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黄陵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援

白秀梅

黄陵人民在支援解放战争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发动内战后,我党的政策由原不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活动,严格履行团结抗日的义务,转变为对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发动群众抗丁、抗粮、抗款,要求和平反内战,要民主反饥饿;要把国民党统治区的秩序打乱,在乱中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支援解放战争。

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做好《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准备,8月份在黄陵工委领导下,成立了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始活跃于黄陵、富县、洛川、甘肃一些县份,集中精力开展游击性的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援了陕北战场。

1947年3月,当胡宗南进攻延安时,黄陵游击队既是组织群众坚持生产的工作队,又是发动群众坚持武装斗争的战斗队。为了拖住敌人,关门打狗,控制敌人在咸榆公路的进攻,游击队配合西北野战军警一旅、警三旅等部队智取了黄陵隆坊(第一次解放了隆坊),直接威胁敌人的后方运输线,戳到了敌人的痛处,使敌人手忙脚乱,不敢轻举妄动,只有龟缩在各个据点里,死守待援。咸榆公路一段时间没有一辆汽车给敌人运送武器弹药和物资,从而有力地配合了我西北野战军打蟠龙,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1947年后季,关中军区司令员陈国栋同志,率领部队由敌占区转回大后方休整,路过上畛子,人地生疏,粮食短缺,困难很大。黄陵游击队得知后,及时给予帮助,动员群众挖出坚壁的粮食和油,供给部队食用,事后,受到陈司令员的称赞。

为了筹集更多的粮食,保证过往部队生活所需,游击队分成若干小分队深入到敌占区筹集。一次,一支小分队在筹集粮食的途中,与敌人相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小分队仅6人,打死敌人1名,缴获子弹10多发,手榴弹3枚,得到关中军区通令嘉奖。军区号召全区向他们学习。

黄陵游击队员在敌区的活动,除了宣传革命理论,串联组织群众抗粮款,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打击反动地主和土豪劣绅外,并想方设法分化瓦解敌伪政权,争取大多数思想进步人士参加革命工作。他们利用各种关系,深入到黄陵、店头镇公所,开展各种活动,经过革命理论的宣传教育,先后有姜咀村姜有礼等五六个镇丁脱离了店头镇公所,弃暗投明,坚定地参加了游击队。对被迫当了便衣队的人员,坚持正面教育,激发他们提高觉悟,欢迎他们参加革命队伍。下常村的刘学吾和刘学文,曾一度当了便衣队的队员,经过教育后他们坚决再不为国民党效劳,不久便逃出便衣队,参加了游击队。他们不怕艰苦,勇敢善战,刘学吾后来还当上了游击队的队长。黄陵游击队这样的斗争一直坚持到1948年3月黄陵县解放。

以后,根据黄龙军区的指示,黄陵游击队编入正规部队10团3营,随10团参加澄城县冯原北醍醐山战役、渭北战役、蒲城战役,到1948年冬部队又改编成4军12师34团3营。到1949年春天,部队参加三原口子头战役、牟牛原战役,六七月份参加扶眉战役后,部队便继续向西挺进,直到解放了兰州。

1948年3月,黄陵县和平解放。在国民党反动派暗无天日的统治下挣扎了几十个年头的黄陵广大劳苦人民深切地体会到翻身得解放的自由,也体会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幸福。然而黄陵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半壁河山还没有解放,更多的同胞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同时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全国人民都得到解放,并保卫已取得的胜利果实不会得而复失,只有拿起枪杆子和敌人拼到底才是出路。于是凡解放军每到之处,就有一些热血青年积极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有个别人甚至在还未做通家人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就偷偷地赶上几十里路,要部队收下他。

与此同时,黄陵县各级政府也积极做好战勤服务和兵员征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和1949年两年黄陵县共送去500名自愿报名的青壮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仅隆坊区1948年就有81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有5名同志在战争中光荣牺牲。

黄陵解放后,很快建立健全了各级政权组织,县、区、乡政府积极行动起来,进行认真准备和广泛的宣传动员。黄陵人民在“全力支援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统一意志下行动起来。“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支前、后勤工作从各方面广泛迅速地展开。首先是调集大批干部,建立起各级支前小组,组成坚强有力的支前指挥机构。其次是动员组织群众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前线。由于各级组织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工作,很快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支前、后勤队伍。大家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那里,我们就支援到那里。”

为了支援解放大西北乃至解放全中国,黄陵人民1948、1949两年共筹集军粮373806125多斤,军需用草2022419多斤。给过往军队送铺草和筹备薪炭柴的数字,更是无法统计。

在支援解放战争过程中,由于当地政府积极的号召动员,老百姓踊跃报名,参军参战,自动组成担架队、运输队,为部队运送粮食、武器、弹药和伤病员。为了保证前线的物资需要和及时救护和转运伤病员,全县1948年组织了短期及零星担架共1489副。1949年组织2次长期担架队、7次短期担架共322副。并动员了6031头牲畜用于前线运输。北谷区四乡姚村晁计海(共产党员)自动报名,参加黄陵县1949年2次常备担架队,并说:“自解放后,我心中非常高兴,担架运输,当兵支前,是老百姓应尽的义务,我愿前去。”在他的影响下,当场就有4名群众自动报了名。桥山区三乡道南张栓娃讲:“革命的责任人人有份,我愿前去。”当担架队的同志出征时,人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锣鼓喧天,热烈欢送。各处完小普小学校的全体师生、群众、民间吹鼓手前来欢送,喊着:“解放大西北,消灭胡马匪军,解放全中国,担架队是光荣的。”担架队员答复着:“担架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完不成任务不回来,打到甘肃去,解放兰州城,解放全中国。”商人们在街道两边挂着红绿蓝布彩条,放着鞭炮,摆着烟、糖、枣、花生等慰劳、欢送担架队员出征。仅1949年一处一次欢送担架队员出征的慰劳品数:纸烟217条,毛巾47条,肥皂50块,鸡蛋547个,鸡3只,旱烟4斤。

第二次长期担架就组织了51副,包括领导机构和后勤人员,共计299人,牲畜12头,跟随大部队一直打到兰州,直至兰州解放,时间将近半年。这支由黄陵人民的儿子组成的支前大军,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中间曾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据统计,1948年和1949年两年黄陵在为后勤服务方面,付出的人力和畜力可折合人工431266个,平均每个劳力可负担31个工日。同时为了前方战士安心杀敌、支前民工安心服役,黄陵各级政府组织村民为其代耕和帮工,既做到了合理负担,也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支援解放战争中,黄陵的妇女们也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干力所能及的事。她们不分昼夜地为前线战士缝制衣服,做军鞋纺线织布。据统计1948年全县有纺妇3586名,织妇1011名,做军鞋21000双。隆坊区除组织纺织小组外,还在本乡上官村树立典型,该村妇女每人每天除做饭外,能织1丈5尺布。

就是这样,黄陵人民依靠党的领导,以百折不挠、战斗不息的精神,全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选自《黄陵人民革命斗争史资料》1991年中共黄陵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作者简介:

白秀梅,女,1961年生,陕西清涧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81年至1985年在黄陵县龙首中学任教;1985年至2000年在黄陵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2000年至今在黄陵县委组织部工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