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社会经济的变化改变了信仰

尊崇黑虎为祖先的彝族罗罗支系,进入农耕社会后,虽然依旧崇虎,但也尊天上的龙神。如云南哀牢山下的南华县,有的彝村用葫芦敬奉祖先,放葫芦的龛壁上,要用彝文在其左右书写“□”(“虎”字)和“□”(“龙”字),并举行祭龙的宗教活动。在四川的凉山地区,彝族以祭龙为代表,每逢二、三月属龙的一天,以村寨为单位,每户出一人,由村老率领群众前往祭祀,祈求龙神赐给丰收年景。

传说有一年大水成灾,村中有个姓周的青年人说要祭龙,以求庇佑,于是每年都祭龙。当地有个大石洞,口小腹大底深,说龙就居住在洞中。有一年大旱,村里传言说龙要吃个小孩才能免灾。村民们谁也不忍心把孩子投进石洞让龙吃掉。有一个青年自愿去作祭品。他浑身绑满了尖刀,两手各握一把利剑,跳进石洞中,龙立即把他吞下。他在龙肚内翻滚,用利剑把龙杀死,他也死在龙腹内。从此以后,祭龙改用鸡和猪。

原为西北古羌人后裔的哈尼族,从青海南迁到滇南红河、澜沧江和滇北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后,由畜牧改为农耕生产,在民族信仰方面也出现了祭天、祭山、祭龙。三月祭天在蛇日举行,由村中老人主持,祈求山火不要烧毁村庄。七月祭天,属虎日举行,祭时以松树枝铺地,摆三桌供品,桌上还摆九碗饭、九碗酒、九碗水、九碗菜和火钳,村民以年龄大小为序,依次在每张桌前叩三次头,祈求上天保佑平安。祭龙在正月龙日举行,以村为单位,在龙树前摆放供品,点香放鞭炮,比祭山祭天隆重。哈尼人认为龙树是人类的保护神,每家都要在家中栽龙树,每村都栽有龙林,禁止牛羊进入。各村寨祭龙树都要杀牲畜,祈求人畜兴旺,无灾无病。村民们祭祀后饮酒跳舞,狂欢二三日。

崇白虎和牦牛的云南纳西族,遵循东巴经的《祭山神龙王经》举行祭祀活动。每年的三月三日,有的村庄祭山神龙王,祈求丰收和全村的平安幸福。纳西族的村民在住宅的门两旁,插木制彩绘的神牌,其中便有“山神龙王”。东巴法师还举行祭龙的宗教活动。

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都要靠天吃饭,希望风调雨顺,无旱涝灾害。人们的信仰往往出于切身的利益,所以由尊崇其他神灵而转到尊龙,这是很自然的变化,没有任何的强制性。

龙不过是人们想象的神物,但把龙造成什么样的形象,各个时期都不同。或把龙造成山兽的形象,或造成蛇的形象,或造成猪头虫体的形象。直到宋代,才统一了龙的样子,由皇帝钦定颁布,全国必须按规定的式样制造或绘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即所谓“龙九似”。以后又出现了“龙生九子”,把龙的形象范围扩大,并把一些动物的样子吸收进龙的形象塑造中来。

近来有句很时髦的话,“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如果以此来象征居住在大陆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但这句话深究起来也有不科学之处。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能称得上“龙的传人”者,仅限于帝王的后裔,当他们的统治被推翻后,龙的桂冠也就作废。平民百姓过去被统治者视为草民,若想攀上龙的世系,岂不遭杀身之祸、诛灭九族!

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龙的文化,”此说也不妥,它否定了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和文化的多元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