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七节 轩辕

  刘晓桦

  一

  燃起枯叶

  燃起荒野

  燃起荒野等待翻飞

  等待翻飞

  动情的岁月层层叠加

  层层叠加

  斜阳垂挂

  斜阳垂挂灼灼如血

  燃起荒野等待翻飞

  飞黑蝴蝶

  飞白蝴蝶

  二

  十万匹野马狂奔

  十万只野羊狂奔

  烧荒的野火冲天

  再没有藏身的乐园

  这是最后的勇猛最后的逃遁

  所有的恐惧终归徒劳

  命运注定被奴役

  黑夜无边

  风雨连绵收

  起这野性

  停下这狂奔

  我收割了五谷喂养你们

  我收割了青草喂养你们

  喂养你们

  喂养肉色们的温驯

  三

  黑眼睛润泽

  闪光的女子来自何方

  带来层层叠叠的微笑

  头顶鱼纹陶罐

  腰结贝壳珠串

  临水而栖

  开始最初的沐浴

  从水中浮出

  在树上成熟

  双手谷米飘香

  心底温柔淌

  抚慰了辛劳

  养育着骄傲

  黑眼睛闪亮的女子是沉默的鱼

  迷人的忧伤安详无语

  四

  野火熄灭

  荒野安详

  荒野安详辽阔无疆

  我们翻开了土地

  看到土地慈爱的心

  我们播下种子

  期待土地温暖的哺育

  再向河祈祷

  河呦

  赞美你慷慨的浇灌

  禾苗破土成长

  闪烁丰收的希望

  黄色的原野呵

  从此是故乡

  从此是故乡

  五

  桑森成行

  桃林妖娆

  丰年驱散了饥荒

  翻晒的五谷将要归仓

  远方的鼓角重又喧嚣

  尘埃之上戟钺交错

  尘埃之上箭矢翻腾

  壮士骁勇血光飞溅

  拼杀掠抢家园离散

  无尽的征战

  无边的荒蛮

  即使神明也会厌倦

  鲜血流遍了原野

  年轻的躯体慢慢空虚

  魂魄游离

  晚风凄凉

  尘埃之上余烟缥缈

  生者的哀伤在舞蹈

  六

  魂兮归来呵

  苍天远

  至亲哀育呵

  隔忘川

  谁可相倚

  肝肠催断

  归来呵

  归来

  七

  看呵

  辽阔的阪泉

  明媚欲醉的春天

  野花闪耀

  草地柔软无边

  谁能辜负春天

  辜负这温暖和缠绵

  刹那间

  隐隐的号角自远方传来

  母亲们战栗着

  又一次跪祈平安

  看呵

  轩辕

  这面容赭黑的英俊少年

  这不可按捺的意气冲天

  深藏了幼年的遵从伏拜

  沸烫了天赐的英雄血脉

  父兄们

  擂鼓宣战

  随我直取平原

  随我直取江山

  随我而战

  战五谷

  战牛羊

  战良田

  战富足岁月呵

  战世代平安

  迷雾突

  降顷刻间天地晦暗

  大军迷茫

  何处是冲突方向

  上苍

  昭示我智慧之光

  为我连接土地的力量

  挥起手臂

  指向永恒的南方

  向南

  向南

  凭借神奇的指向

  突破迷雾的阻挡

  长驱无返呵

  一路凯旋

  指天为誓决一死

  从此各守家园

  八

  黄金铺泻

  唤取你隐隐的笑靥

  骏马驰奔

  听从你目光的妩媚

  你的名字灿烂如花

  身体饱满如灌浆的谷穗

  开口时暗香四溢

  谣曲唱得人眩晕

  战火散尽

  家园平安

  土地呼吸宁静悠远

  在这聆听天籁的夜晚

  雄壮的伏拜向你呈献

  我将升起你的热望

  直到曙光突现

  你要按照我的形象

  繁育出十万婴孩

  九

  采桑呵

  采桑采桑

  沃土无限

  水汤汤

  姝女如禾呵

  风轻扬

  采桑呵

  采桑采桑

  十

  坎坎伐檀呵

  大屋三百万

  坎坎伐檀呵

  棺木三百万

  死无露荒野呵

  生无受风寒

  铸剑为锄

  结丝为衫

  黎稷归仓呵

  醪醴溢满

  归阴阳

  节气昭然

  八方水土呵

  天道归元

  十一

  站在大河流过的岸边

  站在丰收纵横的田间

  看星光辉映的天空

  远方传来了歌声

  生命呵

  来自何方

  生命呵

  去向哪里

  逝者长眠地下

  孩子悄然长大

  他们发出生命的光辉

  照亮我心中哀伤

  生命苏醒了

  传递着你的奇迹

  土地苏醒了

  生长着你的谷粒

  在你的原野是草

  在你的大河是鱼

  长夜使我恐惧

  天光使我飞扬

  张开双臂匍匐在地

  听到天外传来神奇的声音

  家园兴旺

  五谷丰饶

  你将满怀的骄傲

  静静地衰老

  十二

  东去泰山

  朝天道

  凭我感恩之心率众伏拜

  西往崆峒

  问天台

  以我敬畏之心率众伏拜

  临沧海

  天意深远

  弥天坠落钟声一片

  再归中原

  再归大河之岸

  祭献牛羊直告青天

  生而百年

  死而百年

  飞天三百年

  不负黄土血脉

  看天赐江山生息万代

  十三

  一世沧桑的王呵凝神谷底

  转动轮盘默诵祈语

  祈语碰撞

  闻者纷然睡去

  祈语播撒

  亡灵历历

  它们享受逍遥

  它们通晓生者之迷

  王呵

  你的统领挟山持水

  而亡灵之中没有权威

  在你悲哀之上它们气壮如虹

  这快乐你无法企及

  祈语碰撞

  祈语碰撞

  你恍若亡灵叹息着飞升

  看见谷底开遍了蝶形之花

  十四

  燃起枯叶的时节

  燃起荒野

  燃起荒野等待翻飞

  飞黑蝴蝶

  飞白蝴蝶

  飞过火

  飞过水

  飞过一片灼热

  是你的心

  从太阳中归来

  向土地祈盼

  石栽木斧血痕斑斑

  你在火中狂舞

  狂舞窒息

  你在火中大笑

  大笑沉酣

  飞过火

  飞过血

  飞过一片温存

  是你的心

  河水流过土地

  野花纷纷腾跃

  火光最温柔瞬间

  心儿明亮地升起

  燃起枯叶的时节

  燃起荒野的世界

  随我而飞

  直上云霓

  浑身飘满爱你的旗

  呵呵

  听

  高山敲击

  岁月回响

  土地开放了沉默的心

  燃起枯叶

  燃起荒野

  燃起黑蝴蝶

  燃起白蝴蝶

  岁月动情轰鸣而来

  看这燃起荒野的世界

  天地翻飞

  岁月翻飞

  飞黑蝴蝶

  飞白蝴蝶

  翻飞呵

  飞

  选自《延安文学》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刘晓桦,女,河北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曾供职于陕西省文联。

  黄陵情思

  毛锜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一片褐色的丘陵,

  像黄河里骤然涌起的

  万幢浪峰;

  万幢浪峰簇拥着

  一座黛色的山峦,

  像广漠原野上翘然而立的

  一座绿色的帐篷;

  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的

  根须呀就生长在这儿,

  无怪乎

  这儿云蒸霞蔚,一派雄风。

  就是在这儿

  埋藏着一个古老的

  神话和传说,

  就是在这儿

  埋藏着一部文明的

  史话和卷宗;

  能说它仅仅是个

  普通的衣冠冢吗?

  不啊,它下面埋藏的

  正是我们华夏民族

  最富有的精神矿层!

  我拾级而上

  走向陵寝,

  似乎是穿过一条历史长廊

  走向东方的金字塔顶;

  看排排古柏

  像排排肃穆的守陵卫士,

  一股庄严自豪的感情

  油然而生;

  世界上有不少民族

  流离迁徙,漂泊不定,

  也还有一些民族

  迄今供奉的

  仍是原始的物象和图腾;

  于是阿历克斯·哈利

  不得不发愤写寻根小说,

  日本人至今还在云南一带

  探寻他们祖先的足迹;

  可我们还在襁褓之中

  就知道了自己根之所在,

  我们从小就唱黄河母亲的摇篮曲

  我们从小便知道

  自己祖先的庐墓

  就在黄陵。

  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

  最早的开拓者轩辕黄帝啊,

  人民用不朽的口碑和甲骨

  记录了你的伟绩丰功;

  耶稣诞生马槽

  比你晚了多少世纪,

  普罗米修斯窃给人间的

  仅仅是一枚火种;

  而你最早突破了

  愚昧的藩篱,

  发明了舟车和指南针

  还在漠漠洪荒上

  撒播了一片智慧和文明。

  比起你的辉煌业绩来

  连《创世纪》也显得黯然失色,

  你啊,不愧是

  举世敬仰的一位东方的神明!

  桥山,

  和美索不达米亚

  一样古老的桥山啊,

  就是我们民族的

  麦加和耶路撒冷;

  每年,这儿都有一个

  一片艳阳天的清明。

  桥山啊,

  一个家国之念的巨大磁场啊,

  每时每刻

  都在牵动着亿万

  炎黄子孙的心灵!

  在这历史的交叉点上

  我俯身抓起一把烫热的黄土,

  恍若抓住了

  一缕情思,一根松明;

  乘龙驭风的启示录

  不就展现在眼前吗?

  我们民族今天的起飞

  不就是多级理想火箭

  又一次壮丽的升空!

  在这儿

  我流连忘返,

  在这儿

  我激情溢胸;

  我要说

  如果我是一只飞禽

  决不去做随风诈转的刺蓬;

  如果我是一片白云

  就一年四季拂拭这万里蓝天,

  如果我是一枚枫叶

  纵然飘零了,也要坠落在

  祖国母亲的怀中……

  世界上有什么能比祖先

  开拓的这片黄土地

  更惹人留恋呢?

  即使我登上宇宙飞船

  也要携一包黄土紧贴在胸前!

  桥山啊,

  用不着计算你的海拔了,

  你在我的心中,也像在每个

  炎黄子孙的心中一样,

  都是我们精神上

  至高无上的珠穆朗玛峰!

  选自《延河》1986年4期

  “作者简介”

  毛锜,1932年生,原名毛金法,笔名秦客、司马仰迁等,陕西咸阳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写诗,曾出过诗集《春华秋实》(合著),并出版散文集和诗集,其新诗《司马祠漫想》,曾获全国中青年诗人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专业作家,陕西杂文学会会长。

  谒黄陵

  黎焕颐

  涿鹿一战,是关键;

  定轩,同时也定辕。

  遥想当初,

  中原也是荒蛮。

  假如只有指南针,

  没有嫘祖的养蚕,

  未必就能在涿鹿

  稳操胜券。

  是谁把你移葬于此?!

  明知是一具衣冠,

  谁也无法阻挡

  络绎而来的心香瓣瓣……

  至于我:哎!怎么说

  才对呢?献给你的不是烟篆,

  乃是一腔涕泗横溢的肝胆!

  啊!我痛苦的灵魂,

  无法,也无能向你隐瞒:

  祖先哟!祖先:当初嫘祖

  传下的蚕种,十有四五,

  竟异化为蝗贪……

  而你留给我们指南针,

  曾被蛀虫嚼碎了罗盘……

  我不能对你说谎呵,

  用谎言写成的祭文来致奠,

  对你,对历史,也许是

  不可饶恕的罪犯?!

  选自《黎焕颐抒情诗选》黎唤颐著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黎焕颐,1930年生,生于贵州遵义沙滩的书香世家,17岁走出家园。50年代中期致力于新诗创作,1957年遭遇“风狂雨骤”,被流放到大漠极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放声歌喉,从此笔耕不断,陆续出版《迟来的爱情》《春天的对话》《爱在荒原》《黎焕颐抒情诗选》《黎焕颐诗选》《男子汉的情怀》《我爱、我歌、我恨》《流放与直言》等诗集、随笔选集十几本。现为《中国诗人》名誉主编。

  黄陵五题

  王宜振

  黄帝手植柏

  五千年了

  就这么站着

  站高了

  站粗了

  站成七搂八拃半

  疙里疙瘩不上算

  五千年了

  就这么站着

  站久了

  站成一部历史

  五千年的风云变幻

  全在那年轮里藏着

  夜深了

  我听见你松动关节的声音

  那关节错落的风声雨声

  足以使庙前的一池碧水

  掀起狂涛

  那些流荡的晚风

  猫着腰踩着碎步走来

  梳理着你的思绪

  梳着梳着

  竟梳出一顶晨辰的桂冠?

  在桥山行走

  在桥山行走

  心绪被染得绿着

  只是这些心绪蹦蹦跳跳躲躲闪闪

  致使两旁柏树粗壮的臂

  抱它不住

  在桥山行走

  兜不住的是自己那粒心跳

  有一粒竟“扑通”一声落了地

  我急忙顺声音细细寻找

  那心跳已生出两、三粒芽儿

  在桥山行走

  枝头缀满长长短短的鸟语

  我的头不小心碰掉一串儿

  弯下腰身捡起

  竟捡起千年前的一串啁啾

  在桥山行走

  我像一粒糖被那满眼的绿含着

  含着含着

  竟含化了

  桥山午饮

  桥山午饮

  另有一番风味

  最好的饮品

  仍是那些新鲜的蝉声和鸟鸣

  友人好客

  抓一把

  放在茶壶

  一壶的家乡风味

  就这么着

  越煮

  越浓

  有香味

  从壶嘴钻入

  细瞅

  原是一株偷偷开着碎花的桂树

  我是一个飘零在外的游子

  总有一叶浮萍的感觉

  桥山午饮

  使我感觉到自己在不断下沉

  我惊呼

  我终于用自己的根须

  抓住了

  属于自己的那片泥土

  桥山听蝉

  怎么也找不见

  早晨丢失的那行小诗

  我知道那一行属于先锋派

  在乡下

  它还缺少太多的知音

  中午

  我与友人在桥山小憩

  一边饮茶

  一边听蝉

  听着听着

  我猛地拍了一下大腿

  这只蝉反反复复朗诵的那行

  正是早晨丢失的那行

  不过,那行诗经过蝉的发音器诵出

  又别具一番韵味

  我听了

  不由大吃一惊

  蝉这个地地道道的乡土派

  不知什么时候

  也学得洋起来了

  桥山夜宿

  走进桥山

  我发现

  一株株古柏把我团团围住

  古柏古柏

  放开我!

  昨天

  有几只蛐蛐打来电话

  它们说天冷了

  要钻进我的诗句

  取暖

  古柏古柏

  放开我!

  昨天

  有几只小鸟发来短信

  说我的那首小诗要谱成曲

  个别的词儿

  能不能作点小小的修改?

  古柏古柏

  放开我!

  我要登上山顶

  向星星

  借一只星光的酒杯

  我的一首小诗

  想饮一杯酒

  古柏古柏

  放开我!

  做完这一切

  我就要在桥山投宿

  你瞧

  叶片上闪烁的小露珠

  那便是我水晶的小屋

  我缩成一个小人儿

  就要在那儿睡了

  那儿又凉爽

  又舒服

  选自《文艺报》2006年3月9日

  “作者简介”

  王宜振,1946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曾任《少年月刊》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发表诗歌2000余首,童话50余万字。出版有《笛王的故事》等著作20余部书。

  黄帝陵

  伊甸

  现在你比大地更安静

  你死后四千年未说的话

  八万株柏树用它们的绿色在说

  用它们的沉默和谦卑在说

  夔皮制成的战鼓依然在人心中轰响

  权力的天空电闪雷鸣

  美妇女和忠臣的尸体堆积成遍地的山峦

  我绝对不是一个帝王的子孙

  我的祖先是山野中

  一个卑微的樵夫,或者被迫在沙场

  为你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下等士兵

  我差点儿前仆后继

  为某位帝王流尽最后一滴血

  但我终于回到山野

  在文字的林莽中打一些柴

  把它们点燃

  小小的火光无法把世界照亮

  但我看清了眼前的道路——

  绕开王位、祭坛和供人下跪的蒲团

  走向杂草乱树自由生长的地方

  和我一起走吗——公孙轩辕?

  选自《2004新诗代年度诗选》

  “作者简介”

  伊甸,1953年生,浙江省桐乡县人。现为浙江嘉兴市作协副主席。

  黄帝陵

  张岩松

  这里是祖宗的祖宗在此安息

  制造鞭痕的祖宗来过

  鞭子放在门外

  摸摸有点烫手

  他烧一炷香

  留一行文字祭奠先人

  然后贩运河谷山川的人们

  腌菜似的涂上奴隶的咸味

  你亲手植一棵古柏告诫

  生命要自己活着

  他却扎上篱笆

  把你的脚印囚禁

  海外游子在陵前闲话

  一种挣脱以后的轻松

  箭矢留恋弓的怀抱

  回到随时被命令的苦业修行

  选自《延安文学》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张岩松,1961年生,安徽含山人。毕业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曾做过足球运动员、大学教师、证券公司经理等多种职业。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诗集《木雕鼻子》。

  敬谒黄陵

  陆□

  沐着红日、衬着蓝天,桥山高架起马鞍,

  驮着黄陵,驾着黄河,亘古奔驰在中原。

  华夏之魂,穿越过茫茫时空,沧桑巨变,

  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下五千年。

  五千年,轩辕手植柏,郁葱葱立地擎天,

  无际的恩泽、荫得五岳翠盖、八荒绿染,

  东西长城,南北运河,在这里根须交错,

  剑守昆仑,旗展珠峰,从树下起步登攀,

  我登攀、踏着新楼的高耸、梯田的金灿,

  把子孙的告慰,恭送进陵前缭绕的香烟:

  我们已把指南车,指向浩渺的星空河汉,

  我们已用桑蚕茧,织出五彩丝绸路万千!

  无论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

  文明之思,富强之梦,同在此起根发源。

  我们的黄色肌肤,都像这陵前的黄土地,

  快驮起黄陵,驾起黄河,奔向日月新天!

  选自《新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作者简介”

  陆□,1931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历任重庆市文工团、歌舞团创作员。现任重庆市剧协主席。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灯的河》《重返杨柳村》,歌剧本《火把节》(获全国优秀剧本奖),论著《歌剧创作论》。

  谒黄帝陵

  姜东

  一夜春风

  吹开了黄帝陵前千万朵纸花

  挂甲柏低头沉思

  轩辕柏泪眼婆娑

  一双奇特的大脚

  踩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华夏

  沿着历史的台阶

  我来到这荒草坡洼

  衣冠冢的传说

  依然在悄悄地生长

  祈仙台的故事

  却被埋在了脚下

  看那远处的柏林中

  又有多少幼柏在破土发芽

  选自《黄帝庙文史资料》

  “作者简介”

  姜东,河北省人。

  祭黄帝陵

  何浩深

  鞠躬者,是神州的千山万水,

  敬礼者,更有那日、月、星辰,

  满天红霞正聚成一束鲜花,

  正轻轻地、轻轻地向陵前飘近,

  四海五湖亦一齐朝拜,

  虔诚长入了古柏的年轮。

  黄帝陵边,有黄帝的脚印,

  那是五千年前我的脚印,

  依旧凝重如泰山、昆仑!

  黄帝陵边,有黄帝的脚印,

  ——那是十二亿中国人昔日的足迹,

  一步步,构成历史的脊梁向前延伸!

  啊,虎啸熊吼,洪荒混沌,

  部落刀枪相向,杀得地暗天昏,

  这脚印像一只神奇的熨斗,

  熨平世代的仇恨!

  冲破茫茫大雾,平定蚩尤作乱,

  这脚印才是真正的指南车,

  第一个一统九州的玉玺金印!

  这脚印绕开多少神巫鬼卜嘶哑的喧嚣,

  《黄帝内经》上印下了多少济世的履痕?

  这脚印曾向会养蚕的嫘母求婚,

  是缫出丝绸之路的第一个蚕盒!

  这脚印的使命是爱民,

  这脚印的主题是发明创新!

  踢到雷击的燃枝悟出钻木取火,

  踏着凤凰的叫声悟出乐曲的音韵,

  触及龟甲鸡爪悟出象形文字,

  踩到陈粮的糟气酿出美酒的芳芬,

  这脚印吸取山川万物的灵气,

  又把灵气传给万物山川,

  啊,英雄的代称,强者的别名,

  启迪后代去再创光荣的中华民族魂!

  啊,黄帝,您的脚印边的土地,

  渗进过您的碧血,

  不仅化作万年长青的松柏,

  还哺育过岳飞、文天祥的精神;

  啊,黄帝,您陵边的万里河山,

  洒下过您多少汗水,

  滋润了孙中山直至当代的改革家,

  还蒸腾成天上逢旱便降雨的祥云。

  今天,我们改革开放的步伐,

  正是您——黄帝,创新脚印的伸延,

  而海外华侨拓荒牛般的创业,

  也是用您脚印精神谱写的诗文,

  在美洲,“智慧在华人的脑袋里”

  ——因为侨胞遗传着您的顽强;

  在东南亚、港澳台、欧洲和澳洲,

  华侨和同胞十分热心中华的公益,

  因为黄河、长江和珠江,

  还在黄皮肤下的血管里流奔。

  印出爱我中华的辉煌,

  是我们黄帝脚印一样坚实的脚印!

  风里雷里,血与神州共凉热,

  火里水里,心同民众共命运,

  我们都牢记着自己,

  是黄帝和另一个伟人——炎帝,

  炎黄的传人!

  来接受祭祀吧!黄帝,

  那热血一样燃烧的红烛,

  正点燃我们海一样深的思念,

  愿那袅袅的香烟,

  连接起当代人振兴中华的重任,

  沟通着后贤与先烈爱民的灵魂!

  选自《中华魂》三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作者简介”

  何浩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

  祭黄陵

  江和平

  黄帝,你是华夏的神龙;

  黄帝,你是神州的精灵;

  黄帝,你是智慧的化身。

  天悠悠,任神龙遨游苍穹;

  地悠悠,随精灵饱览美景;

  情悠悠,让智慧创设佳境。

  滚滚长江,唱不尽龙的神韵;

  滔滔黄河,歌不完龙的传人;

  巍巍昆仑,遍布真龙的足印。

  神龙发明轩辕氏度量衡建奇勋;

  盖房做锅打井更添配乐生活情;

  首创象形文字黄帝内经仁道行。

  壮哉!古国五千年的文化文明;

  美哉!华夏五千载的国魂民魂;

  妙哉!改革大潮中的高歌猛进。

  选自《炎黄汇典·诗歌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作者简介”

  江和平,安徽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