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钢
铁钢,原名马俊生,男,汉族,黄陵县隆坊镇西寨子村人。从小在村里上学,1931年在县城读书。上学期间在中共地下党员吴敬西老师的领导教诲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部、宜君、洛川办事处”工作,并主持隆坊抗日救国会工作。193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随贺龙领导的一二〇师赴冀中作战,曾经在冀中分区独立团、十六团等部队任操作班长、连长、政训大队副大队长等职务。参加过许多战斗,在豕尔庄战斗中右腿负伤残废,受到部队嘉奖,并荣获模范奖章。
铁钢因残疾而转业到地方工作。1944年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税务局,先后在富县、白水及咸阳专区从事税务工作,曾任税务局副局长、局长等职。1950年荣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1953年以后,先后在中央二机部驻西北办事处、西安公共汽车修配厂、西安运输公司、陕西省钢铁运输公司、铜川运输公司、关中运输公司、陕西省客运汽车总站筹建处等单位担任过科长、厂长、经理、党委书记等职务。在“文革”中遭受不公平待遇。“文革”结束后,党为他落实了政策。1979年离休后,担任陕西省汽车公司顾问。1987年4月8日,铁钢在西安逝世,终年74岁。
孟春荣
孟春荣,男,汉族,1918年7月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七丰村人。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
1938年4月在延安党校学习;1939年8月在陇东剧团任队员;1943年1月任陇东中学政治指导员;1944年7月在延安鲁艺学院学习;1946年9月任关东区游击队指导员、队长;1947年5月任宜君县建庄区组织科长、区委书记,1949年11月任焦坪区区长、区委书记,1951年5月任县委组织部部长;1953年10月调青海省都兰县任县委书记,兼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1959年1月任乌兰县委书记;1965年1月任《青海日报》社政治部主任;1970年11月任青海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委书记、经理;1975年8月离休,1993年因病逝世,终年75岁。
田浩
田浩(灏),原名田树玺,男,汉族,1929年6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真村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
1948年7月在陕甘宁边区财经干部学校学习,12月任陕甘宁边区银行农贷干部;1949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区分行人事科干部股长;1955年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行农金科副科长;1958年9月任中共伊犁区党委秘书、副科长;1963年2月任中共察布查尔县海努克公社党委书记,1964年10月任县计委副主任,1970年1月任县粮食局局长;1976年9月任伊犁州汽车大修厂领导组组长;1980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州分行副行长;1985年1月任新疆维吾乐自治区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处处长;1988年3月离休。
在伊犁州分行工作期间,撰写的论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信用合作社发展情况和各项巩固措施的意见》在《伊犁日报》发表;新闻报道《对牧业区贫苦牧民发放羊只贷款》在《新疆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在察布尔查县计委工作期间,主持制定了该县《六五计划和十年远景规划》,调查某国有农场投入产出和玉米生产成本,受到国家计委和农垦部联合调查组的表扬;1983年与人合作撰写的《欣欣向荣的金融事业》一文以伊犁州人、工、农三行名义发表,并收入《庆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文集。
郑松年
郑松年,又名岳生,男,汉族,1921年12月出生,黄陵县城区西洼人。高中文化,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在西安二中上高中时参加学生运动;1937年赴延安陕北工学院、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毕业,先后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宣传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联防支队政治部主任、武工队指导员,太岳军区教导大队教导员、军政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野战八总营教导员、副营长、营长,川西军区大队宣传股长、俱乐部主任等;1956年转业到四川国防体协任办公室主任,后任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顾问;2004年经四川省委批准为老红军,享受正厅级待遇;2005年5月病逝。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过百团大战、百晋战役、黄瓜战斗、晋城固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朱怀水战役、三次打运城、晋中战役、临汾战役、太原战役。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工作贡献奖章1枚、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1枚。
徐生儒
徐生儒,男,汉族,1919年2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上常村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5月在延安新文学训练班和鲁迅师范学习,11月在赤水县袁家什字和延安东关小学任教;1938年7月在抗大五大队二队学习,任边区互济会秘书;1940年6月任富县黑水寺区区长;1943年11月在延安大学学习;1944年11月在边区建设厅和边区工业局当科员;1946年6月任中宜县一区、中心区区委书记;1946年7月任三原专署民政科副科长;1950年6月任西北税管局人事科科长;1952年6月任西北财政部人事处副处长;1952年12月先后任西北国棉二厂、一厂、七厂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1966年12月下放西北国棉七厂劳动,1969年任国棉七厂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员,1970年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2年6月任咸阳地区轻纺局局长;1975年6月任西北国棉四厂党委书记、厂长;1978年8月任陕西省纺织局副局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1982年7月离休,1990年8月省委批准享受正厅级待遇;2000年3月逝世,终年81岁。
在大生产运动中,因其每天开荒数量最多,被评为边区劳动模范;在中宜县任区委书记期间,面对敌人的频繁袭击,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坚持原地斗争,积极开展游击战,并以身作则,冲锋陷阵,有效打击敌人,受到县委表扬;在省纺织系统任职期间,改变了国棉七厂细纱“大开花”局面,国棉四厂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工业学大寨的排头兵”。
刘志民
刘志民,男,汉族,1919年出生,黄陵县隆坊镇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上校军衔。
1937年在甘肃省环县曲子镇志愿入伍,并先后在延安抗大、绥德抗大总校、中共中央第二中级党校学习;抗日战争中曾担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冀中军分区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冀中三分区廿二大队副政委、三十团三营副政委,廿二团三营政治指导员、二营政治指导员等;解放战争及解放初期,先后担任四军十师后勤部参谋长、四军十师廿九团二营政治指导员、二十八团政治处副主任、独四师骑兵团政委、辅训十四团团长、空军轰炸师第一团团长、建三师第八团团长兼政委;1951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同年,建三师转为企业,建八团改编为兰州工程总公司第二工程处,任工程处主任,后任兰州建筑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57年任青海省二二一基地筹建委员会副主任、一〇四公司总经理;1964年任四川省三线建设副总指挥;1971年任九〇二地区总指挥兼二十四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1975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陕西省二机局党组书记兼常务副局长。
曾参加许多重大战役,著名战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瓦子街战役等,立功2次,获解放独立自由勋章1枚、人民功臣勋章1枚、全国人民慰问志愿军勋章1枚、解放大西北勋章1枚、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勋章1枚。
吴立奇
吴立奇,男,1935年6月出生于黄陵县。195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49年7月先后在中共兴中县委、西北军区司令部、西北局从事机要、交通工作;1954年9月在西安速中、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63年9月在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从事科研设计管理工作,历任科研设计室书记、主任,教育中心主任等。
王爱琴
王爱琴,男,汉族,1920年5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沟西村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双龙地区上畛子乡政府区委书记、双龙地区游击队指导员兼队长、店头区党委书记、宜君县保卫科长;新中国成立后支援大西北铁路建设,历任西北铁路局干线工程局公安处人事处副处长、基建处副处长,兰州铁路局宁夏铁路分局地铁处处长,工会副主席、主席,1982年12月离休,2000年1月逝世,终年80岁。
家庭概况及童年所受影响
王爱琴的父亲王福善,又名王映举,生性豪放,善于社交,但染有赌博恶习,农闲时常在外边活动,家庭生活非常寒酸。但他又精明能干,虽一生目不识丁,却在社交和高难度农活上比一般农民高出一筹,提耧下籽、扬场、递草等农活样样出众。1935年春,王爱琴表弟蔡纪元被土匪绑票,父亲孤身入匪穴与其周旋,后通过陕北红军做工作,将人要回。1938年,王爱琴在边区安塞学习时,父亲越过重重封锁线,徒步400余里到安塞看望,并将宣传品带回白区进行传播。1942年,驻店头的伪骑兵,常以筹备草料为名下乡敲诈钱财,父亲便动员乡亲,在伪上级视察驻军时,把即将成熟的麦子割送敌军驻地,使敌人非常难堪,不得不取消随便给百姓摊派草料的做法。1948年家乡解放后,父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仅再未赌博,还努力发展生产。父亲的开朗性格,对幼年的王爱琴不恋故土,勇于外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母亲蔡东娥,16岁嫁到王家,虽出身寒门、目不识丁,但性情开朗,深明大义。不论家境如何艰难,她总是想方设法以野菜、瓜果为食,粗粮细做,尽量让全家人填饱肚子。她对王爱琴及弟弟先后参加革命,不仅没有阻止,而且教育他们以和待人,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母亲勤劳贤惠,乐善好施,深受乡亲尊重和爱戴。她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给少年时期的王爱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由于军阀混战,土匪猖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小时候的王爱琴虽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小学,但苦于近处没有学校,所以,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跟随大人们劳动生活的步伐中度过的。幼小的他亲眼目睹了民团、地主、豪绅穷凶极恶地驱赶乡亲、随意捆绑吊打亲人、私设公堂严刑逼供等种种悲惨现实,在其心灵深处增添了许多疑虑和怒火。那时的他,虽不明白什么叫阶级和阶级斗争,但他总盼望自己能学些本领,结交英雄,替乡亲和穷苦人报仇雪恨。
1932年,刘志丹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来到宜君、黄陵和甘肃东部一带活动,在建庄、店头和隆坊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在红军的号召下,不少人参加了游击队,并成立了中宜游击队,邵福林任队长,苏继堂任指导员,在双龙、上畛子、建庄等山区活动。从此,黄陵这个山区小县有了红色革命武装。这年,王爱琴12岁。他亲眼目睹的这一切,使他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对革命满怀憧憬,为以后致力革命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革命之路及建国前的活动
1936年后季,年满16岁的王爱琴与同村王爱民一起到店头完全小学上学。校长薛志仁、教员吉文超等均为中共党员。店头驻有党的中、宜、洛办事处,成立有农会、商会、工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革命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爱国热情很高。1937年春,店头完全小学更名为店头抗日小学,并由学生中的积极分子组成宣传队,深入店头周围地区宣传抗日。王爱琴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
由于王爱琴家庭贫困,学习刻苦,且能积极参加学校的抗日宣传活动,愿为人民事业奋斗终生,故于1937年5月,经体育老师吉文超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王爱琴与同期毕业的11名同学,经店头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去延安学习。
到延安后,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志愿,王爱琴被分配到安塞县(真武洞)徐家沟党校学习和工作。党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办学的宗旨,自建校舍,自己开荒种地,上山打柴,自编草鞋,自己染布。石块做凳子,双膝当桌子,以铅笔和黑麻纸为主要学习用具,开始没有教室就露天上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中国如何以苏联十月革命为榜样,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尽管当时生活艰苦,学习紧张,但由于师生一律平等,所以大家都精神愉快,革命热情高涨。
1939年夏,王爱琴党校毕业,组织分配回原籍店头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这一时期,国民党又开始搞摩擦,洛川特委迁到店头办事处,组织独立营在店头周围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动内战的图谋。
1940年1—2月,国民党董剑部38师的4个团逼近店头,对店头形成三面包围。在此不利形势下,特委决定办事处撤离店头。农历4月10日拂晓,特委及办事处人员分两路撤出,特委于次日全部移驻□县(今富县),办事处则驻留在双龙镇一带,发动群众狙击敌人,建立基层组织,开展生产活动。王爱琴主要负责基层组织组建工作,并担任农民协会成员。至秋季,在双龙街西头正式设立办事处,组建了农会、青救会、妇救会、民兵等组织。后又成立中心区,下设双龙、上畛子、槐树庄3个区政府。王爱琴任上畛子区委书记,住柳树庄。这一时期,王爱琴参与了营救薛志仁同志家属及刚出生小孩的行动及打破敌人封锁线,开辟马栏—柳芽川—丁子川—张村驿—延安的秘密联络点等工作。
1943年,王爱琴调任槐树庄区区委书记,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组织军民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取得大丰收,使边区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1945年秋,王爱琴因病被组织送往□县“益民客栈”养病,并担任管理员工作。“益民客栈”所在地□县茶坊镇,地处咸榆公路要冲,是通往延安的必经之地。客栈实质上是洛川特委购进所需物资及枪支弹药的秘密据点,以供给地下组织和几千人的武工队使用。这期间,王爱琴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洛川特委决定将“益民客栈”改为“兵站”并迁往延安,人员随之转移。3月19日,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王爱琴同兵站后勤人员撤到绥德。特委决定将适宜于敌后工作的人员组成若干游击队,派往敌占区开展工作。王爱琴被派回双龙地区,归雁门支队领导。
1947年后季,敌人已对该地区实行“清剿”,有的乡亲被杀害,其余均被迫外迁。当时,组织派王爱琴任政治指导员兼队长,钟长福任副队长,命其组建游击队。尽管困难重重,但由于王爱琴人员熟悉,因而不久就迅速组织起了队伍。这支队伍被编为宜北游击队(辖店头镇),王爱琴任政治指导员兼区长,负责店头镇事务。11月,宜北游击队在敌人眼鼻底下成功截获敌18头骡马并俘敌12人,卖掉牲畜买回30余枝长枪、8支短枪和许多子弹,战士们情绪大为高涨。
1948年2月25日,店头解放后,王爱琴担任第一任区委书记,区长由徐金堂担任。经过选拔、短训,组建了区委的组织、宣传、青年、妇联和政府的文书、财政、粮秣、公安等组织。区政府驻地店头,下设仓村、店头、河腰、建庄4个乡,选派了乡长和文书,组建了基层机构。各乡成立了农会,店头街成立了商会,发动群众筹粮、做军鞋,组织担架队支援前线。后又以农会为骨干,训练积极分子,按照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和1948年2月15日中央指示新区土地改革要点中的政策界限,摸底排队,为全面的土地改革做准备。
1948年底,王爱琴调任宜君县保卫科(后改为局)科长,组织开展群众性反霸清算活动,稳定社会秩序。1949年后季,调黄龙分区工作,次年支援大西北铁路建设,调往甘肃。
新中国成立后走过的道路
1950年10月,王爱琴被西北军政委员会派到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公安处工作,驻天水西站。当时铁路上秩序混乱,问题很多,打架斗殴、围攻派出干部之事时有发生。组织安排王爱琴到刘荣锡的包商中进行调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王爱琴等发现刘荣锡及其他包商头子,组织黑恶势力,监视干部和职工,打击进步群众,制造恐怖气氛。工程局党委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解散了包商队伍,又召回一些外流职工,成立自己的施工队伍。同时,在查证确实的基础上,于1951年将刘荣锡等混入包商中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严肃镇压,使当地的社会秩序迅速好转。
为适应铁路管理的需要,工程局在天水市甜水井成立了铁路人员训练所,屈强任书记兼所长,王爱琴任保卫股长。学员主要是由军队复转干部和外地招收的大中专毕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约600余人。王爱琴兼任公安班的班主任。
1952年初,工程局开展“三反”运动,王爱琴担任“三反”学校甲班主任。当时甲班有个叫王虚中的职员因隐瞒其父的恶霸问题被判刑,刑满后要求回原单位工作。由于原单位已解散,王爱琴将此情况向上级——原经委副主任白玉光作了汇报,白同意王虚中到宁夏地方铁路技术处做一般性技术工作。这本是王爱琴正常履行职责的普通事件,但却为他在日后的“四清运动”和“文革”中遭受迫害埋下了“祸根”。
1953年5月,王爱琴调任铁路工程局一科任第二科长,1954年9月又调任第五工程段保卫科科长,1956年8月再次调任第一工程局人事处副处长。在此期间,王爱琴因平日里工作认真,喜欢发表个人意见,甚至有时因意见不统一而和领导发生争执,因而成为打击、批判的对象,并于1959年春,下派到武威县大河、青元公社,搞“整社”工作。
1960年3月,由于兰州铁路局基建下马,王爱琴调宁夏协助小铁路地铁科作技术指导,科长李风斌。1961年地铁科改处,王爱琴任处长,负责银川——市南门——贺兰山机场小铁路施工建设。
1962年底,地铁处移交宁夏区交通局,王爱琴仍担任该处处长。1964年12月,宁夏地区开始搞城市试点,将点选在交通局地铁处。王爱琴作为该处领导,成为重点中的重点,被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经过七八个月的折磨,最终给其安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罪名,撤职、降薪、降级、留党察看,并送工交农场劳动改造。
1968年,交通局与地铁处为了“舍卒保车”转移群众视线,策划指使展览馆一些打手,将王爱琴从农场揪到银川,以死不改悔走资派的罪名,挂大牌、戴高帽、游行示众。白天大会批,晚上小会“帮”,罚站,坐“土飞机”等,备受摧残。王爱琴因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在亲友的帮助下逃离银川。
1969年,由于区交通局派驻了军代表,经过八个月流亡生活的王爱琴回到单位。因他始终不服为其捏造的莫须有罪名,不断向宁夏区、兰州局和铁道部等上级党组织申诉。1972年12月,交通局党委委托地铁支部和军代表对王爱琴问题进行复查审核,并以交通局44号文件上报宁夏区党委。1973年,王爱琴恢复工作,任宁夏铁路分局工会副主席、主席。但处分未撤销。1979年7月17日,兰州局政治部批复,宣布撤销对王爱琴的处分,恢复了级别。1980年,兰州局党委以149号文件对王爱琴右倾问题彻底平反。
平静的晚年生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16岁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铁路建设奋斗了一生的王爱琴在组织澄清了造反派强加于个人的莫须有罪名之后,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1980年10月24日,铁道部兰州铁路局以兰铁政干(80)字第1320号文件,同意王爱琴同志离职休养,享受老干部待遇,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全力照顾。之后,组织又陆续为他每年增发两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贴,增发了离休干部护理费、交通费,并经铁道部党组批准,享受司局级待遇。
党组织出于对老同志的关怀和爱护,成立了银川铁路分局老战士协会,聘请同级党委书记张兴武任理事长,王爱琴任副理事长,配备了专干和车辆,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1983年5月,老战士协会组织王爱琴等一批老战士到杭州、上海、南京等地观光游览。
2000年1月12日,王爱琴因患肺癌晚期,在银川铁路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史祥周
史祥周,男,汉族,1922年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七丰村人。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初中文化。
1937年9月在店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历任店头小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店头区区委副书记;1939年秋到延安,先后从事社会工作队侦察工作、保安处保安工作;1942年春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并在延安大学行政学院司法系学习,后在侦察二科工作;1947年在中央党校五部学习党的新区政策;1949年调西北公安部经保处任二科科长;1953年任西北工程局保卫处处长;1958年调中央建筑工程部工作,后任上海同济大学建材系总支书记;1961年任上海高教局农场场长、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党委书记;1970年任上海轻工设计院负责人,1972年任上海轻工业学校负责人;1978年10月负责筹建上海机械学院;1984年参加上海大学商学院创办工作并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89年12月离休。
李永珍
李永珍,男,汉族,黄陵县阿党镇阿党村人。
8岁进私塾读书,13岁考入县立高小,后又考入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读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1943年考入山西大学文学院,1944年回到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学校在陕西宝鸡,后迁开封市又迁江苏苏州)。李永珍在河南开封时就积极倾向革命,自学俄语,阅读了许多革命书籍,并利用学生自治会发展进步同学。为了摆脱当局对自治会的控制,积极组织进步同学团结一致争取能代表学生利益的人当选,使自治会改造获得成功。改造后的自治会革命气氛十分活跃,以校内的“民主墙”为阵地积极宣传革命,从而引起反动当局的追查。李永珍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继续组织进步同学与敌人进行秘密斗争,并主办进步刊物。1948年学校南迁,李永珍在迁校途中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更坚定了他拥护、参加共产党,渴望找到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信念。河南大学迁到苏州,当时中共地下组织——上海工作委员会在苏州积极发展革命力量,李永珍由薛进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达到了目的。后来河南大学建立地下党支部,李永珍担任支部书记。他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宣传、联络、壮大、发展革命力量,并秘密创办进步刊物《新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党员17人。
李永珍利用学生自治会这个合法组织,与学校当局展开斗争,组织进步学生罢课、上街游行,使反动的学校当局不得安宁。反动当局加紧镇压学生。在严酷的白色恐怖险恶势力下,身为支部书记的李永珍毫不畏惧,总是机智、果断地和上级接头,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李永珍离开学校,先后在苏州市公安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苏州市二中工作。
1958年10月李永珍因病不幸去世,终年36岁。
王志英
王志英,男,汉族,1924年7月出生,黄陵县桥山镇上翟庄村人。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小文化,少尉军衔。
1948年2月参军,先后在黄陵县警卫队、中央保卫三营、西北保卫团当战士;1956年6月调公安部队西北第一团任排长;1959年4月任武装民警总队第一团副指导员,1966年2月任指导员;1966年12月转业至西北建筑工业局任第六分公司书记;“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停职下放劳动改造;1970年平反复职,历任西北建筑工业局第六分公司生产科长,第七分公司革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1978年5月离休。
张耀忠
张耀忠,男,汉族,1924年10月出生,黄陵县太贤乡奎张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2年参加革命,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员,1944年初加入边区游击队黄陵支队;1947年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历任西北军政大学干事、秘书,期间参加了解放临汾等战役,荣立二等功1次;1950年随军南下,任西南空军预科总队(第十三航校)大队指导员,期间于1954年被评为全军英雄模范,荣立一等功1次;1958年转业至成都红旗玻璃厂任党委书记;1965年任四川省三线建设委员会处长,1970年任省援外办主任,1980年任省测绘科研所所长、书记,1983年任省测绘局机关党委书记;1987年离休,2001年9月逝世,终年77岁。
杨树耀
杨树耀,男,汉族,1923年5月出生,黄陵县店头镇白石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
1945年在黄陵教育馆工作,后参加地下组织活动,在当地当伪保长;1947年在双龙统战部学习;1948年在宜君县政府工作;1949年任洛川地委组织干事;1950年任商洛地委组织部组织科长;1953年任西安庆华电器制造厂秘书科副科长、行政科副科长、车间负责人、庆华公社社长、庆华中学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1983年离休。
刘智英
刘智英,男,汉族,1930年3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下常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5月在甘肃省玉门油田工作,历任司钻,大队指导员,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炼油厂党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11月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副局长,1983年6月任工会主席,1986年3月任调研员;1990年4月离休。
梁枫
梁枫,女,汉族,1930年1月出生,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3月在西北军政大学后勤部工作;1950年随军南下成都,在西南空军预科总队(第十三航校)幼儿园工作;1953被选送到四川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4年在西南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转业至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工作,历任住宿部主任,招待所所长、党总支书记;1988年离休。
梁中心
梁中心,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黄陵县侯庄乡五交地村人。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
1955年3月在兰州市公共汽车公司(现兰州公交集团)当售票员,1956年6月任公司团委书记,1959年8月任公司行政、党办秘书,1964年8月任公司政治处办公室副主任,1965年12月任公司第三车队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1969年11月任兰州胶鞋厂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12月任兰州第二毛纺织厂党委书记;1984年6月任兰州物资贸易中心经理;1986年6月任兰州红旗服装厂(现兰州红旗装饰公司)党委书记,1985年4月任县级调研员;1998年10月退休后于2002年5月被《神州诗书画报》社聘为编辑。
曾当选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兰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被评为兰州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91年被评为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白建国
白建国,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黄陵县太贤乡瓦梧村人。大学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2年5月在黄陵县邮电局从事电报业务;1984年考入陕西省邮电学校综合电信专业,1987年毕业后调延安地区邮电局任秘书;1990年考入邮电部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993年12月调海南省邮电管理局任秘书,1998年任局办公室主任助理,1999年邮电分营后任海南省邮政局办公室主任助理;2000年3月,调任海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总经理;2004年7月任海南省通信服务公司总经理,2005年10月兼任海南省邮电工程局局长。
从事邮电工作26年,见证了中国邮电通信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改革、腾飞的全过程,公司近300名在职员工承担了海南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网络维护、物业管理、广告宣传等服务,企业资产超过4亿元,年运营收入超亿元,在中国移动所属各省服务公司考核排名中,运营绩效名列前茅。
高志清
高志清,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黄陵县桥山镇道北村人。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
1957年10月先后在黄陵县田庄公社庙上村、仓村公社秦家塬村、店头公社厚子坪村小学任教;1960年7月在店头公社党委、建庄公社党委、县纪检委工作;1969年1月任店头煤矿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70年7月任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7年7月,任县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1980年11月任县工业交通局局长;1980年3月任县人民法院院长;1983年12月任延安地区车村煤矿筹建处书记、副矿长;1987年1月任延安地区机械厂党委副书记;1989年7月任延炼实业集团公司纪检委书记;1998年7月退休。
葛云清
葛云清,男,汉族,1933年10月出生,黄陵县田庄镇田庄街人。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
1947年12月在黄龙军分区当战士,1948年1月在六军政治部当战士;1949年8月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将军警卫员,1950年4月担任军区政治部主任曾條将军警卫员;1953年1月任西北步训三团六连连长,后到甘肃天水军官步兵学校学习;1955年任〇〇七五部队一六五团四连连长,后任二营副营长;1958年转业到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工作,1990年离休。
16岁参军投身解放大西北战斗,先后在扶眉战役、兰州战役中两次负伤,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荣获解放奖章1枚、人民功臣章1枚、解放大西北章1枚。在公安战线工作和战斗了32年,曾于1957年大比武活动中,手枪射击比赛名列全国第三,受到公安部表彰;1991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1999年10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授予解放青海50年荣誉证书。
离休后,先后组织陕西省书画研究院咸阳分院书画家在陕西张良庙参加庆祝张良诞辰2250周年书画展,在省军区、警备役师开展拥军书画笔会活动,参加2000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及黄陵县书协举办的书画展等,同时,组织书画家赴河南南阳、青海西宁、甘肃平凉崆峒山举办书画展览,同西宁市文联、青海职工书画院、青海省军区、西宁电力局、西宁上海商贸大厦、西宁宾馆、青海大昭寺等单位建立友好关系,为咸阳书画艺术事业作出了贡献,被同道喻为“社会活动家”“书画艺术界的组织者”“文化经纪人”。
贾竞
贾竞,男,汉族,1951年6月出生,黄陵县侯庄乡贾塬村人。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69年1月在渭南县官道公社插队;1972年12月在渭南地区纺织厂当工人;1974年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77年8月先后在渭南地区五七干校、地委党校工作;1983年2月在渭南地区行政干校工作;1984年2月调渭南地区人事局,历任副科长、科长;1990年1月任陕西省人事厅流动调配处主任科员;1992年11月任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1994年9月任省人事考试中心副主任、主任。
何炳武
何炳武,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于黄陵县。西北大学经济系毕业,研究员,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长、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书画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理事、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顾问、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出版了《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精神》《轩辕黄帝与黄帝陵》《黄帝与中国文化》《黄帝的祭典》《历史文化名城黄陵》等专著;主编有《中国书法思想史》《黄帝陵志》《黄陵国土资源》《黄帝颂书法精品选》《中国历代书法鉴赏与临摹》一本全(丛书共五本)《20世纪陕西书法篆刻集》《陕西碑石精华》《黄帝陵与龙文化》《黄帝的传说》《何炳武书画选》等著作;与他人合编了《历代咏黄陵诗选》《中华诗文精华背诵本》等,多次主持国家和省科研项目。
对黄帝文化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出版的黄帝文化丛书,把黄帝文化放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歌颂了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赫赫功德,记述了不同时期对黄帝的祭祀活动,从理论上论证了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展示了黄帝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出版的《黄帝陵志》《黄帝与中华文化》《黄帝祭文集》分别获陕西省政府哲学与社会科学三等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对外宣传三等奖;《陕西日报》《读者导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书讯报》《西安晚报》《海南日报》等20余家报刊都发表了介绍和书评文章。在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注重研究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撰写论文50余篇,其中《书法与道家》《书法与哲学》《书法与儒家》《书法与文字》《书法与绘画》等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书法》《湖南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新视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文史与书画》《书法赏评》《华夏文化》等杂志上;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全国及中日、中韩、中新书法交流展,并多次在西安和外省及澳门举办个人书法展;在西北大学工作期间,曾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讲授《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鉴赏》《中国书法技法》等课程;作品及传略被载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展览》《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辞书中。
高志东
高志东,男,汉族,1949年4月出生,黄陵县城区西洼村人。197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68年10月黄陵县中学高中毕业到康崖底公社道北村插队;1970年在黄陵县张寨水电站从事水电站建设工作,并被录用为亦工亦农电工;1972年4月考入西安交大热能、发配电专业学习,1975年10月毕业分配到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水电营工作,并入伍;1981年12月转业到西安市经委工作,1987年1月任主任科员,1994年4月任能源处副处长,期间兼任市政府节能办副主任、市电网办主任、市电力设施保护办主任、市电力执法队队长;1997年9月任西安市经委能源处处长,兼任市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仲裁委员会能源纠纷仲裁工作站站长。
长期从事能源生产供应协调、资源节约和电力行政管理工作,曾随国家经贸代表团、省政府代表团、市经贸代表团赴欧洲、北美、澳洲学习考察,多次参与起草、制定电力法规,组建了中加节能培训中心、西安市电力执法队,组织实施了西安市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曾被评为全国节能先进个人。
韩印虎
韩印虎,男,汉族,1950年5月出生,黄陵县侯庄乡人。大专学历,陕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副处级干部,一级警督警衔。
1966年先后在基层公社和延安地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工作;1971年调陕西省陕北生产救灾运输指挥部工作,任铜川调运组组长,负责陕北救灾粮运输及全国支援延安建设物资及设备转运工作;1975年5月调陕西省延安汽车修理厂生产科,从事计划统计工作,期间于1976年在延长县安合公社参加延安地区第八次路线教育工作;1978年调陕西省客车修造厂筹建处工作;1981年调陕西省交通监理处负责筹建工作;1984年调省交通厅工作;1987年9月调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工作,期间于1999年5月至2001年,“双万工程”下派至定边县贺圈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
1999年被定边县委评为“人民满意优秀公务员”,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2001年被定边县委评为第二期“双万工程”优秀挂职干部;2002年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嘉奖1次;2003年被省委授予全省第二、三期“双万工程”优秀下派干部荣誉称号。2005年9月,被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高级论坛组委会、西部大开发历程编委会授予西部大开发“百佳开拓者”荣誉称号;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新闻聚焦杂志社、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中华英模”荣誉称号,并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英模暨海内外新闻人物国庆56周年座谈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房龙山
房龙山,男,汉族,1952年7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房寨子村人。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70年10月在黄陵县店头粮站工作;1972年5月在西安体育学院学习;1975年6月在黄陵县隆坊公社工作;1979年5月任黄龙县公安局副局长,1984年1月任中共黄龙县委常委、城关镇党委书记,1985年9月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1年2月任县委副书记,1992年2月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1997年2月任县委书记;1999年10月任中共大荔县委书记;2005年11月任中共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纪检委书记。
陈四喜
陈四喜,男,汉族,1953年12月出生,黄陵县太贤乡太贤村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工程师。
1978年兰州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省地震局从事地震灾害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任地方地震工作处、震害防御处副处长,省滑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省地震局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20年来,先后获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撰写论文《小灾害引发大灾情——1997年陕西延川县永坪镇崩塌灾害的思考》发表于《灾害学》1999年第14卷第1期。
杨武权
杨武权,男,汉族,1954年4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星星沟村人。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80年8月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二〇四研究所工作,从事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试制工作;1991年8月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西北兵工部人事劳动教育处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1997年4月任陕西兵器西北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1年1月任陕西兵器工业管理局后勤服务中心总经理;2003年1月任陕西兵器工会常务副主任。
主要科研成果有:HQ—7固体火箭推进剂,海江—七螺压无烟推进剂研制项目,获兵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螺施压伸实心药柱用化盘设计》获实用新型专利。
刘惠新
刘惠新,男,汉族,1955年6月出生,黄陵县城区印台山村人。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师。
1979年9月在西安酒厂政工组从事宣教工作;1983年8月在西安电视大学脱产学习;1986年8月任西安市第二商业局财会处会计;1990年4月任西安市长虹饭店副经理;1993年4月任西安市西京饭店财务部经理;1994年3月调西安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1997年3月任财务处副处长,2000年12月兼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2001年3月任财务处处长。
刘玉明
刘玉明,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黄陵县阿党镇唐呼村人。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政工师。
1974年12月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9324部队、36980部队服役,1980年1月转业至新疆石油管理局技工学校,历任校总务科人武干事、保卫科保卫干事;1990年9月调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公安局,历任派出所所长、指导员、消防大队教导员,1994年6月任该指挥部纪委监察处纪检室主任;1997年7月任中共尼勒克县委副书记(挂职);1998年12月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纪委监察处副处级监察员;1999年8月任塔里木油田公司审计监察处副处长;2004年8月任中共塔里木油田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处处长,兼纪工委办公室主任。
从事油田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共接受和调查信访件400余件,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5件,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积极进行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撰写论文数十篇,其中,《企业腐败原因分析》一文发表于《新疆日报》,《试论加强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的实践与探索》一文被国家审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鼓励奖,《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文发表于《新疆党风》,并荣获《中国监察》“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有奖征文活动”二等奖,《试论沙漠公路和油田公路在塔里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发表于《新疆农垦经济》,并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寇延陵
寇延陵,男,汉族,1956年出生,黄陵县侯庄乡寇家河村人。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读研究生,三级警监。
1980年4月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任教;1984年4月调陕西省雁塔监狱工作,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监狱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管教大队教导员,监狱副政委、政委,党委书记、监狱长。
曾被陕西省监狱局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铁虎
铁虎,男,汉族,1949年9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西寨子村人。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副研究员。
1968年12月在蒲城县坡头公社插队;1970年12月在空军雷达兵第三十七团、第四十八团服役;1983年2月调陕西教育学院工作,历任宣传部干事、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部长、院长助理、人事处长、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
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5篇,著作《经济秩序与法制教育》1989年6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张冬
张冬,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于黄陵县。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学士学位。
1975年4月在黄陵县隆坊公社郑家河村插队;1978年2月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1982年1月由省委组织部选调到汉中市基层乡镇工作锻炼;1983年任原汉中团市委副书记;1984年12月调省委核查“三种人”办公室工作;1985年调团省委任青农部副部长,1988年3月任团省委赴神木县扶贫工作队队长;1990年3月任中共岐山县委副书记;1993年2月任团省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正处级),期间于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参加省委党校领导干部研究生班学习,获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1998年12月任西安市水利建设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10月任团省委少年部部长、省少工委常务副主任;2003年7月至12月借调省委组织部参加全省政法干部考核考察工作,任考察组副组长;2004年11月至12月参加省委组织部和省国资委组织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调研指导工作;2006年1月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1991年在岐山工作期间,撰写《对农业投入问题的浅析》一文,入选省委党校编著的《领导干部理论研究》一书;2004年10月,参加省委组织部和省国资委组织的省属国有企业调研指导工作期间,撰写《关于当前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文,被省委《陕西工作交流》(2005·6)、新华社《陕西内参》(2005·4·5)刊发。
杨辉
杨辉,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助理工程师。
1979年10月在中央军委工程兵五十四师一二三团服役;1981年7月在军委工程兵机械学院学习;1984年7月历任军委工程兵科学试验场干部处干事、军务处兵员参谋,总参工程兵科研二所干部处干事、军务处兵员参谋,总参兵种部维护总队军务处兵员参谋、办公室干事、连指导员、学员队队长、师首长秘书;1994年6月任总参兵种维护总队一团二营营长、团参谋长,期间于1994年7月至199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高等自学考试行政管理系学习;1996年3月转业至人民美术出版社任房管科科长;1998年7月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储运部主任(正处级),1999年12月任该社行政处处长、保卫部主任,2005年8月任该社副社长,兼任行政处处长、保卫部主任。
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分别于1989年12月、1991年11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白卫清
白卫清,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黄陵县店头镇七丰村人。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81年7月延安师范毕业分配到陕西省上畛子监狱工作,先后任副指导员、指导员,1991年任副监狱长;1999年调任陕西省马栏监狱党委副书记、副监狱长,2001年任党委书记、监狱长。
曾被省监狱管理局授予个人三等功1次,并先后荣获省局“基层基础工作年”先进个人、“三共”活动先进个人、防“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和陕西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寇天佩
寇天佩,男,汉族,1930年7月出生,黄陵县侯庄乡刘家河村人。大学学历,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讲师。
1948年2月在黄陵县小学任教师、校长;1950年7月在县文教卫生科工作;1955年3月在延安中学任教师;1972年11月任延安市(宝塔区)教研室主任;1977年11月任延安地区教育局教育组长;1978年9月任延安地区招生办主任;1983年11月任洛川师范校长、党委副书记;1986年8月任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党总支书记;1993年12月离休。
编选作品《延河水长流——延安市作文选》,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贾锋
贾锋,男,汉族,1928年4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人。中师学历,195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2月参加工作,1946年11月在富县大义区二乡当文书;1947年6月在富县游击队担任供给员;1948年3月先后在黄陵县隆坊区政府、黄陵县公安局,宜君县石堡、哭泉粮站担任秘书、文书、站员等;1949年3月任宜君县焦坪税务所所长;1951年1月任富县税务局局长;1952年5月先后任富县工商科、商业局局长;1957年3月在陕西省干校学习;1957年12月在黄陵县商业局工作;1958年9月在西北大学财贸进修班学习;1960年8月任黄陵县商业局局长,1974年11月任县财贸办主任;1977年5月任延安地区农副公司政工组组长,1978年6月任延安地区供销社副主任;1990年离休,2001年去世。
任景信
任景信,男,汉族,1935年8月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退休前任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任市委关工委讲师团团长。
1953年从黄陵中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延安行署、地委,中共宜君县委、五里镇公社,中共黄陵县委办公室、宣传部,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工作。
主要著作有:《延安精神支柱》《中华崛起之魂》《轩辕黄帝与黄帝陵》《杜甫在延安》《延安精神颂》等。论文《延安精神与当代青年》获省一等奖;《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刊登在《华圣文化》第4期;《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1999年7月刊登在《党建》杂志上;《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1990年刊登在《共产党人》第5期;《以延安精神哺育青年》1997年刊登在《中国火炬》第8期;《黄昏有约》在《陕西日报》上发表;《关心下一代、再展夕阳红》1997年9月25日在《延安日报》上发表。
王佳申
王佳申,男,汉族,1937年1月出生,黄陵县太贤乡程村人。中师学历,196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高级教师。
1956年延安师范毕业后,主动报名到生活条件艰苦的延安北部工作,先后在安塞中学和延长中学任教;1974年任延长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81年任延安电视转播台台长兼书记;1997年退休。
王双才
王双才,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大学学历,195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劳动模范。
1955年9月在延安师范上学;1958年9月在延安大学中文系上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60年7月在延大中文系,校宣传科党委、校长办公室工作,先后任系总支副书记、书记,宣传科长,党办、校办主任,党委常委、总务长,期间在北大中文系进修;1986年9月任延安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98年9月退休。
1963年9月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并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怀德
李怀德,男,汉族,1941年9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墩台塬村人。中师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4年7月在延安行署文教局工作;1969年12月在宝塔区枣园村劳动锻炼;1972年9月任共青团延安城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1974年8月任共青团原延安市(现宝塔区)委书记;1978年3月任中共安塞县委副书记;1987年4月任中共宜川县委副书记;1989年4月任延安财经学校党委书记;1990年9月任延安地区公路总段段长;1994年6月任延安技工学校党委书记;1998年3月任延安教育学院、延安师范党委书记;2004年5月退休。
刘明生
刘明生,男,汉族,1950年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大学学历,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
1975年7月西北大学毕业,分配到延安地区环保办、基建局(城乡建设环保局)工作,曾任干事、副局长;1988年任延安地区建筑公司经理;1990年在延安地区建委工作;1995年任延安地区建筑设计院副书记。
郑建华
郑建华,男,汉族,1941年3月出生,黄陵县阿党镇丁村人。中专学历,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延安师范毕业在师范一附小任教,1964年在师范二附小任教;1969年8月在延安县北关小学任教;1973年任延安县凤凰小学革委会主任;1976年在延安地区教研室负责行政组工作;1980年4月任延安中学总务主任;1982年4月任延安师范附小校长、书记;1989年11月任延安中学副校长;2001年退休。
雷润生
雷润生,男,汉族,1952年11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人。大专学历,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讲师。
1973年8月在延安地区卫校西医士专业学习,1975年12月毕业留校任教;1976年1月在校教务处工作,1983年10月任教务处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9月任教务处主任,1992年任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任陕西省中等医学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中等医学教育学会理事委员会理事、延安地区医学会常务理事。
刘满仓
刘满仓,男,汉族,1946年5月出生,黄陵县桥山镇冯家沟村人。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高级政工师。
1964年12月在总后青藏兵站部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副政委;1987年12月转业至延安炼油厂任政工科科长、党办主任;1992年7月任延安石化开发筹建处副主任;1994年8月任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6年7月任公司工会委员会主席。
1997、1998年两次荣获省石化系统女职工之友,1998年荣获全国化工能源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省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1998至2005年连续荣获省石化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延安市总工会先进个人一等奖,2003年荣获省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199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延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田培植
田培植,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黄陵县仓村乡秦家塬村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
1972年11月在空军高炮第十三师三十八团三营当战士,1974年3月在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空军第三航空学校飞行专业学习;1977年10月在空军第四十七师一三九团、一四一团、一四〇团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团副参谋长、飞行副团长、四种气候(全天候)飞行员、教员、两种气象指挥员、空军一级飞行员;1991年6月转业至延安炼油厂任党委副书记,1994年企业改制后任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期间于1996年7月兼任公司纪委书记,1997年兼任公司人武部政委、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2005年12月任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党委委员、延安炼油厂党委书记,兼任陕西青年促进会副会长。
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担任一级飞行员,安全飞行近1700小时,分别于1983年12月20日、1984年10月5日、1990年9月7日经兰州军区批准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在延炼工作期间,撰写并发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企业文化建设初探》《加强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等多篇论文,个人先后荣获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团省委优秀青年实业家及延安炼油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9月,在第六届“威龙杯”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被中华民族促进会、世侨总会文化发展委员会等九家单位联合授予“中华百佳世纪英才人物”荣誉称号。
王拴兴
王拴兴,笔名乐群,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黄陵县隆坊镇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国家CANT注册审核员、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员。
1975年先后在黄陵县隆坊中学、仓村中学、店头煤矿子校任教;1982年调宜君县职业高中任教;1986年任《铜川报》社编辑、记者;1987年调铜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2001年任陕西省水泥及水泥制品检验中心及铜川市质检所业务所长,并被聘任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陕西省政府采购中心特邀专家、《陕西水泥质量网》站长。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导之以法,晓之以理》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并在“2005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演讲交流;个人被评为“2004中国百佳管理创新人物”,出席了“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被评为“2005中国百位杰出管理人物”。
李博
李博,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黄陵县桥山镇尧坡人。大学学历,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7月在黄陵县隆坊地段医院工作;1984年5月先后在县科协、科委和县委组织部工作;1994年10月任侯庄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6月任阿党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2001年9月任延安市双拥办副主任。
1993年、1994年因业务工作完成突出,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奖励。2003年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为延安市第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海泉
张海泉,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黄陵县城人。大学学历,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7月在黄陵县畜牧局工作;1984年4月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期间于1985年5月至1987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学习;1988年3月任共青团黄陵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92年6月任县畜牧局局长,期间于1988年4月至2000年6月,在无锡市马山区挂职,任区长助理;2000年11月任隆坊镇党委书记;2004年任延安宾馆党委副书记。
赵相珺
赵相珺,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黄陵县田庄镇东村人。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1969年在黄陵县城关公社冯家沟村下乡;1976年在黄陵化肥厂任仪表技工;1981年在延安电视台任无线电工程师;1986年在太原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在中国银行中山分行信息技术部任经理、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深圳莱克电子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2005年任中山市创思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教学上主要承担“数字信号处理”“微机测控技术”“智能仪器”等课程的教学。
在科研上主持完成的项目有:“微机控制电除尘电源装置”1988年通过陕西省科委鉴定,获铜川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便械式多参数智能表面粗糙度测试仪”1990年通过山西省科委鉴定,获优秀电子信息二等奖;“微机优化饲料配方系统”199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核医学显像智能诊断系统”获太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的开发项目共计17项,在全国科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30余篇。个人曾被评为中国银行总行和省分行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十佳科技之星。”
许立宁
许立宁,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于黄陵县。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1982年2月在国际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工作;1984年9月在国际科技大学外事办工作,负责国际交往事务;1989年3月任航天工业部四十一所一〇一研究室副主任、四院国际合作处处长;1994年4月任中美合资文登华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5年6月任中瑞合资北京赛比乐不锈钢食品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8月任上海沃亚若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
在航天部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航天技术国际合作业务项目以及对外发射服务、探空火箭业务的洽谈、组织管理等工作,运作成功并主持了为瑞典发射探空火箭国际合作项目。组建了中美合资文登华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策划并组建了中瑞合资北京赛比乐不锈钢食品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组建了湖大海捷模具工程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1认证,使公司的总资产在两年内从注册时的600万元上升到6300万元,成功开发了后端市场,成为以上汽集团、上汽五菱、三一重工、远大中央空调为主要客户的供应商,被上汽五菱集团和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评为A级供应商。建立了许多国际合作关系,主持开发了中国自主品牌的三一重卡。
在科研方面,独立研究设计了推力连续可调的姿态控制液体火箭发动机,填补了国家空白,为中国实现载人登月提供了新途径。设计了防冰雹火箭的控制电路,设计了用于汽车、住宅防盗的识别钥匙防盗报警器,超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新型脱粒机,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为“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与装备》设计研制了“钣金综合实验机”,获国家发明专利(No。1257136.9),被日内瓦国际专利协会评为国际优秀发明专利。
主要作品有:《推力连续可调的姿