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龙的起源,首先必须了解目前所知的较早的龙形象。据现有资料,较早的龙形象主要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一)辽宁查海石块龙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
查海遗址在1986-1993年间曾发掘6次,揭露5500平方米,发现房址39座,墓葬5座,出土包括“龙纹陶片”“蟾蜍”“蛇衔蛙”题材的浮雕、小件玉器等大量文物。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聚落外围有壕沟,又发现房址16座,其中靠近聚落中心的一座房址面积约120平方米,大型石块堆塑龙即位于这座大房址的南侧,即聚落的中心部位。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在龙的南侧还发现有排列紧密的墓葬和祭祀坑。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龙形象。其在聚落中的分布特点,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龙在当时的社会中就具有特殊的含义。
胡健等人分析了查海遗址所体现的原始农业状况,认为遗址中的大型房屋建筑和密集的房址分布,反映出当时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及人口与饲养业的发展规模,从这里看出当时已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而有了“锄耕农业”的信息。
(二)河南西水坡蚌壳龙
曾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蚌壳龙是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据报道,该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内西南,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7年5-11月,考古工作者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88年3-9月进行第二次发掘。
从所发掘的资料来看,西水坡遗址可分为七个地层堆积。第一层属唐宋时期,第二层属东周时期,第三层属龙山文化时期,第四层以下为仰韶文化时期。从所发掘的出土文物看,仰韶文化的遗存又可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即第四、五层为仰韶文化的第二阶段,亦即晚期阶段;第六、七层为仰韶文化第一阶段,亦即早期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早晚两期。
一共发现三组蚌壳摆塑的动物图案。第一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四层下打破第五层,其造型有龙和虎,在M45号墓中发现。该墓室的结构为竖穴土圹,东西宽3.1米,南北长4.1米,深0.5米。墓底平坦,周壁修筑规整。墓内埋葬四人,墓主为一壮年男性,身长1.84米,仰向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另外三人年龄较小,分别埋于墓室的东、西、北三个小龛内。在墓室中部墓主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蚌壳虎图案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另外在虎图案的西部和北部,还分别有两处蚌壳堆。虎图案西面的蚌壳堆比较乱,不规则。虎图案北部的蚌壳堆形状为三角形。在这堆蚌壳的东面,还摆放着两根人的胫骨。
第二组蚌壳动物图案摆塑于M45号墓南面20米处,图案中有龙、虎、鹿和蜘蛛等。其龙头朝南,背朝北;其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相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很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另外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把精致的石斧。
第三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二组动物图案的南面的一条灰沟中,两者相距约25米。灰沟的走向由东北达西南,底部铺垫有厚约0.10米左右的灰土,灰土上有人骑龙和虎等动物的图案。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一人,也是用蚌壳摆塑,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似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因被两个晚期灰坑打破而难以分辨是何飞禽。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成一个圆圈。另外在这一层位上还有许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是被随意乱扔留下的。从整体上看,这条灰沟好像一条空中的银河,灰沟中的零星蚌壳,犹如银河系中的无数繁星。
三组动物图案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无疑与45号墓主密切相关。“第二、第三组蚌图,可能是埋葬第45号墓主人时搞大型祭祀活动而遗留下来的遗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三组动物图案的年代距今5800±11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6400±135年。
(三)湖北焦墩卵石龙
据《考古学年鉴》(1994)倪婉文介绍,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距今5000-6000年远古先民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整个遗址坐落在龟背形土墩上,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700米。遗址从大溪文化早期至石河文化中晚期,每层下均有一个或几个卵石摆塑遗迹,其形状大部分为动物图案,有少数已被破坏,无法看出形状。动物图案有龙、龟、鱼、蛇、羊(鹿)等。龙身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角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龟全长1.16米,总宽0.72米,方形身躯,桃形头,长颈短尾,四足伸展,作爬行状。蛇全长1.97米,宽0.47米,三角形头,细颈,肥身,尖尾,长身扭动,作蠕行状。与蛇共处同一层位的还有三个图案,一个似羊(鹿),一个似蝴蝶,还有一带状摆塑,长约11米,宽约1.2米,具体为何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陈树祥介绍,“龙呈侧面图案,全长4.46米。龙头朝正西,尾向正东,反映了古人精确的方位概念。龙头昂首,颈至头顶高达2.26米,头上一角。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色彩各异的河卵石造成龙鳞闪闪的效果。龙背上方,发现三堆用卵石摆成的图案,与龙角形成一直线,东南向排列,专家初步认为其与古代天文有关,可能是星座。这条龙摆塑的年代与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龙的时代相当。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成熟龙,也是同时代最大者。对于研究鄂东乃至长江流域原始宗教、原始天文、原始艺术以及古人对龙的崇拜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内蒙古红山文化玉龙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冈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随即捐献给翁牛特旗文化馆。此件玉龙是一整块玉石的圆雕,运用浮雕、浅雕雕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颈脊起长鬣,高高扬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呈扁薄片状,通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收成锐角似刃,弯曲上卷,末端尖锐。龙体横截而略呈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单孔,孔外径0.95厘米,内径0.3厘米。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该玉龙在红山文化遗址内发现,故被认为属红山文化文物。孙守道认为,三星他拉玉龙属红山文化晚期,距今年代不晚于5000年。
1988年,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第二件龙形玉,时代比第一条玉龙略早。其造型基本上与前者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鼻端不是一个平面,鼻孔也不是圆的,而是两短线。这条“龙”的背部也有一孔,“值得注意的是圆孔边缘靠近背脊处磨痕十分明显”。这进一步说明此类玉龙是用来悬挂的。
上述四条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龙,可称之为“原始龙”。有的学者把距今7000余年渭河流域的鱼纹(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蒜头壶上的“水鸟啄鱼纹”中的鱼纹说成是早期的龙纹)、距今5500年前的渭水流域的鲵纹(即甘肃渭水流域出土的彩陶瓶上的“人面蜥蜴纹”或“人面鲵鱼纹”)等也说成是龙的早期形象“原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