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铺首之谜

铺首,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门上的装饰,用铜或用铁铸成,由底座和圆环组成。从外面叫门时可以扣打门环,锁门时,又可将双环联结在一起锁上。汉代这种门饰已很普遍,汉墓画像石墓门上几乎多有铺首雕刻。

铺首是什么?查阅古今各种资料,几乎都从形式和用途方面说是“铺设在门上衔门环的底座”,用铜或铁制做的。在造型上,古籍上记载有虎、螭、龟、蛇等等。汉代墓门石刻像以虎头为主,有的在上面配四方神的白虎,或青龙、或朱雀。后来演化成底座为四边组成的蝙蝠或莲花瓣装饰,已失去原来的面目。

汉代有人称铺首为“金铺”,汉代司马长卿(相如)的《长门赋》就曾写道:“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而似钟音”。唐代薛逢宫词写道:“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画漏长”。唐代因避讳,称虎头铺首为“金兽”。上面所说的“金铺”、“金兽”不是指金属的色泽,而是指西方白虎神――金神之意。

再认真查阅山东、徐州、南阳等地汉画像石上的铺首,虎头上几乎都戴着山形冠。古籍注释山形冠又是山形冕,又称山冕,是古代帝王的冠服。《荀子?大略》记载:“天子山冕,诸侯玄冕、大夫裨冕”。山冕又名通天冠,据说通天冠始于秦,终于明,元代不用。皇帝凡举行郊祀、朝贺、宴会都戴这种冠。汉画像石上刻有“周公辅成王”,造像中年幼的周成王身穿礼服,头上便戴着山型冠,说明成王正式执政了。

山形冠的造型与山东大汶口陶文山()型基本相似,与甲骨文山字(),金文山字()字也相似。也与金文的皇字(□□□□□)的上部相似。古时认为山可以通天,戴上这种冠就可以“受天之命”,成为君临大地的最高统治者。

铺首的虎头戴山形冠,大概不仅仅因为它是“山兽之君”,古代还喻虎为“国君”,又是四方神之一。南阳汉代画像石铺首的下方,还配上把守鬼门的神荼、郁垒,看来铺首并非只司守门户,因为墓室内还有它的造像。

再看铺首衔的环,在画像石上,有穿在虎鼻上,或衔在嘴上,有的是虎伸出双爪紧紧抓住环,有的是青鸟或人呈上去的。这种环便不能理解为门上的铜环、铁环,而是用玉石雕琢而成的礼器,而且上面还结佩绶带。

《说文》曰:“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环的圆框,“好”指环内的圆孔。“肉”和“好”都是圆形的,便称之为“若一”。另有一种礼器的玉璧,外框是圆形的,内孔是方形的,即象征“天圆地方”。每年冬至,帝王要用“苍璧礼天”,祭祀昊天上帝,祭祀时要环佩绶带。据《礼记?玉藻》记载,祭祀时,“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什么是“绶”呢?正如古人所说:“绶者,所以贯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也”。绶带的颜色还是不同等级的标志。铺首上的神虎,是玉环玉璧的承受者,只有帝王才有苍璧礼天的权力。

更令人奇怪的是,山东和徐州画像石的铺首两旁,刻着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二神,陪在虎头的两旁,或为其打扇,或举杯为其敬酒,伏羲、女娲的蛇体串璧而交尾。

伏羲、女娲二神是三皇中的前两位,为何如此敬重铺首上的神虎?几乎成了比三皇五帝的地位还要高的天帝。山东沂南北寨出土的汉代画像上,刻伏羲、女娲,背后有一个人,用双臂把二神紧紧地抱在一起。这后边是什么神,已有人写文章论述过。

山东梁山、广饶、招远等县出土的画像石上,铺首衔的环内,有相对的两条鱼。有的铺首虎头两旁有伏羲、女娲相陪,女娲的蛇体弯成一个环形,环内也有两条对鱼。神话中视伏羲、女娲为人类的始祖,创造了人类也造福于人类。双鱼并非单纯象征祥瑞之物,很可能是太极中象征阴阳的两仪。掌握太极者谁?尊于三皇五帝之上者谁?是否是“天神贵者太一”?“汉武帝沿古天子祭太一”。太一,又称泰一。

太一到底是什么?他是什么天神?古今学者说法不一,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哲学上,“太”是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庄子?天下》认为“太一”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别名。《吕氏春秋》则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孔子家语?礼运》则认为:“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这里所说的“太一”是指什么呢?据古人说法,“太一者,元气也”。以上所说的“太一”没有具体的形象,有人甚至认为是气体。《淮南子?诠言训》则说“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周易》说太一就是太极,《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注云:“太极,太一也”。

有的说太一是星宿,《史记?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张守节《正义》说:“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历史学家丁山认为,太一,是楚人所称的“东皇”,也就是殷商祭祀的“太阳神”。

汉武帝信方士之言,尤其敬鬼神之祀。窦太后也治黄老之术,不信儒学,致使所谓仙家方士的思想和谶纬迷信充斥社会。有一年,亳人名谬忌的方士上奏武帝祭祀太一,他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就是说,天上的五帝都辅佐太一天神,祭祀要用“太牢”,就是杀牛羊猪作祭祀的供品,是最高规格的大礼。武帝便依照谬忌的说法,在长安东南郊设祭坛祭祀了七日。后来又在甘泉宫修了三重阶的祭坛,最上祭太一天神,在坛的下方依方位祭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

秦始皇封泰山时曾有人提出祀八神,第一“天主祠天齐”,第二祠地主祠“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泽”与“皋”同意。彝族历史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泽”与“皋”彝语语意都是虎,他说:“皋比为虎皮,泽山皋山即虎山”。他又根据《酉阳杂俎?诺皋上》所说“太一讳腊”、彝语“腊”意是虎,“诺”的语意是黑,认为“诺皋”是彝汉复合词,又当为黑虎。他的结论太一就是“虎君”。并进一步指出,“现考定太一是虎,是远古羌戎虎图腾”。

汉代画像石上的铺首造型的确是虎,但是否就是“太一天神”,是否是“羌戎虎图腾”,还难以肯定。

幸好,1978年10月,在洛阳火车站广场西侧、金谷园村以东发现汉代新莽时期墓室,规模颇大,墓室有前门,前室,后室,结构竭力模拟地上的建筑,“整个墓室仿佛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后室保留较完好,共十六幅壁画,墓顶平脊两端绘日月图,中间绘《太一阴阳图》。

这幅《太一阴阳图》画面上画的是龙虎,身躯如兽如蛇,浑身有麟,尾巴很长,只是从头部来区分像龙和虎。两者都是把头和颈穿过玉环(璧),龙和虎都昂首张嘴,拱着一块玉璧,周围浮动着橙色的彩云。

新莽时期为9-23年,此图最晚距今已有1975年,可能是最有权威的图像。原来太一就是龙虎,就是阴阳两翼,就是太极。东汉画像石铺首上雕刻神虎衔璧,璧中有双鱼的阴阳太极,虽然图中少了龙,但阴阳并存。学术界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墓室壁画为得出科学的结论提供了形象的和有力的证据。

王莽时期去古不远,社会上还流行着仙家方士思想和谶纬迷信,可能帝王还年年祭祀太一,墓室壁画中还保留很多当时神谱中原始的形象,虽然已开始出现了由兽神向人神的改造,如壁画中人首龙身、虎身、鸟身的神像,但尚未被完全改造。像墓室壁画中的蓐收、祝融、颛顼三神,头部是贵族的相貌,身躯依然是虎。

通过汉代画像石中各式各样铺首的造像,使人领悟到,铺首并非是门扉的装饰物,联系原始社会墓葬蚌塑龙虎、良渚玉制神器上的“兽面”神徽、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的“饕餮”,它是虎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展。也可以说,铺首不仅是赫赫的虎神,可能还是太一神的简化或变体。

笔者曾在鲁南沂水地区看到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雕刻虎首如悬在天空,下面雕一株通天的建木,建木两旁雕竖立的双鱼和标志太极的阴阳两仪。虎头的神像升在太极之上,而且是唯一的,最高的,这可能就是“神贵者太一”的形象化。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