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关于兔的典故、成语、名句

关于兔的典故甚多,其中有些又可以作为兔的别名,也有的典故本身就是一个成语或名句。

(一)关于兔的典故

常用的关于兔的典故有:

舞市、承月、捣药、入宫、玉骨、霜毛、雪翠、孕环、和丹、月精、金气、株守、蹄忘、?肠、窟营三、梁园雪、里走百、赤标瑞、玄度、黑纪祥、汉月秋、背毛飞(或背飞)、鼻缺、跃跃、??、斯首。又有:“范雎山东之喻”,“李斯上蔡之言”,“叔林则产于?下”,“蔡邕则扰之室旁”,“人有卯日之称”,“毫推赵国之美”,“张华《博物》吐子曾见于口中”,“傅元作歌捣药仍闻于月里”等等说法,都是兔子的别名。

这些典故,有一部分与月亮和捣药有关,如:承月、月精、汉月秋、捣药、和丹等。有一部分与历史记载的事件有关,如舞市,出自《水经注?涑水》:“《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范雎山东之喻”出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范雎的一段话:“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搏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也。”

跃跃、??、斯首出自《诗经》,前文已作过介绍。蹄忘即忘蹄,出自《庄子》。“背飞”出自《山海经》。

株守、窟营三等是相关成语“守株待兔”、“狡兔三窟”的缩写。?肠即铁肠,出自第一章中所述铁肠兔的故事。

“蔡邕则扰之室旁”实际上是说有兔扰于蔡邕之室旁。此事见于《后汉书?蔡邕列传》:“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旁,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这里并没有发生重大事件,也没有有趣的故事,被载入史册的兔是普普通通的兔,只是由于在蔡邕这位学者、孝子的室旁活动过而被写入历史。李斯上蔡之言,是李斯临刑前对不能再猎兔取乐的哀叹,已见于前。“卯日之称”是指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登陟》中所说“卯日称丈人,兔也……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卯日这一天自称为“丈人”的动物是兔子,知道此类精怪的名字,它就不能对人造成伤害――这是道教理论家葛洪的说法。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兔子生子从口而出,傅元即傅玄,他的诗中有玉兔捣药在月中的内容……

(二)关于兔的成语

此类成语中多含有一个“兔”字,但也有例外。

“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可以藏身,也不过保住性命。现在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为你再开辟两处安身之地。

这个成语比喻藏身之所多,藏身的办法多。现在在使用时常含有贬义。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讲的这个故事说,宋国有个农夫,在田中耕作,有只兔子跑来撞死在田间的树上,农夫扔下手中的叉守着那棵树,希望再得到一只自动送死的兔子,但再也没有兔子来,这个农夫为宋国人所嘲笑。韩非是以这个故事来说明用先王的政治,治理当时的民众,就像守株待兔一样愚蠢。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只想得到意外收获而不主动争取。

“兔死狐悲”出自《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悲伤,含贬义。

“兔死狗烹”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给文种的一封信中说:“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兔子死了,捕兔的猎狗就被煮吃,比喻大功告成之后,有功的人被除掉。

“见兔顾犬”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看见野兔以后,回头唤猎狗去捕捉,还不算晚。比喻见到突然情况发生,马上采取措施还来得及。唐周昙《庄辛》:“见兔必能知顾犬,亡羊补栈未为迟。”又有“见兔呼狗”的说法,与见兔顾犬意思相同。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兔的脚乱动,雌兔眼睛半闭,但奔跑起来就分不清哪只是雄的,哪只是雌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犬兔俱毙”出自《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故以“犬兔俱毙”比喻两败俱伤、斗争的双方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三)关于兔的名句

“得兔而忘蹄”出自《庄子?外物篇》:“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意思是:鱼笱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鱼就忘了鱼笱;兔网是用来套兔的,有人捉到兔就忘了兔网。

“得兔而忘蹄”也作“得兔忘蹄”,与“得鱼忘荃”、“得意忘言”意义相同,比喻成功之后忘记了所凭借的力量或条件。

“始为处女,后如脱兔”出自《孙子?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意思是:开始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人不注意防备,露出破绽。然后像逃走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出自《慎子?逸文》:“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

《吕氏春秋?审分览》引《慎子》:“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

一只兔子从街上跑过,就有上百人追它,并不是一只兔子足够百人分。是因为兔子还不属于哪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有希望得到它。兔子积满市场,行人路过看都不看,是因为兔子是有主人的,是私有的,所以虽粗鄙的人也不去争了。

古代的统治者常常利用“分已定,人虽鄙不争”这样的民众心理进行统治管理,保护私有制。一块土地的地界定了,其他土地的主人就不来争这土地。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确定了,也可望稳定一段时间,让人们安于各自的等级、地位,不去改变现状。下级名分已定,彼此少些争斗,利于上级的管理。

另一方面,统治者也利用“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的局面,这一兔可以成为百人的奋斗目标,人人努力,按统治者的意图跑去。科举制度就是这样。学子极多,功名甚少,众多的学子去争取有限的功名,是因为功名有为自己所得的可能。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元帅是有数的几位,士兵去争取元帅的地位,就要勇敢作战,服从上级……这当然有利于统帅的指挥。现代社会中的单位领导也时有利用“一兔过街”局面者,单位中有几个高级职务名额,“未定分”,表面上看来人人有份,有意争取者会努力去做,这也有利于领导、管理。

“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说猎鹿人在追逐鹿时不会去顾及兔子,做千金交易的大商人不会去计较几铢几两的价格。比喻做事要重视主要的方面,不要因小失大。

“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兔子跑来跑去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洞,狐狸死时,头也要朝着自己所住的山冈。比喻眷恋家庭或故土。民谚“兔子满山蹦,早晚归旧洞”与此意近。

“乌飞兔走”出自唐代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形容光阴急速流逝。古代传说中,太阳中有三足乌,月亮里有玉兔,“乌飞兔走”与现代歌曲唱的“太阳太阳是一把金梭,月亮月亮是一把银梭……金梭和银梭日夜在穿梭”意思相近。

“责疲者以举千金,责兀者以及走兔,犹倒裳而索领”出自《邓析子?转辞》,是说让疲劳的人举千金之重,让断足的人去追上奔跑的兔子,就如同倒提着衣服找领子。

“白兔赤乌”出自唐代白居易《劝酒》诗,指月与日,比喻时光。

“狐兔之悲”与“兔死狐悲”、“狐死兔泣”意思相同。

“兔起鹘落”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谷偃作记》,以免的跃起、鹘的俯冲形容动作和用笔的敏捷、矫健。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