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瓜瓞绵绵育虎儿

人生礼仪中的生俗是人生的初始,生命的延续,人生的开端礼。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要经历多种礼仪,首先就是“三朝”。后又增加了“洗三”,北方多用艾叶、花椒等草药热汤洗涤婴儿,以驱灾避瘟。接着便是过“满月”,过“百天”(又称“百?”),过“周岁”。到十二岁,还要举行少年礼,又谓“成人礼”。人们认为,这十二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关系孩子能否闯过几道难关。

自古以来,人们就想方设法来保护孩子长大成人,形成很多与虎有关的习俗。如婴儿从满月到两三岁时,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有的还要穿全身的虎皮衣,手上也戴虎头手套。端午节给娃娃穿艾虎兜肚,戴艾虎围涎,身上挂艾虎香包或艾虎串串,手腕戴五色线或彩线编的小粽子,或桃木、枣木做的小棒棒。有的地方给婴儿枕虎头枕。山西五寨县有双头虎枕,一面为公虎,一面为母虎。河南灵宝也有双头虎枕,枕的两头则画成了人的面孔,象征婴儿的父母。山西晋南给婴儿盖老虎被,当地有专绘老虎被的民间艺人,不用起稿,信手用毛笔在红色的棉布上绘虎的家族,形象很生动。陕西宝鸡地区,婴儿降生后,外婆和舅舅要给婴儿送凤翔制的彩塑坐虎或虎头挂片,为婴儿辟邪驱灾。

全国各地给娃娃玩的玩具多是布老虎,由姥姥或母亲精心缝制,让娃娃从小就与虎做伴。民间布老虎可谓民间艺术的奇观,不仅遍布全国的村镇,而且造型极其丰富,很富有艺术的想象力,每一件布老虎身上,都凝结着深厚的母爱。如果把全国各地的布老虎和虎头帽集中起来,可以建一所很可观的虎文化博物馆。

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内蒙古西部地区,婴儿满月时,外婆要用麦面捏塑环形的“囫囵”又名“套套”,有的地方又叫“曲连”、“项圈馍”,内蒙古西部这两个字写作“?囵”,本义为草原圈牛羊没有顶的栅栏。姥姥送来“囫囵”后,要在娃娃的头上套一套,意思是把娃娃的灵魂圈住,不会跑掉了,妖邪也拉不走了。有的地方套过之后,还给婴儿脖子上套一个布制的虎头“曲连”,再外加一个银制或铜制的长命锁,到十二周岁过成年礼时才开锁拿下来。

河南灵宝市婴儿满月时,姥姥送面塑的“项圈馍”,十余斤重,造型像个大马套,馍的下端捏塑一个大虎头,镶上两颗包皮染红的熟鸡蛋,象征虎的眼睛。大概寓意项圈套住的小生命由虎看住了,既跑不出来,妖邪也休想进去。

山东胶东地区,妇女生了娃娃叫“抱满月”,亲友们讲究送“百?”,百?就是百天。送的礼物中有捏制精巧的小虎面塑,或送“四虎百兽”糕,在圆糕的顶上面塑四只对着头的小虎。“虎”与“福”谐音,“兽”与“寿”音近,实际上,“四虎百兽”就是“四福百寿”。娃娃满月后,母亲要带婴儿去姥姥家,回来的时候姥姥要请人捏很多面花,品种有“长穗”(谐音“长岁”)、糖包、糖帽、桂花、月骨,还有一个虎头。

山西闻喜县有一种很特殊的生俗面塑礼馍,名叫“火?”(音xié),也是婴儿满月时,姥姥请民间面塑高手捏塑,十余斤重,样子是一只大卧虎,虎嘴插着很多如牙形的配件,当地叫“?”,表示虎有灵气。在虎的腹部塑五只从卵中孵出的小虎,当地叫“五虎下山”。

我为了弄清“火?”的含义,于1990年的隆冬从县城往返步行50余华里,到岭西东乡上白土村,拜访火?作者温金雪大娘。她告诉我,当地从娃娃出生到十二天至二十天内,姥姥家来人给他们挂旗,生男娃旗上写“国家栋梁”、“弄璋之喜”,生女娃旗上写“掌上明珠”。姥姥家还给娃娃送个大火?,放到娃娃的身边辟邪。火?放三天后就可以吃,但要留下大虎头。娃娃满月去姥姥家时,要把虎头放到娃娃的胸前,围上老虎褥子,戴上虎头帽,娃娃在路上有神虎保佑,就不会着邪。

我在附近村庄见有的人家,娃娃已两三岁了,火?的大虎头依然陈设在室内。温金雪大娘还告诉我,火?有两种,一种是这种大卧虎,还有一种火?,在一块长圆形的面板上,捏三组人物面花:第一组是“麒麟送子”;第二组是“龙生虎奶、雕打伞、猫儿汲水”;第三组是“双虎保状元”。因闻喜县过去有裴家望族,千余年中这个望族在历朝均为重臣,今日闻喜人民仍十分重视文教,希望孩子长大金榜题名,也祈愿神虎护佑。春秋时期楚国“斗?余菟”的故事,也在闻喜传颂着,并演义成很多新故事。在民间剪纸、面塑艺术创作中,都是重要的题材。

我在山西新绛县光村见蔺银儿大娘给娃娃捏了个“按腿馍”,造型是短腿细长的小虎,与商代的玉虎十分相像。她说娃娃周岁的时候,姥姥给娃捏这种馍,娃长筋骨的时候吃了,就可以长得像小老虎那样活蹦乱跳。这种小老虎“按腿馍”是给女娃的,给男娃的“按腿馍”是牛头,便是在虎头上再捏上一对牛角。

我在河南灵宝市的西车村索辛酉家,见他们给周岁娃娃捏“按腿馍”,却捏成八字型的两条腿,脚的部位捏塑一个小虎头。

陕西韩城北乡,过去婴儿生天花时,姥姥为保护外孙度过人生第一道难关,送一个面塑的“猫虎混沌”,又叫“护甲馍”。传说猫是虎的舅舅,有九个魂,本领很大,能保护生天花的娃娃闯过这个难关。现在农村婴儿普遍种牛痘,生天花的少了,便改为婴儿周岁时候送“猫虎混沌”。

韩城还有七月七日姥姥给外孙和外孙女送面塑的“砚台馍”、“壳儿馍”的风俗。“砚台馍”的造型为一个平面的虎形,在虎背上捏塑文房四宝,以此预祝男娃长大好好读书,一举成名。给女娃的“壳儿馍”,是用面捏塑虎头鱼身形,在鱼背上捏塑针线簸箩,内装女红的工具,用以祝女娃长大学好针线活,嫁个好人家。这种风俗是古代“抓周”的演化。即所谓“生男弄璋,生女弄瓦”重男轻女的陋俗。现在歧视妇女的现象已逐渐减少,但“抓周”式的礼馍风俗,作为姥姥家对外孙热爱之情,却流传下来了。

面塑虎又成了母亲对出嫁女儿催生催育的表现形式。如陕西大荔、合阳两县,都用虎馍催生催育。我专访过合阳县新池乡张家庄的罗占花。她说女儿婚后过正月十五的时候,娘家要送“虎娃馍”,希望小夫妻生个小老虎似的娃娃。如果没有怀孕,重阳节便送“男娃女娃馍”,造型有男女娃娃的形状,亦有双虎的形象。她说重阳节两性重合,最容易怀娃娃。若是女儿没有怀孕,便要年年送这种馍,直到娃娃降生为止。

罗占花面塑催生的“男娃女娃馍”,有一尺左右,眉眼勾勒得非常生动可爱,两颊绯红,头戴花冠,身穿花衣,是民间艺术中的精品。

大荔县母亲对出嫁女儿催生催育有几个阶段,如过正月十五的时候,母亲捏很多“茧茧馍”给她送去,茧茧的造型有的如蚕蛹状,有的像蛹变成的蛾,张着双翅,好像正在排卵。到三月三上巳节,母亲又捏“燕窝馍”给女儿,意思是三月三正是燕子飞来搭窝孵小燕的时候,暗示女儿要像燕子那样筑巢生娃娃。到端午节的时候,母亲捏一批瓜果馍给女儿,每个瓜果馍的外面,都要露出里面的子,喻意便不言自明。若是女儿仍未受孕,到九九重阳节时,母亲便捏塑狮虎形的“重阳糕”或“重阳双虎糕”再给女儿送去。

以上这些催生催育的“男娃女娃馍”,都喻意虎,而“双虎糕”和“老虎混沌”又喻意人的小生命。人虎同意,这是很罕见的生命观。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