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经》讲到黄帝世系的一段话前有简明的地理介绍:“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这个位于大沙漠以东的“司彘之国”究竟是何种情景,因为记载的缺失今天已无法知晓了。从其命名上看,似乎同彘这种动物不无关系。既然叫做“国”,当然应指人的国家,这种和人与猪都有关联的“国”,不论是否纯然出于神话的幻想,在古代典籍中还是留下了点滴线索。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便在《山海经》之后全面记述了“海外三十六国”的名称,只是将《山海经》中的称“国”改称“民”。这三十六国基本上与《山海经》中讲的相同,仅有一个是《山海经》所没有的,叫做“豕喙民”,与凿齿民、三头民等奇特国民并处在东南方。高诱注解说:“豕喙民,其喙如豕。凿齿民,吐一齿出口下,长三尺也。三头民,身有三头也。皆南方之国也。”用现代语汇来说,这里的豕喙民就是长着猪一样嘴巴的人种。前面探讨水神韩流的尊容时我们对此已不太陌生。熟悉《西游记》故事的人很容易从此种相貌特征联想到猪八戒的形象。
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可看到嘴巴突出的人相,用猪嘴来作形容,也是古已有之的。如《国语》中就曾用“虎目而豕喙”来比喻人的相貌。注云:“豕喙长而锐。”可见这只是借用猪嘴来形容既长又尖的人嘴。但作为一种普遍遗传的特征,成为一国一地之民的共相,若非出于误解的话,至少也有神话想象的作用。对于豕喙民的所以然,神话思维通常的解释不外乎按照龙生龙凤生凤的逻辑,设想为人猪结合之后的变种。下面这则泰雅族神话便以悲剧的形式告诉人们这个道理:
从前有个男子,找不到女人愿作他的老婆,不得已与母猪一起。结果母猪怀孕,生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完全是小猪,另一个虽有人的模样,但嘴巴却尖得像猪而且手脚和指头都很短,丑陋极了。社人们见了他总是捧腹大笑,问他是谁的孩子,可是他始终不敢回答。后来,这个人终于不堪社人们的侮辱,而杀了自己的孩子。
这种人猪结合的结果,不仅从旁说明了豕喙出现在人身上的原因,而且也为短手短足的特征找到了根源。类似韩流神的那种豕喙、豚止的奇特外观,也就不至于令人大惊小怪了。
古典神话与现存的民间神话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在于,无论是《山海经》中的人猪合体形象,还是《淮南子》说到的豕喙民,虽外形上与常人有异,却并不带有歧视和贬低的意味,仅有近乎中性的叙述之词,而无明确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好恶情感色彩。而泰雅族神话则表现出对人猪私通的某种蔑视,对其结果――猪嘴形人的出现当然也要视为耻辱,以至于当事人无法忍受社人们的讥笑,被迫杀死自己那相貌怪异的儿子。造成这种古今差异的重要因素,显然是猪这种动物在人们观念中所占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那种奉猪为神、视猪为美的原始宗教时代,人若能像猪的话,恐怕非但不是一种耻辱,反倒是一种荣幸。对于韩流、?韦氏之类的古神来说,岂会因为他们与猪有缘,就遭受歧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