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童心的启迪代序二

一凡前两天拿来他多年来留心搜集、精心编辑的《少年智慧宫》,我俩在探讨中读完。近两天我老在想智力的开启问题,有些事不谋而合。前两天和孙子小溪一块闲聊,他说他想学文,问他何因?“文学一个问题有多种回答,而数学只有一个答案”。是的,智慧是用多种形式思维的。儿童智力的开启需要广泛的想象空间,开启智慧并非是一个号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起步走”,也不是“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死一只鸟,还剩几只鸟?”回答只能是“一只鸟也没有了”。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广泛思维,作出多种回答?好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探讨、研究。一凡的《少年智慧宫》正是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启迪。

看过一凡的《少年智慧宫》后,我联想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是三个和尚懒惰吗?非也。试想求佛养性的和尚,连勤劳的根本都没学到,那佛的经到底是什么?可想而知佛的“机制”是否有问题。我们不在“机制”上去找问题,而在行为上找问题,只在皮毛上挠痒痒。佛经不灌输“勤劳”而只去“修行”,人怎么生存?人连最起码的勤劳都没有,哪还有什么可言?近年来急功近利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难道不发人深省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法,成才先成仁,不成仁,才难以妥用。近年来我们的教育大讲特讲“人才”,为啥不讲讲“仁才”?对少儿的教育远、大、空、抽象、教条,一个小小的孩子能知道啥是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这些对他们来讲那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为什么不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入手。孩子从小认识的是妈妈,然后是爸爸,其次是爷爷奶奶,以及周围的其他人。试想不爱母亲的人能爱祖国吗?兄弟姐妹间不友善,能团结别人吗?要不为什么会出现少儿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却不给老人让座的怪现象呢?这难道是孩子的错吗?是要“人才”还是要“仁才”诸如此类的问题能不发人深省吗?社会的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必须从幼儿期潜移默化地进行。一凡同志的《少年智慧宫》,恰好用这种形式在启迪他们。

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会长

冯山云

2006年11月16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