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其他人物

  杨季秋

  杨季秋,男,汉族,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其少时聪慧,性格刚直,凡事有主见,为同龄者所推崇。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硝烟四起,土匪猖獗,明夺暗抢,苛捐杂税数不胜数,各保甲又巧立名目,逼粮逼款,百姓叫苦连天。又加之该村新驻扎一个排的流散部队,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排长为安徽人,名叫寿娃。他们狐假虎威,以武力向农民催粮要款,敲诈勒索,稍不随心便私设公堂,拳脚相对,绑票拷打已成家常便饭,广大农民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民国十三年(1924年)夏,偶因一次绑票,寿娃被本村青年杨万帮以诱吃洋烟之计用红缨枪刺死,余皆逃窜,国民党县政府及地方驻军大惊,并不断指派便衣特务来村侦察,同时密谋报复。杨季秋得知后,以抗粮抗款自治自卫为宗旨,适时策划组织本村青壮年成立红枪会(当地人多唤“硬对”,即刀砍不入,枪打不进),并联络四乡八邻不愿受欺压的有志之士。此举迅速得到隆太塬各村积极响应,纷纷拿起刀枪与地方保甲针锋相对。红枪会成立后,除聘用当地有功夫的人外,还先后从河南、湖北等地请来武师指导会员练武学艺。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吓得旧官府及各保甲好几个月也不敢到北乡催粮要款。农民们欢天喜地,国民党县政府却恨之入骨。

  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月十四,杨季秋正率领部分青壮年在北村福填寺(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内练功时,县驻军前来偷袭,杨临危不惧,迅速组织还击。红枪会以阵亡7人的损失打退了县驻军的第一次进攻。3月18日县驻军又派一手枪骑兵连围剿北村红枪会,途经南村时,与南村杨蛮子、刘立得、谢领帅领导的红枪会短兵相接,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遭到了手持刀矛的农民武装的顽强抵抗,在刀光剑影与周围各村会员人人喊打声中又一次拔腿逃离。他们怕路遇拦击,不敢直接回县城休整,只好逃往洛川。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初六,隆坊逢古会,为了显示红枪会的浩大声势,红枪会首领杨季秋事先通知各村红枪会负责人率领全体会员在隆坊举行总检阅游行大会。这天,各村红枪会的青壮年扛着红缨枪,背着大刀,迈着有力的步伐,昂首阔步地从一条条小路拥向街头。鲜艳夺目的数不清的红缨枪、闪闪发光的大刀,在和暖的微风里,在初春的朝阳下,缓缓涌动汇聚,给这个穷乡僻壤的小集镇平添了别样生气和无限光彩,大长了人民志气。

  同年12月10日晚,杨季秋率领从各村红枪会中挑选出的身强力壮者千余人前去攻打县城。他们先在黄帝陵柏松林中埋伏起来,待午夜时破北门直奔县衙,刺哨兵,杀死了粮秣总办党国瑞、土豪劣绅张喜长、张桂亭,吓跑了县长李觐侯,活捉了绅士刘翰丞,缴获30多头肥猪和不少财物,连夜将刘翰丞用铁链套住脖子押往北村红枪会大本营关押起来。

  一个多月后,刘翰丞的亲友来北村红枪会苦苦说情,愿出1000银元将其赎回,往后保证不再欺压百姓。当时考虑到红枪会活动经费困难,统一意见后便收下赎金1000银元,放走了刘翰丞。不料刘回县城后便向县府详细汇报了红枪会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地形地貌、规模大小等情况。经过一番策划,县长李觐候亲自出马前往洛川搬救兵。

  为了镇压这支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武装,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18日,洛川驻军旅长杨滚亲自率领全副武装、弹药充足的手枪队120多个骑兵,一路尘土飞扬地杀向北村。红枪会首领杨季秋闻讯后一面命令土城墙头的会员擂响战鼓,紧急集合,一面商议应对之策。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听见鼓声后,急忙赶回家去拿武器,老弱病残的拖儿带女,有的去投亲戚,有的回家躲藏了起来。土城内一个大院子里人们匆匆来往,杨季秋和村上几个有见识的人正在商议如何对付敌人。当时,有人主张在大道旁选择有利地形打埋伏战,充分利用巷道消灭敌人,而多数人则主张固守城内待援。北村土城三面环沟,城墙高厚,易守难攻,这样便拟定了守城待敌的方案。

  上午10时许,人们在土城墙头望见县长李觐候同杨滚率领的120多荷枪实弹的铁骑,杀气腾腾地冲进村内。他们见各家大门紧闭,街道空无一人,便命令士兵将土城口围得水泄不通,几个当官的则将马拴在较远的树下,转来转去,长时间查看地形地势,商讨攻城方略,一面不断鸣枪警告,喊叫投降。土城内的红枪会也不甘示弱,他们爬在城墙头上,用自制的火枪、土炮(俗称抬枪,也有的叫狗娃子炮,现该村的铁碾桩就是当时的炮筒)不时向敌人还击。

  正在杨滚抓耳挠腮无计可施时,恰巧有一常来卖菜的半残废人担着一担菜进了村,他们便硬逼着他担了一担麦草把城门点着,还在护城门墙上挖了个洞,不停向城内射击,城内群众提心吊胆,顿时慌作一团,有的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便打开后城门向沟下跑去,而青壮的则继续与敌周旋,决心战斗到底。附近的奎张、南村、鲁村、阿党、康村、丁村、唐乎村等红枪会成员闻讯后,纷纷前来支援,又将杨滚团团围住,因大都是红缨枪及大刀,靠近不得,只有零星的土枪向敌人还击,夹杂着四面八方的喊打之声,敌人心惊肉跳,缩头缩脑,陆续退往土城门口。

  这时城门被烧开,杨滚便命令士兵向里冲杀,而埋伏在护城门墙后的红枪会成员则占据有利地形,进来一个戳死一个,接连刺死数人后,其余士兵吓得面无血色,浑身发抖,畏缩不前。杨滚见状,又生一计,叫士兵喊话,答应谈判求和,具体事宜要与杨季秋当面商讨。杨季秋考虑到全村老少的安全,又自信久练气功,刀枪不入的本领,便不顾同伙的阻拦,答应谈判。杨季秋出城,面无惧色,径直向杨滚走去,杨滚突然拔枪连连射击,杨季秋应声倒地。一声令下,众士兵在当官的威胁下硬着头皮蜂拥进入尚有烟火的城门。城内顿时枪声、喊杀声、马叫声响成一片。一顿饭工夫后,红枪会成员见大势已去,便打开后城门逃往东沟。待敌回师后,四乡会员及本村老幼方得回村。只见土城内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邻村的会员在料理完每个死难者的后事后,也纷纷返回。此次交战,红枪会有50余人血染黄土。威赫名振的农民首领杨季秋被杀害,时年37岁,抗粮抗捐运动被镇压。

  张学让

  张学让,乳名学堂,1913年出生,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曾先后在延长县、延安县、西安市等地方读书。1937年10月加入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回到家乡中部县(今黄陵县),任桥山小学校长。同年11月在中部加入国民党。曾先后在洛川县中、中部师范、泾阳省立、铜川师范及眉县高级中学任教。担任过教务股长、训导主任等职务。1941年在洛川加入三青团。1945年5月,进入国民党政界,担任洛川专署视察、商县专署科员、陕西省议会参议员、黄陵县临时参议会副会长、三青团筹备主任、西安三青团训练委员会秘书等职务。1947年在黄陵县拉拢地方势力,并通过陕西省三青团干事杨尔瑛的活动,竞选为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又在西安与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要求到延安进陕甘宁边区工作,未获批准,复留西安。1949年3月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张学让化装脱险回到黄陵。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让曾在临潼华清中学,西安市立二中任教师,1952年以历史反革命罪被政府判处管教3年,1954解除管教,恢复政治权利。1964年去世,终年51岁。

  杨长青

  杨长青,字麟亭,1926年出生,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为抗击日寇,救国救民,1942年离开学校从军,后于奉天(今沈阳)、奉化(今浙江)等地学习军事及文化知识,1949年大陆解放时流落于香港。只身飘零,举目无亲,难以糊口,无以为计,故以擦皮鞋、打零工艰难度日,有时亦长街沿门乞讨,后在乡党及同学的帮助下入校读书,两年后去台北继续深造。由于背井离乡,身无分文,多年都是白天念书,夜晚靠擦皮鞋、码头搬运物资勉强支撑。一天中午放学后囊中空空,无以填腹,在教室泣哭,偶遇台北教育界视察学校,一好心高官知情后慷慨解囊,使其修完学业,后留学于美国,获商学士及硕士学位。1963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供职于教育司,期间足迹遍及世界各国。1973年离任后加入美国国籍,在新墨西哥州葛尔布莱市任教多年。1985、1987年曾两度回乡祭祖,1992年腊月已购好机票,欲携妻儿回乡过年,因病突发未能成行。1993年正月在台北辞世,终年67岁。其长子取名念陵,次子取名念祖,足见其难尽之乡情。

  张俊杰

  张俊杰,男,汉族,1914年2月出生,黄陵县桥山镇韩塬村人。

  1935年在西安伪军特种训练班受训,后任桥山镇伪联队副队长、隆坊镇壮丁训练分队队长;1937年任敌五十八军暂编第二旅一团二营四连连长;1940年加入国民党;1945年任黄陵县后备队中队长;1946年经张好智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7年3月任胡匪进攻延安突击队队长,后任黄陵县自卫营副营长,10月任三区保安团一营机枪连连长;1948年3月8日接受中共洛川特委命令,组织策动了敌军三个连队起义,3月10日,黄陵和平解放;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任黄龙军分区独立二十二团三营副营长;1948年10月蒲城战役失利被俘,1949年4月释放,经一野政治部保卫部审查后交西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1949年10月送西北军区政治部教导大队学习,结束时该大队对其作出“开除党籍,撤销副营长职务,分配后方工作”的处理决定;1950年2月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抚恤委员会审查后返乡劳动;1990年1月,兰州军区政治部、纪检委作出“关于张俊杰同志历史问题的决定”,1992年10月,延安地委组织部根据该决定,同意其恢复公职,办理离休手续;2004年12月逝世,终年90岁。

  贺生华

  贺生华,字振中,男,汉族,1922年11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真村人。

  1938年4月在店头胡家沟放牛时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送往山西阎锡山部队参加抗战,期间曾参加常山、柳林、齐口、军渡、五龙宫、观王庙、牛王庙、化灵庙、马匹山等战斗,后入军校学习并升任副营长;抗战胜利后,曾参加太原日军投降交接仪式,后任阎锡山部队兵站参谋;1948年5月,兵站迁至青岛,后随军入台;入台后,先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后发愤苦读,考取高级公职资格;1959年就职于台湾地区国民党政府检察院审计部,任审计职务,工作中结识了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蔡屏藩等,曾寄回于右任、蔡屏藩、阎锡山为其书写的书画多幅,并在清明节黄帝庙举办的书画展览中展出;1990年退休。

  1990年4月清明时节,首次偕夫人回到家乡黄陵县,参加了公祭轩辕黄帝典礼。1993年8月16日,第三次返乡,出资5900美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设立“贺生华奖学基金会”,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19日,黄陵县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贺生华先生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捐资助学仪式”,县上领导陈学仁、崔文瑞、贾永录、郭兴才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1996年8月,时任中共黄陵县委副书记的杨晓鹤携3名黄陵少年儿童参加由国务院组织的“第21届和平小天使两岸互访活动”代表团赴台时,贺先生在台北“中山纪念馆”热情接待并宴请了杨晓鹤一行,并赠送了纪念品。

  贺生华先生虽长期寓居他乡,但依然心怀祖国,心系家乡。坚持收看大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春节联欢晚会”,关心祖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捐资兴学,痛斥台独,迫切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共同发展。

  蔡汉杰

  蔡汉杰,字功甫,男,汉族,1914年出生,黄陵县仓村乡仓村人。初中文化,中国国民党党员。

  1932年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延安民团训练班受训,受训结束后派任宜君县民团训练员。国共合作时期,任店头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1938年,任宜君县西区社训队中队长;1939年在西安干四团受训并加入国民党。曾任宜君县国民兵团队长,自卫大队副队长、监碉队保安第四团连长。1947年解甲归里,1951年接受管制,1979年解除管制。

  1983年,先后自费走访山西、陕西等县、市,调查了解仓村的历史事件,征集编写乡土民俗史料,历时三载,三易其稿,于1985年完成了40余万字的《仓村村史》编写工作。该《村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结构合理,开创了黄陵以村修史之先河,为研究和传承地方乡土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曾被黄陵县政协、宜君县政协以及黄陵县志办聘请为特邀编辑,撰写的许多文稿被《黄陵县文史资料》《宜君县文史资料》《黄陵县志》收录,个人被评为优秀编辑。

  左延宁

  左延宁,男,汉族,1961年5月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大学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黄陵县纪委副主任,实用新型热风采暖炉灶发明者。

  1980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延安市人民银行、黄陵县水利局、黄陵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1984年7月考入陕西电大党政管理干部专修专业,学习两年。

  1988年10月29日,左延宁设计的一种热风采暖炉灶通过专家论证,并申请国家专利。同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审查通过,决定授予左延宁发明专利权,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签发了专利权证书。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