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古代诗歌中的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兔有的象征皎洁的明月,有的渲染着孤寂的气氛,有的代表着急驰的速度,有的只是狩猎的目标。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兔神形不拘一格,有的神奇可爱,有的被赋予种种象征意义。

(一)先秦诗歌中的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选录了周代前段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周南?兔?》咏唱国君的武士狩猎,兔子是狩猎的对象:

肃肃兔?,?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是捕兔的网,系在木?上,把木?钉入地里,就发出丁丁之声。兔网设在大道上、树林中。狩猎的武士雄赳赳,是国君的保卫者、好随从和心腹。

《王风?兔爰》以免和野鸡作比喻,咏叹旧贵族失去昔日特权的动荡: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

有兔爰爰,雉离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这首诗是说:兔在缓缓地走,野鸡碰到了罗网,我以前无所作为,清闲自在,后来遇到这许多忧患,却还睡着不动。

郭沫若解释说:“这首诗是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只睡觉罢,管他妈的!――你看他的心中还有甚么上帝存在?”“……我觉得这也是一首破产贵族的诗。证据是:(一)这种厌世的心理,根本是有产者的心理;(二)兔与雉的取譬明明是包含得有上下的阶级意义;意思是在下位的人狡猾鹰扬,而在上位的人反失掉自由;(三)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正是诗人所浩叹的乱子。”

《小雅?巧言》大约是周幽王时期的官吏所作,讽刺幽王听信小人谗言,酿成祸患。诗中写道: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兔,遇犬获之。

意思是说:那些小人之心,我能揣测。蹦蹦跳跳的狡猾的兔子,遇到猎犬就被擒获。小人也终将像那狡兔一样,受到应有的惩罚。

诗人看到了祸乱将由小人而生,预言小人将自食其果。后来,西周王朝灭亡,向幽王进谗言的小人是否都受到惩治,就不得而知了。

《小雅?瓠叶》叙述贵族宴会的场面,诗中写道: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之。

宴会上的主菜似乎是烤兔。将白头的兔子用泥巴糊上在火中煨,或带着毛直接在火上烤,或剥皮后在火焰上熏烤。宾主间频频相互敬酒,十分热闹。

《诗经》中的诗歌,皆采自中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先秦时期的诗歌中也有涉及兔子的。如屈原《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菟一作兔。关于兔与月亮阴影的神话传说,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本书第一章中提到的石鼓文,也是四言诗,其田车篇记述秦宣公率众登原游猎的盛况,诗中有“麋豕孔庶,?鹿雉兔”两句,指出几种捕猎对象。

(二)汉代以后诗歌中的兔

汉代以后,诗歌中的兔多了起来,题材也比以前丰富了。

有的属猎兔题材,往往也体现着兔与高速度的关系。这类作品有诗有赋,诗有六义,其二为赋,赋是诗的一种形式,是不歌而诵的诗。

司马相如《上林赋》写天子校猎时说:“?白鹿、捷狡兔、轶赤电、遗光耀、追怪物,出宇宙。”兔和鹿、光与电、疾取与追逐,神秘的怪物,渲染了超常的速度,写出一个充满动感、超越时空的非凡场面。

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兔快马快箭更快,走马射兔,痛快淋漓。

有的写兔与月和兔捣药的,如: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

晋傅玄《歌词》:“兔捣药月间安足道?神乌戏云间安足道?”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刘宋谢庄《月赋》:“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元兔于帝室,集素娥于后庭。”

刘孝绰《林下映月》:“攒柯半玉蟾,?叶彰金兔。”

梁简文帝《水月》:“非关顾菟没,岂是桂枝扶。”菟即兔,象征月亮。

戴?《月重轮行》:“从来看顾兔。”

隋袁庆和炀帝《月夜诗》:“顾兔始驰光。”

顾菟或顾兔在当时已被当成月亮的代称。

还有用兔来渲染荒凉气氛的,如《乐府诗集》《十五从军行》中写一个人十五岁当兵,八十岁才退役,回到故乡只见自己的家“松柏冢??,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老人潸然泪下。

另外,又有用兔作比喻的,如《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据说扑朔是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状,迷离是形容雌兔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两兔贴地奔跑,就看不清哪只是雄,哪只是雌了。另一种解释是两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诗中用雄、雌兔作比喻,说明战争中的木兰与男子一样驰骋疆场,很多年中也没有被人识为女郎,这是战争的特殊环境使然。

唐代以后,兔在诗词中出现得更多,将兔寄月轮和写兔捣仙药的有:

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娥孤栖与谁邻。”《拟古十二首》其九:“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李商隐《海上谣》:“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碧城三首》其三:“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贾岛《赠智朗禅师》:“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季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休向眼前生。灵槎?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宋代写月中玉兔的诗词如:

王安石《信都公白兔》:“水晶为宫玉为田,嫦娥缟衣洗朱铅。宫中老兔非日浴,天使洁白宜婵娟。扬须弭足挂树间,桂花为霜落后前。赤鸦相望窥不得,空凝两瞳射日月。东西跳梁自长久,天华横施亦何有。凭光下视置网繁,衣褐纷纷漫回首。去年惊?滁山云,出入虚莽犹无群。奇毛难藏果见获,千里今以穷归君。空衢险幽不可返,食君庭除嗟亦窘。今子得为此兔谋,丰草长林且游衍。”

欧阳修《白兔》:“天冥冥,云??,白兔捣药嫦娥宫。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滁山千万重。”“群诗名貌极豪纵,尔兔有意果谁识。”

辛弃疾词《满江红?中秋》:“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唐代以后写自然界的兔或以兔为典为喻的作品如: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二首》其一:“鹏得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白居易《斋居春久感事遣怀》:“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当时置酒延?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苏轼《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过岭二首》其一:“平行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黄庭坚《二月二日寄陈适用》:“政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文颜博《白兔》:“感德好生,网开三面。明视标奇,昌辰乃见。育质雪图,沦精月殿。著于乐章,色含江练。”

梅尧臣《永叔白兔》:“可笑嫦娥不了事,却走玉兔来人间。分寸不落猎人口,滁州野人获以还。霜毛丰茸目晴殷,红绦金链相系擐。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

范成大《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犬骄鹰俊马蹄快,狡穴未尽须穷追。”

秦观《放兔行》:“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与人不瑕疵,焉用苦求索。天寒草枯尽,见窘何太迫。上有苍鹰虞,下有黄犬厄。微命无足多,所耻败头额。敢其挥金遇,倒橐无难色。虽乖猎者意,颇塞仁人责。兔兮兔兮听我言,月中仙子最汝怜。不如亟返月中宿,体顾商岩并岳麓。”

鲍溶《葵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陈陶《悲哉行》:“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刘克庄词《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袁桷《舟中杂咏》“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行人笑彼拙,归来始?呻。乃知特幸脱,未信吾奴仁。”

陈人杰词《沁园春?壬寅春寓东林山中有感而作》:“叹春风心事,已成待兔,夕阳时节,又听啼鹃。”

赵孟?《兔》:“少年驰逐燕齐郊,身骑骏马如腾蛟。耳后风生鼻出火,大呼讨来飞鸣?。如今老大百忧集,拄杖徐行防喘急。卷中为画眼为明,骥闻秋风双耳立。”

马致远散曲《双调夜行船?秋思》:“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写道:“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枪头,不曾落人后。”

白朴《双调乔木查?对景》中写道:“忆故园,漫叹磋!旧游池馆,翻作了狐踪兔穴。”

马致远在其杂剧《汉宫秋》第三折写了一段汉元帝思念王昭君的曲辞:“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起早迎霜。犬褪起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粮,打猎起围场。”

月忽难《游茅山》诗中有“老兔幻来呈玉印,蜇龙飞去赖金丹”之句。茅山万寿宫是道观,原有宋徽宗赐元符宗师玉印,方三寸许,色苍润,文曰:“九老仙都君印”,篆刻精好,色随四时递变。传说三茅山道童见白兔入穴,掘之,得此玉印。由篆文知此印即“九老仙都君印”。“老兔幻来呈玉印”,就是指这方玉印失而复得的事。

屈大均词《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

刘筠《别墅》:“狡兔方多穴,苍鹰始下鞲。”

陈维崧词《醉落魄?咏鹰》:“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以上吟咏人间的兔的作品中,也有时联系到月中的兔,如梅尧臣《永叔白兔》、秦观《放兔行》即其例。又如:

睢景臣散曲《般涉哨遍?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这里的迎霜兔是月旗上的兔,也是月亮的象征。这些情况表明兔居月宫的传说深入人心,渗入生活的许多层面,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在诗歌中。

宋代以后关于生肖的诗作不少,其中每每写到兔生肖,如:

苏辙《守岁》:“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

朱熹《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方岳《次韵十二辰体》:“虎窥九关高莫扪,兔秃千毫老无补。”

许月卿《十二辰》:“似闻猛虎今陆游,从以卧兔未飘忽。”

诗中的兔有猎物、有神灵、有月亮的象征、有兔生肖。涉及兔的诗有的以兔为喻,有的用兔的典故,林林总总,反映了我们的兔园中又一处园景。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