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
曾战蚩尤玉座前,六龙高驾振鸣銮。
如为车后随金鼓,黄帝□旁戴铁冠。
醉捋黑须三岛黯,怒抽霜剑十洲寒。
轩辕世代横行后,直隐深岩久觅难。
黄钧等校注选自《全唐诗》第857卷岳麓书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吕洞宾(789—?),名□,传说中八仙之一。相传为唐京兆人,一说河中府人。两次举进士不第,后浪迹江湖,历游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妖、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最早起源于北宋岳州一带。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遵其为北五祖之一。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①
李白
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
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
阎公汉庭旧,沈郁富才力。
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宁期此相遇,华馆陪游息。
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
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黄钧等校注选自《全唐诗》第178卷岳麓书社1998年版
“注释”
①坊州:唐619年设,治所在今黄陵县内,坊州辖中部、□城、宜君、升平四县。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代大诗人。诗歌艺术非常有特色,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常用夸张、神话的故事,富于浪漫色彩。世称“谪仙”“诗仙”,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著作有《李太白全集》。
晚行口号
杜甫
三川不可到,①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②丧乱几时休?③
远愧梁江总,④还家尚黑头。
黄钧等校注选自《全唐诗》第225卷岳麓书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其曾祖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少陵原,故又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其杜少陵。安史之乱,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辞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他身经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化,在仕途上又不断遭受挫折,生活困窘,因而对现实逐渐有所认识,对政治的黑暗愈益不满。故所作诗篇,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又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在艺术形式上,他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对后世很有影响。著作有《杜工部集》。
“说明”
安史之乱后,757年秋天,杜甫因受唐肃宗冷落离开凤翔,北归□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途经翟道城(今黄陵县)时作此诗。
“注释”
①三川:地名,在今陕西富县南。
②市朝:交易场所。
③丧乱:指安史之乱。
④江总:南朝陈诗人,曾仕于梁,江总因避侯景之乱离开建康,天嘉四年被征还朝时年45岁。诗人以江总为衬托,自托年事已高,且流离他乡无安居之所。
坊州按狱
舒元舆
中部接戎塞,顽山四周遭。
风冷木长瘦,石硗人亦劳。
牧守苟怀仁,痒之时为搔。
其爱如赤子,如得无啼号。
奈何贪狼心,润屋沉脂膏。
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秃逾高采,水穷益深捞。
龟鱼既绝迹,鹿兔无遗毛。
氓苦税外缗,吏忧笑中刀。
大君明四目,烛之洞秋毫。
眷兹一州命,虑齐坠波涛。
临轩诏小臣,汝往穷贪饕。
分明举公法,为我缓穷骚。
小臣诚小心,奉命如煎熬。
饮冰不待夕,驱马凌晨皋。
及此督簿书,游词出狴牢。
门墙见狼狈,案牍闻腥臊。
探情与之言,变态如奸猱。
真非既巧饰,伪意乃深韬。
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
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
自顾孱钝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归奏,霜落秋原蒿。
寄谢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须知所甚卑,勿谓天之高。
黄钧等校注选自《全唐诗》第489卷岳麓书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舒元舆(789—835),唐婺州东阳县(今浙江)人。宪宗时中进士,历任户县尉、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著作郎等职。分司东都,后升任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部。与郑注、李训关系密切,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甘露之变”时为权阉仇士良等所害。有诗6首存世。
秋晚途次坊州界寄崔玉员外
武元衡
崎岖崖谷迷,寒雨暮成泥。
征路出山顶,乱云生马蹄。
望乡程杳杳,怀远思凄凄。
欲识分麾重,孤城万壑西。
黄钧等校注选自《全唐诗》第316卷岳麓书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诗人,武则天曾侄孙。历官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门下平章事等。有《武元衡集》10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