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章 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帝的祭祀(9)

  2006年重阳节,海内外中华儿女聚集在轩辕殿前,隆重举行丙戌年重阳节海内外中华儿女恭祭轩辕黄帝大典。祭祖大典由黄陵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黄帝陵管理局局长姜文华主持。恭祭轩辕黄帝大典9点50分开始,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首先击鼓鸣钟,击鼓34咚,代表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鸣钟9响,寓意九九归一,九州升平。然后,大铜三发、大乐三吹、鼓乐齐鸣,9位民间长者上香9炷,3位民间长者携6名少男少女敬奠祭酒,并三叩首。

  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屈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秘书长纪顺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宜新,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李雅芳,省政府副秘书长梁和平,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长孙天义,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兆年,市长陈强,市政协主席韩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飙,副市长冯继红,市政协副主席李和平、高长天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等敬献花篮,表达了对始祖的虔诚敬意。接着,黄陵县的领导代表13万守陵儿女敬献三牲;各界人士代表敬献饼羹时果。韩烨恭读了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轩辕黄帝行三鞠躬礼之后,现场顿时响起震天动地的锣鼓声,象征中华民族腾飞和昌盛的一条黄色的巨龙腾空而起。这次重阳节祭祖活动是历年来重阳祭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活动。

  2006年12月29日“华夏园丁大联欢——陕西之旅”代表在黄帝陵前隆重举行了祭拜黄帝陵活动。陕西省教育局副局长郝喻先生主持了祭祖典礼,代表们分别敬献了花篮、祭品,敬上高香,敬奠祭酒,之后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丁雨秋女士恭读祭文,随后全体代表向黄帝陵行三鞠躬礼。

  二、祭文

  1984年台中市界受宫祭祀黄帝陵典礼祭文

  维甲子年八月十四日,秋高气爽,节届中秋,中国台湾省台中市界受宫暨西安道教协会五十四人,前来黄帝陵桥山之巅,敬奉芳花时果,恭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灵曰:

  伟哉轩辕祖,壮兮文武功。开启混沌世,造福华夏人。伦理律吕制,农牧百业兴。止戈定指南,山河及一统。疆域辽阔天地广,民族兴盛求大同。奠基后世千秋业,首创文明万代功。

  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台湾大陆,情同手足。同饮一江水,相望心贴心。同树华夏正气,共振民族雄风。祝道光黄族,愿神协苍穹。故乡故土,赤子赤诚。念先祖圣明,感皇天后土。沮水拨起心弦鸣,桥山高扬鸿鹄志。无限敬意,谨以告慰。

  1987年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及“三胞”亲属祭文

  1987年3月27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深切怀念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在西安部分已与海外亲属取得联系的黄埔同学以及黄埔二、三代家属等三十多人,由同学会副秘书长、黄埔二十三期同学张勋领队前往黄陵恭祭:

  维我始祖,丕展雄风。披荆斩棘,肇造文明。教民耕织,率民出征。熠熠文采,赫赫战功;巨柏擎天,广荫众生。昭如日月,惠泽无穷。四海归一,万方葵倾。歌吹沸天,人杰地灵。黄埔校友,同根共生。海峡两岸,骨肉情深。旧雨新晴,早起航程。神州统一,大业必成。黄埔精神,岁月峥嵘。共建四化,同策振兴,丁卯清明,倍增思情。面对英灵,心潮沸腾。炎黄子孙,永式典型。以祝以告,沥尽赤诚,伏维尚飨!

  1988年台湾返乡探亲团祭文

  时维黄帝纪元四千六百八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八年),岁在戊辰,西历元月十七日,台湾返乡探亲团团长向文德,率团员二十四名于海峡两岸分离三十八年之后,同胞得以探亲,骨肉得以团圆。特从万里之外,前往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于秦陇之郊,趋黄帝陵。以鲜花牲果,告祭我民族始祖轩辕氏陵前曰:

  缅我民族,轩辕肇始;唐尧虞舜,三代之君;胄裔绵衍,四方流布;历经变乱,终克复兴;五千岁载,东亚雄踞;声威天下,木本水源,惟我始祖,黄帝轩辕。台湾同胞,闽粤汉裔;逐荷东来,洪荒山川;秉承遗训,敦睦土著;共启山林,营建家园;拓土开疆,是作屏藩;婆婆之洋,美丽之岛;教化广被,海上中华。近世悲运,列强陵夷;甲午一战,乃沦日寇;首倡民主,义军奋起;浴血卫士,援绝弹尽;殖民含垢,犹持汉节;文化协会,民众之党,迭仆迭起,忍辱不屈。抗战胜利,内战继起;国共阋墙,神州燎原。台湾光复,举岛欢腾;二八事件,同胞相残。一九四九,国土分裂;海峡天堑,骨肉离散;天地不仁,我为刍狗;天旋地转,万劫归来;今遂夙愿,探亲返乡;毛鬓虽衰、乡音未改;滚滚黄河,悠悠江水;巍巍五岳,大地苍茫;泰山昆仑,黑水白土;土泥芬芳,乃我原乡。徘徊陵前,心绪萦绕;仍有同胞,难谒故土;大劫未了,太平难期;愿我先祖,佑我华胄;同室止戈,永弃相残;再结同心,光大中华;千秋始祖,其来尚飨!

  1988年重阳民间祭祖纪念文

  轩辕黄帝在五千年前,战败了蚩尤,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产的国家,他教民造舟车,养蚕桑,造文字,创医学,分男女,别雌雄,等贵贱,分上下,结束了群婚。人类的一切饮食住行,都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后世人尊称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无愧始祖”。

  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历朝历代,不论蒙古族执政的元朝,满族人执政的清朝,汉族人做皇帝的明王朝,以及近代的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朱德、程潜、蒋鼎文等,都拜谒和祭奠过自己的始祖——轩辕黄帝。所以黄帝是我们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亿人口的共同祖先。

  黄帝活到一百一十岁,因在荆山铸鼎,劳累成疾,他自知身体不行,急速返回桥国,与世长辞了。他死后,群民不愿听到黄帝埋在土中,因此,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就出现了。言说,黄帝在病中,天宫派了一条巨龙,迎接黄帝回天宫,巨龙来到桥山之巅,黄帝和群臣告别,群臣不舍,难分难离,时辰一到,巨龙腾空而起,群臣扯下了黄帝衣冠、宝剑、靴子,葬埋在桥山之巅。这一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后世人称这天为“登高会”。这个节日,在明朝末年,因战乱被中止了。今天,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在桥山之巅发起恢复这个节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团结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来在黄帝陵前,化解两岸中国人的心结。同时通过今天的纪念盛会,迎接一九八九年九月九日,台湾佛教人士发起的“黄陵祭祖千年盛会”。

  1989年重阳节民祭祭文

  1989年10月8日,序属三秋,节届重阳;黄帝仙逸,万众共仰;钟鼓铿然和鸣,黄帝灿矣吐芳。黄陵县中华民族子孙祭祖谒陵接待委员会邀请海峡两岸学者、企业界、新闻界人士及当地民众万余人,齐集桥山巅,黄帝陵前,敬备雅乐,高举霞觞,追远思亲,表我衷肠:

  大哉元祖,德惠修长!草创文明,泽被遐荒。以师兵为营卫,顺天地之纪纲。淳化鸟兽虫蛾,时播百谷蚕桑。天下咸服,景从赢粮。奠中华民族之初基,启华夏文明之晓光。亘千秋而愈烈,历万世而益昌。荡荡乎德似江河行地以普施,泱泱乎功如日月经天而辉煌!壮哉帝陵,器宇轩昂!桥山拱卫,山色苍苍;沮水环绕,水流汤汤。翠柏凝春,万古流芳。年年清明,瑞霭轻□;岁岁重阳,祥云辉映。炎黄苗裔,翘首而望;华夏子孙,慨当以慷。抒爱国情志依依,鼓民族正气堂堂!伟哉中华,雄踞东方!黄帝之风,山高水长。上下五千年,炎黄苗裔巍巍乎奋发向上;纵横三万里,东方巨龙翼翼兮九霄翱翔!长江黄河,奔腾不息;万里长城,固若金汤。五洲风雨疾,华夏有炎黄。人心渴望统一,民族日益富强。凡我华裔,黄帝子孙,存枝萼之小异,建一体之大邦。谨以告慰,尚飨!

  1990年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大陆访问团祭文

  维公元1990年2月22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大陆访问团,由团长陈映真主席暨副团长张晓春教授率领全体团员,谨以鲜花素果之仪,恭祭于我远祖黄帝之陵前曰:

  呜呼,维我远祖,拓土开疆;混一宇内,我武维扬;创业垂统,雄峙东方;河山壮丽,郁郁苍苍;东起大海,西迄西藏;南至南沙,北达龙江;江山万里,固若金汤。华胄亿万,四海归黄;文物昌盛,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代出贤良;春秋圣哲,孔孟老庄;神武赫赫,汉武秦皇;唐宗宋祖,承其余绪;元明两代,盛世相继;惜乎晚清不幸,国势陵替;长期衰乱,百废待举;及至今日,两岸分离;波涛未靖,海内同悲;兄弟陌路,骨肉乖离;倦鸟欲还,何枝可依?呜呼!云山苍苍,江海茫茫;隔岸相望,黯然神伤;萁豆相煎,本属同根;同室操戈,念之断肠!我等不才,爰组“统联”,念兹在兹,惟望一统,自忖力薄,难当重任;惟念海峡两岸,同出一源;何竟未能谋国族之一统?遂乃不辞艰苦,欲竟其功;飞渡海峡,恭谒我远祖之陵寝;陵前俯伏,曾不知涕泪之何从!设此泪有助于海峡两岸同胞之团结,即使泪尽,亦所甘心。呜呼!远祖有灵,何忍再见子孙之分离!惟愿漫漫长夜从此逝,霭霭旭日升于东;国泰民安风雨顺,中华从此庆大同!尚飨!

  1990年西安各界暨台、港、澳和海外同胞祭文

  1990年4月6日,清明之际,日暖风和。西安各界会同台、港、澳和海外同胞共百余人,敬备鲜花雅乐,恭祭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维我始祖,创立国邦。始制文字,肇建典章。芟夷荆莽,教民农桑。允文允武,功被遐荒。奠中华民族之祖基,启华夏文明之晓光。聪明睿智,功业辉煌。遗千秋之惠泽,历万世而永昌。

  维我始祖,勤朴谦恭。不畏强暴,酷爱和平。协和百族,四境安宁。洵洵美德,兆民称颂。百松擎天,广荫众生。传之五千余载,日益光大恢弘,如江河之浩渺,如山岳之峥嵘。

  黄帝子孙,华夏后裔,秉兹功德,承此业绩。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勤奋生产,不遗余力。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国民经济,跻身万邦之中,应无愧怍之色;展望光辉前景,益增豪情壮志。

  海峡两岸,骨肉情长。海外同胞,念祖怀乡。并肩携手,同祀炎黄。痛骨肉之分离,期欢聚于一堂。愿早日实现统一,共谋国家富强。俾中华之伟业,益恢弘而发扬。一国两制,共臻吉祥。同心同德,惠我家邦,尚飨!

  1990年台湾胜大庄文化艺术祭祖团祭文

  维1990年9月19日,台湾胜大庄文化艺术祭组团,由团长李志仁先生率领全体团员,谨以鲜花素果之仪,恭祭于我轩辕黄帝之灵曰:

  中国是尊贵的!雄伟的!荣耀的!

  中国人民是喜悦的!光明的!健康的!积极的!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企业家等天柱。为此,全体华夏子孙应全力以赴,在各方面有助于中国者,做出最大贡献!

  志仁谨此敬颂中国——

  尊贵!雄伟!荣耀!

  并愿全体中国人——

  永沐春风!快乐安详!天真无邪!

  我永远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尚飨!

  1990年重阳节民祭祭文

  维1990年农历庚午年九月九日,碧天如水,秋高气爽,节属重阳,金菊绽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黄陵县委员会暨各界人民谨以鲜果清醴,致祭于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曰:

  威威赫赫,元祖轩黄。中华肇造,功德无量。继武炎帝,首重农桑。元配嫘祖,嫫母淑良。风范天下,内外有常。选贤任智,协理阴阳。四岳有德,帝总中央。开创百物,兆民乐康。仓颉造字,粟雨天堂。雷公岐伯,炮制药浆。指南车有,蚩尤败亡。五十二战,横扫强梁。大宇一统,传位青阳。寿逾百岁,巨龙高翔。万姓追忆,泪满河江。二十五子,分姓六双。列国七十,四海传扬。代代有继,尧舜禹汤。曰文曰武,乃至今昌。四十二载,力求富强。虽有曲折,成就辉煌。改革开放,人神共襄。多党合作,大政共商。一国两制,统一良方。召开亚运,民气高昂。中华儿女,又谱新章。发扬蹈厉,中兴有望。雄伟祖国,必立东方。昭告我祖,慨当以慷。魂兮来降,尚飨尚飨!

  1991年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祭文

  维次辛未年,农历仲二月二十一日(1991年4月5日)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荣誉会长邓文仪、会长刘璠亲率黄埔子弟,谨以鲜花素果之仪,致祭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而祷之以文曰:

  大武中华,巍巍寿丘;姬水泱泱,天降帝胄。生而圣灵,三皇翘楚;四方安和,仁民爱物。艺以五谷,六畜相辅;以礼教化,诸侯臣服。威震四海,禅封五岳;德昭天下,功垂宇宙。神州莽莽,华夏悠悠;家国多难,心怀九州。四十寒暑,祭奠愧疚;两岸黄埔,相期互助。率团谒陵,同心相求;河山一统,万世千秋。慎终追远,弘扬我五千年历史文化之源流。祈帝呵护,长佑我亿万载炎黄子孙之裔胄。

  伏维尚飨!

  1991年西安各界暨台、港、澳和海外同胞祭文

  1991年4月6日,辛未清明之际,日暖风和,西安各界会同台、港、澳和海外同胞共百余人,敬备鲜花雅乐,恭祭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维我始祖,创立国邦;始制文字,肇建典章;芟夷荆莽,教民农桑;允文允武,功被遐荒;奠中华民族之初基,启华夏文明之晓光;聪明睿智,功业辉煌;遗千秋之惠泽,历万世而永昌。

  维我始祖,勤朴谦恭。不畏强暴,酷爱和平。协和百族,四境安宁。洵洵美德,兆民称颂。巨松擎天,广荫众生。传之五千余载,日益光大恢弘,如江河之浩渺,如山岳之峥嵘。

  黄帝子孙,华夏后裔;秉兹功德,承此业绩。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勤奋生产,不遗余力。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国民经济,制定宏伟规划,振奋民族志气。跻身万邦之中,应无愧怍之色;展望光辉前景,益增豪情壮志。

  海峡两岸,骨肉情长。海外同胞,念祖怀乡。并肩携手,同祀炎黄。痛骨肉之分离,期欢聚于一堂,愿早日实现统一,共谋国家富强。俾中华之伟业,益恢弘而发扬。一国两制,共臻吉祥。同心同德,惠我家邦。尚飨!

  1991年全欧崇正总会联合会祭祖团祭文

  维1991年10月16日为我全欧崇正总会联合会二百二十人荣归西安祭我客属祖先,祭文曰:

  先祖黄帝,荫我后裔。枝繁叶茂,繁衍全球。龙的传人,秉承祖训。崇尚教育,团结互助。吃苦耐劳,敢作敢为。艰苦创业,爱国爱乡。思宗念祖,发扬光大。祈求我祖,佑我子孙。万事如意,生意兴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期开放,丰衣足食。和平统一,美好中华。谨祭尚飨!

  1991年重阳节民祭祭文

  维1991年10月16日,秋高气爽,节届重阳,黄陵县各界代表及台湾同胞,谨以清醴芳花,敬祀于轩辕黄帝之陵曰:

  沮水汤汤,桥山苍苍。巍巍祖陵,源远流长。轩辕黄帝,青史垂芳。中华文化,自此方张。甲子算数,律吕岐黄。六书制作,文字辉煌。舟车指南,五谷蚕桑。典章文物,功盈天壤。驭龙升天,泽被四方。星移斗转,历尽沧桑。惟我元祖,子孙共仰。域外寰内,无分派党。华夏苗裔,神驰意往。金菊开蕊,赤县重阳。海峡两岸,诚聚一堂。同胞同根,一脉继昌。捐弃前嫌,开来继往。“三通”慰民,“两制”兴邦。祖国一统,人心所向。时不我待,业当共创。弥隙携手,图盛图强。追古述今,矢志不忘。千秋万世,心祭炎黄。谨告我祖,伏惟尚飨!

  1992年中华伦理教育学会清明黄陵祭祖团祭文

  维壬申年四月四日清明节,中华伦理教育学会清明黄陵祭祖团,团长席瑜,副团长巴信诚、陈俊慧、高天文、黄淑满,秘书长赖宗贤等三十四人,谨以香花庶馐之仪,告祭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灵前曰:

  轩辕黄帝,少典之子,生于寿丘,长于姬水。

  应天载灵,开创世纪,征伐蚩尤,统治天下。

  百官以正,庶民以化,强不掩弱,众不暴寡。

  乃制衣裳,乃作文字,始造舟车,始开甲子。

  大哉黄帝,开物成务,华胄绵绵,永蒙庇佑。

  海外子孙,民德归厚,岁移序换,两岸交流。

  组团返乡,专程稽首,顶礼膜拜,虔诚祈求。

  维我民族,万世千秋,中华文化,天长地久。

  尚飨!

  1992年重阳节民祭祭文

  维1992年10月4日,岁次壬申,节在重阳,延安地区行政公署、黄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黄陵县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陵县委员会暨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敬祀于元祖轩辕黄帝陵曰:

  吾祖垂德,肇造中华,地大物博,矗立东亚。悠悠春秋,绵绵冬夏,子孙繁衍,万姓一家,载驰载驱,共筑广厦。开文明之先河,功在吾祖;垂万世之基业,兴旺发达。清正为公,廉洁去奢,改革开放,政绩尤嘉,乃慰乃止,厥途康达,中国特色,举世咸夸。兴我邦族,机遇最佳,勿失勿弃,戮力筹划。昔之四大发明,享誉寰宇;今之四化建设,重振华夏。呜呼!元祖龙登,犹存教化,瓜瓞黾勉,谅可俯察。无论海外,即或天涯,同根一体,能不崇赖。高天厚土,无需劳马,心香一瓣,克企笑纳。彼昭告者鸿猷,至远至大;盼吾祖之余荫,神州普洒。伏惟尚飨!

  1993美籍华人张良州博士祭黄帝陵文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十年止;岁次癸酉(1993年4月5日),节届清明,谨恭祭黄帝之灵,并遥祭炎帝之神于陕西桥山黄帝陵曰:

  大哉炎黄,千古开荒。耒耨教耕,地利以张。遍尝百草,医药有方。观法天地,历数乃详。象形创字,书成意彰。桑蚕取纱,民衣丝裳。车行指南,舟帆三江。哲学连山,易理归藏。传之尧舜,禅让贤良。迨至大禹,九河通畅。大也!华夏民族,智慧光芒。

  望桥山,怀故国,神驰古疆。美哉炎黄,文采流长。仁本义行,周绩成汤。儒尊孔孟,道源老庄。诸子思想,百家文章。造纸印刷,寰宇同享。农工技艺,举世无双。臣谋将勇,社稷承康。民勤物丰,山河飘香。绵延丝路,万国通商。文景贞观,大国泱泱。美也!炎黄子孙,龙凤轩昂。

  登桥山,盼盛世,梦回汉唐。壮哉炎黄,威德苍苍。西润欧陆,东化桃郎。相国青天,直道金刚。干城武移,正气天祥。成吉思汗,虎踞龙骧。旌旗开展,欧亚双扬。永乐大典,瀚海浩荡。郑和西巡,百舰齐航。延平驱荷,蓬莱重匡。康熙定北,威慑沙皇。壮也!中华上邦,何等风光。

  上桥山,寻炎黄,气秉高扬。痛哉炎黄,英灵何乡。百年中上,几我灾殃。烟毒寇患,国破家亡。割土赔款,民穷地疮。火德不王,受戮东桑。土德失瑞,蒙辱西洋。比干挖心,惟留肚肠。灵均怀沙,徒奉酒浆。子孙不孝,怪怨爷娘。萁豆相煎,祸起萧墙。痛也!炎黄有知,岂安九泉?

  哭黄陵,伤国耻,泪洒桥山。幸哉炎黄,神兮重阳。今日神州,不再彷徨。审时度势,燕新图强。法治民本,则正纪纲。言路广开,民气畅扬。国风雅颂,文盛武昌。厚植青苗,培育栋梁。选贤与能,富国安邦。敬业乐群,诚信礼常。羽仪相成,九州同芳。盼也!苍龙喜水,冲天腾翔。祭黄陵协运,情行肝膛。

  1993年“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祭祖取火团祭文

  1993年8月15日,时值“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祭祖取火之仪,全国侨联、国家体委、国家旅游局、中汽总公司、陕西省人民政府、黄陵县人民政府暨海内同胞、海外侨胞、华裔代表,谨备鲜花雅乐、祭品,恭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曰:

  皇皇元祖,继武羲农;崛起神州,开创文明。披荆斩棘,自强不停;功高万代,泽被后昆。黄帝子孙,龙的传人;一脉相承,谁不思根。统一祖国,四海和衷;振兴中华,屹立亚东。改革开放,气魄恢弘;人心所向,共谋大同。今划龙舟,意在飞腾;缅怀昔荣,重振天声,跨巍巍群山,传我中华民族之始火;过滔滔江河,扬我中华民族之正气。山高水长,东方巨龙翼翼然翱翔九霄;继往开来,炎黄苗裔欣欣然携手图强。昭告我祖,慨当以慷;魂兮来降,尚飨尚飨。

  1993年重阳节民祭祭文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