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众多的龙,有各种颜色的龙,有形状不同的龙,千姿百态,种类繁多。
中国历史上的龙形象,颜色多样。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的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的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神农求雨书》当是后人所作,但因时间不同而采用颜色不同的龙进行求雨的这种方式无疑在先秦时代是存在的。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也详细记述汉代时以五色龙求雨的习俗: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青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向),其间相去八尺。”夏旱求雨,“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又为小龙六,(各)长三丈五尺,于南方,皆南乡(向),其间相去七尺。”季夏求雨,“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于中央,皆南乡(向),其间相去五尺。”秋旱求雨,“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皆西乡(向),其间相去九尺。”冬旱求雨,“舞龙六日……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皆北乡(向),其间相去六尺。”
《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白金千岁生白龙,玄金千岁生玄龙。”古之“玄”即黑色之意。
《淮南子?天文训》记有青龙(苍龙)和黄龙,青龙居东,黄龙居中:“东方杏也,其帝太?,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他各色龙都不是真龙。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百官和平民百姓均不许穿,否则有杀身之祸。《瑞应图》:“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以黄龙为贵,与崇拜黄帝有关,在五方帝中,黄帝居中央,黄帝之龙为黄龙。《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得土德,黄龙见。”
其次为青龙。青龙或称苍龙,传说夏朝崇拜青龙,《太平御览》卷九二九引《史记》:“黄帝得土德,黄龙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史记?封禅书》:“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宋书?符瑞志》上:“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淮南子?天文训》则称天上诸神中,最尊贵者为青龙星(即苍龙星):“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五色龙在上古时代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秦史籍有不少杀龙或射龙的记载。如《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这种“杀龙”方式当是古代一种巫术,所杀之龙当是塑造之龙,其目的是以此激起天上真龙的愤怒,从而降下甘雨,消除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