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老年癖——访农民女画家裴洁

裴积荣

一个人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愈狭小,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接近于无限。

——茨威格

你把我问住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爱上这个鬼把戏的,就那么糊里糊涂地爱上了,越爱越上劲儿,就像中了魔,自己也管不住自己了。

多得太,如今有多少我也说不清,大约有1000多幅吧!绘画故事有:孟姜女哭长城,大禹治水,李存孝打虎,唐僧过通天河,丝绸之路,刘全进瓜,薛仁贵征东,游地狱,闹天宫,王母娘娘,女娲补天,刘海戏金蝉……民间小品有:老鼠嫁女,二仙玩棋,母子虎,莲台坐子,吉祥如意,熊猫戏竹,鱼儿戏莲,牛生麒麟,乾坤八卦,双凤求凰,鱼龙变卦,辈辈封侯,十二生肖图,跑竹马,跑水船,闹元宵,寿桃,佛手,人参果,对鸡,对鸭,对凤,宝葫芦……哎呀呀,疙瘩麻戏多得太哩!你要不嫌麻烦你就慢慢翻着看去吧!

题材!那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我生活在桥山林区,我爱上了这一片绿色宝库,我要宣传群众保护它,我就画了这幅《猫头鹰》。看见窗玻璃上消冰,那图案奇形怪状的,我就画了《冰人冰山》《人面兽身》。看见母亲背着儿子,我就画了《母子虎》。看见猫娃头圆圆的像山峁,两耳尖尖像山峰,我就画了《猫头山》。看了电影《三笑》,我就画了《唐伯虎戏秋香》。看见街上一批年轻人学歪了,我就画了这个《游地狱》。这个女的,她是审判官窦娥,窦娥在人间受了屈,到阴间平反了。我给平反的!(笑)让受屈的人当审判官,她一定会主持公道。

改革开放的?有,改革是革命,我拥护得太哩!咋会没有作品!这不是,《责任田飞出金凤凰》。这是责任田,这是凤凰。凤凰给人间带来福音。你看,鸡鸭,猪狗,牛羊,鱼塘;山水生秀气,人物长精神,农村气象新。

这是《尧王访贤》。党号召发现人才,选贤任能,我就画了这一幅。老树添新枝,老牛带幼犊。这扶犁的,是说路遥知马力,要在实践中检验人才。

那当然,搞创作嘛,“需叫自我胸中出,且勿随人脚后行”。在表现手法上不创新还行?我,从来不走旧路。画《长城内外》,我把长城画了个半圆,这一下长城就高大雄伟了,从长城内看到统治者的粗暴,从长城外看到人民的苦难,内外联起来看孟姜女的勇敢、智慧。画狮子,我将它的背画成“富贵不断头图案”。这样好,画出来的狮子又雄威,又吉祥。画《青蛙搬家》,我没有在青蛙身后画一长串儿孙,我是在它的腿上带了长长的蛤蟆衣,很像彩带,让子孙暗藏其间。有趣吧?有趣的还在后头里!就说这张《美水谣》吧!坐在长安城中的皇帝,要喝陕北甘泉水,要人民千里去送。路程远我剪了两个牲灵拉车。这桶中的水没有从桶底下漏出来。你看,它从上边冒出来了,在空中如云团状,这波翻浪涌表达了民愤民怨。

参加全国展出的?有。《二郎担山》《大禹王治水》,都参加过全国展出。影响?好。我的作品嘛,那影响一定好得太哩!(笑)

怎么,你没看懂!大禹王是太阳,身后是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一条龙。这个“壶”,就是五湖;这个“狮”,就是四海。这儿是王母娘娘和大禹王把水患治成功。看漫天危害牲灵的大水,变成了一条听使唤的巨龙。这儿是王母娘娘的九个儿子。“九”代表了民众的力量。

我爱创作民间传统题材当然有原因,我爸在旧社会是个教书先生,爱看杂书,爱说“古经”。我娘家门前有一棵皂角树,遇到农闲时节或阴雨天,庄里人就一个吼一个,“走,到皂角树下听古经走!”我做女子时常趴在爸爸身边听古经,他能说多久,我就能听多久。

对了,家庭对我的创作影响可大哩!人常说3岁记到老,我现在创作的,常常有小时候听来的内容。我奶奶,我妈妈,都会用中草药和民间偏方治病,我也学会一些,我创作的《中草药百样图》,就是做女儿时学的知识。

我小时候爱看,爱想。爱看花鸟虫鱼,爱看山川草木,就是空中的云朵,天上的月亮星星我也爱看。手里拿个玉米棒儿,我爱看那籽儿的排列;手里拿个花朵儿,我爱看那花瓣的摆布。走到山根下我爱看石头,走到河边我爱看浪花,一看起来就看呆了,痴痴地能看老半晌。

对了,你说对了。爱上了就想把它画出来,绣出来,剪出来,刻出来,做成个艺术品,让世人看一看大自然的美丽,也看一看我这个小姑娘的手艺,可旧社会的穷人,哪来笔墨纸张让一个小姑娘去糟蹋哩?一天家里人“捞河柴”,从洛河里捞回来一棵桦树。那个皮呀,光溜溜雪亮雪亮的。我爱上了,就剥下来一片一片地画呀,剪呀。不巧的是我当时正打摆子(疟疾病)。妈妈不要我胡拾翻,怕遭磨下病了。我不听,偷着干,她来了,我停了,她走了,我又干。“作品”一拿出来世人惊,“哎呀呀,这死女子巧得太么!”

从此,我剪的窗花众人要,众人抢。我娘家在裴家河,做女子时我剪的窗花盖了一条村,15岁结婚到杨舒镇,我剪的窗花又盖了一道街。谁看谁惊奇!

年龄大了咋!嗨,我胃口大着哩,光干小玩艺儿哪行!我眼下正干个大的,创作一个大主题——黄帝。这是一个多幅组画,已完成了一部分。你看,这是天空闪电黄帝降生;这是黄帝学习劳动;这是黄帝在驯马——你想嘛,要把野牛野马拉来为民众服务,不驯养哪行!这是黄帝制弓箭,这是黄帝摆战场,战蚩尤!这是得胜回宫妻子迎驾!——不多不多,你从这儿看,这儿是黄帝升天图。你看,黄帝乘龙升天,嫘祖乘风追去,夫妇驾云飞翔。这是群众杀白马宰乌牛祭天。这枣山、香盘里放的都是民众的供品。这是百鸟朝拜。这是树木百草朝拜。这是黄帝答谢民众,从云中掉下一只靴子,一匹红绫……

一个人活到60多岁要经多少磨难,咋能不耽搁哩!要从小时候一直画到如今呀,我的画呀那就七骡子八马都驮不完了。旧社会都说这是婆姨女子剪窗花哩,谁还能把这提到人世上!“四人帮”统治的那一段谁敢搞,一剪子铰成了“反革命”,你受得了!

你问我过去受的苦难?人老了再甭提过去。我过去受的苦七笸箩八簸箕都倒不完。就说我老汉吧,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在第四野战军后勤处工作,困难时期为了加强农业第一线,拿了退职金回家生产。谁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到他头上了,把他抓成了反革命。那一段我受的苦就没法说。老头子硬是气的得了“痼症”。临死时给我留了一句话,说他死了以后叫我不要做“祭饭”,要我好好做两瓶子花儿放到他的灵前。

那还用问,三中全会以后平反了。

三中全会是太阳,照亮了我老汉,也照亮了我。老画家靳之林找到我门上来,说这是“农民画”,是“文化艺术”。公家提倡哩,政府支持哩,我才把这当成事来干。在老靳的帮助下,我的第一批作品一拿出去就受到了西德画家白云台的喜爱,她选购了我的作品,还和我拍了照,后来法国友人吉勒姆教授和夫人娜·蒂娜又选购了我一部分作品。再后来是省上展出,北京展出……

如今的生活!好了好了,如今的日子富得太哩!不愁吃,不愁穿,住的是明门亮窗,砖窑大院,真是儿婚女嫁乐泰然。肩上没有担子了,背上不背黑锅,头上没有压力,我就想给人民干点什么,给社会上留下点什么。要不,咱不是在社会上空走了一回么!我如今是过了花甲奔古稀的人了,再不敢耽搁了。人一生怕的三平三蹦:平三十,平四十,平五十;蹦六十,蹦七十,蹦八十。——再不敢蹦了,再一蹦就蹦到阎王殿里去了!(笑)我如今不抓紧时间搞创作,还等什么呢?

要抢时间嘛,当然忙。忙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顾不上抱孙子。为了画《桥山八景》这张画,我早晨5点起床,胡胡麻麻吃了点开水泡馍,赶7点就爬到黄陵山顶上了。看地形,看地貌,看古柏,看道路,看曲径栏杆,看亭台牌坊,那个汉武仙台呀,真把我看上劲儿了。我觉得心里惊烘烘的。抬头看,夕阳压山了;回头看,山上没有游人了,怕得我急忙往回跑。

看好了还有个画的问题。咋画哩,一张一个景太零散,合在一起吧,咋摆哩?我把这个景“反取了”,我是站在黄花沟看桥山全景的。为了取这个景还把我掉在沮河里!

对着哩,对着哩,心里有了奔头了能把人忙成憨憨,就像傻了一样。我如今又惯下了瞎毛病,夜里4点钟就醒了,想呀想,想个没完没了。这还真的闹成个病了。

什么,你说这叫“老年癖”?!老年人都肯得这种病。人老了爱害病,一百样病中没有一样好害的。唯有这“老年癖”好,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无害,个人虽说忙一点可忙得高兴。怎么,你也害上了!(笑)好好,害上了就好,祝你的“老年癖”生长、发展,壮大,害得兴旺发达(笑)!

选自《我为贫女做嫁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裴积荣,生于1933年,黄陵县田庄人。作家。著有小说《情宫探》《今夜鄜州月》《祝君晚安》,报告文学集《我为贫女做嫁衣》《西行阳关道》等。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