以至于融合。因此在将来,兔的艺术形象会更加美好,兔的象征意义会更为积极,兔会是人类更好的朋友,并将一如既往,伴着月的阴晴圆缺,演示那生与死的伟大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