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猴戏

猿猴被人从其生存的大自然中捕捉到人生活的世界里来以后,命运并不相同。有被送入动物园供人观瞻的,那就算运气不错:衣食无忧,冷暖不愁,虽然远离了自然山水,又被禁锢在大铁笼子里,但这里没有猎人的毒箭和子弹,生活倒也安逸。它们的动作、神态,常常引得人们驻足观看,兴味盎然,为现代人、特别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了解猿猴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但大多数被捕猿猴的前途往往都不甚美妙:或是虽然苟且留得性命,却须按照人的意志异化、驯化,供人娱乐戏耍或者充役打杂;更惨的是充作食物,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或是毛皮尽被剥去,以装饰美化人的生活。

在猿猴的种种用途中,训练猿猴来演猴戏,是比较突出、常见的一种。

猴戏,一般指用猴子表演的驯兽节目,有时也被用来指上文所说的“悟空戏”。这里说的是前者。它的确切发生年代,似乎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但它的雏形,可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礼记·乐记》中记载子夏对当时新乐的评论:“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猱杂子女……”郑玄注曰:“言舞者如猕猴戏也”。有人认为:这其中似乎就包含有滑稽、猴戏或人装猴的表演等初步形成的杂技。难怪它活泼生动,魏文侯看见就精神大振,可一听雅乐就昏昏欲睡了。

汉代,猴戏的演出更为多见。近年在辽阳棒台子屯汉代墓葬中出土的一幅壁画里,就有猴戏表演的生动情景:主人踞席高坐,对面是吹弹歌舞的乐工,大堂上百戏毕呈,转盘的、舞轮的、抛球的,好不热闹。在一个拿大顶倒立者的身后,有一位梳着双髻、腰扎飘带的姑娘,正扬手起舞,戏弄身前的猴子。那猴子跷起尾巴,与前后的表演者配合默契。这幅壁画,为我们留下了当时猴戏表演的珍贵写照。山东济宁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驯猴图,猴正欢舞跳跃。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他的名作《西京赋》里,也曾提到“超而高援”的节目,大约说的就是后来的驯猴爬竿表演。

魏晋南北朝时期,猴戏已相当发达和盛行。傅玄《猨猴赋》云:

余酒酣耳热,欢颜未伸,遂戏猴而纵猿,何襄瑰之惊人!戴以赤帻,袜以朱巾。先装其面,又丹其唇。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或长眠而抱勒,或嚄咋而龃断,或颙仰而踟蹰,或悲啸而吟呻。既似老公,又类胡女。或低眩而择虱,或抵掌而胡舞。

猿猴被艺人戴上红色的头巾、穿上红色的袜子,脸上涂脂抹粉。它们已被训练得十分乖觉,会扬眉蹙额、若愁若嗔,还会模仿老翁长吟、学外国女人跳舞。它们的神态和舞蹈,以及搔痒捉虱的举动,使主人在酒酣耳热之余,笑逐颜开,精神大畅。说明当时猴戏的化妆、表情、表演,都达到了高超的驯兽水平。

另据《隋书·音乐志》所记,南齐的百戏杂技节目异常丰富,会元之日的乐舞演出就有“三朝四十九设”之多,其中就有“猕猴幢伎”,大约也是驯猴爬竿一类。《通典》中谓梁时的百戏中,也设有猴戏。南朝最后一个朝廷陈的宫廷里,猴戏也是王公贵族的爱物。据说陈宗室兴王陈叔陵,每“归坐斋中,或自执斧斤,为‘沐猴百戏’”(《南史·陈宗室王列传》)。“沐猴百戏”即是耍猴戏一类,可见当时猴戏的活跃。

除了训练猿猴模仿人的表情、体态来表演外,也有人装作猿猴或学习猿猴的动作来演出的,例如“猿骑”,就是人扮作猴子骑马。猿骑本是古代游牧民族的马戏表演形式,随着民族文化的交流,于公元3世纪左右在中原地区流行起来。表演时,艺人化妆成猕猴的样子骑在马上,时而立在马头,时而侧身马腹,时而又拽住马尾,而马飞奔如故。称之为“猿骑”,是形容其灵巧敏捷像猿猴一样。有人认为:后来的猴子骑术表演,似乎即渊源于此。

唐代,特别是中晚唐和五代十国,可以说是中国猴戏的极盛时期,当时动物戏种类很多,但猴戏最为普及。郑锡《正月一日含元殿观百兽率舞赋》,提到唐肃宗时宫廷里为喜庆新年,演出了热闹的动物戏。出场的动物很多,所谓“其徒实繁,厥状非一”,但主角却“非熊非罴,为猿为猴”——这场大规模的宫廷百戏,实际上是以猴戏为中心的集体动物表演。一些文人的诗作中,也常提到猴戏表演的情形,例如姚合说道“映竹窥猿剧”;皮日休诗曰“狙公闹猴戏”;拾得的诗甚而说“猕猴尚教得,人何不奋发”等等,当时猴戏的盛行和受人喜爱,由此可见一斑。晚唐时期的君主,对猴戏更加偏爱。唐昭宗李晔,在逃难途中还赐大红袍给一位猴戏艺人,因为他所驯服的猢狲,特别机灵,能随班上朝,深得昭宗的喜爱。为此,诗人罗隐十分气愤不平,写了《感弄猴人赐朱绂》的诗:“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猢狲弄,一笑君王便著绯。”对这位亡国之君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晚唐时,为庆贺金榜题名的士人举子,朝廷还要演出一场猴戏,后来居然成为一项制度!

唐五代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专门训练动物进行表演的民间艺人,比如训练斗鸡的贾昌、训练蜘蛛跳舞的韩致和等,后蜀的杨于度则是猴戏艺人的出色代表。据《太平广记》卷446引《野人闲话》所记,杨于度带着大大小小的猢狲十多只,常在街头行乞。这些猢狲能扬鞭驱策、戴帽穿靴,表演骑犬羊、参军戏一类的节目,十分滑稽好笑。他与猴子合作表演的“侯侍中来了”,生动幽默,令人捧腹:他先让一只猴子装作醉汉躺在地上,无论怎么扶,它都不站起来。杨于度大声说:“街使来了!”猴子置之不理;又喊“御使中丞来了!”猴子醉卧如故;这时杨于度在它耳边轻声说:“侯侍中来了!”醉猴便立即站起来,装出一副惊慌失措、非常惧怕的样子。围观的人们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布衣百姓虽然无权无势,但他们对时政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评论时政的方式,例如唱诵时政民谣、创作和传播讽刺笑话等。杨于度导演的这出讽刺小品,就是民众对其政治观点的表达。它通过猴子生动传神的表情、动作,把当时的显贵侯侍中权倾朝野、人人畏惧的势态,揭露得淋漓尽致。也表明后蜀的驯猴技艺,已达到高超的水平。

宋代以后,猴戏越发走向民间,艺人们带猴携羊浪迹江湖。(见彩图)在日益兴盛的戏曲艺术的影响下,猴戏中也出现了戏剧表演的因素。驯猴人给猴子戴上面具,穿上袍褂,自己在一旁敲钹打锣,念唱戏词,让猴子表演“三英战吕布”、“李三娘推磨”、“长亭送别”等节目。清代时安徽凤阳有一位驯猴技术很高的艺人韩七,他驯养了十多只猴子,按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工,场面乐工等也都由猴子担任,完全是一个“猴剧团”。山东平度的清代年画《清河桥》上所画的,正是这样一个“猴剧团”:场上正演出楚庄王返楚、养由基与窦月交(斗越椒)大战的历史故事。主角的一招一式,很像那么回事儿,一旁吹拉弹唱的表演也很认真。此外,猴子也继续模仿市井百态,进行小品表演。例如《西湖老人繁盛录》所记“斗叶猢狲”,就被认为“可能是玩叶子牌模样的幽默表演”。

现代的猴戏,在传统猴戏演出形式的基础上,有删减,也有发展。据傅腾龙《漫说猴戏》一文介绍:除了偶尔还有走街串巷的艺人,身担戏箱、打锣耍猴之外,一般以戏文形式出现的驯猴在现代已不多见,目前在中国保留得最完整、且有新发展、真正进入艺术殿堂的,是猴子练技巧一类节目。各杂技团、马戏班训练猴子耍杂技、翻跟斗、打秋千、竖蜻蜓等。其节目有继承传统猴戏演练精华的——如魏晋时期的“猕猴”即猴子爬竿、唐代的“猿通金轮”即猿猴穿圈等等,有的却更带有现代气息,表演出许多高难动作——如猴子骑自行车、砌砖倒立、打篮球、乃至列队操练放炮……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其中“骑羊钻火圈”节目最为激动人心:一只只身穿红装的猴儿,伏鞍催羊,像骑士一样疾驰,从熊熊燃烧的火圈中穿过。1986年,在全国第二届杂技会演时,上海杂技团的“驯猩猩”节目,还获得了一等奖。

猴戏演出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历史,而且它的流布也十分广泛,已成为传统游艺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新野县是中国有名的“猴艺之乡”,这里的耍猴表演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耍猴艺人有1500多个。过去,人们耍猴是为了谋生,“一根扁担两只箱,猴子驮在肩膀上”。如今耍猴是为了娱乐生活。年老的艺人喜欢用猴艺表演古典戏曲;年轻人则在猴戏中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安徽省利辛县,也是出名的猴乡,这里几乎人人都会耍猴,猴子们的演艺也很不凡,能表演骑自行车、打篮球、转盘咬花、顶木砖,还能在钢丝上倒立、顶碗、倒挂金钩!1984年,这个县的农民郑永和,还被河南电影制片厂请去拍摄了故事片《玩猴的人》。另据刘兆元《海州民俗志》记载:江苏海州地区的穷苦艺人,“身背道具,手牵猴子、绵羊或巴儿狗,走街串巷,每到一处,敲锣聚人‘耍猴’,让猴子穿上花衣,戴上假面具,或骑绵羊或与巴儿狗相耍,边耍猴边向观众讨些钱或剩饭碎饼。”20多年前,笔者也曾几次在新疆阜康县的家乡看过类似的猴戏。记得耍猴的艺人大都是穷困潦倒、四处流浪的内地农民,借耍猴出来混口饭吃。他们一般随身带着个破旧的箱子,里面装些简陋的道具、行头。猛敲一阵锣、吸引来一批观众之后,猴戏就开始了:猴子脖子上拴着长长的绳子,身上穿着红红绿绿的花背心,头上戴着小孩子的瓜皮帽,样子十分滑稽;艺人攥着拴猴的绳子在一旁配合,口里哼唱着曲子,手中和着节拍敲着铜锣。猴子在围观的人群中游走,艺人一拉绳子,它马上就地翻一个跟斗。一会儿,它突然去箱子里拽出一件长袍套在身上,洋洋自得,惹得人们大笑起来。不久,猴子摘下自己的帽子,伸到众人面前要钱——猴戏就接近尾声了。我那时年纪小,尚不谙世事,不懂得同情耍猴的人,只一方面觉得小猴奇巧有趣,一方面又觉得它被耍来耍去可怜,很为它能不能讨到观众的钱而担心。许多年过去了,儿时看过的猴戏依然没有忘怀——写到这里,眼前仿佛又看见小猴在艺人的操纵下,不停地翻着跟斗……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