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作品是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思维情感、审美趣味等“动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重要外在显现。因而,考察和探讨猿猴形象在工艺美术领域里的表现,是了解人们对于猿猴所怀有的种种观念和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诸多工艺美术品当中,猿猴是常常出头露脸的重要角色之一。诸如石雕泥塑、玉饰瓷器、绘画剪纸、儿童玩具等等,都不乏以猿猴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有主要表现猿猴的自然形貌、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的。
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过一件黑色滑石质地的猴形佩戴饰物,全长3.1厘米,最宽1.4厘米,最厚1.35厘米。猴两耳上耸,好像在机敏地倾听发生的动静;头上两只大大的、圆圆的眼睛,仿佛在深深地凝视着什么;下巴尖尖的;身子作蝉形。猴的背部有一个小孔,是佩戴时穿系绳子用的。这说明猿猴形象很早就出现在人的佩戴饰物、玩器摆设中了。整个饰物简练而又生动传神,显示了远古时代,猴的雕刻技艺已相当成熟了。
有一件宋代瓷质的小玩具,高5.5厘米,通体施青黄釉。从神态形貌来看,这是一只小猴,正双手捧着水钵在喝水,一边喝一边还歪着头看什么,十分顽皮可爱。
猿猴也是文人墨客画笔下的爱物之一。例如宋时画家易元吉作有《聚猿图卷》,画上十多只猿猴正在林木山涧纵情嬉戏,有的钻入山洞,有的攀树爬枝,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彼此耍逗。猿猴们动作不同、神态各异,显示了画家对猿猴的敏锐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南宋时期的《猿鹭图》也是其中的著名作品:苍山青松之下,一只猿猴伸着长臂,得意扬扬地抓住一只白鹭不放,急得白鹭的同伴在树顶大叫起来。猿猴的顽皮与恶作剧,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在民间年画、剪纸、玩具中,这一类猿猴形象更为常见,而且题材更加丰富,表现也更有情趣,如猴子摘葡萄、猴子摘石榴、猴子推磨、猴子拉车、猴子抽烟、猴子逗狮子等。其中又以各种各样的猴子捧桃图案最为常见,有一只猴双手捧着大桃子的;有对称的两只猴共捧一个桃子的;也有母子猴共同享用一个桃子,母、子相互推让的;还有一群猴子捧着桃子的,如此不一而足。桃本是猴子喜吃的果物,同时它在中国民间信仰里又被认为有益寿延年的神奇功效,因而猴子捧桃图,除表现猴子的自然生活习性外,又往往有祝愿人长寿的意义。猴年过春节时,一些人家常爱在门上贴这样的春联:“猴献仙桃祝万福,日临大地发千祥”;“天增岁月人增寿,猴献蟠桃鹿献芝”等,说的就是同样意思的吉祥话。
猴子生性顽皮好动、喜爱并善于模仿。流行于河北、山东一带民间年画中的、有名的猴抢草帽题材,就将猴子的这一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情趣盎然。例如清代山东潍县的《猴抢草帽》,画面上一个老汉推着装着草帽的独轮车,路过“花果山”,猴子们看见老汉戴着草帽,便一拥而上,把草帽抢个精光,有的戴上草帽后,得意地在车上拿大顶;有的甚至头上戴着一顶、两手各拿一顶帽子,站在老汉的肩膀上耍开了杂技!一群猴子将老汉推推搡搡,老汉手足无措,徒呼奈何。山东平度的一幅清代年画,表现的也是这类题材。画中老汉的草帽已被抢得所剩无几,甚至连他的扁担、褡裢、烟袋、烟荷包、褂子和一只鞋子都被抢去,一只猴子还正在扯下他的裤子!猴子们的调皮捣蛋,真叫人哭笑不得。但年画讲究个吉利,这类猴抢草帽题材,除生动有趣外,也往往有祈祝买卖兴隆、商品畅销的寓意。平度年画上的题字:“来此山道,猴抢草帽;无法也治,一场好闹,买卖风快。”以及猴儿们举着的“千出万入”牌子,道破了这类年画里蕴涵着的人们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追求。
其他,在儿童玩具、工艺礼品等方面,也常有这类主要表现猿猴自然形貌和生活习性的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陕西民间布制玩具公母猴,主要供孩子们玩耍或家庭摆设使用,同时也带有生殖崇拜的意味。北京的儿童娱乐习俗中,有一种叫“猴攀杠”的游戏。道具多是民间百姓自己制作或出售:先将两条长约3寸、宽约2分的五合板相对并立;在下边1寸高的地方,夹一块6分长、2分见方的短木;从长木板的外侧左右两头各钉一个小铁钉;在长木板上端2、3分处穿上上下两根棉线,线略松动;再用三合板锉一只猴子的身躯;另做二臂二手,夹系在猴子的身躯上,使能自由活动,臂伸向上要高于猴头;将猴儿的两只手臂穿在五合板架的两根线上;猴子落入框架下,两腿要略高于架下的横木。玩耍时,儿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举框架下端,轻轻用力、一捏一松,猴子便会上下翻动,作出撑臂、轮转、下挂等姿势。是以前北京百姓家里孩子们爱玩的游戏。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出产椰子的地方,随处可见用椰壳做成的工艺礼品雕塑,它们有一个好听而又有诗意的名字——“椰雕”。椰雕的内容不少,但据笔者旅游中所见,似乎猿猴类居多,这大概是由于椰壳的椭圆形状和长须比较适宜于表现猿猴弓腰驼背、毛发飘飘的形态罢。1994年底,笔者到海南出差时,就曾带回了几个这样的椰雕,分赠亲朋好友;自己留下的一个,是母子猴:母亲双目炯炯、长发垂肩,臂弯里紧紧搂着自己的孩子;小猴在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1996年,一位日本友人回国,我们在北京又买了一个椰雕,作为富有中国特色和风味的工艺礼品送她。不过这回,椰雕上只雕了一只猴子,戴着顶红色瓜皮帽,样子滑稽有趣。
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猴子形象也在系列表现生肖动物的工艺美术品——例如年画、剪纸、雕塑,乃至邮票、钱币等中出现。其中猴子或者单独成图,或者与人组合在一起,猴的身上往往背着“申”或“申猴”字样。这类工艺品,虽然从猴子形象的表现来看,与上述作品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突出了猴作为生肖动物的文化意味,特别与其他十一种动物合在一起时,更具有传播“生肖文化”知识的作用。我国古代有一种“厌胜钱”或称“压胜钱”,即以图案或吉利话装饰在铜钱上,认为它有驱邪取吉的功效。古人常将这种厌胜钱戴在身上,或挂在家里,以求平安顺利。清代以来,民间最常见的厌胜钱是一种十二生肖铜钱,这种生肖钱常分开制成,以供不同生肖的人选择佩戴。据说,这种生肖钱在宋代就已出现:右方是本命星官,左方云端坐着一猴,伸出的手臂中握有一支笔——可能暗示必定封“侯”吧。背后铭文为“申生人,钱四万贯,合纳第三库”,意为属猴的人一生可得钱四万贯。可见生肖猴的工艺品,除作娱乐装饰、审美鉴赏等之外,有时还被认为有驱邪避祟、取吉纳祥的神奇功效。
猿猴形象在工艺美术类作品中,还常作为谐音“侯”的象征物出现。
利用汉语语言中的同音字现象,来形象、含蓄地表达人们向往和追求吉祥幸福、快乐如意等愿望,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诸多吉祥物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用鹿谐音“禄”,蝙蝠谐音“福”,鹿和蝙蝠画在一起,就表示“福禄双全”。“侯”是中国古代的高贵爵位之一。现实生活中,能享有侯位的人很少;希冀拥有高官厚禄、摆脱贫穷和无权无势、或权势不够满足需要境遇的人却很多。因此,以“猴”来谐音“侯”,既含蓄又形象地表达“加官封侯”愿望的吉祥画,无论在士人权贵,还是在普通老百姓那里,都大受欢迎。较常见的图案,如本书开篇便提及的,猴子骑在一匹奔驰的骏马上,有时旁边还飞着几只蜜蜂,表示“马上封(蜂)侯(猴)”;母猴背着子猴,谐音“辈(背)辈(背)封侯(猴)”;其他,猴子举棍,似乎在捅马蜂窝,一只鹿昂首站在梅花树下,表示“封(蜂)侯(猴)得禄(鹿)”;谐音“封(蜂)侯(猴)挂印”等等。猴子与侯位的联系,显然是后来人发明添加的,不过这一联系,使得猴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带有喜庆、吉祥的味道。
前已提及,孙悟空是猿猴世界中最著名的英雄,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展示这位齐天大圣迷人风采和辉煌业绩的工艺品自然不会少。仅以民间年画而言,从孙悟空拜师学艺、龙宫索宝、花果山操练众猴、大闹天宫,到取经路上的高老庄收八戒、大战蜘蛛精、剿灭蝎子洞、制伏黄狮精,直至西天取经成功,无不有所表现,特别是三打白骨精和三盗芭蕉扇等有名的故事,更为常见,形式也更多样。在孩子们的游戏玩具里,孙大圣的形象也常出现。比如现今城市乡村里的孩子们都爱戴假面具玩耍,面具眼部挖空,两端系一根松紧带,戴在头上不掉,又可以看视。面具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休、黑猫警长等。据专门研究过北京民间儿童娱乐习俗的王文宝介绍: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面具,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戴着孙悟空的假面具一起玩耍,还会争着说自己是真孙悟空、别人是假孙悟空呢!老北京街头的捏江米人儿、画糖人儿、吹糖人儿的艺人,也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孙悟空,很受欢迎。
猴子在自然界中本自成一家,可被拉扯进人的世界之后,也不免“干预”起人的世俗生活来了——在一些文人漫画或民间年画里,猴子被装扮成人的模样,模仿人世间的种种丑态,借以讽刺社会现实。例如辛亥革命以后,漫画家钱病鹤画有《老猿百态》系列漫画,巧妙地利用“猿”与“袁”的谐音,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由总统而谋帝制的诡计,丑化为老猿的种种活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再如河北武强民间木刻版画《扛箱官》,仿佛是一场猴戏表演,其中的老猴由两名小猴抬着,它手摇羽扇、头戴花翎,十分神气;前另有一小猴扛旗鸣锣开道,旗上大书“禁烟中”。在民间小戏中,有一出名“扛箱”,演出时两人抬着一只木箱,箱上坐一个小丑,插科打诨,逗人发笑。琴腔(戏曲声腔之一)里一曲《大过会词》还唱道:“扛箱官儿会玩笑,弄个竹筒子当他的轿。穿红袍,戴纱帽,倚仗着引伞儿把身躯照,撤了伞棍儿摔定了腰。抬扛箱的腿儿好,倚疯撒邪把王瓜架儿跳,抓哏凑趣儿找怯勺,也怕知根儿的把状告。”嘲讽那些端着架子、不干实事的官儿们,和狗仗人势、逢迎拍马的狗腿子。这类《扛箱官》的猴画,主旨大约与此相同,而且将扮演者变为猴子,更加重了滑稽、嘲讽的意味。民国初年,四川绵竹的民间年画《三猴烫猪》,画三只猴子头戴瓜皮小帽,与一戴礼帽的黑猪打纸牌,猴子们合谋作弊,可还是输给了财多势大的肥猪。此图当时有劝诫人们不要贪赌废时,和讽刺剥削欺人者如肥猪之意。
猴戏也是工艺美术作品中多见的一项内容,前面已有举例,这里不再赘述。
还有些工艺美术品中的猿猴形象,带着比较浓厚的信仰色彩,例如前已提及的泥泥狗(猴),其最初的产生可能与始祖崇拜有关;避(庇)马瘟的年画,是猴可以避马瘟的民间信仰观念的外化显现;表现“猪遇猿猴不到头”之类的年画、剪纸,则体现了人们有关猪和猴属相相克的观念等。
以上我们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了猿猴在人民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看来,猿猴形象的确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文人绘画,到民间年画、剪纸;从案头摆设,到儿童游艺和玩具;从玉饰瓷器,到泥塑布艺;从达官显贵墙上的挂画,到普通百姓春节时窗上贴的窗花、元宵节时灯上贴的灯花,以至衣饰门帘、鞋靴花样……我们都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其中大部分的猿猴形象自然、机灵、顽皮、滑稽,在人们生活中主要起着娱乐、装饰和审美欣赏的作用,同时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求吉趋福愿望,或对生活中阴暗丑恶面的讽刺;有些形象,可能原本是信仰的产物,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信仰的色彩日渐淡漠,娱乐观赏的价值却增强了。千姿百态、活泼淘气的猿猴形象,增加了人的生活的情趣和生气,在人的世界里,画出了一道奇妙的猴文化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