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明
鲁宗明,男,汉族,1914年出生,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人,两岁时随父母来到黄陵县康崖底乡(现桥山镇)老虎尾巴村落户。
他是一个精通各种农村活路的勤快人,粗识文字,乐于助人,曾经卖掉自己的耕牛为佃户娶妻,在村里和邻居中口碑很好。
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本村成立了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他有丰富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会土法修坝,被聘为黄陵县农民水利技术员。从1950年到1952年他发动群众在梨园村到张寨村之间修了7座土石混压水坝,利用浑水灌溉改良土壤,改旱地为水田,改变了康崖底乡川道没有水田的现状。栽稻子300多亩,使桥山地区农民吃上了自己的大米。1958年他又带领所在的红旗大队修复灌渠10条,水坝两座,栽稻子4亩以上,其中试验田的水稻最高产量达1008斤。
他为黄陵县发展水利事业,种植水稻做出了较大贡献,曾先后多次受到黄陵县、延安地区和陕西省表彰奖励。1958年光荣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国务院为他领导的红旗大队颁发了奖状。
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6年黄陵社教运动开始,被工作组错误地戴上地主分子帽子,受到残酷批斗和折磨。1975年贫病交加的他含冤而死,终年61岁。
1982年黄陵县人民政府为鲁宗明平反昭雪,并为他重新颁发了陕西省劳动模范证书。
罗占奎
罗占奎,男,汉族,1941年10月出生,陕西省户县人。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黄陵县林业局原局长,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
1962年在黄陵县林业站工作;1969年11月在黄陵县隆坊公社工作;1970年4月任县林业站副站长;1970年11月任县林业局副站长;1971年11月任县林业局副局长;1977年1月任龙首公社党委书记;1979年1月任县林业局局长,1996年7月任局党支部书记;2001年12月退休。
从事林业工作30余年,20世纪70年代引进推广杨树新品种,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和四旁植树,全县20余个大队实现农田林网化;1990年在全县推广工程造林法,实施阿党连搭沟万亩刺槐林工程,造林成活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人工造林面积15万亩、四旁植树360万株。
1987年5月,桥山古柏林发生罕见的柏毛虫病害。他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向地、县领导提出在药物灭虫方案未确定以前,动员全县干部群众人工捉虫,减少危害的建议。他的建议被采纳,除机关干部义务捉虫外,连小商小贩也主动上山捉虫。短短10余天时间,人工捉虫9000余公斤,及时缓解了虫害。随后,他又从省上和北京请来森防专家,积极配合专家制定药物灭杀防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经过4个多月的综合治理,虫灾消灭了,千年古柏保住了。
曾当选政协黄陵县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84年获延安地区科技推广二等奖,1986年获延安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1991年3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
赵延平
赵延平,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黄陵县阿党镇咀头村人。高中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阿党镇党委副书记(不脱产)兼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
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劳动;1978年1月在新疆某部服役,1983年退役回乡;1989年6月任阿党镇寨头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期间于2000年5月被评为延安市劳动模范;2001年6月任阿党镇党委副书记,8月兼任华辕有限公司(村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10月兼任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7年出席了中共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一
咀头村地处黄陵县西北角,为洛河与葫芦河交汇处,东与延炼毗邻,全村84户,268口人。早些年,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体欠账几万元,成了镇领导最头痛的一个落后村、问题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村人,赵延平虽自幼家境贫寒,但凭借在部队学到的汽车驾驶和机械维修技术,通过搞运输、经营推土机,勤劳致富。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的富裕户。就在他本想继续依靠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一技之长,使小家日子再上一层楼时,镇上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负起一方责任,挑起村干部这副担子。
上任之初,赵延平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制定了“建班子,抓队伍,转村风,依优势,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健全两委会班子,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依托毗邻延炼这一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运输、石料开采等副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各项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水、电、路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村上进行了低压改造,铺设了砂石路,还清了外债,集体经济有了转机,群众看到了希望。
二
1996年延炼二期扩建工程上马,共征用该村土地700余亩,村上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征地款。如何用好这笔钱,村民的想法并不统一,许多人都希望把钱分到户,由各家自主发展。赵延平认为分光吃净必然造成各家发展的不均衡,而且会对刚刚有所起色的村集体经济带来重创,不利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他先在村“两委会”上统一干部的思想,然后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赢得了全村人的支持。这一年,赵延平先后组织群众远赴河南南街村、天津大邱庄等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专家来村实地考察、调研,制定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开发苹果龙头产业,多业滚动有序发展,奠定小康生活基石”的发展路子,实行集体股份制,发展苹果产业。
为了高标准建园,赵延平三下西安请来了省果树研究所史联让教授,对其承包的镇办500亩老果园,制定建园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精心改造。几年下来,该园成为高标准建设示范园和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为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赵延平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再造秀美山川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48万元,平整山台地728亩,退耕还林1100亩,实施日元贷款造林2000亩,扩大苹果种植面积,使全村果树面积达到2528亩,人均9.7亩,其中苹果达1458亩。果业生产成为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三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和村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赵延平积极在现有基础上寻找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渠道,坚持产业开发,综合配套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业,走“以果兴牧,以牧促果”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为村上建起了畜牧养殖场,养奶牛28头,猪100余头,鸡2000多只,秦川牛120头;修建普通果库8个,1000吨气调库1座;不断拓宽苹果销售市场,在广州、珠海等地设立了销售点;加大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果园中建成住宿、办公、培训一体化的三层综合服务楼;村上注册成立华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华辕”牌商标,设计多种专用包装箱,并在县总工会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延安市首家农民工联合工会,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使公司现拥有果业联合体面积达9000亩。
2004年末,该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集体积累2000余万元,成为黄陵县新农村的先进典型。2002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委命名为全省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赵延平先后荣获全省百名杰出乡土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并于2005年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云英
王云英,女,汉族,1929年1月出生,黄陵县城区黄花沟村人。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花沟村党支部原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思想进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1974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14年之久,在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曾多次被选为镇、县党的代表、人民代表、县妇女代表。曾三次选为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陪祭代表,多次被桥山镇、黄陵县人民政府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农业学大寨积极分子。
1979年10获延安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获陕西省妇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分子称号、“三八红旗手”称号;1980年9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寇润英
寇润英,女,汉族,1945年5月出生,黄陵县侯庄乡原畔村人。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桥山小学工会主席,全国优秀班主任。
1965年7月参加工作,196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中曾多次被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评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1983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班主任,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授予金质奖章。1985年在延安地区小语三类语文赛讲中被评为先进个人,1986年被延安地区教育局评为教研教改先进个人。
雷建席
雷建席,别名雷洪,男,汉族,1915年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出身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前在家务农。1953年任店头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无比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民兵事业,忠于职守。1953年带领七丰民兵在深山老林搜捕暴动的一贯道匪徒,27昼夜不休息,终于将匪徒全部抓获,荣立一等功,当年被评为陕西省军区二等功臣。
在对犯罪分子的斗争中他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曾将其表叔王清选、表兄王德卫抓获归案。到1959年,他带领民兵协助公安部门共破获较大案件58起,抓获各类罪犯57人。1959年被评为陕西省二等治安模范,并光荣地出席全国治安代表大会、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授予半自动步枪1支。1964年8月,被延安地区军分区树立为民兵干部标兵,同年又被评为西北地区五好民兵。1965年当选陕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雷建席卷入派性,参与武斗。1967年,在花家庄武斗中被打死。
李国杰
李国杰,男,汉族,1921年出生,黄陵县阿党镇南河村人。
7岁入私塾上学,新中国成立前曾两次被国民党抓壮丁。1947年经人介绍在国民党洛川行政公署当抄写书记员。1948年黄陵解放后,曾先后在黄陵县政府和隆坊区政府任文书。1953年回家务农。他在洛川任职期间认识了洛川苹果栽植发起人李新安,遂向其学习园艺技术并购买苹果树苗,不顾父兄反对,在自家10亩好川地种植苹果,黄陵苹果既始于此。3年后收成颇丰。后来他在苏联《果树栽培》一书中看到自根繁殖的理论。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反复作枝条繁殖苹果的试验获得成功。又从武功农学院、洛川、东北引进17个苹果品种,进行栽植。为推广苹果生产,他利用投亲、赶集之机四处传授,引起当时的黄陵县委书记曹志谦的重视。1958年县上在其家乡南河村创办园艺中学,请李国杰授课,他带领学员栽培果树541株,嫁接新品种1000株,成活率达90%以上。他总结的病虫防治、果园管理、嫁接修整等经验曾向全国推广。他还主动帮龚家塬、寇家湾、康村建起苹果园,并使果园逐渐普及全县。由于工作中贡献突出,先后被评为县、地、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社教”运动中因其曾任国民党洛川行政公署书记员一事被错误地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多次遭受残酷批斗。1975年5月在为果树刮治腐烂病时,因心脏病突发而殁于他终生护理的苹果树下,终年56岁。
1982年冬,省政府为他补发了劳动模范证书。
肖连海
肖连海,男,汉族,1906年出生,原籍山东省益都县,1928年因遭灾逃荒到陕西省富平县,1936年迁居到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一直务农。1948年黄陵解放后任王庄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园、张寨,老虎尾巴等村的村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本村多户农民,组建起肖连海农业合作社,后与鲁宗明组织的红旗社合并为红旗高级合作社,肖连海担任社长。他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建立互助组,组建农业合作社,领导农民发展集体生产方面卓有成绩,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1956年作为农民代表,肖连海随贺龙率领的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1960年当选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社教运动,他被错定为富农成分,又因长期担任村干部被定为“走资派”,受到揪斗和残酷的批判、游街。1969年3月21日,含冤去世。
1982年落实政策,政府为肖连海平反昭雪,并补发了省劳动模范证书。
雷拴苟
雷拴苟,男,汉族,1931年10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白村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白村民兵连长、大队长,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三队队长。
1958年任白村大队长期间,带领群众率先办起村百头猪厂,后又办起幼儿园、托儿所、缝纫组、理发店、读书室。在平整土地中,夜以继日,不辞劳苦,担担子,推车子,打坝造田,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并出席了省群英大会。1959年他又带头扫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办合作医疗站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缺医少药的问题,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同年10月4日参加了省委召开的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再次受到表彰奖励。
苏瑞华
苏瑞华,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人。中师学历,196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劳动模范。
1953年7月在黄陵县隆坊、店头、城关小学任教员、教导主任、校长;1965年8月在县委组织部工作,后任黄陵化肥厂筹建处主任;1973年2月先后任双龙、桥山公社副主任、主任;1982年1月任县广播局局长;1985年2月任店头酒厂党支部书记;1986年11月任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党支部书记;1996年10月退休。
1956年8月,被评为黄陵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出席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同时被评为陕西劳动模范,受到省人民政府奖励;1960、1961年先后两次被评为黄陵县文教系统学习毛主席著作红旗手;1965年被评为黄陵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出席县第三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县委、县政府奖励;1980年当选黄陵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当选黄陵县第五次党代会代表。
杨长虎
杨长虎,男,汉族,1938年1月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七丰村人。1954年7月参加林业测量工作,先后在陕西省林业设计院、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延安市桥山林业局及部分下属林场工作,陕西省劳动模范。
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从事“林木速生林丰产技术”“主要耕作技术措施对林木速生发育的影响”“毛白杨光合作用”“不同林种造林密度”“杨树良种选育”等课题的研究和“杨树良种”成果的推广;发明了手摇水车,解决了试验高地缺水问题;利用废旧木料,打线、拉锯、打峁搭架,解决了上林测量问题;发明了铲割刀,解决了修枝难问题,并使工效提高2—3倍;采用林上、地面,不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扑灭了试验基地的虫害。1963年被省农委、省林业厅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出席了1963年全省劳模大会。
在延安市桥林局工作期间,参与完成的《桥山林区森林对降水分配的试验研究》项目,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田拴成
田拴成,男,汉族,1951年11月出生,黄陵县田庄镇田河村人。小学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田庄镇党委副书记(不脱产)兼田河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
一
田庄镇田河村,地处黄陵县东南的洛河川道。全村86户378口人,总耕地面积1365亩。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极为贫苦的小村庄;土地贫瘠,基础设施简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基本无经济来源。
1978年,老实厚道的田拴成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田拴成就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川地栽烤烟,坡台地上苹果”,“以烟促果,以果增收”的田河村致富规划。他发动和组织村民在坡、台地上苹果树600余亩。为了解决苹果树挂果期长、见效慢的问题,他又动员村民进行烟果间作。这一年全村人均栽烤烟1亩多,年产值达4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1058元,村民当年在经济上就翻了身,初步富起来了。
几年后,苹果陆续挂果,收入渐渐增加。尝到甜头的村民就开始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大量栽植果树。田拴成又不失时机地向村民推荐优良品种,并先后从陕西杨陵、山东临沂种苗基地引进美国8号等新品种4800余株,使全村苹果总面积达到800多亩,占到本村总耕地面积的58.6%,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为了加强标准化生产,他先后上县城,赶洛川,多次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村里办培训班,带领村干部、果农出去参观学习,使果农的果园管理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果业带来的收入也逐年稳步增加。
二
果业虽然已成为田河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但由于该村地处川道地区,交通不便,苹果没有客商来拉,蔬菜、玉米等其他农副产品运不出去,成为制约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大障碍。
1988年,田拴成计划要把村里的路修通。但村集体经济薄弱,根本拿不出钱修路。他便先后跑县城、上延安争取资金。在地区和县上的支持下,田拴成先后争取各方面资金9万余元,并聘请专家进行测量和规划,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开始了田河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道路整修、改造。1988年开始至1995年,历经8年的艰苦奋斗,修通了田河村3条长6.5公里的进村路和8条生产路。2005年,他又从延安市争取资金52万元,在洛河上建起一座长37米,宽6.5米,高3.8米的滚水桥,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的问题。
三
随着市场的千变万化,田拴成意识到苹果的营销不能坐等其成,而要走出去了解市场,掌握信息,变被动为主动。于是,1999年他亲自带领本村果农田春虎等3人到南昌、武汉、杭州、广州等地找市场,签合同、签货单,第二年又组建了田河村苹果专业营销队。2005年,这支队伍为村里推销苹果84万斤,比上年增收15万元。
在稳定果园面积,树立品牌意识,打开果品销路,稳步增加收入的基础上,田拴成又提出“以苹果为龙头,走养、沼、棚配套的一条龙多种产业并进”的发展思路,在全村积极推广“一园一圈,一沼一棚”的种养模式。全村有13户办起标准化养猪场,生猪存栏90多头,果园生草120亩,发展庭院蔬菜棚示范户18户,建成沼气池20眼。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新的突破,群众增收有了新产业,2004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5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基本走上了富裕之路。
四
担任村干部的30年间,田拴成除了修路建桥,发展苹果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外,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植树造林搞绿化,建设秀美新山川。早在1978年,他就带领群众上山栽植洋槐树,绿化荒山荒坡。这一年一次就栽了800多亩,成活率达90%以上。1988年到1989年,他又四处奔波,购回油松苗,带领群众在山洼背坡和洛河岸的背坡上,栽植油松13万株,约1300亩。接下来的几年里,又在村旁、路旁、河边栽植杨树2000多株,使昔日光秃秃的山坡披上了绿装,也使村庄的环境得到了绿化、美化。1989年末,田河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他又带领村干部跑项目、争资金,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从2002年开始搞农村建设,先后投资8万元,在塬上平整荒地81亩,新修33院清一色的红砖白墙铁大门的平板房,首批33户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办学条件,田拴成提出重新修建学校,得到村民的一致理解和大力支持。于是,在村集体经济仍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筹集资金4万余元,在村里修建平板房6间,建起了田河希望小学。新学校建成后,学生由原来的30名增加到60余名,入学率达100%。
1999年,田拴成被中共黄陵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县委破格提拔为田庄镇党委副书记;2003年,荣获全省造林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并先后当选黄陵县人大代表、延安市人大代表。
王俊兴
王俊兴,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丰乐园村人。高中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隆坊镇党委副书记(不脱产)兼丰乐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陕西省劳动模范。
一
丰乐园村位于黄陵县隆坊镇北部塬区,由丰乐园和侯家塬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75户,305口人。1983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集体账倒挂170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穷村、落后村。老村长看到全村人跟着他受苦,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有一个能人接替他,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1985年春,镇拖拉机站解散,年仅26岁的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王俊兴从拖拉机站回到村上,老村长便把带领村民致富、改变落后面貌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
王俊兴上任后,在村里的山洼洼转了两天。他想,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可还是穷,没钱啊!农村要提高生活水平,孩子上学,上医院看病都需要钱。看到承包集体果园的3户人家在几年中很快富了起来,王俊兴深受启发:能不能在村里大量栽植苹果树,走“以果富民”的路子?他跑到县园艺站向专家请教,得到肯定的回答。恰在此时,县上召开首届苹果生产大会,王俊兴作为与会代表参观了洛川县的苹果生产。会上,当他听到洛川县后子头乡上黑木村50亩果园年收入达15万元的介绍时,王俊兴惊呆了。他心想,我们村人均2.4亩地,如果每人拿出1亩栽植苹果,全村可栽植300多亩,这将是多大的收益啊!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丰乐园“人均一亩果,户均一个园,大干四五年,粮钱双过千”的发展思路。
二
万事开头难。当王俊兴把自己的宏伟设想提到村委会时,却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为了用事实说服教育大家,王俊兴第二天就把班子成员拉到洛川参观。回来后,班子统一了思想,随即召开了群众大会。没想到的是,会上,多数群众又站出来反对,有的甚至还说:“王俊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头烧昏了”,“政策一时一个变化,说不定没等苹果挂果就归集体了,落个白下苦”。经过几天的思考,王俊兴决定要进一步扎实细致地作群众的思想工作,只有群众想通了,才会有干劲。于是,他和班子成员挨家逐户走访,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倒出来,并用当时的粮、烟、果产量、价格作比较,反复向村民说明走发展苹果致富的路是对的。就这样,先后召开了5次群众大会,全村的经济发展规划才正式通过。
大家愿意干了,苦于没有资金,王俊兴就跑到镇信用社贷了一部分款,买回树苗和化肥分发给各家。1987年,丰乐园村第一次栽植了苹果树150亩。几年间,王俊兴东奔西走,向专家和别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果园管理技术,并手把手地传授给大家。到1994年秋,首批栽植的苹果树进入盛果期,有果园的家户,少则几千元,多则四五万元,收入比预期的还要好。这一下,当时没栽果树的人后悔了,都要求上果树。而这一年,王俊兴又兼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支书、主任一肩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坚定了王俊兴“以果富民”的信心。看到村民对栽植苹果树有了新的认识,王俊兴趁热打铁,迅速组织实施了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全村果园面积由150亩增加到400亩又增加到1995年末的600亩,人均近2亩。同时,村里加大了新技术培训的步伐,使果园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到2000年,全村苹果总收入达40万元,人均2000元。
就这样,丰乐园村通过栽植苹果发展农村经济的成功经验成为全县农村学习的典范,该村也成为全县首批农村综合示范村之一。2000年4月,王俊兴被县委破格提拔为隆坊镇党委副书记。
三
2001年,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要求,王俊兴又一次调整思路,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求效益,以市场求增收”的发展战略。
他从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开始,先后自筹资金3万元,投工投劳1000多个,对村上的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后又争取资金20余万元,为全村安装了自来水,铺设了柏油路。自筹资金4万元,争取资金21万元,为全村接通了有线电视,修建了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村希望小学、党员活动室、农民技术学校以及具有一流的内部设施的综合大院。自筹资金18万元,争取贷款22万元,对村中的10条巷道1700米院墙和窑背墙进行了改造,并对村庄道路进行了绿化。全村投劳500多个,争取资金36万元,对600亩果园全部实行灌溉,其中300亩为滴水灌溉,300亩龙头入园;修建果库19个,贮存量达150万斤。自筹和争取资金18万元,为64户村民建起了沼气池,改造了猪圈和厕所。从此,丰乐园村走上了“以果为主,牧、菜、劳务辅助,综合发展”的新格局。至2005年末,全村果业收入突破百万元,牧业收入4万余元,蔬菜收入1.5万元,劳务收入6万余元。
在王俊兴的带领下,丰乐园村一年一大步,三年一个台阶,在黄陵县走出了一条“以果增收,共同致富”的新路子,成为陕北旱塬一颗璀璨的明珠。1987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村;1995年底,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小康示范村”;连续10余年无刑事案件发生,五好家庭占总户数的80%。1997年,王俊兴被命名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0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命名为“陕西百名乡土人才”。
汪桂兰
汪桂兰,女,汉族,1948年2月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黄陵县幼儿园党支部原书记,延安市劳动模范,央视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二十人》之一。
一
1968年12月,刚从北京第一师范毕业的汪桂兰,响应党的号召,来延安插队,支援农村建设,被分配到宜君县(当时宜君县属延安地区管辖)尧生公社思弥大队。汪桂兰生性泼辣,又能吃苦。半年后,她就学会了锄地、挖地、点籽、担粪、打场、捆背庄稼等农活。她和社员们打成一片,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风天一身土。社员们也把她当成自己人,劳动中互相帮助,生活上给予照顾。她完完全全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姑娘。
不久,从北京传来消息:“1968年7月北京师范百余名毕业学生与其他初、高中生一起,被分配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属错分配,现在可以落实政策,回城返京。”不管怎么说,落实政策总是一件好事,这一次汪桂兰能回北京了,而且在政策范围之内,谁也阻挡不住。然而,汪桂兰却与其他人想法不一样,因为她曾亲眼看到一块来插队的女同学,在当地结了婚,一个个都与丈夫离了婚,只身回到北京。她心里明白,她也是与当地人结了婚的,虽然丈夫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阻拦她的迹象,可自己一旦回城,这个家就散了,丈夫的人生可能就要改变,孩子就会失去母亲;同时,她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有她的人生追求,有她所钟爱的事业。于是,在经历了一番犹豫、痛苦的思索之后,汪桂兰毅然选择了放弃回京,留了下来。
二
1969年,全国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各地、各厂矿开始招工招干,汪桂兰所在的公社普及小学教育,招收教师,她就被队里推荐了上去。由于她师范毕业,所以考试、政审均顺利过关,被录用为小学教师。
初登讲台,汪桂兰面临许多难题。她讲的北京话,学生听不懂;学生说的当地方言,她也弄不清。初开始,她尽量用手比划,但发现效果不好;后来,她就给学生教汉语拼音,教学生说普通话,她自己也学习当地方言。就这样,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消除了,教学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汪桂兰不仅踏踏实实教书,更从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山里生活艰苦,孩子没有条件洗澡,有的学生甚至连脸也不洗。她就教育学生,创造条件,讲究卫生,衣服脏了要勤洗,头发脏了也要勤洗,有时干脆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给学生洗头、洗脸。
1981年,汪桂兰调到丈夫的家乡黄陵县工作。1985年8月,她担任了康崖底乡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几年后又担任该校校长。担子比过去更重了,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却始终如一。
1989年7月,康崖底乡中心小学搬入新址,但仍有许多扫尾工程并未做完。操场比学校门前的公路低1米多,一下雨,集水成湖,师生连校门也出不去。鉴于学校没有这一方面的经费,为节约开支,她硬是带领师生利用下午活动和周末休息日的时间,拉沙、运土,垫平了操场。接下来,她又带领师生给操场周围和校园内栽植了38棵刺柏、40多棵白杨、10多棵银杏树;在教工宿舍门前,建起两个花园,栽上了木槿、月秀、龙爪槐等,绿化美化校园。1992年学校修建,汪桂兰只请了几个工匠,她和老师们当小工,当下手,硬是把7间平房和门房、大门和围墙建了起来。
为了增加学生的活动器械,汪桂兰四处奔走,到处求援,弄回粗钢筋,请人打磨、焊接、安装,给空荡的操场安上了单、双杠;她找人用砖砌起墩子,中间垫上土,然后在台面上抹上水泥,用土法建起了6个乒乓球台。为了解决学生宿舍没有床板的问题,她不辞劳苦,翻山、过河,跑遍了康崖底乡的12个村庄,向各村求助。村干部都被汪校长为了学生四处奔波的精神所感动,每个村支援学校5块床板,很快解决了6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三
汪桂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余年,不论是在教师岗位还是领导岗位,她都是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尤其是对贫困学生,她更是关怀备至。五年级学生季明亮,父亲患半身不遂,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校服,准备退学。汪桂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给季明亮买了校服,交了学杂费,没有让他失学。四年级学生陈春娥父母双亡,随姐姐一起生活,生活十分困难,汪桂兰与陈的班主任一起家访后,免去了陈春娥的学杂费,并给她买来本子、钢笔等学习用具。1998年12月,汪桂兰又一次性拿出500元资助了3名孤儿和2名贫困生,使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得以完成学业。正是在汪桂兰的带动下,学校的其他老师也纷纷加入到资助贫困生的行列。2000年11月她调任县幼儿园党支部书记,2005年初退休。作为当年北京第一师范来延安插队而留在当地唯一的一名女知青,汪桂兰把她的一生奉献给了老区人民的教育事业,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她崇高的荣誉:1998年4月,县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12月,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二十年·二十人》,汪桂兰成为20人之一;1999年9月,县委、县政府授予她“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0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先后授予她“学雷锋、学英模先进个人”、“弘扬延安精神先进个人”、延安市“劳动模范”称号,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12月,香港岭南大学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给她颁发了“和平妇女荣誉证书”。此外,《华商报》(2005年12月15日)、《西安晚报》(2005年12月21日)先后就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柯小海
柯小海,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人。大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延安市劳动模范。
一
索洛湾村地处黄陵县城45公里的双龙镇后川,偏僻、闭塞、贫穷,基本条件极差。全村两个村民小组,92户398口人,总耕地面积460亩。集体一穷二白,村民靠着传统耕作方法在贫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年的收获也只能养家糊口。改革开放都20年了,山外村庄致富奔小康闹得红红火火,而索洛湾村还在原地踏步。
1998年,群众一致推选柯小海担任村委会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粮食生产,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经调研,他带头和几名党员种植了120亩地膜玉米,科学管理,当年即获丰收,每亩比一般玉米增产110公斤。第二年,全村种植玉米460亩,全部上了地膜,每亩增产280公斤,全村共增产128800公斤。群众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纷纷向柯小海举起了大拇指。
玉米虽然丰收了,但卖不出去,也卖不上好价钱。怎么办?柯小海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养殖搞加工的思路,用延长产业链条来提高效益。他多次召开群众会,建议村民养猪、养羊、养牛、养家禽。经过5年的发展,全村牛存栏186头、羊250只、家禽6400只,年产值73万元,每户仅畜牧业一项收入近8000元。
2003年5月,紧靠索洛湾村的黄陵二号煤矿建成投产,煤矿工人达5000余名,给索洛湾村发展大棚蔬菜提供了新的机遇。柯小海没有让这个机会溜掉,迅速组织村民在一个月内建起高标准塑钢弓棚20座、中型弓棚68座。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当年第一茬蔬菜就上市了,塑钢弓棚棚均收入3000元以上,中弓棚棚均收入1800元以上。既方便了矿区,又让种植户得到了实惠。
2005年,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柯小海及时做出办粮食加工厂的决定,没有厂房自己盖,没有设备自己购,没有资金自己争取,没有经验自己学。并聘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一座投资9万元,年产200万公斤大米、10万公斤的玉米糁、5万公斤的玉米面的现代粮食加工厂屹立在双龙镇索洛湾村,并试产成功。年产值达55万元,成为双龙地区的粮食加工集中点。
二
2000年,柯小海兼任村党支部书记,看到村里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年久失修的校舍,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召开村委会、党员会,统一思想,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拆旧房,盖新房,建一所新学校。他带领两委会成员和党员挖窑、倒砖、烧砖,组织党员给林场干活,以工换料。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齐心协力,仅四个月,仅花费3万元,就建起了一所14间玻璃门窗大瓦房的新校舍,于当年8月即投入使用。
学校工程结束后,柯小海在县上和镇上的支持下,筹集资金12万元,组织党员和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先后修建进村桥1座、生产桥6座,维修道路1000多米,彻底改变了该村行路难的问题。
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增收了,柯小海决心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感召下,柯小海抓住有利时机,从县老区办争取资金30余万元,自筹资金40余万元,对住在危房和居住地地势较低的村民进行搬迁。移民工程共建新房168间,使42户121口人一次搬迁到位。同时,柯小海又争取资金3.6万元,修建水塔1座,铺设管道2300米,给全村92户村民都安装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村民的人畜饮水困难。
三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柯小海没有忽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他针对两委会成员综合素质偏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举办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鼓励村民参加农校和其他形式学习,已有5人取得中专学历,培养积极分子29名,纳新党员16名,使党员队伍逐步年轻化、知识化。同时积极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及联系户”、党员承诺制,使党员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他又在全县首创了农村党员值周制,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予以推广。
2003年,双龙镇遭受百年不遇的“8·26”洪灾。索洛湾村被洪水围困,进村大桥被冲垮,电路、通信中断,百亩良田被毁。柯小海沉着应战,带领全村党员干部,青壮劳力堵河堤,救援围困群众;翻山越岭,为缺粮户运回面粉30余袋,帮助群众渡过难关。水灾过后,他又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搭建便桥3座,修复了被毁坏的农田。
自1998年上任以来,索洛湾村在柯小海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体固定资产积累达890万元,实现生产总值610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5800元,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75户,“绿色家园”45户,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245人次。2001年,索洛湾村荣获“县级文明村”称号;2002、2003年连续两年荣获“延安市模范村”;2004年被评为“县级党建综合示范村”。2004年5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柯小海黄陵县劳动模范;2005年4月,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延安市劳动模范、市级科技带头人;2006年6月,他再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事迹先后被县、市、省电视台报道。2002年《延安报》以“大山深处好支书”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寇德功
寇德功,男,汉族,1912年出生,黄陵县侯庄乡店子湾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陵县首届中兽医协会主席,陕西省农业先进工作者。
1952年寇德功与和文明、李振荣、张发厚、韩东原在黄陵县联合创办了陕北第一家兽医联合诊所,集体经营,自负盈亏,服务于黄陵及邻县畜牧事业。1954年,黄陵县中兽医协会成立,寇德功被推任首届中兽医协会主席,曾任黄陵县城关、店头、龙首兽医站站长。
在近半个世纪的工作实践中,他勤奋好学,苦心钻研,曾多次参加省、地中兽医经验交流会,与省、地兽医界名流共商畜牧业发展大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为畜牧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同时,他把自己毕生精心研发的中兽医典籍及秘方验方无偿捐赠国家,多数被中兽医教材及中兽医刊物收录。
1958年3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授予他“陕西省农业先进工作者”,省长赵寿山亲自颁了奖状和荣誉勋章。
1975年3月,寇德功病故,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