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客家《涂氏宗纪》记载:“……其实,祖堂梁栋之上虎啸图,远看虎虎生威。年节极乐……族中长辈礼帽新衣,迎接贺岁舞虎。爆竹引路,将虎引至祖堂,虎头舞动,虎皮缠身。”
客家原来多是古代中原河洛地区的汉族人,因避中原频繁的战乱,南迁到江南闽、赣、粤等地。在《古氏南迁》书中,记着舞虎的内容:“祖上自中原南迁,越南海而入桂,历尽艰辛,艰难谁知?千里奔波,粮尽物耗,独有传世物虎头,雨淋日晒,随众翻山越岭,舞虎觅食,斗虎擂台,谁能分真假焉!”
这段不足百字的记载十分感人,可以想见,在当年战乱中,血火交兵,人民惨遭荼炭,家园财物化为灰烬。城乡人民为了避难,扶老携幼,离乡别土,蜂拥地向江南迁徙。在途中爬山越岭,风餐雨露,缺衣无食,靠沿途乞讨,仍然背着传世的木雕虎头,以舞虎觅食,可见他们的艰辛,又可见中原人对虎文化的信赖。在广西柳江县的上坑村,有座古老的庙宇,石壁上画着舞虎人图画,迄今仍隐约可见。
在沙坑镇还发现一幅两米长、零点五米宽的舞虎巨画,画中一人抓虎头,一人撑虎尾,虎头高高举起。据说,此画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江西省清江县大桥乡南上程村,姓程的祖先是北宋末年从河南嵩县迁来的,每年农历初八,村里举行游虎盛会,人们喜跳老虎舞。
“据考,西汉中国民间有舞虎的活动,传说道教的张天师的坐骑为虎,只是佛教传入后,舞虎渐渐被舞狮所代替。而南上程村正处在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六福地灶皂山的脚下,故一直保留了舞虎的习俗。”
“表演时,由两人扮虎。虎头用樟木雕成,以黄栀子染布做虎皮,竹笃做虎尾,一人扮社公,头戴面具,身穿袍衣,脚着草履,手持折扇。舞时社公在先,老虎在后,随社公折扇的上下扇动的节奏,边舞边走。虎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时而伏卧,并以锣鼓镲打击乐伴奏。其貌时而凶猛异常,忽而缩首敛脚……路过新婚或生孩子的人家,窜入户内,将石子、泥沙撮撒在床上,以示吉利。”
南上程村的程姓祖先是北宋末年从河南西部迁来的,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说明宋代民间还有舞虎的习俗。清江县保留舞虎与道教有一定的关系。因我国传统的道教在江西省很盛,省内贵溪县的龙虎山,便是道教的圣地。赣江中流的清江县的灶皂山,是道家第三十六福地。“福地”是所谓“神仙所居之处”,“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
客家的舞虎并非都与道教有关,如广西的涂家,将虎啸图画于祖堂的梁栋上,年节族人的长辈迎接贺岁的舞虎,还要在祖堂中表演,以至将舞虎画于古庙中,说明中原人对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执著精神,他们不因外来佛教文化的传入和盛行舞狮的冲击,仍如虔诚的尊祖那样,维护着传统的虎文化。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除广西、江西外,山西晋南有的县,也仍然保留着舞虎的民间游艺活动,有的叫“老虎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